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君
静脉留置针由于可减少穿刺的次数从而轻患者痛苦,减小对血管的激性,不易脱出血管,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等优点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其优越性在于: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疼痛感,保持患者良好的心态;维持血管通畅,利于紧急抢救;减少护士穿刺操作次数,提高工作效率[1].
作者:焦鑫;郑伟;潘淑梅;张贤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囊缺如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报告先天性胆囊缺如1例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分析和讨论该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结果:有症状病例与其他胆道疾病的鉴别困难,误诊率高.结论:先天性胆囊缺如为临床罕见病,发病率很低,有症状病例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检查以明确诊断的方法有限,一般只能在手术探查中确诊.对可疑病例需反复多次借助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作者:王彬;李雯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从当前包装设计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脱节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整合点,通过对女性保健品包装设计实践教学的研究,分析了在女性保健品的包装设计中,如何迎合女性消费心理进行包装设计.
作者:李定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究来氟米特联合中小剂量泼尼松治疗老年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1例老年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观察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口服贝那普利药物),观察组给予来氟米特联合中小剂量泼尼松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68.57%,对比具有差异,P<0.05.结论:来氟米特联合中小剂量泼尼松治疗老年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佳,值得在临床上运用.
作者:刘天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乳腺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2014年12月,到我院就诊的以单乳或双乳肿痛、查体触及包块或乳头溢液者共516例,进行高频彩超检查,观察有无肿块,有无增生,导管是否扩张等,并对二维及彩色血流图像进行分析.结果:51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乳腺病变.结论:高频超声具有无创,安全的优点,可首选用于乳腺病症的检查.重视早期乳腺疾病的体征,联合检诊可提高癌症的早诊率.
作者:李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防止病毒性肝炎感染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甲型肝炎和流行性非甲非乙型肝炎,以切断粪-口途径,乙型肝炎和非流行性非甲非乙型肝炎以切断肠道外如经血传播等途径为主.要力争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及早处理疫点,以防止流行,提高疗效.
作者:李静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对使用中药联合物理疗法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症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观察.方法:抽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收诊治的112例膝关节骨质增生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掷骰子法简单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56例,接受物理疗法,观察组患者56例,接受中药联合物理疗法,并对这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治疗法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6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4.29%,治疗组患者疼痛缓减、运动能力改善及膝关节功能恢复等临床表现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联合物理疗法对膝关节增生症具有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推广意义.
作者:郭爱新;刘冠军;王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对立违抗性障碍儿童间的伙伴关系.方法:应用DSM-Ⅳ-TR破坏性行为障碍诊断量表中的对立违抗性障碍量表对山东省威海市某小学一至五年级在校学生732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儿童ODD总阳性检出率为7.40%.ODD儿童伙伴关系差.结论:ODD儿童伙伴关系不良,社会功能受损.
作者:邹芙蓉;王晓丽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研究手术室优质护理在医院感染控制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9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一共有8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对患者采取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对两组临床干预效果给予对比.结果:临床干预以后,实验组患者的院内感染率为2.44%,对照组患者的院内感染率为9.76%,临床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院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实验组卫生监测消毒合格率为94.53%,对照组卫生监测消毒合格率为76.25%,临床结果显示,实验组卫生监测消毒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当中加入优质护理服务,可以使发生院内感染率明显降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静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临床血脂生化检验的分级检验方法检验效果.方法: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收治于我院的血脂生化样本102例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常规组患者51例给予拉网式检验;研究组患者51例给予分级检验.对两组患者的TG(三酰甘油)、TC(总胆固醇)、HDL(高密度脂蛋白)以及LDL(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以及载脂蛋白B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样本均在TC、TG以及HDL上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样本的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以及LDL明显较高,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拉网式检验相比较,分级检验更能够提升检验的准确性,同时节省医疗资源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罗菊彦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护理组与优质护理组各5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措施与优质护理手段.观察两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均<0.05);护理后常规护理组焦虑评分(17.52±3.87)分,优质护理组焦虑评分(10.17±2.55)分,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优质护理手段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可起到积极影响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冯晓利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探讨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疾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3年2月到至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8例神经外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循证护理,观察并分析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高达100%,相比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为83.3%),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无低血压、脊髓损伤与神经损伤、压疮等不良并发症发生.结论: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疾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好,能够提升护理效果,且能降低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值得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推广.
