白淑英;李淑华;李红梅;万青;苏艳兰;高斌
药学大学生创业素养的培养对于我国医药经济的振兴和药学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要从营造校园创业文化、改革现行教学内容和模式、以创业理念实施教育管理三方面培养学生的创业素养.
作者:张婉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后人慢性创面渗出液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以我科收治的6例慢性创面患者(外伤后溃疡2例,褥疮2例,静脉淤滞性溃疡2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于V.A.C治疗前、治疗后4天及8天,收集创面渗出液.采用组织块法培养儿童包皮成纤维细胞,光镜下进行细胞计数,并利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分析细胞周期.结果在接种细胞数(105)及培养时间相同的情况下,V.A.C.治疗前组细胞计数为(9.58±2.29)×104,V.A.C.治疗后4天组细胞计数为(14.58±4.01)×104,V.A.C.治疗后8天组细胞计数为(21.67±3.14)×104,与V.A.C.治疗前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V.A.C.治疗前组体外培养Fb细胞周期中S期及G2+M期分别为10.70%±2.62%和2.53%±1.74%,V.A.C治疗后8天的S期及G2+M期为14.62±3.08、9.13±1.98,与治疗前相比,比例均有所提高(P<0.01).结论V.A.C.可以改变慢性创面渗出液的性质,使其有利于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从而加快创面的愈合.
作者:吕小星;陈绍宗;李学拥;李望舟;李金清;胡昭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黄芪和血塞通注射液联合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120例脑梗塞随机分为治疗组(用黄芪和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和对照组(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液流变学参数,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提示黄芪和血塞通注射液联合应用对脑梗塞有益气活血通脉的作用.
作者:冀秀萍;张烨雄 刊期: 2004年第03期
2型糖尿病患者常常合并血脂异常,有人已提出将糖尿病称为糖脂病或脂糖病[1].这种脂代谢异常可导致肝脏脂肪代谢障碍,使酯类在肝内蓄积,超过肝重的5%,或在组织学上脂肪化达40%所致[2].
作者:胡菊萍;王氡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并用高压氧治疗高危婴儿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对观察组76例及对照组52例脑损伤儿给予药物、物理疗法、针灸、按摩等治疗,观察组同时应用高压氧.测评治疗前后2组发育商DQ,比较有效率及疗程长短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6个疗程治疗有效率高于3个疗程(P<0.05).结论并用高压氧可增加脑损伤的干预效果.
作者:张清华;郑达;汪伟;刘素芹;许玉峰;曾春野;范志忠;岳忆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氢醌即1,4-对苯二酚,能阻断酪氨酸酶,催化酪氨酸酶转变成二羟基苯丙氨酸,从而抑制黑色素的合成,因而氢醌制剂具有预防色素沉着、淡化色素的功效.已经广泛用于治疗皮肤色素沉着.
作者:万东华;林滔;于剑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吡格列酮治疗前后血浆vWF和ET-1水平的变化,评价噻唑烷二酮类(TZD)药物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血浆vWF及ET-1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对51例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患者,男23例,女28例,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谱、胰岛素、HOMA-IR(胰岛素抵抗稳定模式评估法)等的变化,同时也观察了代表内皮损伤及功能障碍的血浆vWF和ET-1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结束对治疗前后进行比较,显示吡格列酮治疗后,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减低,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空腹胰岛素及HOMA-IR较治疗前减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1),血浆vWF及ET-1水平服药后减低,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我们实验结果显示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在改善胰岛素抵抗及减低血压、血糖的同时,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vWF及ET-1水平,提示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损伤及功能障碍的改善有一定作用.
作者:刘铁迎;章冬梅;吕秀芹;刘月欣;刘俊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建立黑加仑油中γ-亚麻酸、α-亚麻酸、亚油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乙二酸二乙二醇聚酯(DEGS),涂布浓度15%,柱温:180℃;检测器:230℃;进柱口:200℃.结果γ-亚麻酸回收率100.3%(RSD=0.81 n=6)、α-亚麻酸回收率100.6%(RSD=0.52 n=6)、亚油酸回收率101.0%(RSD=1.74 n=6).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曹玉铭;王英爽;郭建春;韩晓晔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因子宫内膜息肉行各类宫腔镜手术109例,其中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15例、生育期子宫内膜息肉94例.109例中合并月经紊乱84例、贫血34例、痛经16例、原发不孕3例、继发不孕2例.患者年龄26-73岁,平均(45±9)岁;随访时间3-22月,平均(12±5)个月.月经紊乱者在术前和术后分别填写月经失血图以评估月经量.结果109例中,单纯息肉切除35例、息肉切除同时浅层内膜切除9例、息肉切除同时内膜切除63例、息肉切除同时内膜剥出2例.84例月经紊乱者术后闭经14例、阴道点滴出血26例、其余44例月经血量均较术前减少.34例术前贫血患者,术后1个月血红蛋白即恢复正常.16例痛经者术后7例症状消失、7例缓解、2例加重.5例不孕者术后4例妊娠.15例绝经后患者术后无异常出血.结论有月经改变且无生育要求者,息肉切除同时应行子宫内膜电切术,可避免息肉复发;需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可行单纯息肉切除,如合并内膜息肉样增生,应同时行浅层内膜切除;绝经后患者,可行单纯息肉切除,如合并内膜息肉样增生,应同时行子宫内膜剥出.
