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富
目的 探讨大剂量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在消化性溃疡并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35例消化性溃疡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按照随机原则分成A、B两组,A组17例,B组18例.其中,A组应用常规剂量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B组应用大剂量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B组相较于A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更短,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组间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 大剂量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对于消化性溃疡并消化道出血患者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理政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动态增强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9位可疑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采用联影UCT S160型16排螺旋CT机和美国MALLINCKRODT高压注射器,行螺旋CT三维动态增强检查.将所得的轴位图像重建后发送到配套工作站,通过调整阈值,进行表面重建(SSD)、大密度投影(MIP)、多层面重建(MPR)和曲面重建(CPR)等成像技术,立体显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真假腔、内膜片、确定夹层动脉瘤破裂口的位置、范围和动脉分支受累情况,准确定位,定性诊断.结果:本组29位患者中,依据DeBakey分型(三型:I型:内膜撕裂口在主动脉近端,夹层延伸到腹主动脉;II型:内膜撕裂口起于升主动脉,终止于无名动脉水平;III型:内膜撕裂口在主动脉峡部发生,夹层延伸到腹主动脉),3D DCE SCTA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I型7例、II型3例、III型19例.结论:螺旋CT三维动态增强血管成像是非侵入检查,简单、快捷、准确、安全、无痛苦.螺旋CT扫描速度快,覆盖范围广,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主动脉全程的扫描和图像重建,是寻找夹层动脉瘤内膜撕裂口的重要方法.对于急性期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等急症危重病人,3D DCE SCTA检查能够快速、准确发现病变,为手术方式、支架选择提供重要信息,帮助临床拟定治疗方案,从而挽救患者生命.在血管移植术、重建术、支架放置术后进行疗效评价也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1-3].
作者:赵强;刘淑萍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分析总结肝胆破裂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特点;方法:以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诊治的25例肝胆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肝破裂患者12例,胆囊破裂患者3例,肝胆破裂患者10例,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临床治疗方式;结果:通过治疗,23例肝胆患者痊愈,治愈率为90.63%;2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10.0%,8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4.38%,其中胆漏2例,膈下感染4例,胆囊窝积液1例,脐部切口感染1例;结论:对肝胆破裂患者及早进行诊断,并根据患者疾病情况进行针对性手术治疗,可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治愈率,降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范生平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究导乐分娩对顺产产妇的临床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顺产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娩方式的不同将产妇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分娩,观察组采用导乐分娩,对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疼痛程度及镇痛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各个产程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镇痛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临床分娩过程中通过导乐仪实施分娩镇痛,可有效缓解产妇的分娩疼痛,缩短产程时间,促进产妇的自然分娩,临床效果理想,可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吴燕燕 刊期: 2017年第26期
探讨针灸配合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针刺颈夹脊穴、风池、大椎、后溪、合谷、外关、肩髃、臂臑、肩贞,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推拿手法,在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优于单独使用针灸治疗.
作者:刘欢 刊期: 2017年第26期
2017年4月8日,医药分开在北京市3600家公立医疗机构全面实施,其中挂号费及药品加成费用被取消,转而收取医事服务费.对选取的北京市某家三级公立医院调查发现,前来就诊的患者中大多数都支持现行的医事服务费制度.而在对对此项改革不满意的患者的特别关注下,发现目前的医事服务费制度仍存在未能有效实现分级就诊的问题,同时也有一部分患者表示诊疗费用不减反增.
作者:张家诚;杨云博;卓泽川 刊期: 2017年第26期
本文通过对胸腺瘤的CT影像分析,以探究良恶性胸腺瘤CT诊断的价值和表现.通过针对二十九位通过手术病症验证的胸腺瘤病人的CT影像进行重新分析验证.得到结果,手术之前CT诊断呈良性的胸腺瘤有二十二位,手术后病情检查诊断为良性胸腺瘤的有十九例,五位是呈恶性的,占比为百分之八十六;经过一系列分析对比,得到结果:CT对胸腺瘤的诊断和判别证实有非常关键的应用价值.
作者:商筑田 刊期: 2017年第26期
探讨网络教学法在眼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根据临床眼科学教学特点,针对目前传统医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开展网络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并将网络教学应用到眼科本科教学中.调查问卷显示,超过80%的学生普遍认可网络学习在眼科教学中的应用,提高了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了师生互动交流.结论网络教学法在眼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作者:白雪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分析全面放开二胎基层孕产妇高危原因,在此基础上探讨管理对策.方法:通过分析我单位管辖范围自放开二胎后孕产妇相关孕检及下乡回访、调查等资料,总结其高危原因,并制定对应的预防措施.结果:导致孕产妇高危的原因主要有:(1)交通;(2)自我保健意识薄弱;(3)生育年龄;(4)文化程度;(5)基层妇幼人员配备不足;(6)孕产妇身体因素等.管理对策主要有:(1)加强孕期筛查;(2)加强教育宣传,提高保健意识;(3)加强管理;(4)加强医务人员队伍建设.结论:全面放开二胎后,高危产妇随之增加.明确其高危因素,给予针对性的孕妇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其危险性.
