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如何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医疗质量

张洪梅;关毅;张美航;白璐;吴磊;侯印丽;张博;李佳;安海勇

关键词:医院感染, 医疗质量, 医疗安全
摘要:目的:结合临床工作中的实际情况,讨论防控医院感染的方法,提高医疗质量.方法:加强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培训,对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控、分析.结果:使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的认识得到提高,使医院感染率的发生率得到一定的控制.结论:实施医院感染的管理需要各部门的协同配合,能够保证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腕带在普外科手术病人中的应用

    手术病人标识腕带是用于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人,于手术前1天进行身份标识以方便识别,标识腕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疗风险,将差错降低到低.同时也减少了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为手术病人的治疗提供了可靠信息,我院从2010年7月份开始实行标识腕带.

    作者:李敏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急性高原反应患者的护理干预及因素思考

    急性高原反应指的是长期居住在平原的人进入到高海拔的地区,或者是高原地区的人在平原地区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回到高原地区,其不能适应高原的环境,出现缺氧的症状.急性高原反应的常见症状有头晕、头痛、心慌等,患者还会出现呕吐、食欲不振等问题.因此,对出现急性高原反应的患者进行护理是十分必要的,其能够减轻患者的不适,使患者尽快的适应高原环境.

    作者:王翠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匹多莫德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匹多莫德防治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符合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的患儿列入临床观察范围,依照家长的意愿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对照组50例,均遵照GINA方案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予匹多莫德口服.期间两组均每日观察并记录日、夜间症状、是否需要缓解药物、活动是否受限、病情是否加重及PEF值.观察满6个月时进行哮喘控制水平评定,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病情评定达到控制30例,部分控制34例,未控制6例,总有效率91.43%;对照组病情评定达到控制18例,部分控制20例,未控制12例,总有效率76.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运用匹多莫德防治儿童支气管哮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玉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呼吸道感染患儿雾化吸入的优质护理方法

    目的:探讨呼吸道感染患儿雾化吸入的优质护理方法.方法:收集近几年我院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按1:1的配对比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基础护理相同,研究组加用优质护理.对比(1)两组雾化吸入的依从性.(2)两组住院时间.结果:(1)两组雾化吸入的依从性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2)两组住院时间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通过优质护理能够提高患儿雾化吸入时的依从性,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肖梅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药学干预对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药学干预对抗生素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于本院的应用抗生素的患者360例,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的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临床中常规使用抗生素,实验组在药学干预下应用抗生素,观察、分析抗生素应用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使用抗生素的处方比例、院内感染率、使用强度和抗生素所占总费用的比例上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学干预对抗生素在临床中的合理使用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且明显的降低了抗生素的使用率,减少了所占的住院费用比例,此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孙先国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护士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对策

    目的:研究医院护士对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现实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并制定对策.方法:选取于2014年度本院在职护士100例,按照年龄及和工作年限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随机抽取每个阶段护理人员各30例,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研,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护士一般情况、对于职业生涯未来十年规划及其他相关内容.结果:通过调查得出,对于本院护士目前职业规划评分不高,大多数护士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意识和计划,影响护士职业规划相关因素主要包括护士自身原因,包括工作压力较大、精力有限、职业规划意识淡薄、医院没有相关扶植政策等.结论:目前我院大多数护理人员对自身职业规划意识淡薄、缺乏主动性且无目标,没有相应计划,针对影响护士职业规划相关因素制定策略,可改善这种情况.

    作者:陈轶慧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简析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康复训练与心理护理

    本文主要介绍心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早期康复训练以及心理健康调节方法,终通过对心脑血管疾病病人的心理特点进行研究,制定具体的恢复方案,运用适宜的方法,在训练结束后让大多数心脑血管病人都取得比较明显的疗效.

    作者:王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手术体位摆放的护理体会

    医生在手术室进行手术需要护士的密切配合,为手术进行的顺利,安全、正确、病患舒适的体位选择关乎着病患在手术过程中是否能降低损伤、是否安全可靠以及医生和麻醉师能否清楚准确的观察病患体征.因此,手术室护士需要遵循护理要素,本文浅析手术各个体位的适应症,以及手术体位摆放的护理要素.

    作者:丛莹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中药学专业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改革实践

    中药学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备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中药调剂中药鉴定合理用药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目前开设实验课程主要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综合设计性实验偏少,通过中药学专业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开展,提高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实验能力.

    作者:廖梅香;金奇;余磊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培哚普利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培哚普利药物的治疗效果得到了医学界内的广泛肯定,并且在很大程度上稳定了患者的血压,对大部分高血压患者产生了较大的积极意义.但是,高血压能够导致的并发症较多,并且培哚普利药物的药理作用、药物动力学、药物副作用都需要深入研究,不仅要健全治疗体系,还应该为患者提供更多的保障.通过对培哚普利药物治疗展开研究,获得了较多的资料和信息,明确和清晰了该药物对患者的作用方式,对后续的药物治疗和药物研发提供了更多的参考.

