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溴隐亭对女性高催乳素血症致不孕不育的临床治疗效果

郝会卿

关键词:溴隐亭, 高催乳素血症, 不孕不育, 临床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在对患有高催乳素血症而导致不孕不育的女性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选择给予溴隐亭,并对其临床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断为高催乳素血症致不孕不育的女性患者共计20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口服溴隐亭的方式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42例月经失调患者经过治疗后,有18例患者恢复正常,治疗的有效率为42.86%,146例诊断为溢乳的患者经过治疗后,有120例恢复正常,治疗的有效率达到了82.19%,18例视力减退与头痛患者经过治疗后,有6例患者恢复正常,治疗的有效率达到了33.33%.结论:在对患有高催乳素血症而导致不孕不育的女性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选择给予溴隐亭能够获得十分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虽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良反应,但能够克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并应用.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48例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治疗效果.方法:择取2015.02-2016.02期间在我院进行诊治的48例宫外孕患者,通过随机数字双盲法进行平均分组,一组24例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设为试验组;一组24例患者进行开腹手术治疗设为对照组.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尿管置留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输卵管再通畅率95.83%(23/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83%(17/24),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的疗效非常理想,术后输卵管再通畅率较高,可作为在临床的首选积极推广、应用.

    作者:裴英桂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反复住院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总结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反复住院治疗的原因,并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路径.方法:从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间反复住院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随机选取66例,对其入院信息、基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别纳入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住院护理干预,干预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并将两组的住院时间、再住院率及疾病复发率作比较.结果:本组DCM患者再住院的影响因素包括:感染(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和消化道感染)、劳累过度、间断服药及更换药物、饮食不当.随访调查显示,干预组的住院时间要明显地短于对照组,干预组(6.1%,12.1%)的疾病复发率及再住院率也要低于对照组(24.2%,33.3%),组间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感染、医嘱依从性差和饮食行为不当是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反复住院的重要原因,实施综合性护理,能够对患者进行全面干预,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进一步改善干预效果,值得临床采纳.

    作者:叶禄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综合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于我院进行分娩的足月18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产前分娩教育、心理护理及放松训练等综合护理干预.后将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分娩时间、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经研究比较,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分娩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2h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产妇分娩质量,大程度的降低分娩风险,使产妇顺利渡过分娩期,有效保障母婴健康,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苗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腕带在普外科手术病人中的应用

    手术病人标识腕带是用于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人,于手术前1天进行身份标识以方便识别,标识腕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疗风险,将差错降低到低.同时也减少了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为手术病人的治疗提供了可靠信息,我院从2010年7月份开始实行标识腕带.

    作者:李敏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浅议儿科护士如何应对日益剧增的工作压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子女的关怀程度越来越强,由此也引发了许多关于儿童护理过程中产生的纠纷问题,造成了医患关系的紧张.儿科患者的情绪多不稳定,容易紧张、哭闹、烦躁,再加上对医务人员、医疗和护理操作、住院环境的恐惧感,一般不会主动配合治疗、护理,这不仅仅影响了治疗效果,也对儿科护士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患病儿童家长心情比较焦虑烦躁,一旦护理上细节问题照顾不到,往往容易引发大的争端.因此,现在儿科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是与日俱增的.面对这样的形式,儿科护士只有更好的采取应对措施,才能大程度减轻工作中的心理压力,从而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作者:张新荣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陈云云教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经验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临床常见病,随着社会的发展,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正呈上升趋势,成为我国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导师陈云云教授长期从事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治疗,在中医药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紧密结合临床实际,创立了消脂清肝汤,疗效显著.

    作者:刘婕;陈云云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小儿PICC常见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常见并发症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46例白血病患儿,均采用PICC导管行静脉输液,分析其常见并发症及原因,并总结相对应护理措施.结果:本组46例患儿均置管成功,静脉炎总发生率为13.0%,显著高于血栓性堵管、导管漂移及败血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平均留置(136±2.5)d,其中95.6%患儿完成输液计划.结论:PICC置管技术具有成功率高、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等优势,合理高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减少PICC并发症发生.

    作者:钟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浅析临床护理活动中的护理安全问题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活动过程中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方法:从护理人员、管理者、病员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防范措施.结果:增强安全意识后,护理安全问题受到大家的重视.结论:只有人人参与管理,实现真正的安全护理,终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吕敏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简析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康复训练与心理护理

    本文主要介绍心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早期康复训练以及心理健康调节方法,终通过对心脑血管疾病病人的心理特点进行研究,制定具体的恢复方案,运用适宜的方法,在训练结束后让大多数心脑血管病人都取得比较明显的疗效.