作者:肖倩 刊期: 2015年第16期
要有效控制医院医保总费用的增长,依靠医保政策的同时,关键是按照医院具体情况采取持续性改进管理措施.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2014年至2015年措施改进前后的门诊住院人次等情况,认为医院实施医保总量和质量相结合的系统管理,并对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持续性改进,取得较好成效.
作者:欧阳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护理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护理质量从经验管理转入科学管理模式,护理教育管理体制的形成通过质控管理逐步地、不断地解决了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使各项护理指标合格率均达标,及时、准确地控制、反馈、评价,充分发挥护理三级管理系统的整体功能,从而保证护理工作沿着健康的轨道不断发展.
作者:张红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曲美他嗪对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8月收治的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性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硝酸异山梨酯片疗法,观察组接受曲美他嗪疗法.结果:临床有效性: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X2=9.44).结论:经对比可知,曲美他嗪对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有效性更为显著,建议在临床上广泛采取曲美他嗪进行治疗.
作者:刘小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妊娠高症患者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妊娠高血压患者,按1:1的比例分为2组: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对照组接受普通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优质护理.对比(1)两组护理前后血压水平.(2)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结果:两组护理前血压、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血压、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我们认为通过优质护理可以缓解妊高征产妇的血压水平,改善焦虑、抑郁等情绪,对保证母婴健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梁姣姣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儿科护理管理中安全管理理念的运用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儿科手术的7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n=33)和研究组(n=45),对照组患儿行常规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安全管理理念,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总满意度为81.8%,研究组患儿家属的总满意度为95.6%,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x2=3.903,P<0.05),对照组护理人员差错发生率为15%(5/33),研究组护理人员差错发生率为2%(1/45),两组护理人员差错发生率比较(x2=4.482,P<0.05).结论: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安全管理理念,可以提高整体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吴艳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暴力行为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总结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从我院2012年03月~2015年06月间住院部收治的精神分裂症伴有暴力行为的患者中随机选取68例,运用BPRS量表对其病情进行评估,分析患者的年龄、精神分裂症分型、入院时间等基线临床资料,并实施对应的护理干预对策.并将本组患者干预前后的BPRS量表评分情况作比较.结果:本组患者构成中,40周岁以下患者(82.3%)要明显多于40周岁以上患者(17.7%),青春型(36.8%)、偏执型(30.9%)患者明显要多于单纯型(14.7%)、紧张型(17.6%)患者,且住院时间<1个月患者(73.5%)要明显多于住院时间>1个月的患者(26.5%).干预后,本组患者的BPRS量表各因子评分均显著减少,要明显低于干预前,其对比具有显著差异及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春型、偏执型精神分裂症以及初入院、年轻患者中容易出现暴力行为,对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护理的质量,减少患者的暴力行为.
作者:甘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总结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对一例我科住院患者行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同时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及准备、术后体位护理、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尿液的观察、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等.结果:本例患者取材成功;术后未出现肉眼血尿、排尿困难、肾周围血肿等并发症.结论:加强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宫瑞红;胡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经直肠超生在前列腺增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确诊为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经直肠超声检查,分析其超声特点.结果:采用经直肠二维超声进行检查,可清晰显示前列腺图像,且TPV、TZV、TZI数据与前列腺增生的严重程度呈正比;通过超声分析前列腺内部血流信号,主要为移行带,尿道前列腺动脉多项血流参数均可通过经直肠超声检查获得,且r、Vmax、RI、PI等指标值与前列腺增生的严重程度呈正比.结论:前列腺增生诊断过程中采用经直肠超声检查,可少受肠气干扰,清晰的观察到前列腺的形态学结构,客观评价前列腺增生分度,根据前列腺内外腺的比例失常情况准确诊断出总体积较小的前列腺增生,并将前列腺血流分布情况清晰的显示出来,获得血流动力学参数,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超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