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召志玛
目的 探究颈肩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使用缺血按压手法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6~2016.8收入108例颈肩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予以热磁治疗,观察组予以肌筋膜缺血性按压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评分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颈肩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使用缺血性按压手法进行治疗,临床上治疗效果较为明显,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罗刚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研究快速康复在结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结肠癌患者4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快速康复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围术期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住院时间长短、手术后进食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后进食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在临床治疗中,能够提高结肠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速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方式,具有临床价值.
作者:高磊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胆石症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于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胆石症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共38例依据术前病史、临床检验和诊断等进行分级,其中A级29例,B级9例,依据不同级别实施相应的手术治疗方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38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均痊愈,平均手术时间为(2.62±0.75)h,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085±125)ml,超过1000ml占比15.79%;共发生术后并发症5例,发生率为13.15%.结论:胆石症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肝功能损坏越严重,手术难度越大,但若加强术前诊断,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则能够获得满意的效果,促使患者痊愈.
作者:次仁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对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共90例输尿管狭窄的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腔内泌尿外科技术进行治疗,并对治疗的效果和方法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90例患者当中通过治疗共有88例患者治疗成功,治愈率为(97.77%)2例患者手术不成功.在治疗后3个月复查时并未发现狭窄处有变化.结论:对于输尿管狭窄的患者进行腔内泌尿外科技术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同时患者所出现的并发症也比较少,安全性高,因此十分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孟西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总结呼吸内科慢性咳嗽临床特征和治疗体会.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咳嗽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7例,对照组27例,分别接受止嗽降气汤和罗红霉素联合溴甘合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6%,不良反应3例;对照组患者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0.4%,不良反应10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嗽降气汤治疗呼吸内科慢性咳嗽效果显著,总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更轻微,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谭之能 刊期: 2017年第26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肾脏病的患病率呈现只增不减的趋势,随之而来的就是它的治疗问题.通路技术和血液净化技术目前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治疗普及率也大大增加.笔者就目前的医疗环境和现状对当前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临床应用现状作一下分析.从我国当前的治疗大数据来看,我国的肾脏病患者首次透析使用的绝大多数是临时导管,AVF(自体动静脉内瘘)首次使用率很低<10%.由此而导致的一些问题也层出不穷,血管通路问题也是造成医疗花费的主要因素.因此,血管通路的选择、建立和维护以及并发症防治就极其重要.
作者:李燕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大肠癌并发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40例大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进行研究,以患者手术方式为依据将其分为两组,69例行分期手术,作为对照组,71例行一期手术,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手术治疗,两组患者均痊愈出院,但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年住院时间及平均住院费用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大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实施一期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促进患者及早康复,且可减少经济负担,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推广应用.
作者:姚传会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析在治疗不稳定心绞痛期间采用左卡尼丁的疗效.方法:本组探究共计选取44例患者,疾病类型是不稳定心绞痛,选取时间段:2016年5月开始,2017年4月停止.44例患者分组时利用随机数字表法且分别命名为观察组(22例;常规治疗+左卡尼丁治疗)和对照组(22例;常规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组间数据并计算出X2、t数值.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心电图改善率显著性更高,将其对比对照组患者得出以下统计学结论:有意义且P<0.05.结论:在治疗不稳定心绞痛期间采用左卡尼丁的疗效较为理想.
作者:赵凯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观察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使用周期性充气压力泵用来预防深静脉血栓所发挥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88例进行治疗分析,根据手术中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研究组在手术中采用周期性充气压力泵,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中出现深静脉血栓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周期性充气压力泵能够早期预防深静脉血栓,在腹腔镜手术治疗中发挥了非常好的效果,提升手术治疗的效果,改善预后,临床治疗意义积极.
作者:史迎春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性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134例老年性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7例患者,实验组利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三种药物联用治疗,对照则单纯利用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不同方法下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7.01%,对照组83.58%,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评分、血脂未见差异,治疗后差异明显(P<0.05).结论:老年性急性脑梗死属于高发疾病,患者年龄大、对药物耐受程度、代谢效果都有较大影响,利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以及阿托伐他汀治疗,患者用药效果显著,对神经功能具有改善、保护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崔欣欣;翟雨佳;闫闪闪;秦秀会;曹雪玲;舒景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针刺内关穴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Bax、bcl-2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和缺血再灌注+针刺组(C组),每组均10只.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制定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免疫组化化学检测方法检测Bax、bcl-2的蛋白表达.结果:与A组比较,B组Bax、bcl-2的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与B组比较,C组的的Bax、bcl-2的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针刺内关穴预处理可上调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Bax、bcl-2的蛋白表达,表明针刺内关穴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有抗凋亡的作用.