作者:王丽玲;查晓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扩患沟通是护士能够巧妙地运用自己的语言与行动沟通患者的心理,满足病人被尊重、被关爱心理需要促进其疾病的早日康复,使护理内涵得到丰富.但在护理工作中常因服务态度不好、业务水平差、医疗费用高等等原因引起病人或家属的不满而导致投诉.对此作为一个护理管理者,只有全面地分析,找出原因,实施有效的沟通,才能有效地减少投诉.
作者:徐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免疫球蛋白为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在免疫应答对其临床检测方法进行了系统全面的介绍.
作者:姚春艳;府伟灵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法莫替丁在肠道吸收中的量效关系及薄荷醇对其吸收的促进作用.方法采用在体大鼠肠段回流实验,通过回流药液在肠道中循环前后量的变化,计算出不同浓度法莫替丁肠道吸收的累积吸收量和吸收百分率,比较不同浓度薄荷醇对法莫替丁肠道吸收的促进作用.结果回流药液的浓度对吸收有明显影响,随回流药液浓度的增大其累积吸收量和吸收百分率也不断增大,但当回流药液的浓度增大到一定量时,吸收百分率的变化开始不明显;不同浓度的薄荷醇对同一浓度回流药液的累积吸收量和吸收百分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法莫替丁在肠道吸收中呈现量效关系,薄荷醇对法莫替丁肠吸收有促进作用.
作者:许卫铭;王晖;吴铁;冯小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美吡达与阿卡波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方法对经饮食治疗2周血糖仍不能控制者4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3个月的小剂量美吡达与阿卡波糖治疗,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空服及餐后2h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空服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达到良好控制,且未发现低血糖.结论小剂量美吡达与阿卡波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唐光明;何俊;姜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科从1997年-2002年运用刺五加注射液加消心痛注射液治疗肺心病顽固性心力衰竭74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陈云松;何朝晖;于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近年来170例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探讨其发生规律.方法统计各年龄组ADR发生情况,对ADR报告涉及的药物分类、品种数及占总例数的百分比、ADR涉及的系统进行分析.结果各年龄组ADR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170例ADR报告涉及86种药品.抗感染药32个品种,ADR89例,占总例数的5235%,其中β-内酰胺类占27%.其次为中药、解热镇痛催眠药.引起皮肤反应的ADR多,有139例.结论临床应注意避免和减少ADR的发生.
作者:佘春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预扩张置入法与直接置入法置入支架术前、术后冠状静脉窦血中性粒细胞表面粘附分子CD11b/CD18的变化.方法43例冠心病患者分为预扩张后置入支架组(IDS组,22例)和直接支架置入组(DS组,21例),于术前、术后即刻(支架置入完成起算)、术后30min、60min、3h、6h采集6个时间点冠状窦(CS)血,用FCM(流式细胞术)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中性粒细胞表面CD11b/CD18的表达水平.结果IDS组与DS组术前及术后即刻,中性粒细胞表面CD11b/CD18的表达水平未见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30min、60min CD11b/CD18的表达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IDS组显著高于DS组(P<0.05).至术后3h及6h两时间点,此两种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结论预扩张后再置入支架与直接支架置入均会导致局部炎症反应的发生,预扩张后再置入支架导致比直接支架置入更大的局部炎症损伤.
作者:秦涛;李虎;侯丽宏;贾国良;郭文怡;吕安林;曹云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测定非索非那定中7种有机溶剂残留量.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HP5890II气相色谱仪,氢火焰检测器,DB-5(30m×0.25nm)石英毛细管柱.结果连续进样5针,精密度RSD均小于2.0%,峰面积与浓度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低检测限均在5ng以下,回收率均符合要求.结论方法稳定、操作简便、准确可靠,适用于非索非那定中此7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检测.
作者:张雷;胡琳;车慧;刘玉波;李仙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建立颌面创伤资料信息化系统,以共享临床资料数据,开展科研协作.方法建立统一的颌面创伤注册登记表格,开发大型的颌面创伤数据库应用软件,进行颌面创伤数据库的网络建设,从而进行相关研究.结果系统输入界面友好,功能强大,使用的创伤评分法标准化了伤情,统计分析结果可靠,符合临床及科研需要.结论以此信息化系统为基础,通过网络收集研究标准化的颌面创伤病例资料,进行临床研究.
作者:封兴华;石照辉;周树夏;李戍军;吴炜;耿锐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丹奥(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为治疗组静滴丹奥80mg,30例为对照组静滴血栓通5ml,每天1次,持续2周.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做血液流变学、纤维蛋白原检查.结果丹奥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及生活能力等级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优于对照组(P<0.01),血液粘度及血小板聚集率下降(P<0.01),而血浆粘度及纤维蛋白原无明显变化.结论丹奥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林金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综述灾难的基本类型,国内外应对灾难救治卫勤保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新疆地区突发灾难救治卫勤保障辅助决策支持系统.
作者:刘晓荣;岳增文;何新建;黄泽阳;徐国利;蔡晓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