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康
目的: 观察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针灸治疗中风病偏瘫及麻木的疗效.方法:采用医学研究观察法,选取2017年5月-2017年10月以来我院收治64例中风病偏瘫及麻木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针灸治疗;观察组联合生物反馈治疗仪治疗,根据患者日常活动能力情况和感觉运动功能的评价指标,比较2月后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在日常生活能力如肢体麻木改善状态、自理能力实践、神经缺损改善情况上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运动功能如反射中枢、运动配合指数、自主配合指数上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针灸治疗中风病偏瘫及麻木的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且能够综合调节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和运动感知功能,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赵焕焕;郭林林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对照分析螺旋CT三维动态增强血管成像 (3D DCE SCTA)和核磁共振三维动态增强血管成像(3D DCE MRA)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价值、优势和不足.方法:对29位可疑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采用联影UCT S160型16排螺旋CT机和美国MALLINCKRODT高压注射器,行螺旋CT动态增强检查,条件许可患者加做核磁共振三维动态增强血管成像(3D DCE MRA)检查.将所得的轴位图像重建后发送到配套工作站,通过调整阈值,进行表面重建 (SSD)、大密度投影(MIP)、多层面重建(MPR)和曲面重建(CPR)等成像技术,立体显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真假腔、内膜片、确定夹层动脉瘤破裂口的位置、范围和动脉分支受累情况,准确定位,定性诊断.结果: 本组29位患者中,依据DeBakey分型(三型:I型:内膜撕裂口在主动脉近端,夹层延伸到腹主动脉;II型:内膜撕裂口起于升主动脉,终止于无名动脉水平;III型:内膜撕裂口在主动脉峡部发生,夹层延伸到腹主动脉).螺旋CT三维动态增强血管成像 (3D DCE SCTA)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I型7例、II型3例、III型19例.核磁共振三维动态增强血管成像(3D DCE MRA)诊断结果基本相同.结论: 螺旋CT三维动态增强血管成像(3D DCE SCTA)是非侵入检查,简单、快捷、准确、安全、无痛苦.螺旋CT扫描速度快,覆盖范围广,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主动脉全程的扫描和图像重建,是寻找夹层动脉瘤内膜撕裂口的重要方法.核磁共振三维动态增强血管成像(3D DCE MRA)检查的准确率与3D DCE SCTA基本相同.但是检查时间是3D DCE SCTA的5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急性期危重患者,属于MRI检查禁忌症.而3D DCE SCTA检查能够快速、准确发现病变,为手术方式、支架选择提供重要信息,帮助临床拟定治疗方案,从而挽救患者生命.在血管移植术、重建术、支架放置术后进行疗效评价也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强;刘淑萍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探讨对血液透析患者行个性化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接收的行血液透析治疗的83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0例,在治疗期间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对患者随访3个月,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精神健康、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等项目评分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临床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给予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梅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分析妇产科护理中感染问题的分析.方法:在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开展本次研究,研究期间在我院妇产科随机选择12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以及随机数字法的原则划分到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采用常规管理方式.实验组根据妇产科护理感染感染提出针对性控制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总共1例患者发生感染,常规组总共8例(其中3例患者发生2次)感染,感染发生率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护理中感染问题比较严重,感染因素较多,需要根据不同因素做好全面性预防感染护理措施,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临床医护效益.
作者:王琼霞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 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效果.方法 纳入2017.1月-2018.1月间在我院收治的98例危急重症疾病的新生儿,均行机械通气治疗,按照出生时间先后顺序将新生儿划分为2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为观察组患儿提供集束化护理干预,为对照组新生儿提供一般疾病护理,评估两组患儿VAP发生率及疾病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用时、机械通气用时、住院花费均低于对照组,(t=5.204、5.200、12.630,P<0.05).结论 护士为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提供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儿VAP发生率,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赵照;杜春菊;罗静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应激反应和肌痛反应方面的影响.方法:选择某医院2014年7月至2017年6月MECT治疗的180例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将均其分为三组,分别为对照组,低剂量DEX组与高剂量DEX组.麻醉处理前对高剂量DEX组静脉匀速泵注DEX0.6μg/kg,低剂量组为0.2μg /kg.对照组患者则给与20ml的生理盐水.分别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以及注射射琥珀胆碱后癫痫发作时间、肌震颤情况、恢复自主呼吸时间、苏醒时间,通过VAS评分法就三组术后30分钟、2小时及6小时肌痛情况.结果:患者在癫痫发作、恢复自主呼吸及苏醒的时间上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与DEX后两组肌震颤情况均减轻,高剂量组肌震颤程度明显低于低剂量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术后30分钟肌痛VAS 评分方面对比未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在术后2、6小时VAS评分指数均低于低剂量组,且两组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与对照组术后2、6小时VAS评分高于术后30分钟VAS评分,(P<0.05).结论: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给与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能够不同程度降低患者的肌痛情况及应激反应,具有重要的的应用价值.
