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阑尾炎穿孔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袁桂娥

关键词:阑尾炎穿孔, 临床观察, 护理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阑尾炎穿孔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效果.方法:于2013年10月至2015年4月期间选取本院收治的阑尾炎穿孔患者60例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患者的临床表现,对于阑尾切除术后的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全部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并且治愈,顺利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8.77±1.66d,不存在并发症.结论:阑尾炎穿孔患者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实际病情,开展积极的护理干预,促使患者及早康复.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11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的护理方法研究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经尿道电切术后的护理方法,以便对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前列腺增生症110例患者,通过对这些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术后病情观察和护理,总结归纳手术后的护理方法.结果:110例患者中105例治愈,5例出现尿道狭窄经尿道扩张后排尿恢复正常,治愈率达95.5%.结论:术后认真观察和精心护理是确保前列腺增生症经尿道电切术患者手术成功和痊愈的关键.

    作者:腾玥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肠内与肠外营养制剂的应用

    肠内与肠外营养制剂的概念及其应用

    作者:黄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加强健康教育对提高小儿哮喘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加强健康教育对提高小儿哮喘护理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哮喘患儿共98例,收治年限均在2012年5月~2014年8月之间,通过抽号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49例患者.其中一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称为对照组;另一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儿的肺功能和疾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哮喘患儿的肺功能和疾病复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针对哮喘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肺功能,提升护理质量,值得广泛推荐使用.

    作者:鲍然然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压疮患者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合并压疮患者的护理.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6月—2015年11月我科室44例慢乙肝患者发生压疮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本组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者采用综合护理,综合评价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护理组压疮好转率为63.6%,2例死亡,1例出院继续治疗,观察组压疮好转率为90.9%,无死亡, 1例出院继续治疗,其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效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结论:采用方法给予慢性乙型肝炎发生压疮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压疮,可以提高患者压疮的好转,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直肠癌Miles手术患者56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术前及术后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收集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收治的低位直肠癌行Miles手术患者56例回顾分析;结果:56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恢复顺利,未发生因护理不当造成的并发症,出院时均能在家属帮助下更换造口袋.结论:通过正确的诊治,完善的术前和术后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蓓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类风湿关节炎的护理心得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疾病,在临床中各种护理工作对其治疗十分重要.在护理过程中了解到从卧床休息、饮食护理、理疗、心里护理和功能锻炼等都对本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虹燕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感染科护士健康宣教的方法和体会

    健康宣教已成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体护理就是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本框架,并把护理程序系统化的运用于临床业务和护理管理的一种工作模式,整体护理的宗旨是根据病人身心、社会、文化需要,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护理,而对患者进行心理及情感的沟通,治疗方案、健康知识的介绍和宣教及自我保健知识的指导是整体护理区别于传统护理的重要标志.

    作者:杜颖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患者.A组(HD+HP)采用血液透析+血液灌流、B组(HDF)采用血液透析滤过、C组(HD)采用血液透析,每周进行一次血常规检查,根据贫血情况调整(EPO)用量,检测患者试验前后肾性贫血指标变化.结果:经过三个月的化验治疗,A组(HD+HP)和B组(HDF)血红蛋白水平试验后明显升高,ERI指数下降;C组(HD)ERI指标升高.三组患者均无不良情况发生.结论:(HD+HP)和(HDF)能有效缓解患者微炎症状,改善患者EPO治疗效果,具体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比(HD)治疗效果显著,(HD+HP)和(HDF)两种治疗方式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燕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探讨社区护理对高血压病人康复的影响

    目的:研究社区护理对高血压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68例高血压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4例,观察组采取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及遵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采取社区护理干预措施获得良好效果.

    作者:许丽萍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线粒体通路介导的细胞凋亡与尘肺的关系

    尘肺(Pneumoconiosis)是当前危害我国职业人群严重的一类职业病,其中危害重的是矽肺.矽肺是由于长期吸入游离SiO2粉尘所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在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炎症细胞主要是巨噬细胞、肺泡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分泌的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等构成了一个细胞网络相互作用,促进肺纤维化 [1].既往研究认为矽肺病变始于肺泡,并且逐渐出现肺实质损伤及间质纤维化,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细胞凋亡与矽肺病变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2],并且在病变的整个过程中始终伴随着细胞的凋亡和增殖.

