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
目的:针对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当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并且针对不同病情的病人进行分类探讨,从而给病人争取更多的抢救机会.方法:通过对某医院的调查显示得知从2014年5月年到2015年5月当中的200例骨科病人,对这200例病人进行随机对半两组分组处理,可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即预见性护理组与传统护理组.对传统护理组使用传统常规性的护理方法,而对预见性护理组则是在常规组的护理基础上增加预见性护理方式.统计两组骨科病人发生的并发症以及治疗满意度情况.后,对比数据发现实验组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为7.22%,相对于传统护理组的18.72%来说要小得多.实验组中骨科病人对治疗的满意度为98.3%,相对于传统护理组的82.7%来说也要好得多.所以说对骨科病人进行必要的预见性治疗方法处理,不能有助于骨科病人的身体治疗恢复,也能够提高医院在病人严重的满意度,从而降低护理纠纷问题的出现率.这对于医院来说也是有很大的积极作用的.结论:预见性护理在骨科临床护理当中十分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陶恩妙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诊疗中并发急性心脏压塞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心脏介入诊疗中并发急性心脏压塞患者2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术后、术中及术前为一体的综合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60%,两组患者对比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70%,两组患者对比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对心脏介入诊疗中并发急性心脏压塞患者进行护理,不仅能够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还能提高护理总有效率.
作者:张凤琴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饮食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乙肝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增加实施饮食干预,干预后20d对2组患者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评定.结果:干预组生活质量总分为(73.3±8.5)分,对照组为(53.5±6.4)分,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组在情绪角色、躯体功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心理健康、总体健康等维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乙肝患者通过饮食调护,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陶艳南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三黄洗剂联合夫西地酸乳膏治疗儿童脓疱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8例儿童脓疱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夫西地酸乳膏外用,治疗组给予三黄洗剂联合夫西地酸乳膏,于治疗后7d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44.9%,显效率为30.6%,对照组治愈率为33.3%,显效率为24.4%,X2=7.3,P<0.05,差异明显.结论:三黄洗剂联合夫西地酸乳膏治疗儿童脓疱疮疗效显著,优于常规用药,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姬静静;杨卫涌;朱洁丽;张丽;安永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每天都在进行着高脑力活动,据报道,大脑重量虽仅占人体体重的2%-3%,但是却消耗人体约20%的能量,特别是处于备考状态的学生,除体力、脑力消耗大之外,来自精神方面的压力也较大,加之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学生代谢旺盛,只有每天合理搭配饮食,配合补充充分的酵素营养,才能保证学习活动的顺利展开和身体生长发育正常进行,以良好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迎接考试.
作者:王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暴力行为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总结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从我院2012年03月~2015年06月间住院部收治的精神分裂症伴有暴力行为的患者中随机选取68例,运用BPRS量表对其病情进行评估,分析患者的年龄、精神分裂症分型、入院时间等基线临床资料,并实施对应的护理干预对策.并将本组患者干预前后的BPRS量表评分情况作比较.结果:本组患者构成中,40周岁以下患者(82.3%)要明显多于40周岁以上患者(17.7%),青春型(36.8%)、偏执型(30.9%)患者明显要多于单纯型(14.7%)、紧张型(17.6%)患者,且住院时间<1个月患者(73.5%)要明显多于住院时间>1个月的患者(26.5%).干预后,本组患者的BPRS量表各因子评分均显著减少,要明显低于干预前,其对比具有显著差异及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春型、偏执型精神分裂症以及初入院、年轻患者中容易出现暴力行为,对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护理的质量,减少患者的暴力行为.
作者:甘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析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在儿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50例,观察组给予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94.0%与对照组60.0%比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接瓶次数、记录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给予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效果较好,值得应用.
