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雁琴
目的:探究来氟米特联合中小剂量泼尼松治疗老年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1例老年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观察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口服贝那普利药物),观察组给予来氟米特联合中小剂量泼尼松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68.57%,对比具有差异,P<0.05.结论:来氟米特联合中小剂量泼尼松治疗老年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佳,值得在临床上运用.
作者:刘天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对小儿感冒应用加味小柴胡汤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于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感冒患儿133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65例)和实验组(68例),对分别应用常规西药治疗和加味小柴胡汤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92.65%VS 73.85%],鼻塞通畅率、食欲减退率、咳嗽减轻率以及大便通畅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91.18%、4.41%、92.65%、95.59%VS 72.31%、23.08%、75.38%、76.92%],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感冒应用加味小柴胡汤治疗的临床疗效十分理想,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对快速缓解临床症状以及促进患儿康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刘忠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肥胖症是指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机体脂肪堆积过多,使体重增加,无明显病因可寻者称单纯性肥胖症,由于下丘脑垂体疾患(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炎症、肿瘤、创伤等)、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性腺功能减退症等继发性肥胖症,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单纯性肥胖症病人日益增多.
作者:刘作宏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门诊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整体护理干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择我院门诊部2015年1月-2015年10月所收治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5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患者2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干预;严格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57.14%,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2.86%,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整体护理干预,临床效果良好,可帮助患者尽早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作者:赵小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究对糖尿病病人进行护理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5年7月间接收的24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健康教育,将护理前后的结果对比.结果:护理健康教育后有208例患者对疾病认识正确,占总数的83.9%高于护理前的28.2%,有248例患者会按时进食,占总数的100%高于护理前的83.1%,有163例患者会定时自测血糖,占总数的65.7%高于护理前的33.1%,有201例患者会严格用药,占总数的81%高于护理前的48.4%;护理前后各项情况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对于病情的认识,严格控制需要注意的事项,从而提高患者的身体健康程度,故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作者:李言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通过对护理工作中存在安全隐患的分析,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制观念,使护理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为患者提供安全、放心、满意的护理服务.
作者:王晓敏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手术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对外科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的51例患者,术前给予心理疏导,术后有针对性地加强患肢护理,观察提供有益的治疗调整信息以及注重基础疾病相关护理指导等系列护理措施.结果:手术结合适当的护理措施使患者下肢缺血显著改善27例,好转2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结论:下肢动脉闭塞症除采用恰当外科治疗手段治疗之外,采用适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陈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经有效的护理之后,本次研究中的130例患者当中,127例患者安全渡过急性期,3例患者死亡.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接受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如此才能降低死亡率,使患者平稳渡过急性期.
作者:严蔚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和总结儿童中毒的原因、途径、种类及安全管理.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82例中毒患儿的中毒原因、年龄、临床表现、看护家长及文化程度、地域、每年发病率等进行分析.结果82例患儿中毒原因不一,以药物中毒为主,以误服为首位;年龄以幼儿为主,农村高于城镇,两年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药物中毒为目前我市儿童中毒的主要原因,主要是留守儿童增多,家长看护不当和家属知识层次较低,儿童缺乏安全意识.
作者:巨海春;李少莉;刘淑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对脑外科监护患者出现躁动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据此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外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其出现躁动的原因进行研究,对护理人员的培训进行加强,提高护理人员临床的应变能力以及风险意识等,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科学护理方式.结果:经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患者躁动的发生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在各情况的发生率方面,也出现了一定的下降.护理前有26例患者出现鼻饲管滑脱的情况,经过护理,降低到18例;有30例患者出现尿管滑脱的情况,经过护理,降低到18例;有18例患者出现坠床的情况,经过护理,降低到14例,有46例患者存在皮肤伤,经过护理,降低到38例.结论:对于脑外科监护患者出现躁动情况的原因进行研究,并据此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明显见降低患者躁动发生的几率,由此而降低由于躁动而导致的诸多不良影响,在临床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意义,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方文婷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中药学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备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中药调剂中药鉴定合理用药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目前开设实验课程主要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综合设计性实验偏少,通过中药学专业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开展,提高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实验能力.