    作者:袁腾;郭肖飞;王艳楠;王伟;关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细菌性肺炎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通过分析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细菌性肺炎疾病中的应用,证明PCT和CRP联合检测在细菌性肺炎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方法:80例细菌性肺炎疾病设为肺炎组,70例非细菌性肺炎疾病设为非肺炎组, 60名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比较各组PCT、CRP;同时作各指标单独或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肺炎组、非肺炎组及正常对照组PCT、CRP血清水平及白细胞(WBC)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组、非肺炎组PCT、CRP血清水平及WBC计数较正常对照组均出现升高,肺炎组升高更为显著;而联合应用PCT、CRP两项指标.则能提高肺炎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论: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在细菌性肺炎疾病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龚见习;宋万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试论手术室护士护理安全的防范对策

    手术室护理安全是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是保证护理质量的根本.手术室是为患者通过外科手术途径解除病痛的场所,常成为医疗事故、纠纷易发之地,因此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防范差错事故及护理安全隐患,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作者:应王静;梨鸫鸫;周秀玲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心理护理以及舒适护理对创伤骨科急诊患者的影响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以及舒适护理对创伤骨科急诊患者的影响.方法:选自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间收治的创伤科急诊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以及舒适护理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和比较.结果:采用心理护理以及舒适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后,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患者(P<0.05).结论:改变原有的常规护理模式,实行心理护理以及舒适护理,得到了大多数创伤骨科急诊患者的认可,因此,应该大力推广.

    作者:樊俊仙;王乃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椎基底动脉颅内段狭窄的危险因素研究及护理要点

    目的:对椎基底动脉颅内段狭窄的危险因素及护理重点进行调查统计.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面对面的询问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测,通过统计学软件并对椎基底动脉颅内段狭窄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多因素中的UA、SBP、LDI-C、性别、年龄、肥胖、腰围、血糖为椎基底动脉颅内段狭窄的危险因素,高HDL-C为椎基底动脉颅内段狭窄的保护因素.结论:男性及三高人群是社区椎基底动脉颅内段狭窄的危险因子,在临床护理上应当作为干预和防控的方向.

    作者:国贝;杨子彪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老年骨质疏松病人的护理新进展

    本文介绍了骨质疏松症的概念、诊断标准及其危险因素,综合了近年来对骨质疏松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的护理方法并得出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骨质疏松性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促进愈合,减少并发症.如何科学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并通过护理干预,减少骨折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愈合,仍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作者:陈俏依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分析探讨优质护理在老年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为了提高临床工作中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大程度上降低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探讨和研究老年患者在有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的的必要性和可靠性.方法 抽取132例于将2012年3月~2015年3月在我中西医结合科就诊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井平均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研究和探讨不同护理方案下患者的满意度及心理状态.结果 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在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和心理状态两方面均有显著提高,且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对于老年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模式,不仅可以显著增加临床治疗效果,而且有助于协助护患沟通,值得推广.

    作者:李菲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每日唤醒在镇静与镇痛患者护理过程中的研究

    目的:研究每日唤醒在镇静镇痛患者护理之中的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选取了住ICU时间大于48小时的需要使用镇静药物的机械通气患者63例,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实施每日唤醒策略,对照组则持续应用镇静药物,直至脱机.观察机械通气时间、住I C U时间、总镇静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患者自行拔管发生率等指标.结果:采用每日唤醒计划的实验组机械通气时间、住I C U时间、总镇静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持续应用镇静药物的对照组.但实验组易出现病人自行拔管的现象.结论:在患者镇静与镇痛的治疗时应用每日唤醒策略可以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但在实行唤醒策略时应注意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测.

    作者:雷富荣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阑尾炎穿孔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研究分析阑尾炎穿孔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效果.方法:于2013年10月至2015年4月期间选取本院收治的阑尾炎穿孔患者60例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患者的临床表现,对于阑尾切除术后的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全部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并且治愈,顺利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8.77±1.66d,不存在并发症.结论:阑尾炎穿孔患者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实际病情,开展积极的护理干预,促使患者及早康复.

    作者:袁桂娥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DR在医院放射科优势的分析

    1 材料与方法1.1 设备飞利浦公司数字X线机(DR);万东公司X线机;万东?500mAX线机.1.2 分析方法①DR和传统X线机摄取同一部位的摄影条件取得的图像进行分析和比较两者的图像质量.②通过应用中的技术操作、图像质量控制模块与后处理技术、被检者检查及医师发报告时间等方面加以分析,比较两者的优势与不足.

    作者:李向东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浅谈水胶体类敷料用于小儿皮肤擦伤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讨论水胶体类敷料用于小儿皮肤擦伤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对1例上肢大面积皮肤擦伤的小儿患者给予常规清创护理后,用以水胶体敷料换药,换药频率视渗出情况而定,原则以水胶体敷料发泡变白范围超过伤口边缘时给予更换敷料.结果:更换敷料时患者其中1次重度疼痛,1次中度疼痛,2次轻度疼痛,2次无疼痛,经过10天水胶体敷料换药后创面愈合.结论:水胶体敷料对擦伤治疗效果显著,尤其是小儿可以减少患者痛苦,缩短愈合时间,且提高护理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召琼;刘丽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