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气郁结证模型大鼠Th1/Th2细胞因子变化及柴胡疏肝散的干预作用

杨冬花;李家邦;郑爱华;蒋荣鑫

关键词:肝郁证, 细胞因子, 柴胡疏肝散, 大鼠, 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肝气郁结证模型动物Th1、Th2细胞因子变化以及柴胡疏肝散对其干预作用的影响.方法应用RT-PCR法,检测肝气郁结证模型大鼠以及运用柴胡疏肝散、四君子汤治疗后T细胞IL-4、IFN-γ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肝气郁结证模型大鼠IL-4mRNA表达较明显降低(P<0.05),IFN-γmRNA表达则明显升高(P<0.05),Th细胞Th1向偏移.用柴胡疏肝散治疗后,IL-4mRNA表达上调,IFN-γmRNA表达下调,与正常组相比较,基本恢复了正常水平(P>0.05),Th1、Th2趋于平衡状态;而四君子汤治疗后与正常组相比较,IFN-γ、IL-4mRNA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肝气郁结证模型大鼠Th1/Th2细胞因子处于失衡状态,Th细胞向Th1偏移;柴胡疏肝散可以上调IL-4以及下调IFN-γmRNA表达,纠正肝气郁结证模型大鼠Th1/Th2细胞因子的失衡状态.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月华胶囊对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抑菌效力的体外研究

    目的探讨传统方剂月华丸剂改为月华胶囊体外对耐多药结核菌的作用.方法采用试管稀释法:①将药物做连续2倍稀释,观察当菌液浓度不变时,不同浓度月华胶囊溶液对耐多药结核菌的抑制作用;②将耐多药结核菌做几何级稀释,观察当药液浓度不变时,不同浓度的耐多药结核菌对月华胶囊溶液的敏感性.结果①月华胶囊溶液对耐多药结核菌的低抑菌浓度(MIC)250mg/mL;②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对月华胶囊溶液敏感的高菌量浓度为10-2mg/mL.结论月华胶囊溶液在试管中对耐多药结核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欧阳建军;伍参荣;白于乾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六味地黄丸对兔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对兔骨性关节炎(OA)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36只日本大耳兔随机分组为正常对照组(A组),OA模型组(B组),OA治疗组(C组).用石膏管型伸直位固定B组及C组24只兔左后腿膝关节,A组不予固定.A、B组每天喂以正常饲料,C组2周后予喂以投药后的混合饲料,8周后制备标本并处死动物,采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及细胞色素C免疫组化分别观察软骨细胞的凋亡状况.结果用药组软骨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低于OA模型组.结论六味地黄丸能有效抑制细胞色素C的释放,减缓软骨细胞凋亡.

    作者:肖经难;谢丹;祁开泽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全经针刺法治疗中风偏瘫的理论探讨

    介绍全经针刺法治疗中风偏瘫的方法,认为中风偏瘫发病与十二经脉及任、督二脉均有联系,在针刺取穴治疗时,就应在1疗程12次治疗中,逐日针刺全部的、各有其所属腧穴的十四经,即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的有关腧穴.

    作者:周国平;李江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并验证桂枝芍药知母汤对风寒湿痹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实验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服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对照组20例以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桂枝芍药知母汤可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降低血小板体积(MVP)、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改善免疫学指标.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具有较强的抗炎、镇痛及免疫作用,对风寒湿痹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谢斌;田雪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肝气郁结证模型大鼠Th1/Th2细胞因子变化及柴胡疏肝散的干预作用

    目的初步探讨肝气郁结证模型动物Th1、Th2细胞因子变化以及柴胡疏肝散对其干预作用的影响.方法应用RT-PCR法,检测肝气郁结证模型大鼠以及运用柴胡疏肝散、四君子汤治疗后T细胞IL-4、IFN-γ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肝气郁结证模型大鼠IL-4mRNA表达较明显降低(P<0.05),IFN-γmRNA表达则明显升高(P<0.05),Th细胞Th1向偏移.用柴胡疏肝散治疗后,IL-4mRNA表达上调,IFN-γmRNA表达下调,与正常组相比较,基本恢复了正常水平(P>0.05),Th1、Th2趋于平衡状态;而四君子汤治疗后与正常组相比较,IFN-γ、IL-4mRNA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肝气郁结证模型大鼠Th1/Th2细胞因子处于失衡状态,Th细胞向Th1偏移;柴胡疏肝散可以上调IL-4以及下调IFN-γmRNA表达,纠正肝气郁结证模型大鼠Th1/Th2细胞因子的失衡状态.

