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痹肿消汤及湿热毒淤各拆方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大鼠滑膜IL-1和TNF的影响

郭亚静;陈疆;熊新贵;吴丹;祝浩

关键词:痹肿消汤, 类风湿性关节炎, 白细胞介素-1, 肿瘤坏死因子
摘要:目的 从湿热毒淤各方面研究痹肿消汤及拆方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模型大鼠滑膜IL-1和TNF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该药物的作用机制.方法 90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痹肿消汤组(简称全方组)及清热解毒中药干预组(简称拆方1组)、祛湿中药干预组(简称拆方2组)、活血中药干预组(简称拆方3组).除正常组之外各组大鼠采用皮下注射牛Ⅱ型胶原与完全弗氏佐剂建立胶原诱导型关节炎大鼠模型,观察痹肿消汤及拆方对实验性大鼠足肿胀的抑制作用,免疫组化检测不同时间点关节滑膜中炎性细胞因子IL-1和TNF的水平.结果 造模21d后,模型组、痹肿消汤组、拆方1、拆方2组、拆方3组大鼠TNF和IL-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且模型组TNF和IL-1水平明显高于全方组及拆方1组、拆方2组、拆方3组(P<0.01);随着时间延长,模型组TNF和IL-1水平逐渐升高,痹肿消汤组及各拆方组则逐渐降低.而全方组TNF和IL-1水平低于各拆方组(P<0.05).其中全方组,拆方1组,拆方2组,拆方3组作用依次减弱.结论 痹肿消汤及拆方在胶原诱导型关节炎模型大鼠中可以下调致炎因子IL-1和TNF的水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胸外伤93例救治体会

    目的 探讨重症胸外伤的救治方法.方法 利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该院近5年来救治的93例重症胸外伤病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治疗采用胸部护板固定、胸腔穿刺、胸腔闭式引流、剖胸探查、肋骨骨折复位肋骨钛板固定、损伤脏器修补或切除、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气管切开及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方法治疗重症胸外伤及其并发症.结果 该组93例重症胸外伤中,治愈91例(98%),死亡2例(2%).其中死于合并重型颅脑伤1例,死于合并心脏刀刺伤1例.结论 重症胸外伤的治疗重在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正确掌握机械辅助通气及气管切开时机,并及时处理多发伤和休克等是救治重症胸外伤成功的关键.

    作者:毕克毅;王志强;王俊杰;徐瑞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抗人血清IgD抗体与微球颗粒连接方法的研究

    目的 研究抗人血清IgD抗体与微球颗粒连接的方法,为相关产品试剂盒的研发奠定基础.方法 微球颗粒表面有许多COOH基团,EDAC与COOH基团反应,形成一个中间产物,S-NHS能与这个中间产物反应,进一步形成一个稳定的能与氨基反应的S-NHS ester中间物,抗人血清IgD抗体上的氨基能与这个S-NHS ester中间物反应,从而将抗人血清IgD抗体共价键连接到微球颗粒上.结果 如果抗人血清IgD抗体被连接到微球颗粒上,这种微球颗粒在Luminex200仪器上检测时,平均荧光强度值高,而没有连接抗人血清IgD抗体的微球颗粒,平均荧光强度值低.同时被连接到微球颗粒上的抗人血清IgD抗体仍然能与相对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结论 该方法简单有效且重复性好,能够应用到临床检测及相关诊断试剂盒的开发中.

    作者:王雁云;张阳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右美托咪定对小儿全麻苏醒期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预防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 选择ASA分级Ⅰ~Ⅱ级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全麻行腹股沟疝行常规手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定(D组)组各30例,麻醉前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10mL,右美托咪定组注射右美托咪定0.5μg/kg,两组患儿静脉注射瑞芬太尼0.5μg/kg和丙泊酚2mg/kg麻醉诱导,麻醉维持采用静脉输注丙泊酚5mg/kg·h和瑞芬太尼0.2μ g/kg·min,在手术结束前15min静脉注射芬太尼0.1μ g/kg.记录小儿苏醒时(T0)、小儿苏醒后10 min(T1)、小儿苏醒后30 min(T2)、小儿苏醒后60 min(T3)的HR、Sp02.记录小儿苏醒时间、躁动评分及躁动例数.结果 两组小儿苏醒后各时间点Sp02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苏醒后各时间点右美托咪定组患儿的HR比对照组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D组比C组的苏醒时间延长,具有统计学意义.美托咪定组患儿躁动评分比对照组低,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躁动例数D组比C组明显少比较,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5μg/kg能有效预防小儿全麻术后躁动,且没有呼吸抑制作用,是预防小儿全麻术后躁动的一个很好选择.

