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异维A酸治疗中度寻常痤疮33例

童文炜

关键词:痤疮, 异维A酸
摘要:异维A酸与维胺脂是目前常用于治疗寻常痤疮的药物.2007年3~8月,笔者将两种药物治疗中度寻常痤疮进行对照.
世界感染杂志相关文献
  • 异维A酸治疗中度寻常痤疮33例

    异维A酸与维胺脂是目前常用于治疗寻常痤疮的药物.2007年3~8月,笔者将两种药物治疗中度寻常痤疮进行对照.

    作者:童文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ANYTEST2000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的使用方法学评价

    目的 比较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两种方法在测定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时结果的符合程度、灵敏度、特异性,并通过内质控的定量分析,对TRFIA法的方法学进行客观评价,了解TRFIA法测定HBVM的准确性和可行性为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份随机标本同时用TRFIA及ELISA法作表面抗原(HBsAg)的测定;并以HBsAg为例,对系统探测灵敏度,低、中、高质控血清的批内和批间精密度,线性范围等进行定量测定和描述.结果 HBsAg阴性阳性结果,经配对资料的卡方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HBsAg的小测定值为0.02ng/mL,低、中、高三种质控血清的批内和批间CV均小于5%,线性r=0.999.结论 TRFIA法测定HBVM特异性,灵敏度及结果符合率较ELISA法高,TRFIA作为定量的方法,可为临床疗效观察提供依据,能较好的为临床检测服务.

    作者:胡晓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成人Still病2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成人Still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研究我院2003年至2006年26例成人Still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治疗效果.结果 26例病人中发热100%,皮疹88%,关节疼痛92%,咽痛62%,淋巴结肿大54%,脾脏肿大69%.并发心包炎心包填塞1例(4%).白细胞增高96%,肝功能异常81%,血沉增快100%,C反应蛋白升高92%,血清铁蛋白升高100%,96%的病人类风湿因子和抗核抗体均为阴性.血培养26例均为阴性.骨髓象示造血组织增生活跃,90%呈感染骨髓象.单用糖皮质激素对成人Still病有效率为85%.结论 本病临床症状多变,无特异性诊断方法.临床上易造成误诊误治.发热、皮疹,关节痛是成人Still病的主要临床表现,血白细胞升高,血沉增快、类风湿因子和抗核抗体阴性、血培养阴性为主要特征,血清铁蛋白可作为疾病急性期的活动指标.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首选,部分病人需同时加用免疫抑制.

    作者:王伟卓;臧国庆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登革热3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2002年8月至2006年11月本院收治登革热(DF)35例病人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35例DF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100%)、头痛(85.7%)、全身酸痛(68.6%)、皮疹(42.9%)、束臂试验阳性(48.6%);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分别占82.9%和85.7%;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42.9%),临床分型均为典型DF,未发现登革出血热.结论 本院收治35例DF符合典型登革热的临床表现,全部病例预后好,无死亡病例.

    作者:张宗华;严义忠;张克;徐小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血清转铁蛋白检测在病毒性肝炎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转铁蛋白(Transferrin, TF)变化在病毒性肝炎时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100例不同临床类型病毒性肝炎病人的TF,同时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血清总胆红素(SB)、血清胆碱酯酶(CHE).结果 各组慢性肝炎(CH)病人血清转铁蛋白与急性肝炎(AH)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随着慢性肝炎病情加重,血清转铁蛋白逐渐下降,下降程度依次为慢肝(轻度)<慢肝(重度)<失代偿性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CSH).在慢性重型肝炎和失代偿性肝硬化病人中,死亡组血清转铁蛋白较存活组有显著性下降(P<0.001).结论 血清转铁蛋白可以作为反映病毒性肝炎病人病情严重程度的一项指标,对失代偿性肝硬化和慢性重型肝炎的预后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陈永平;胡岳林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肾综合症出血热的研究现状

    肾综合症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为有益于对本病的深入探讨,本文拟对HFRS病毒的基因结构,发病机理.早期诊断技术,预防等问题的主要方面进行扼要的阐述.

    作者:储峰;裴彬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肺炎支原体抗体IgM早期快速检测分析

    我们采用酶联免疫法早期快速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IgM,对2005年1月至2006年7月间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状况及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

    作者:方晓霞;陈维媚;林晶华;汤琼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伊曲康唑治疗浅部真菌病124例

    2007年7~9月,我们使用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伊曲康唑(美扶),治疗真菌感染,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徐菊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成人水痘并发重症肺炎1例

    1病例报告王某,男性,39a,已婚,长期居住农村.近来有接触水痘病人(其儿子),1wk后(2008年1月8日开始发热(T38℃),同时发现胸部、腋下出现丘疹,在外院门诊就诊诊断为水痘.当时检查胸片未见异常,予以阿昔洛韦、百多邦等治疗.

    作者:徐华兵;周仁荣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相关基因国内近5年来研究进展

    本文介绍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相关基因国内5a研究进展.