    作者:杨冬花;李家邦;郑爱华;蒋荣鑫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谈谈中医术语的标准化及国际统一问题

    中医学术几千年来几乎未脱离汉文圈.在今天这样一个经济全球化,自然、人文资源重新配置以求得其为人类共享的大效益的时代,中医必须参与这个过程.即要对中医学术的信息载体--中医术语进行有效的整理、规范和标准化.应用术语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中医术语进行研究,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因为,就目前状况而言,中医尚不是一门文化中立(culture-free)的学科.

    作者:邹晓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试谈《伤寒论》方中芍药的配伍应用

    扼要论述芍药的配伍作用,并从益阴和营、舒筋缓急、收敛辛散、通络化滞、疏肝调气、通利二便、活血通痹7个方面阐述其配伍运用,指出重温仲景著述,对指导临床仍有重要意义.

    作者:肖子曾;戴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复骨健步冲剂对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重建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复骨健步冲剂对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重建影响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采用肌注醋酸强的松龙复制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检测血清甲状旁腺素、血清降钙素,并在光镜下观察股骨头病理改变及计数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结果实验组血清甲状旁腺素水平、破骨细胞数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实验组血清降钙素水平、成骨细胞数量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股骨头病理学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复骨健步冲剂能促进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骨重建,有显著地防治股骨头坏死的作用.

    作者:祁开泽;刘向前;邓博;沙永新;谢丹;佐亚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银杏叶提取物对内外源性自由基所致兔离休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对兔离体灌流心脏内外源性自由基所致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离体兔心采用Langendorff法灌流,记录左室内压(LVP)、左室内压大上升速率(+dp/dtmax)、左室舒张末压(LVEDP)、心率(HR),定时收集冠脉流出液测定冠脉流量(CF)和肌酸激酶(CK)活性,再灌结束时测定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以含0.25μmol/L 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或0.06μmol/L次黄嘌呤(HX)和2.0u/L黄嘌呤氧化酶(XO)的K-H液灌流心脏10min,可显著降低LVP、+dp/dtmax,升高LVEDP,增加CK和MDA释放;预先用2.5mg/L EGb灌流心脏10min,可显著改善DPPH或HX+XO所致心功能损伤,减少CK和MDA释放.结论 EGb对DPPH或HX + XO诱导内外源性自由基所致心肌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作者:李年生;钟志莲;胡长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电针内关穴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一氧化氮及其合酶的影响

    目的研究观察电针大鼠内关穴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与同功酶原生型(cNOS)、诱生型(iNOS)的变化,探讨电针内关穴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分为5组即假手术对照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电针内关保护组、电针列缺对照组、电针合谷对照组,每组10只动物.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NO、NOS含量的影响.结果电针心包经内关穴升高心肌NO含量明显强于电针肺经列缺穴(P<0.05);电针心包经内关穴可使NOS、cNOS含量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且升高心肌NOS及cNOS活性的效应亦明显强于电针列缺、合谷组(P<0.05).各组心肌iNOS变化不明显.结论电针内关穴可以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程度,对心肌细胞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超;严洁;常小荣;田岳凤;马余鸿;林亚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抑郁症5类中医证候舌象脉象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抑郁症5类中医证候舌象、脉象特征.方法根据国内8个调查点所收集的抑郁症常见中医证候标准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将其中的肝郁气滞、肝郁脾虚、肝郁痰阻、心脾两虚、肝肾阴虚5类较常见证候的舌象、脉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抑郁症5类证候共1?731例,各证的舌象、脉象具有一定的特征,例如肝郁气滞证的舌象表现以舌质淡红、舌苔白或黄为主,脉象表现以脉弦为主.结论抑郁症中医各类证候的舌象、脉象特征可为抑郁症的中医辨证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李晓照;陈泽奇;胡随瑜;张海男;曹美群;张春虎;陈珍贵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中医研究近况

    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简称AMD)是一种发病率与年龄增长呈正相关,并导致中心视力下降的致盲性眼底退行性病变.在西方国家称之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而且它是导致65岁以上老人视力严重损害的主要原因[1].1992年国内统计资料表明:我国45岁以上人群中AMD的发病率约6%~17%.近年来,国内学者对AMD的中医病因、病机有了不少新的认识,并积累了很多治疗经验.现就其有关文献概述如下.