    作者:马孝武;张宜林;伍军;马亚飞;邢群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无骨折脱位颈外伤脊髓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目的 探讨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SCIWORFD)的临床特点与合理治疗方案.方法 总结2002年1月~2008年3月收治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的临床资料,中央脊髓综合征(CCS )42例,前脊髓综合征(ACS)12例,脊髓半切综合征(BSS)1例.依据JOA评分,对各治疗组进行治疗前后疗效评价.结果 各组治疗前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优良率:CCS A组95.6%,CCS B组84.2%,ACS组75%.BBS 1例治疗改善率87.5%.结论 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大多表现为CCS,其次为ACS,BSS少见;CCS根据颈椎稳定性是否存在椎管内压迫物制定治疗方案、ACS采用颈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BSS不存在椎管内压迫物者保守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景成伟;庞小健;朱福良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姜黄素灌胃对顺铂所致的肠道损伤的保护效应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化疗药物顺铂所致的小鼠肠道损伤的保护效应.方法 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顺铂组、姜黄素+顺铂联合用药组三组.采用墨汁灌胃法检测小肠推进率,HE染色法观测肠组织结构的变化,比色法检测小肠组织中二胺氧化酶含量.结果 顺铂组小肠推进率明显降低,小鼠的肠黏膜结构受损,小肠组织中二胺氧化酶含量显著降低,而用姜黄素灌胃预防组,小肠推进率有显著提高,肠黏膜受损明显减轻,小肠组织二胺氧化酶含量有所恢复.结论 姜黄素可防治顺铂所致的肠道功能和结构的损伤.

    作者:周燕;于小玲;高晶晶;赵辉;盛文旭;徐文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循环肿瘤细胞在肝癌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术后复发及转移率高严重影响了肿瘤切除或肝移植治疗效果.循环肿瘤细胞是存在于外周血中的少量恶性细胞,起源于原发肿瘤或转移灶.新技术的发展使分离和鉴定循环肿瘤细胞成为可能.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已被认为是一个可靠的预后指标.该文就循环肿瘤细胞在肝癌应用中的检测方法、分子标记物和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夏明智;刘浔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子宫内膜癌Ⅱ期术后联合放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Ⅱ期手术后辅助放射治疗的疗效及其预后因素.方法 对湖南省肿瘤医院妇瘤科2003年1月~2007年6月收治的96例子宫内膜癌Ⅱ期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全部患者术后辅助直线加速器盆腔野体外照射,其中24例加阴道施源器腔内后装治疗.按患者年龄、肌层浸润、宫旁脉管癌栓、病理类型、病理级别5个观察指标分析与疾病预后的关系.结果 患者5年生存率82.3%.肌层浸润、病理类型、宫旁脉管癌栓与疾病预后显著相关(P<0.05),年龄和病理级别与预后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子宫内膜癌Ⅱ期手术后辅助放射治疗的疗效肯定,肌层浸润、病理类型、宫旁脉管癌栓是影响子宫内膜癌Ⅱ期生存率的预后因素.

    作者:唐洁;王蕾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高胰岛素血症对冠心病患者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4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在合并高胰岛素血症的冠心病患者血浆中的水平,探讨高胰岛素血症对冠心病患者RBP4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09年9月~2010年5月在湘雅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 CAG)检查证实为冠心病患者59例,根据其胰岛素水平分为:单纯冠心病组(CHD)30例、冠心病合并高胰岛素组患者(CHD+HIn )29例;另选同期来我院行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 NC )30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上述人群血浆RBP4水平;测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测腰围、臀围,计算腰/臀,测收缩压与舒张压;测空腹血糖、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测血脂水平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尿酸、游离脂肪酸等生化指标.结果 CHD+HIn组患者血浆RBP4水平显著高于CHD组和NC组(P<0.01),CHD与N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RBP4与BMI、FPG、FIn、2bPIn、HOMA-IR、TG、HDL-C、UA、hsCRP有显著相关性;多元回归分析显示BMI、2hPIn、HOMA-IR是RBP4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合并高胰岛素血症的冠心病患者血浆RBP4水平显著升高,提示高胰岛素血症是影响RBP4的重要因素,RBP4可作为识别冠心病患者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的血清学指标;血浆RBP4与BMI、血脂、尿酸、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提示RBP4参与AS的发生、发展过程;BMI、2hPIn、HOMA-IR是RBP4的独立相关因素.

