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曲美他嗪对治疗老年冠心病有效性临床分析

刘小艳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 曲美他嗪, 硝酸异山梨酯片, 临床有效性
摘要:目的:分析曲美他嗪对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8月收治的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性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硝酸异山梨酯片疗法,观察组接受曲美他嗪疗法.结果:临床有效性: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X2=9.44).结论:经对比可知,曲美他嗪对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有效性更为显著,建议在临床上广泛采取曲美他嗪进行治疗.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基层医院护理差错的原因分析与预防

    探讨基层医院护理差错的原因与预防.方法:从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心理压力、护理的管理方面进行分析,从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任何原因导致的护理差错都会给患者与护士带来很大的痛苦与不良后果,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结论:有效的预防措施,使无差错的护理服务得到提高,优化护患关系.

    作者:钱春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儿童饮食习惯对龋病的影响探讨

    龋病俗称虫牙、蛀牙,是口腔主要的常见病,也是人类普遍的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并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龋齿的患病率也相应增高.许多家长认为与孩子缺钙有关,一味补充钙剂.

    作者:戴淑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探讨维生素C对患者部分检验项目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维生素C对患者部分检验项目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4月期间与我院进行血液检验的自愿试验者36例,常规晨血检验后分别静脉滴注维生素C、体外加入维生素C试验,再行采血检验,对其维生素C使用前后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血糖(GLU)以及尿酸(UA)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维生素C使用后26例试验者的体内外试验的检验结果均较使用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内试验的检验结果在维生素C使用后的30min逐渐恢复,并在120min后恢复正常,与使用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C会对部分检验项目结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可使检验结果降低.

    作者:王雨婷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喉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对喉癌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将2008年8月~2015年9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喉癌患者视作研究对象,将其分成观察与对照2个组,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比较分析2组护理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2周后和4周后生活质量评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用于喉癌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何建云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后的效果进行临床探讨,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来的冠心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一段治疗时间后的康复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有效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达到95.4%,高于对照组的90.7%;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7%(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0%(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能有效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提高临床治愈率,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曲桂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女性保健品的包装设计研究——《包装设计与创意》课程实践教学初探

    从当前包装设计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脱节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整合点,通过对女性保健品包装设计实践教学的研究,分析了在女性保健品的包装设计中,如何迎合女性消费心理进行包装设计.

    作者:李定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整体护理在心肌病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心肌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为76.0%,研究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措施能显著地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吴奉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浅议儿科护士如何应对日益剧增的工作压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子女的关怀程度越来越强,由此也引发了许多关于儿童护理过程中产生的纠纷问题,造成了医患关系的紧张.儿科患者的情绪多不稳定,容易紧张、哭闹、烦躁,再加上对医务人员、医疗和护理操作、住院环境的恐惧感,一般不会主动配合治疗、护理,这不仅仅影响了治疗效果,也对儿科护士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患病儿童家长心情比较焦虑烦躁,一旦护理上细节问题照顾不到,往往容易引发大的争端.因此,现在儿科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是与日俱增的.面对这样的形式,儿科护士只有更好的采取应对措施,才能大程度减轻工作中的心理压力,从而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作者:张新荣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饮食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饮食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乙肝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增加实施饮食干预,干预后20d对2组患者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评定.结果:干预组生活质量总分为(73.3±8.5)分,对照组为(53.5±6.4)分,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组在情绪角色、躯体功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心理健康、总体健康等维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乙肝患者通过饮食调护,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陶艳南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外敷复方龙血竭散对于骨折急性充血期患者使用哌替啶计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骨折急性充血期的患者当中外敷复方龙血竭散的效果并研究其对于患者使用哌替啶剂量上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急诊所收治的出于急性创伤后的骨折急性充血期患者200名,对实验组患者使用外敷复方龙血竭散+注射哌替啶的治疗措施,对对照组患者使用注射哌替啶的治疗措施,随后对两组患者的哌替啶的使用量进行统计.结果:实验组的患者的哌替啶的使用量要远远低于对照组.结论:在急性充血期的骨折患者在治疗过程当中使用外敷复方龙血竭散是一种有效的阵痛治疗手段.

    作者:杨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探讨晚期胃癌患者姑息性切除手术术前护理评估及针对性护理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晚期胃癌患者姑息性切除手术术前护理评估及针对性护理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7月期间行姑息性切除手术的80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40例采取术前护理评估及针对性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77.5%)(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27.5%)(P<0.05).结论:预见性的术前评估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加强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赵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论酵素营养对调整备考学生状态的重要性

    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每天都在进行着高脑力活动,据报道,大脑重量虽仅占人体体重的2%-3%,但是却消耗人体约20%的能量,特别是处于备考状态的学生,除体力、脑力消耗大之外,来自精神方面的压力也较大,加之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学生代谢旺盛,只有每天合理搭配饮食,配合补充充分的酵素营养,才能保证学习活动的顺利展开和身体生长发育正常进行,以良好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迎接考试.

    作者:王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全球变化对人类传染病发生与传播的影响研究

    在自然条件以及人类活动加速全球变化的驱动之下,传染性疾病的出现以及传播模式也出现发生改变,自然因素特别是气候变化将影响大部分传染性疾病的暴发以及传播.气温、湿度、降水以及光照等相关要求也会成为其传播媒介,进而改变传染性疾病发生以及传播.快速城市化伴随着城市周围传染性疾病的高风险将改变传染性疾病以及其导致死亡的模式.

    作者:王上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急诊护理分诊的现状及对策

    随着急诊急救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成功率也逐步提高,能否对急诊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正确评估和分诊,是患者得到及时救治抢救成功的关键.文章主要针对急诊护理分诊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作者:王倩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急性高原反应患者的护理干预及因素思考

    急性高原反应指的是长期居住在平原的人进入到高海拔的地区,或者是高原地区的人在平原地区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回到高原地区,其不能适应高原的环境,出现缺氧的症状.急性高原反应的常见症状有头晕、头痛、心慌等,患者还会出现呕吐、食欲不振等问题.因此,对出现急性高原反应的患者进行护理是十分必要的,其能够减轻患者的不适,使患者尽快的适应高原环境.

    作者:王翠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浅析临床护理活动中的护理安全问题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活动过程中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方法:从护理人员、管理者、病员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防范措施.结果:增强安全意识后,护理安全问题受到大家的重视.结论:只有人人参与管理,实现真正的安全护理,终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吕敏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住院期间优质护理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住院期间优质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2015年我院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按1:1的配对比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优质护理.对比(1)两组住院天数.(2)两组护理前后圣乔治生存质量量表评分.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住院天数比较有差异(P<0.05).(2)护理前两组圣乔治生存质量量表评分比较无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圣乔治生存质量量表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以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生活质量,对缩短住院时间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蒋燕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陈云云教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经验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临床常见病,随着社会的发展,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正呈上升趋势,成为我国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导师陈云云教授长期从事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治疗,在中医药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紧密结合临床实际,创立了消脂清肝汤,疗效显著.

    作者:刘婕;陈云云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护理管理中护士分层级管理的应用价值

    护理管理是医院治疗过程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护理管理中护士分层级管理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对于治疗效果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文章以实际临床患者的护理管理为例,调查分析并研究了护理管理中护士分层级管理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秀华;朱凤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曲美他嗪对治疗老年冠心病有效性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曲美他嗪对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8月收治的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性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硝酸异山梨酯片疗法,观察组接受曲美他嗪疗法.结果:临床有效性: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X2=9.44).结论:经对比可知,曲美他嗪对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有效性更为显著,建议在临床上广泛采取曲美他嗪进行治疗.

    作者:刘小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