作者:廖梅香;金奇;余磊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护理组与优质护理组各5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措施与优质护理手段.观察两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均<0.05);护理后常规护理组焦虑评分(17.52±3.87)分,优质护理组焦虑评分(10.17±2.55)分,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优质护理手段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可起到积极影响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冯晓利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患者,女性,52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年,长期自服吲达帕胺片.因意识障碍1小时于2016-03-02,16:00入院,查体:BP90/60mmHg浅昏迷状态,查体不合作.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大小,角膜反射、光反射正常.心肺腹查体无异常.四肢肌张力低,肌腱反射减弱,脑膜刺激征阴性,双下肢病理征阴性.压眶反射,患者右手有抵挡动作.
作者:邵名兰;杜云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结合临床工作中的实际情况,讨论防控医院感染的方法,提高医疗质量.方法:加强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培训,对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控、分析.结果:使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的认识得到提高,使医院感染率的发生率得到一定的控制.结论:实施医院感染的管理需要各部门的协同配合,能够保证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张洪梅;关毅;张美航;白璐;吴磊;侯印丽;张博;李佳;安海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CT扫描及重建技术在骨关节骨折中与X线平片的诊断进行比较.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治疗组用CT扫描及重建技术诊断,对照组用X线平片扫描,观察二者诊断的准确率及存在的优缺点.结果:骨折断端稳定情况比较:治疗组临床评价优占61.54%、对照组占41.0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骨折临床愈合情况比较:治疗组临床愈合率占69.23%、对照组占51.2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治疗组获得理想率占66.67%、对照组占45.6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骨关节外伤骨折中采用CT扫描及重建技术与X线平片扫描比较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多排螺旋CT图像具有高密度分辨率,能发现X平片不能显示的骨折和软组织中的细小病变,其临床应用价值已得到充分肯定.
作者:李庆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析脑溢血急性期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和临床价值,以更好的指导护理实践.方法:选取136例脑溢血急性期高血压患者进行入组研究,入选时间为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其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54例患者基本痊愈,40例显著进步,24例进步,6例无变化,4例恶化,8例死亡.结论:脑溢血急性期高血压病情严重,加强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对促进患者的疾病治疗和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在临床中加强重视.
作者:李武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析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在儿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50例,观察组给予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94.0%与对照组60.0%比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接瓶次数、记录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给予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效果较好,值得应用.
作者:郭红亚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医生在手术室进行手术需要护士的密切配合,为手术进行的顺利,安全、正确、病患舒适的体位选择关乎着病患在手术过程中是否能降低损伤、是否安全可靠以及医生和麻醉师能否清楚准确的观察病患体征.因此,手术室护士需要遵循护理要素,本文浅析手术各个体位的适应症,以及手术体位摆放的护理要素.
作者:丛莹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究肝胆外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为临床护理提供借鉴.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期间肝胆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18例患者,依据是否并发症预防护理划分为实验组、参照组各54例,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85%(1/54)明显低于参照组12.56%(7/54)(P<0.05);实验组的实验组的护理满意率98.15%明显高于参照组87.04%(P<0.05).结论:给予肝胆外科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出血、胆管破损等并发症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及其家庭成员对护理的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兵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中医药有着独特的系统理论体系思辨模式和诊疗方法,通过对患者四诊信息的采集,分析,归纳与综合,终诊断为某一证候.规范症候可以准确在疾病发生治疗的过程中以一组相关的症状表现出来,不同程度的揭示病位、病因、病机、病性.中医气血辨证是中医诊断学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辨证体系,在临床实践中,对于病人气血辨证的准确与否会极大程度上影响八纲辨证的准确性.而传统意义上的疾病诊断过程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对于中医气血辩证推理机制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作者:康艳;余江维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