    作者:东长霞;彭长霞;曾明葵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胰敏汤治疗痰湿壅盛型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搞的临床研究

    我们于1999年8月至2003年7月采用自拟胰敏汤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欧阳阿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抑郁症肝郁脾虚、心脾两虚证证候标准第二轮专家问卷分析

    目的进一步探讨专家对抑郁症肝郁脾虚、心脾两虚证证候标准的认识.方法根据文献资料及第一轮专家问卷分析结果,编制抑郁症常见中医证候标准第二轮专家问卷,向全国范围内102名专家发送问卷调查,采用德尔菲评价法进行问卷分析.结果抑郁症肝郁脾虚证中情绪抑郁、多愁善虑等6项,心脾两虚证中情绪低落、面色萎黄等7项各指标的等级和大于150,均数大于1.5,满分比大于0.5,变异系数小于0.4.结论情绪抑郁、多愁善虑、倦怠乏力、舌质淡红或淡白、纳差、脉细或弦细等证候指标可作为抑郁症肝郁脾虚证的主症,情绪低落、面色萎黄、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脉沉细或细弱、心悸、疲怠乏力、纳差等证候指标可作为抑郁症心脾两虚证的主症.

    作者:彭贵军;胡随瑜;张海男;陈泽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消心痛胶囊对急性心肌缺血兔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消心痛胶囊对兔急性心肌缺血心脏血流动力学的作用.方法用冠脉结扎方法建立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并于十二指肠给药,观察该胶囊对心肌缺血心脏舒张收缩功能的保护作用.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心脏舒缩功能减退,而消心痛胶囊3种不同剂量组的各项指标均有一定改善,并可减轻心脏前负荷,减慢心率,从而降低心肌耗氧量.结论消心痛胶囊具有保护兔急性心肌缺血心脏的心功能,其机理可能与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供血有关.

    作者:陈晓阳;滕久祥;彭芝配;韩国栋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中风证治探讨

    目的探讨中风的中医治法.方法根据中风的病因病机和临证治疗体会,结合历代医家对中风诊治的论述,进行综合分析、总结.结果提出9种治疗中风的常用治法方药.结论提出的9种治法对指导中风中医施治有一定意义.

    作者:刘永惠;刘毅;杨晓峰;刘茂甫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的临床回顾性调查研究

    目的总结分析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与心功能、病程、心脏形态学变化的关系,比较不同中医证型的生存率和预后,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证候演变规律.方法通过查阅病历总结临床资料,根据病历资料,结合回访对40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证候的演变与预后研究.结果①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的演变规律一般是先出现心气虚或心气阴两虚,随着病情发展,逐渐由阴及阳,由心及肾,因虚致实而出现阴阳两虚、心阳气虚、心肾阳虚和阳虚水泛等证候,证候因心功能、病程不同而异,其本质是病情的表现形式;②充血性心力衰竭不同中医证型的LV、IVS值具有显著差异,且心阴虚和心阳虚分别与心脏的舒张和收缩功能损害相关;③充血性心力衰竭不同中医证型生存率不同,证候演变的本质是病情与证候的恶化与加重.结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候是病程与心脏舒缩功能受损等因素综合作用的表现,证候的演变是病情进展的结果.

    作者:贺泽龙;郭振球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建立兔急性压迫型不完全性截瘫模型的实验研究

    目的建立一种操作简单、创伤小、适合针刺研究的模型 .方法采用导管胶囊压迫脊髓,椎管狭窄率50%~60%之间,压迫24h后,测定脊髓功能<3级即达到实验要求的不完全性截瘫模型.结果模型建立后6h,7d,15d做脊髓功能评定.模型组脊髓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15d时无自行恢复意义.光电镜观察3个阶段均有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改变.结论该模型与人体外伤后截瘫形成的时间过程基本保持一致,操作简单,创伤小,保持了完整脊柱和椎管,可减少针刺及抓捕过程中的继发损伤,适合针刺研究的脊髓损伤模型.

    作者:刘洁;胡湘明;刘光国;李平;刘智;彭亮;丁志高;张国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中药配合心理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74例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心理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98~2002年的7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中药配合心理治疗;1994~1998年的56例作为对照组单纯服用中药.并对治疗前后的有关指标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5%,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7.9%.结论中药配合心理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赵喜连;周荣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湖南省教育厅

主办:湖南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