作者:李芳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针刀配合定点旋转扳法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治疗机制.方法:60例患者,分两组,实验组采取针刀配合旋转扳法治疗,对照组采取药物治疗,治疗后通过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及颈部症状改善程度,并用统计学软件处理来确定疗效.结果:两组患者血压变化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疗效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针刀配合定点旋转扳法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沈友水;张玮 刊期: 2017年第26期
脊膜瘤是椎管内肿瘤中常见的类型之一,多发于50岁~70岁之间, 75%~85%发生于女性,绝大多数脊膜瘤为硬脊膜内生长,少数跨硬脊膜生长或完全位于硬脊膜外 [1],其在椎管内的占位可引起严重的脊髓、神经根受压症状,重者会导致截瘫,该病手术治疗预后良好,治愈率较高.现报道一例颈椎椎管内脊膜瘤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郭列飞;谌乐乐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研究膀胱肿瘤组织中间隙连接蛋白Cx26及Cx43表达情况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对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2014年8月~2016年10月治疗的35例膀胱癌患者的肿瘤组织细胞中Cx43和Cx26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并与35例非肿瘤患者膀胱上皮组织中Cx43和Cx26的表达情况进行对比,分析Cx43和Cx26表达的变化与膀胱癌之间的联系及其意义.结果 Cx26和Cx43在膀胱肿瘤组织中的表达较非肿瘤患者膀胱上皮组织低,差异显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x26级Cx43的阳性表达率与膀胱癌的病理分级呈现负相关性.结论 Cx26及Cx43表达异常与膀胱肿瘤病变有相关性,且其表达会随着病理分级的增高而降低,有望通过改善Cx26及Cx43的转录与表达实现对膀胱肿瘤的逆转治疗,有进一步研究价值.
作者:郭利;迟强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护理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48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临床护理措施的异同分为观察组(人性化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24例,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并发症改善情况,指导糖尿病的护理实践,探索更有效的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血糖控制、复发率、治愈率、满意度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模式能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及并发症,利于疾病治疗与恢复,促进患者健康生活,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周小容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跟腱炎继发自发性跟腱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跟腱炎继发自发性跟腱断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钙化块切除、跟骨后上角截骨等手术方法,并对患者的预后恢复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经过治疗后,依据Arner-lindholm评分,患者均为优良,优良率为100%;依据VAS评分,术后随访患者疼痛程度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采用手术治疗跟腱炎继发自发性跟腱断裂,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晓亮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对健康教育应用于肺结核咯血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研究中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将患者各项临床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再咯血发生率低、止血有效率高、护理满意度高,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肺结核咯血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予以健康教育,可减少患者再次咯血情况的发生,并能够使患者有效止血,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作者:文金珠 刊期: 2017年第26期
慢性肾功能不全,临床常表现有浮肿、乏力、腰酸、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皮肤瘙痒等症,与祖国医学虚劳、水肿、关格等证有密切联系,尤其是虚劳和关格与肾功能不全颇为类似.据此,本文对慢性肾功能不全中医治疗辩证治疗展开研究.
作者:陈云根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分析全面放开二胎基层孕产妇高危原因,在此基础上探讨管理对策.方法:通过分析我单位管辖范围自放开二胎后孕产妇相关孕检及下乡回访、调查等资料,总结其高危原因,并制定对应的预防措施.结果:导致孕产妇高危的原因主要有:(1)交通;(2)自我保健意识薄弱;(3)生育年龄;(4)文化程度;(5)基层妇幼人员配备不足;(6)孕产妇身体因素等.管理对策主要有:(1)加强孕期筛查;(2)加强教育宣传,提高保健意识;(3)加强管理;(4)加强医务人员队伍建设.结论:全面放开二胎后,高危产妇随之增加.明确其高危因素,给予针对性的孕妇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其危险性.
作者:金化培 刊期: 2017年第26期
2017年4月8日,医药分开在北京市3600家公立医疗机构全面实施,其中挂号费及药品加成费用被取消,转而收取医事服务费.对选取的北京市某家三级公立医院调查发现,前来就诊的患者中大多数都支持现行的医事服务费制度.而在对对此项改革不满意的患者的特别关注下,发现目前的医事服务费制度仍存在未能有效实现分级就诊的问题,同时也有一部分患者表示诊疗费用不减反增.
作者:张家诚;杨云博;卓泽川 刊期: 2017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