    作者:王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新型饮食疗法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研究新型饮食疗法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份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新型饮食疗法干预,对照组行食物交换法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患者血糖水平显著降低,且治疗后低血糖发生率较低,平均住院时间较短,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饮食疗法应用于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佳慧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氯沙坦钾与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比较

    目的:比较氯沙坦钾与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6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平均分成氯沙坦钾治疗组与依那普利治疗组各83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氯沙坦钾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0%,依那普利治疗组为92.8%,对比两组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沙坦钾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2%,依那普利治疗组为12.0%,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钾与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均较为显著,氯沙坦钾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作者:邓华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实施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临床研究中以2015年1月~2015年6月为观察时间段,收集我院住院部确诊并进行治疗干预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共计88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编号奇偶性方法进行分组,组别设置为对照组、实验组,各组患者均为4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联合应用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的差异.结果:对实验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指数量表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身体功能、以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联合实施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影响,可短期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舒灵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饮食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总结饮食护理在老年高血压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49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A组,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饮食护理干预;另选取49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B组,仅给予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终的收缩压、舒张压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给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后血压均所有下降,但A组患者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饮食护理干预,血压下降更快,且更趋于正常血压范围,与B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饮食护理干预,可提高疾病治愈率,更利于高血压患者疾病的早日康复,让其安享晚年.

    作者:尹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动脉硬化闭塞症外科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手术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对外科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的51例患者,术前给予心理疏导,术后有针对性地加强患肢护理,观察提供有益的治疗调整信息以及注重基础疾病相关护理指导等系列护理措施.结果:手术结合适当的护理措施使患者下肢缺血显著改善27例,好转2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结论:下肢动脉闭塞症除采用恰当外科治疗手段治疗之外,采用适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陈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饮食护理

    目的:探讨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饮食护理的重要价值.方法:基于我院2013年2月到2015年10月收治的210例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进行对照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仅进行常规临床治疗和饮食宣传教育,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进行详细的饮食护理指导,后观察两组间在血压和血糖达标率方面的差异性.结果:经过12个月的跟踪调查,发现观察组患者在血压和血糖的达标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在0.05水平上显著.结论:在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重点加强对于饮食护理的指导和监督是极为必要的,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王永飞;邢有振;黄淑荣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应用超声诊断肛周感染性疾病

    目的:分析超声在肛周感染性疾病上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72例肛周感染性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超声检查,确诊后给予手术治疗,评价术中发现和术前超声检查的疾病符合率.结果:超声对肛周感染性疾病的总诊断符合率为94.44%,且超声声像图特征显示和术中治疗可见情况基本一致.结论:肛周感染性疾病采取超声检查的方法进行诊断,病情诊断率符合率非常高,临床治疗帮助价值明显.

    作者:莽松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20例心脏介入诊疗中并发急性心脏压塞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诊疗中并发急性心脏压塞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心脏介入诊疗中并发急性心脏压塞患者2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术后、术中及术前为一体的综合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60%,两组患者对比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70%,两组患者对比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对心脏介入诊疗中并发急性心脏压塞患者进行护理,不仅能够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还能提高护理总有效率.

    作者:张凤琴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中西医结合分期综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分期综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2012年3月至2015年5月),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分期综合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复发率(22.00%)显著高于实验组(6.00%),且两组之间对比的关节功能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存在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分期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万贺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经直肠超声检查诊断前列腺增生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经直肠超生在前列腺增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确诊为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经直肠超声检查,分析其超声特点.结果:采用经直肠二维超声进行检查,可清晰显示前列腺图像,且TPV、TZV、TZI数据与前列腺增生的严重程度呈正比;通过超声分析前列腺内部血流信号,主要为移行带,尿道前列腺动脉多项血流参数均可通过经直肠超声检查获得,且r、Vmax、RI、PI等指标值与前列腺增生的严重程度呈正比.结论:前列腺增生诊断过程中采用经直肠超声检查,可少受肠气干扰,清晰的观察到前列腺的形态学结构,客观评价前列腺增生分度,根据前列腺内外腺的比例失常情况准确诊断出总体积较小的前列腺增生,并将前列腺血流分布情况清晰的显示出来,获得血流动力学参数,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详细探讨应用舒适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干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住院部在2015年2月~2015年7月期间所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共96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表方法分组,组别设置为对照组、实验组,各组平均分配4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实验组患者联合用舒适护理方法干预.评价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干预方法下临床效果方面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总有效率为95.83%(46/48),明显高于对照组79.17%(38/48).两组间数据经对比检验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P<0.05).结论:应用舒适护理对提高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护理干预效果有重要影响,值得临床进一步广泛应用.

    作者:王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