    作者:夏珂;李非;赵震宇;沈俐;杨天伦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心脏电生理检查对针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运用心脏电生理检查,评价针刺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60例冠心病患者针刺治疗前后心脏电生理检查结果.结果 治疗后心脏电生理检查观察,48例有显著疗效,12例有效.临床治疗有效率达80%(P<0.05).结论 针刺治疗冠心病有确切的疗效,心脏电生理检查可为针刺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评价提供一个客观指标.

    作者:刘希;彭伟;刘智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脑梗死患者脑脊液中TNF-α与IL-6的检测意义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与脑梗死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9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50例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健康体检正常者30例为对照组.检测对照组及观察组入院第3天的脑脊液中[L-6、TNF-α的含量,并分析IL-6、TNF-α含量与认知功能缺陷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脑脊液中IL-6、TNF-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脑梗死体积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认知功能缺陷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 检测脑梗死中脑脊液中IL-6、TNF-α对判断脑损伤程度有重要意义,但不能直接反映认知功能.

    作者:胡继川;柯贤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威廉姆斯生活技能训练对ICU护士社会支持的影响

    目的 探讨威廉姆斯生活技能训练(WLST)对ICU护士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 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胸心外科ICU病区和神经外科ICU病区自愿参加本研究的75名女护士随机分成干预组37人和对照组38人,对干预组给予8次WLST,对照组不实施干预.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ES)于干预前、后分别对两组护士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护士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两组间比较,干预组护士SSES总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得分较对照组高,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威廉姆斯生活技能训练对改善ICU护士的社会支持有效.

    作者:陈琼妮;王惠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IL-17及其受体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表达及其受体(IL-17R)在骨髓瘤细胞表达,探讨其对多发性骨髓瘤的作用.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MM患者不同病程血清IL-17水平,对IL-17与MM预后及肿瘤负荷指标IL-6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M初治患者骨髓瘤细胞IL-17R表达.结果 IL-17在MM初治组、MM复发组及MM进展组呈高表达,随疾病稳定而下降,各期MM患者血清IL-17与同期IL-6呈正相关;MM初治患者骨髓瘤细胞IL-17R高表达.结论 MM患者IL-17水平明显增高,促进骨髓瘤细胞增殖.

    作者:杨青;金洁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脓胸胸水癌胚抗原升高的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 探讨脓胸胸水癌胚抗原升高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05例脓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5例脓胸患者中32例胸水癌胚抗原高于参考值上限.结论 胸水癌胚抗原升高在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能作为诊断某种恶性肿瘤的特异性指标.

    作者:凌艳华;陈平;罗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的抗衰老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对D-半乳糖所致的亚急性衰老小鼠的抗衰老作用.方法 对模型对照组和治疗组连续8周颈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0.25 mg/10 g)以建立衰老模型,两周之后治疗组注射脐带间充质千细胞.检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前后衰老相关指标:包括小鼠血清、肝组织、脑组织中的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 模型对照组与治疗组相比,SOD、CAT偏低,MDA含量偏高并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则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能够显著改善D-半乳糖所致亚急性衰老小鼠的相关衰老指标,具有抗衰老作用.

    作者:王翔;海泉;郑榆坤;赵令卉;申重阳;冯利娟;王小燕;张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医院学科建设规划的核心理念培育与发展

    医院学科建设规划是决定学科发展方向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针对目前医院学科建设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对其持续十年的医院学科建设理念和方法进行综合研究,提出分层建设、资源共享、创新、共生等学科建设规划原则,构建多学科综合性学科群,促进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不断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形成多学科的协调发展和合理布局的学科规划理念.