    作者:王文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浅议儿科护士如何应对日益剧增的工作压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子女的关怀程度越来越强,由此也引发了许多关于儿童护理过程中产生的纠纷问题,造成了医患关系的紧张.儿科患者的情绪多不稳定,容易紧张、哭闹、烦躁,再加上对医务人员、医疗和护理操作、住院环境的恐惧感,一般不会主动配合治疗、护理,这不仅仅影响了治疗效果,也对儿科护士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患病儿童家长心情比较焦虑烦躁,一旦护理上细节问题照顾不到,往往容易引发大的争端.因此,现在儿科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是与日俱增的.面对这样的形式,儿科护士只有更好的采取应对措施,才能大程度减轻工作中的心理压力,从而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作者:张新荣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后的效果进行临床探讨,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来的冠心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一段治疗时间后的康复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有效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达到95.4%,高于对照组的90.7%;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7%(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0%(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能有效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提高临床治愈率,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曲桂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基层医院护理差错的原因分析与预防

    探讨基层医院护理差错的原因与预防.方法:从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心理压力、护理的管理方面进行分析,从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任何原因导致的护理差错都会给患者与护士带来很大的痛苦与不良后果,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结论:有效的预防措施,使无差错的护理服务得到提高,优化护患关系.

    作者:钱春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经直肠超声检查诊断前列腺增生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经直肠超生在前列腺增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确诊为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经直肠超声检查,分析其超声特点.结果:采用经直肠二维超声进行检查,可清晰显示前列腺图像,且TPV、TZV、TZI数据与前列腺增生的严重程度呈正比;通过超声分析前列腺内部血流信号,主要为移行带,尿道前列腺动脉多项血流参数均可通过经直肠超声检查获得,且r、Vmax、RI、PI等指标值与前列腺增生的严重程度呈正比.结论:前列腺增生诊断过程中采用经直肠超声检查,可少受肠气干扰,清晰的观察到前列腺的形态学结构,客观评价前列腺增生分度,根据前列腺内外腺的比例失常情况准确诊断出总体积较小的前列腺增生,并将前列腺血流分布情况清晰的显示出来,获得血流动力学参数,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B超在产科临床胎儿异常状况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B超在产科临床胎儿异常状况诊断中的价值,提高产科胎儿异常状况的诊断率.方法:在2013年10月到2016年2月期间选取3,000例在我院内进行B超检查的孕妇,检查过程中孕妇需要提前排尽尿液,并且将腹部充分暴露,患者采取仰卧位进行B超检查,可以随着检查要求改变体位,用探头对孕妇腹部进行纵断、横断等多角度扫查,回顾分析孕妇分娩后胎儿的异常状态与B超检查结果的对比结果.结果:3000例孕妇在经过B超检查之后,检查结果显示胎儿异常的有25例,分娩以后诊断胎儿异常的孕妇有26例,1例误诊,说明B超检查结果准确率可达96.1%.结论:在孕妇受孕期间胎儿是否异常的诊断比较困难,而通过B超检查可以判断胎儿是否发育正常,尽早的发现不正常的胎儿,并且为了避免孕妇产下死胎、畸胎等应让孕妇及时的终止妊娠,是临床上诊断胎儿异常状况的首选方法.

    作者:徐敏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中药熏蒸联合电脉冲式理疗仪治疗骨关节炎50例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联合电脉冲理疗仪治疗骨关节炎(OA)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方法.方法:将100例O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胶囊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熏蒸联合电脉冲式理疗仪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电脉冲式理疗仪治疗骨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阎巍巍;贾路;魏玲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先天性胆囊缺如1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囊缺如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报告先天性胆囊缺如1例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分析和讨论该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结果:有症状病例与其他胆道疾病的鉴别困难,误诊率高.结论:先天性胆囊缺如为临床罕见病,发病率很低,有症状病例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检查以明确诊断的方法有限,一般只能在手术探查中确诊.对可疑病例需反复多次借助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作者:王彬;李雯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延续性护理在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生活质量中的效果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健康知识掌握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共14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0例)以及对照组(70例),对照组患者依照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化疗健康知识掌握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调查问卷评分以及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提高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邢海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实施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临床研究中以2015年1月~2015年6月为观察时间段,收集我院住院部确诊并进行治疗干预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共计88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编号奇偶性方法进行分组,组别设置为对照组、实验组,各组患者均为4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联合应用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的差异.结果:对实验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指数量表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身体功能、以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联合实施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影响,可短期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舒灵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某学校学生膳食营养状况的调查与浅析

    学校中学生膳食结构的合理性,对于学生良好的体质状况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做好学生膳食营养结构的调查工作,能够为相关的研究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结合目前不同学校学生整体的身体状况,可以发现其中膳食营养结构存在着一些搭配不合理的现象,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学校的校医需要做好营养合理搭配的相关工作,改变学生身体内部营养不均衡的局面.本文将结合某学校膳食营养状况进行必要地分析,找出相关的影响因素.

    作者:班雨宁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