作者:金化培 刊期: 2017年第26期
解剖学是一门形态科学,是基础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医学生熟练掌握解剖学知识是医学教育的基础与医学发展的保证.但是解剖学体系庞杂,专业性强,医学名词数量多,使得解剖学的学习显得十分枯燥.对学生来说,解剖学知识的扎实程度,对后续相关学科及临床技能的学习和实践都会产生重要影响.而第二课堂的开展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必不可少的途径.高校第二课堂作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素质拓展的重要载体,在培养创新意识、激发潜能、人格塑造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另一方面,使解剖学资源得到了高度利用,给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的机会,还有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综合思维能力.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作者:向平;孙建永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间歇补铁法在小儿缺铁性贫血中的应用.方法 从2015年4月~2017年4月本院儿科收治的缺铁性贫血患儿中选取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补铁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剂量间歇补铁法治疗,9周后对比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血清铁蛋白(SF)与血红蛋白(Hb)无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的SF与Hb水平均有所上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为36.7%,观察组为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缺铁性贫血患儿采用小剂量间歇补铁法与常规补铁法疗效相当,但不良反应更低,安全性更高.
作者:登召志玛 刊期: 2017年第26期
高血压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常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共同存在,可损伤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和功能,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人们应该高度重视高血压,做到未病先防、已病防治.
作者:兰珊珊 刊期: 2017年第26期
胎儿不正是造成孕妇难产的重要原因之一,若未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将对孕妇与胎儿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现阶段治疗胎儿不正的方法很多,西医通常使用膝外胸、外倒置术等方式,但是容易被安全性与操作性限制.中医针灸治疗能够取得相对理想的临床效果,并且便于操作、安全性高,在孕妇与家属中接受度很高.
作者:陈玲 刊期: 2017年第26期
对各中心药师实行的社区药学服务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并对工作方法和具体内容进行分析,以社区药学服务发展.基层医院只有深入社区与临床中,才能从处方评价、用药咨询、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监测、用药教育、医患沟通等方面开展工作,从而保证社区药学服务的切实性.
作者:贺美波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研究一种碘化钾滴眼液的制备方法.方法:该滴眼液是由碘化钾、硫代硫酸钠、碳酸氢钠、对羟基苯甲酸乙酯、注射用水按照一定比例和方法配制而成.结果:采用本处方能够制得合格有效的产品.结论:本处方合理且制备简单,所制得碘化钾滴眼液性质稳定,临床应用简便,疗效显著,适宜于医院制剂或制药机构批量生产.
作者:蔡威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分析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用Meta统计分析对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的相关文献进行合并、统计;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六味地黄丸合并基础疗法治疗糖尿病肾病较单纯基础疗法有效(P〈0.005),OR值为2.43,95%的置信区间为1.38~4.28;结论:临床加用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较好.
作者:艾珏萍 刊期: 2017年第26期
本次调查研究从二胎政策开放作手,对新生儿专业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进行调查分析,得出一系列数据.高危产妇比例增加、高危新生儿比例随之增加.新生儿专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儿科医护人员不足与高危人群的增加势必会加剧儿科医护人员不足的矛盾.对城区5大医院新生儿专业人员进行满意度及环境调查,发现医患关系、收入、工作压力、社会对医务人员的认知度,尊重;的满意度,提高医护人员的存在感,对解决儿科医护人员人力资源不足有重要意义.充足的儿科医护专业技术人才,是二胎开放下新增高危新生婴儿的健康、安全、高质量的生存重要保证.健康的下一代是国家富强的基础保证.
作者:巩清梅;胡兰;杨杰;舒向华;赖红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通过对太原市健身人群进行营养知信行的调查,了解我市健身人群对营养知识、营养行为和营养态度及意愿的现状,从而为加强营养健康教育并进一步指导健康健身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4月对我市万柏林区50名健身人员进行营养知信行的问卷调查.结果:营养知识部分,健身人群对于较基础的营养知识答题平均正确率为76%,而对于相对专业的营养知识平均知晓率仅为26.7%,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营养行为部分,各种食物摄入量普遍低于中国居民膳食宝塔水平,尤其是蛋白类食物和水的摄入量不足率较高;对于食物摄入量平均水平,低于标准量的平均水平为64.9%,符合标准量平均水平为28.5%,高于标准量平均水平为9.1%,三者相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营养态度及意愿部分,所有参与人员均有良好态度和希望改善营养的意愿.结论:健身人群虽有较强的健身意识,但营养方面的知识了解欠缺,并且膳食营养不均衡,然而营养态度和意愿均较积极,应在健身人群中大力开展营养宣传教育,改变不合理的饮食行为,从而更好地为健康健身服务.
作者:史瑞红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现如今我国的社会经济在不断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之下人们开始重视公共卫生服务,从社区的卫生背景条件来看,家庭和个人是公共卫生服务的主要针对群体.在进行社区卫生服务的时候,公共卫生护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它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社区卫生机构其主要目标就是为了保证社区人群的健康,针对于此本研究主要,对于公共卫生护理在社区卫生机构中的作用进行简要叙述,以期为相关的卫生领域提供可行参考.
作者:程静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探究和分析230例高危妊娠孕妇的门诊管理结果.方法 从2015年4月起到2017年4月期间本院门诊收治的所有高危妊娠孕妇当中随机选取其中的230例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个人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各1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高危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儿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高危孕产妇死亡率为0.86%,比对照组的高危孕产妇死亡率0%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高危妊娠孕妇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干预,能够显著降低高危妊娠的高危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儿死亡率.
作者:许德慧 刊期: 2017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