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洪战
尿毒症患者常常需要进行血液透析,以减轻肾脏的负担,保护残存的肾功能,延长生命.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由于病情和治疗的特殊性,承受着躯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易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所以心理护理对于尿毒症患者来说十分重要.做好心理护理可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调整心理状态,降低焦虑、抑郁、恐惧等负性情绪,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及信心,从而有效地提高尿毒症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小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究小儿支气管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价值.方法:选取小儿支气管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30例实验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基本护理,对比2组小儿支气管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实验组小儿患者经综合护理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基本护理的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支气管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接受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小儿患者治疗的效果.
作者:王玲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球形肺炎的CT的表现特征,分析球形肺炎的主要特点,并与病灶进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以来有完整临床或病理资料的球形肺炎16例,对患者的CT表现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右肺12例,左肺5例.两肺下叶后基底段、外侧段及背段8例,上叶6例,右肺中叶2例.14例位于胸膜下并与之相连,其中12例与胸膜广基相连,仅2例位于肺叶近中心,与胸膜距离较大.结论:球形肺炎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CT对于球形肺炎患者的诊断价值较高,能够很好的鉴别病灶类型,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永奎;周学晶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对11例合食管吻合口瘘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特别是针对血糖的监测及高血糖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提示糖尿病不应成为食管吻合口瘘患者康复的障碍,加强患者病情观察及护理,对合并糖尿病的食管吻合口瘘患者的治疗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李晶晶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世界范围内糖尿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健康问题,早日攻克糖尿病,是我们所负社会责任之所趋.饮食疗法是治疗糖尿病基本的方法,它的控制好坏会直接影响糖尿病治疗的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海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通过老年人健康体检活动,了解包头市某社区内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筛查出老年人更多与疾病相关的因素,起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的目的.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11月在包头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健康体检的868名65岁以上的老年人,研究中把868名研究对象分成3组,从五方面调查分析;结果:①GLU、TC、TG异常检出率65-71岁组较高,但随年龄增长检出率趋缓慢下降;SUA异常的检出率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②女性老年人GLU、TC、TG、LDL-C异常的检出率高于男性;女性HDL-C降低的检出率反而低于男性;女性SUA异常的检出率低于男性.③老年人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血脂、血糖异常的检出率均趋于下降,而老年男性和女性血尿酸异常的检出率随年龄的增长缓慢上升.结论:老年人血糖血脂异常检出率较高,而且女性高于男性.但老年人70岁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糖血脂异常的检出率趋于下降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尿酸异常检出率升高,而且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
作者:格根哈斯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后弱视的治疗方法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48)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并进行弱视治疗,包括验光配镜、遮盖治疗及相关辅助治疗.结果:本组研究对象术后2周的视力与术前视力相比有显著提高,所有患者视力水平均达到0.05以上,64.59%的患者视力水平均达到0.3以上;经过1年矫正,所有患者视力水平均达到0.05以上,83.33%的患者视力水平达到0.3以上,与术前视力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术后进行屈光矫正、综合治疗、坚持弱视训练等,可显著提高患儿视力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莉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1 材料与方法1.1 设备飞利浦公司数字X线机(DR);万东公司X线机;万东?500mAX线机.1.2 分析方法①DR和传统X线机摄取同一部位的摄影条件取得的图像进行分析和比较两者的图像质量.②通过应用中的技术操作、图像质量控制模块与后处理技术、被检者检查及医师发报告时间等方面加以分析,比较两者的优势与不足.
作者:李向东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待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一共有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对比,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措施在妇产科护理中具有明显的应用效果,值得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李慧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扁桃体炎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扁桃体炎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观察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扁桃体炎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闫捷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3、2014年的7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并正确引导患者的心理.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量表(SDS)进行心理状态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后,在出院前实验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说明个体化心理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虑等负性心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司建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肠内与肠外营养制剂的概念及其应用
作者:黄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总结定制膝关节假体置换治疗胫骨骨肉瘤术前、术后及远期功能锻炼的护理经验与体会.方法:对35例近端胫骨骨肉瘤患者行术前化疗骨肉瘤广泛切除全膝关节假体置换术患者,制定个体化护理计划及康复措施,实施针对性护理,指导患者早期功能锻炼.结果:35例患者平均随访3年,膝关节活动功能优28例,良6例,差1例.MSTS功能评分提示功能恢复率为75%.结论:正确合理的术前及术后护理指导可提高胫骨骨肉瘤患者保肢术疗效.
作者:刘静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手术室护理安全是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是保证护理质量的根本.手术室是为患者通过外科手术途径解除病痛的场所,常成为医疗事故、纠纷易发之地,因此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防范差错事故及护理安全隐患,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作者:应王静;梨鸫鸫;周秀玲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研究每日唤醒在镇静镇痛患者护理之中的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选取了住ICU时间大于48小时的需要使用镇静药物的机械通气患者63例,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实施每日唤醒策略,对照组则持续应用镇静药物,直至脱机.观察机械通气时间、住I C U时间、总镇静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患者自行拔管发生率等指标.结果:采用每日唤醒计划的实验组机械通气时间、住I C U时间、总镇静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持续应用镇静药物的对照组.但实验组易出现病人自行拔管的现象.结论:在患者镇静与镇痛的治疗时应用每日唤醒策略可以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但在实行唤醒策略时应注意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测.
作者:雷富荣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讨论水胶体类敷料用于小儿皮肤擦伤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对1例上肢大面积皮肤擦伤的小儿患者给予常规清创护理后,用以水胶体敷料换药,换药频率视渗出情况而定,原则以水胶体敷料发泡变白范围超过伤口边缘时给予更换敷料.结果:更换敷料时患者其中1次重度疼痛,1次中度疼痛,2次轻度疼痛,2次无疼痛,经过10天水胶体敷料换药后创面愈合.结论:水胶体敷料对擦伤治疗效果显著,尤其是小儿可以减少患者痛苦,缩短愈合时间,且提高护理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召琼;刘丽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我院骨科股骨颈骨折病人围术期寒战的原因及其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142例拟行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病人进行围术期的护理观察.结果:引起股骨颈骨折病人围术期寒战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除了许多客观的原因,例如较长时间的暴露患者肢体、手术室的温度较低、麻醉的因素、手术中的输液、出血等还有患者精神紧张等主观因素的存在.结论:做好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加强手术患者围术期的综合保暖措施是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护理措施.
作者:刘小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了解医院急诊科医护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9月期间在某院急诊科工作的38名医护工作者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做分析.结果:医护人员的各因子分、总均分均明显高于常模,差异比较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与一般人群相比,急诊科医护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其主要存在敌对、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
作者:蔺倩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通过对我院妇产科手术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妇产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有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的是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病患者对护理措施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有助于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提高了护理的满意度,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游晨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急诊科为实施医疗抢救工作的一线科室,接受抢救的患者均存在病情严重、情况复杂、病情变化快等特点.因此对医护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均有较高的要求.在实施抢救工作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之间需密切配合才能促进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高,进而提高抢救效果.
作者:万满连 刊期: 201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