    作者:朱健铭;姜如金;糜祖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凯西莱治疗病毒性肝炎40例

    近年来,我们应用河南省新谊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凯西莱治疗病毒性肝炎,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秀虹;张盛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肠道病毒(EV71)感染诊疗指南(2008版)》及安徽省卫生厅《安徽省中医药防治手足口病临床技术方案(试行)》解读

    本文就肠道病毒(EV71)感染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及预防作扼要阐述.

    作者:陈炎;陈亚蓓;陶荣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高中毕业生30769名乙肝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我们通过西安市城区30769名应届高中毕业生的体检,了解其HBV感染的情况.

    作者:霍润辉;赵芹;曹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治疗肝炎的新武器: RNA干扰

    据统计,世界上大约有1.7亿人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和3.5亿慢性乙肝病毒(HBV)携带者.尽管用α-干扰素(IFN-α)和病毒唑联合治疗显著地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但是只有少于一半人对这种治疗有反应,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治疗肝炎的方法.许多体内外试验发现RNA干扰能有效的抑制肝炎病毒的复制,为肝炎治疗带来新的希望.本文对RNA干扰在丙肝及乙肝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吴昊;余永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白色念珠菌的形态转换在免疫逃逸机制中的作用

    白色念珠菌是以酵母相和菌丝相存在二态性真菌,其细胞壁富含葡聚糖(β-glucans),葡聚糖可被植物凝集素样固有免疫受体Dectin-1识别,引发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杀菌作用,并释放大量细胞因子.研究发现,在白色念珠菌形态转换的过程中,高度保守的葡聚糖是机体免疫系统识别的主要靶点.本文就β葡聚糖、Dectin-1受体及天然免疫反应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陈璐;闻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人工肝支持系统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重型肝炎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 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瑞甘)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10例重型肝炎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5例给予注射用门冬氨酸鸟氨酸(瑞甘),对照组55例给予注射用腺苷蛋氨酸(思美泰)及谷氨酸钠,两组均给予人工肝支持治疗及其它基础综合治疗.结果 治疗后wk2,wk4,治疗组和对照组肝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肝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胆红素及血氨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83.6%)明显高于对照组(67.3%),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肝性脑病的发生率(12.7%)及病死率(14.5%)明显低于对照组(29.1%,30.9%),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人工肝联合注射用门冬氨酸鸟氨酸(瑞甘)对重型肝炎病人肝功能改善疗效明显,并且能大大降低重型肝炎肝性脑病的发生率和病人的病死率.

    作者:胡旭东;程海林;曹荣;徐德翠;李宏杰;黄少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阿德福韦酯与扶正化淤胶囊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酯与扶正化淤胶囊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85例病人随机分为阿德福韦酯组和阿德福韦酯与扶正化淤胶囊联合组,检测肝功能、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HBVM)、HBV DNA和肝纤维化指标(血清HA、LN、PCⅢ、IV-C)等.结果 6mo后两组肝功能恢复较明显,但ALT、AST的复常率与好转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HBeAg阴转率、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与HBV DNA阴转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组肝纤维化恢复更明显,与阿德福韦酯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肝纤维化指标(血清HA、LN、PCⅢ、IV-c)两组比较P<0.01.结论 阿德福韦酯与扶正化淤胶囊联合治疗抗肝纤维化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潘晓华;李仲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解脲脲原体感染与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关系

    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 UU)是女性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且近年来其感染呈增多趋势.本文就UU的致病物质、相关动物模型的建立、UU与各种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相关性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对女性感染UU实现早检查、早诊断、早治疗,以利改善预后.

    作者:赵桦;童晓文;叶元康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儿科HIV感染抗反转录病毒药物的使用(六)(8)儿童初始治疗强力推荐的联合抗病毒治疗方案;(9)儿童初始治疗特殊情况下的使用;(10)儿童初始治疗不推荐;(11)儿童初始治疗推荐材料不足;(12)新生儿抗反转录病毒剂量问题

    推荐用作初始治疗的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方案包括2NRTIS与蛋白酶抑制剂印地那韦和安泼那韦(后者仅用于年龄在4a以上的儿童)的联合;2NRTIs与奈非那韦(年龄在3a或以上的儿童)的联合;或ZDV/3TC/ABC的3个NRTIs的联合.

    作者:骆成榆;黄琴;陈良;徐伟民;巫善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儿科HIV感染抗反转录病毒药物的使用(七)(13)更换抗反转录病毒药物的使用

    13更换反转录病毒治疗13.1 何时更换抗反转录病毒治疗采用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病人需要仔细监护药物依从性,病毒学,免疫学,和临床应答及药物非耐受性和毒性.以下是可能需要更换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主要指征:

    作者:骆成榆;黄琴;陈良;徐伟民;巫善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世界感染杂志

世界感染杂志

主管:

主办:上海市预防医学会,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