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轶慧
目的:探讨和总结儿童中毒的原因、途径、种类及安全管理.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82例中毒患儿的中毒原因、年龄、临床表现、看护家长及文化程度、地域、每年发病率等进行分析.结果82例患儿中毒原因不一,以药物中毒为主,以误服为首位;年龄以幼儿为主,农村高于城镇,两年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药物中毒为目前我市儿童中毒的主要原因,主要是留守儿童增多,家长看护不当和家属知识层次较低,儿童缺乏安全意识.
作者:巨海春;李少莉;刘淑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人人口多的国家.目前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血液透析是很常见的,本文就是对高血压患者血液透析后储出血的预防及护理进行的研究分析.
作者:王晓辉;蔡小琴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脑梗塞病人的心理特点、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12月收治的78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人性化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身体指标恢复并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运动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9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人性化综合护理对脑梗塞病人实施护理干预,患者的神经系统和运动功能恢复良好,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伍思敏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降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预见性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在产后出血率上,观察组7.5%显著低于对照组42.5%,p<0.05;在产后2h和24h出血量上,观察组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满意率上,观察组92.5%显著高于对照组77.5%,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剖宫产产后出血率与出血量,提升剖宫产手术安全.
作者:杨雁琴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是以胰腺实质出血,坏死为特征的疾病.是一种病因复杂,并发症多,常累及全身多个脏器,故手术难度大,护理难度大,是病死率较高的急腹症之一,虽然目前手术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抢救措施之一,但是患者术后的管道护理同样是个重要的环节.引流管的固定,通畅情况,引流液的性质,颜色这些都是与我们护士仔细,认真观察分不开的.同时并做详细记录,为病情的发展和变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也有助于医生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俗话说的好: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从而提高手术的效果和治疗本病的治愈率.以达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目的.我院近两年来共手术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病人8例,并进行了电话随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患者术后在护理的过程中的各种管道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韩妩媚;徐金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应用奥美拉唑联合阿托品治疗急性胃炎的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80例急性胃炎的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托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等.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显效率为90%,而对照组为50%,对照组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急性胃炎用药采用抑酸作用强的奥美拉唑联合止痛效果好的阿托品,发挥协同作用,减少不良反应,预后效果好,更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宛宇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终末期肾衰竭患者实施血液透析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5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终末期肾衰竭患者临床资料共61份,将患者依据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1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一般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措施予以临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后,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45.16%.且观察组患者的无效率及死亡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组间差异明显,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针对糖尿病终末期肾衰竭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应当选用切实可靠的护理方法,并且重视对患者心理的积极引导,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应当在临床上予以大力推广.
作者:岳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中医药有着独特的系统理论体系思辨模式和诊疗方法,通过对患者四诊信息的采集,分析,归纳与综合,终诊断为某一证候.规范症候可以准确在疾病发生治疗的过程中以一组相关的症状表现出来,不同程度的揭示病位、病因、病机、病性.中医气血辨证是中医诊断学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辨证体系,在临床实践中,对于病人气血辨证的准确与否会极大程度上影响八纲辨证的准确性.而传统意义上的疾病诊断过程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对于中医气血辩证推理机制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作者:康艳;余江维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在对患有高催乳素血症而导致不孕不育的女性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选择给予溴隐亭,并对其临床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断为高催乳素血症致不孕不育的女性患者共计20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口服溴隐亭的方式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42例月经失调患者经过治疗后,有18例患者恢复正常,治疗的有效率为42.86%,146例诊断为溢乳的患者经过治疗后,有120例恢复正常,治疗的有效率达到了82.19%,18例视力减退与头痛患者经过治疗后,有6例患者恢复正常,治疗的有效率达到了33.33%.结论:在对患有高催乳素血症而导致不孕不育的女性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选择给予溴隐亭能够获得十分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虽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良反应,但能够克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并应用.