作者:郭红亚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对优质护理在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诊的6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人.观察组使用优质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护理1个月后,并使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在情绪、疼痛、活力、身体功能、心理表现、总体健康方面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组间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对脑梗死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日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朱颖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门诊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整体护理干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择我院门诊部2015年1月-2015年10月所收治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5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患者2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干预;严格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57.14%,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2.86%,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整体护理干预,临床效果良好,可帮助患者尽早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作者:赵小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对小儿感冒应用加味小柴胡汤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于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感冒患儿133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65例)和实验组(68例),对分别应用常规西药治疗和加味小柴胡汤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92.65%VS 73.85%],鼻塞通畅率、食欲减退率、咳嗽减轻率以及大便通畅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91.18%、4.41%、92.65%、95.59%VS 72.31%、23.08%、75.38%、76.92%],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感冒应用加味小柴胡汤治疗的临床疗效十分理想,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对快速缓解临床症状以及促进患儿康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刘忠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后的效果进行临床探讨,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来的冠心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一段治疗时间后的康复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有效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达到95.4%,高于对照组的90.7%;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7%(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0%(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能有效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提高临床治愈率,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曲桂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降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预见性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在产后出血率上,观察组7.5%显著低于对照组42.5%,p<0.05;在产后2h和24h出血量上,观察组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满意率上,观察组92.5%显著高于对照组77.5%,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剖宫产产后出血率与出血量,提升剖宫产手术安全.
作者:杨雁琴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中药微丸是一种新型而实用的剂型,制备中药微丸的原料是中药提取物,由于其某些不良性质导致中药微丸成型困难.目前,还没有对中药提取物特点的微丸成型进行系统地研究.本文综述了中药微丸的研究现状、质量的评价方法以及成型的影响因素,这有助于这有助于解决中药制剂研究和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加速其中药微丸向现代制剂及现代剂型转变的步伐.
作者:陈晓燕;熊志伟;胡琬晴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究对糖尿病病人进行护理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5年7月间接收的24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健康教育,将护理前后的结果对比.结果:护理健康教育后有208例患者对疾病认识正确,占总数的83.9%高于护理前的28.2%,有248例患者会按时进食,占总数的100%高于护理前的83.1%,有163例患者会定时自测血糖,占总数的65.7%高于护理前的33.1%,有201例患者会严格用药,占总数的81%高于护理前的48.4%;护理前后各项情况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对于病情的认识,严格控制需要注意的事项,从而提高患者的身体健康程度,故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作者:李言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在医学上来讲,对于病人的病情的判断是十分重要的,只有了解了病人的病情才能对症下药,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问题也就显现出来了,特别是在临床医学的检验上,出的纰漏越来越多,责任护士的不负责,检查医师的乱开检查项目,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延误了病人病情的治疗,使得患者不在相信医院,因此,本文就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能对当下得医疗现象有所改善.
作者:魏国志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2年8月-2015年10月本院接收的患者中抽取84例纳入研究,获得患者和其家属同意后,随机分成循证组和常规组,两组患者人数均相同,即均为42例,循证组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治愈情况.结果:循证组患者护理满意为95.2%,治愈率为100%;常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8.6%,治愈率为88.1%.两组数据应用专业统计学软件比较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临床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护理满意度,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均比较高.
作者:胡晓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对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住院部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抽取7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别编入研究组和对照组中,各组38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路径实施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并将两组干预后的护理效果、心率、收缩压等指标的变化情况作比较.结果:研究组(94.7%)的护理有效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71.1%),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心率和收缩压指标均要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综合护理方式对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实施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知能力,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进一步提高患者机体、心理的健康水平,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曾扬洋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钠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单纯的泮托拉唑钠治疗.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治疗相关指标改善及恢复时间.同时,于患者治疗前后对患者血淀粉酶(AMS)、尿淀粉酶(UAMY)及白细胞计数(WBC)指标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71.88%,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AMS、UAMY、WBC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同时,观察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呼吸机撤离时间、血淀粉酶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提高患者血尿淀粉酶及白细胞计数的改善水平,加速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善,从而在整体上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勇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析脑溢血急性期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和临床价值,以更好的指导护理实践.方法:选取136例脑溢血急性期高血压患者进行入组研究,入选时间为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其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54例患者基本痊愈,40例显著进步,24例进步,6例无变化,4例恶化,8例死亡.结论:脑溢血急性期高血压病情严重,加强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对促进患者的疾病治疗和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在临床中加强重视.
作者:李武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治疗效果.方法:择取2015.02-2016.02期间在我院进行诊治的48例宫外孕患者,通过随机数字双盲法进行平均分组,一组24例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设为试验组;一组24例患者进行开腹手术治疗设为对照组.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尿管置留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输卵管再通畅率95.83%(23/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83%(17/24),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的疗效非常理想,术后输卵管再通畅率较高,可作为在临床的首选积极推广、应用.
作者:裴英桂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