    作者:陈凌;吉训明;肖晖;何士大;张新胜;杨静芳;陈楠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加快顺式阿曲库铵全麻诱导起效的临床研究

    目的 本研究以3ED95顺式阿曲库铵分别联合不同低剂量阿曲库铵用于麻醉诱导,与单独使用3ED95和4ED95顺式阿曲库铵比较,旨在探索联合用药加快起效时间的临床效应.方法 选择ASA分级Ⅰ~Ⅱ级,需全麻下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A组,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B组,顺式阿曲库铵0.20mg/kg;C组,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联合阿曲库铵0.10mg/kg;D组,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联合阿曲库铵0.20 mg/kg.使用肌松监测仪进行拇内收肌肌松监测,诱导均采用咪唑安定0.05mg/kg,芬太尼4ug/kg,依托咪酯0.3 mg/kg,T1/Tc<10%时气管插管.记录各组肌松效应起效时间、插管条件评级及MAP、HR、SpO2变化.结果 各组患者插管条件及相应时间点血液动力学参数无统计学差异.B、C、D组起效时间加快,其中C、D组与A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虽起效时间短于A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3ED95顺式阿曲库铵联合少量的阿曲库铵可以显著缩短起效时间,效果优于4ED95顺式阿曲库铵,不影响血液动力学参数,更有利于全麻气管插管的应用.

    作者:彭以文;罗慧;刘晓鹏;王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CA242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中糖链抗原CA242在各组人群中的表达、与其它检测指标的伴随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该院2004年~2011年可供分析的25 076例多肿瘤蛋白芯片检测结果,分析CA242在各组人群、各种肿瘤中的升高特点,CA242伴随其它检测指标升高情况以及在肿瘤中的分布情况.结果 CA242升高在恶性肿瘤患者中明显高于良性病变患者及正常体检者,而且以胰腺癌高(56.02%),其次为肠癌(26.57%)、胃癌(23.47%);CA242伴随升高指标以CA19-9为常见,其次为CEA、CA125、CA153,CA242/CA19-9伴随常见于胰腺癌(100%),CA242/CEA伴随常见于结直肠癌(90.73%)和肺癌(80.61%),CA242/CA125伴随常见于肺癌(75.92%)和肝癌(71.43%);CA242+CA19-9+CEA联合升高常见于结直肠癌,CA242+CA19-9+CEA+CA125联合升高常见于肺癌.结论 CA242单项指标升高对胰腺癌、结直肠癌和胃癌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CA242伴随或联合CA19-9、CEA、CA125有利于提高胰腺癌、结直肠癌及肺癌诊断阳性率.

    作者:许明芳;单锦露;仲召阳;杨宇馨;李增鹏;王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新生儿环状胰腺1例

    1 病例摘要患儿,男,30 min,因发现腹部包块30 min为主诉由产科转入.系G3P3孕36+4周经阴道产,羊水量多,胎盘、脐带正常.产前彩超提示:羊水多,消化道闭锁.出生时轻度窒息,Apgar评分1 min 5分,5min 8分.生后发现患儿腹部包块,由产科转入NICU.查体:体温不升,神清,反应差,全身皮肤苍白,口唇及指端发绀.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哕音.心音低钝,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稍隆起;肝右肋下约2 cm,至左肋下绕脐部至右下腹可触及约4 cm×12 cm大小肿物,质中等;肠鸣音弱.

    作者:赵子艳;刘昱;高瑛;张磊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结核性脑膜炎合并急性梗阻性脑积水11例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并发重度脑积水的效果.方法 对11例结核性脑膜炎并发重度脑积水的患者进行脑室外引流术、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术后全部病例颅内压增高症状很快缓解;1例术后出现分流管阻塞,拔除后再行分流术治愈.结论 脑室外引流术、脑室腹腔分流术配合积极药物抗痨治疗是作为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合并重度脑积水的有效手段.

    作者:高明;李振江;段国庆;丁炳谦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肝细胞肝癌组织中NF-κB和Caspase-3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研究NF-κB和Caspase-3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45例HCC组织及12例正常肝组织中NF-κB和Caspase-3抗原表达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NF-κB在正常肝组织、癌旁肝组织及HCC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16.67%(2/12)、28.89%( 13/45)及62.22%(28/45)(P <0.05),同时NF-κB在HCC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有关.Caspase-3在正常肝组织、癌旁肝组织及HCC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83.33% (10/12)、68.89%(31/45)及42.22%( 19/45)(P<0.05),Caspase-3在高、中、低分化HCC组织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但与肿瘤的分期有明显相关性.Caspase-3 和NF-κB在HCC组织中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该实验结果提示NF- κB可能通过抑制Caspase-3的活性从而抑制细胞凋亡,在HCC的生长和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夏钰弘;周婧;常艳华;杨国仪;洪建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