作者:郝会卿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有效沟通在手术室患者安全目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纳入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妇科手术治疗的11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摸球法将118例患者分成沟通组和常规组.采用常规安全目标管理模式对常规组患者实施手术室安全目标管理.在常规手术室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对沟通组患者实施有效沟通.结果:常规组患者的手术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7%,对手术室安全目标管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4.9%,与沟通组患者的11.9%和79.7%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将有效沟通应用于手术室患者安全目标管理中,可有效降低患者手术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手术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徐新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神经内科护理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30名脑卒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医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在治疗一个疗程后对比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护理能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减少患者发生肢体偏瘫的几率,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能够较快的恢复.
作者:邓艳;杨安玲;钟鹏瑶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本文对有记忆障碍的高血压患者进行康复措施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记忆障碍的高血压患者共78例,将他们按照就诊时间平均分为康复组(n=39)和参照组(n=39).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性的治疗,康复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记忆训练法,以半年为治疗周期,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结果:经过半年的治疗后,康复组患者对往事的回忆以及记忆能力的提升显著优于参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后,显示p<0.05,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记忆功能障碍的高血压患者行常规治疗护理后,加行记忆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这对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春燕;周瑞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手术病人标识腕带是用于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人,于手术前1天进行身份标识以方便识别,标识腕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疗风险,将差错降低到低.同时也减少了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为手术病人的治疗提供了可靠信息,我院从2010年7月份开始实行标识腕带.
作者:李敏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在医学上来讲,对于病人的病情的判断是十分重要的,只有了解了病人的病情才能对症下药,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问题也就显现出来了,特别是在临床医学的检验上,出的纰漏越来越多,责任护士的不负责,检查医师的乱开检查项目,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延误了病人病情的治疗,使得患者不在相信医院,因此,本文就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能对当下得医疗现象有所改善.
作者:魏国志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究并分析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0-2015年来我院治疗、并接受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治疗手段治疗的125位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无痛胃镜联合肠镜的检查,并在护理过程中未出现恶心、腹胀、呕吐等典型的临床不适症状,有少数患者有心率加快或者血压升高的不良发应.结论:加强临床手术期的护理工作有利于胃镜联合肠镜检查的进行以及术后修复.
作者:龚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索分析冠心病介入术治疗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冠心病介入术治疗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3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索分析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发生原因,并且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经过相应的护理,31例患者均在30min内血压、心率等证明体征恢复正常,未出现1例不良预后.结论:冠心病介入术治疗致发生原因主要包括精神因素、疼痛刺激、血容量因素等、空腔脏器扩张刺激等,临床医护人员需要予以高度重视和相应护理,以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蒋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门诊糖尿病病人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行为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进行健康教育,分析患者教育前后对糖尿病相关知识和行为的影响.结果:所有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其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有所提高,尤其是对尿病基础知识,血糖正常值和异常指标注意事项的知晓率提高显著(P<0.01),对糖尿病的相关行为也有所改善,尤其是运动疗法,饮食疗法和主动测血糖方面改善更为明显(P<0.01).结论: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促进患者对相关健康行为实施的自觉性,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作者:李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随之而来常见病也越来越多,近年来,作为生活常见病之一的糖尿病的患者也在不断增加,因此研究和分析糖尿病势在必行.对于糖尿病患者心理社会因素的评估是糖尿病医疗管理中必须持续进行的行为,因为心理和社会的因素会对个人或者家庭的执行自我管理任务的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对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心理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和健康,因此研究和分析影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心理社会因素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组主要介绍自我管理的含义;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影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心理社会因素;第三部分主要对影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心理社会因素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作者:罗梦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运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化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分析两种护理方法带来的效果差异.结果:在血压控制良好率上,观察组77.5%显著高于对照组42.5%,p<0.05;在心理、社会、躯体等功能与情绪生活等生活质量评估上,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运用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提升血压控制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雷建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患者,女性,52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年,长期自服吲达帕胺片.因意识障碍1小时于2016-03-02,16:00入院,查体:BP90/60mmHg浅昏迷状态,查体不合作.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大小,角膜反射、光反射正常.心肺腹查体无异常.四肢肌张力低,肌腱反射减弱,脑膜刺激征阴性,双下肢病理征阴性.压眶反射,患者右手有抵挡动作.
作者:邵名兰;杜云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