作者:高彦花;李会军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 探究甲状腺癌术后行131碘治疗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预后质量的影响.方法 此次66例实验对象全部抽取本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期间本院接收的甲状腺癌术后行131碘治疗患者,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干预组(n=33)和常规组(n=33),常规组行一般护理,干预组行综合护理,分析比较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在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干预组高于常规组,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甲状腺癌术后行131碘治疗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预后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文永红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宫外孕患者术后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本次观察随机选取了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宫外孕患者94例,将其依照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平均分成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了心理护理,对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得到显著改善,两组评分结果经计算具备可比性(P<0.05);同时经调查显示,观察组患者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较高,经统计学计算两组数据差异存在可比性(P<0.05).结论:针对宫外孕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可及时帮助患者改善不良情绪,提高临床护理水平,使临床护理工作得到患者的认可及满意.
作者:余占群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研究观察口腔溃疡患者运用口腔护理结合饮食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从我院在2018年1月到3月期间收治的口腔溃疡治疗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然后根据患者就诊时间分为两个组,每个组30例,一个组为实验组,一个组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采取不同的措施,对照组患者采取基础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工作的基础上给予口腔护理结合饮食干预措施.结果:两组进食时间为实验组平均进食时间为(0.92±0.34)天,对照组平均进食时间为(1.34±0.94)天;两组患者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结果为实验组平均愈合时间为(2.43±0.87)天,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为(3.12±0.92)天;对护理工作满意情况结果为实验组中满意率为100%,对照组中满意率为60%,我们可以看到实验组患者恢复正常进食的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的时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溃疡患者运用口腔护理结合饮食干预的治疗可以减少患者恢复正常进食和口腔溃疡愈合的时间,提高患者自身抵抗能力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孙改宁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探讨对角膜溃疡患者实施柴芍大发散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 年5月至2018年5月作为本次研究的时间区间,从该时间段选择92例角膜溃疡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入组患者的各项一般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纳入研究的患者被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分别设为常规治疗组(n=46)、柴芍大发散组(n=46).结果:柴芍大发散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P<0.05).判定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可得柴芍大发散组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的82.00%,(P<0.05).结论:对角膜溃疡患者实施柴芍大发散治疗效果确切.
作者:黄竹;高玉强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序贯疗法用于小儿支原体肺炎中的疗效评价.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8月~2017 年9月接受治疗的10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分配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儿在办理入院之后都进行止咳、退热、化痰等一系列对症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红霉素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总有效率(94%)显著高于对照组(80%),观察组患儿咳嗽气促症状改善、肺部啰音改善、发热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迅速改善临床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中推广应用.
作者:高萍;张艳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探讨对于肛周脓肿患者行一次性根治术的围术期内采取全程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的患者均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取全程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是4.76%,而对照组患者则高达16.67%,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各项并发症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行一次性根治术的肛周脓肿患者在其围手术期内采取全程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风险,该护理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乔志敏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分析研究程序化护理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本文选择在2016年到2018年这两年期间在我院入院治疗的100名脑出血患者,并将这100例患者划分成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每一个组别都包括50例患者,相关的医护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的时候,对实验组采取程序化护理的模式,对对照组则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并根据得出的结论,对患者对治疗手段的满意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比较和分析.结果:根据患者的反馈,在对患者采取程序化护理以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达到了96.0%,对照组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72.0%,实验组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为6.0%,对照组之中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为28.0%,根据以上的数据,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以及并发症出现的情况所表现出来比较差异具有十分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科学的研究和论证,在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如果积极的采取程序化护理的方式,能够让护理的效果实现大限度的提升,在这样的情况下,务必要对这种模式进行积极的推广,以此来造福更多的患者.
作者:李亚娇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探究可复用医疗器械预处理的重要性.方法:将本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正在使用的400件可复用医疗器械,随机将其均分为两组,可复用医疗器械在交由消毒供应室前进行分组处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0件,观察组由科室进行预处理后交于消毒供应室清洗,对照组不进行预处理直接交由消毒供应室清洗,比较两组可复用医疗器械的质量.结果:观察组可复用医疗器械的洗涤评分为(8.36±1.25)分,包装评分为(8.89±1.56)分,对照组可复用医疗器械的洗涤评分为(6.19±1.04)分,包装评分为(5.87±1.14)分,洗涤和包装评分均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应用可复用医疗器械时应该进行合理的预处理,对于提高可复用医疗器械的应用价值具有重要的影响,值得推广.
作者:谭丽霞;谢梦梅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分析六西格玛法在提高卒中患者CT检查时效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抽取我院ICU于2017年7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疑似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59例作参照组,采取一般CT检查流程;再抽取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间实施改进对策后收治的疑似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59例做研究组,实施六西格玛管理体系5步法优化CT检查环节.对比两组从诊断到CT检查各个环节所需时间.结果:研究组的目标停留时间、CT检查环节时间、CT结束-CT报告时间均短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卒中患者CT检查时效中的应用六西格玛法,能够有效缩短患者影像学检查绿色通道时间,促进了诊断效率的提高,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许苏萍;吴媛婷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探讨社区在糖尿病健康管理护理中的作用.方法:以某社区200例II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其中100名为观察组,剩余100名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管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家庭管理模式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6个月时各项检查指标的前后差异和组间差异.结果:管理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检测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家庭管理模式在糖尿病健康管理中有重要作用,可有效提高患者疾病管理水平,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提高.
作者:刘秋婵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 探讨Pender健康促进模式对脑卒中尿失禁患者自我执行力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脑卒中患者90例,随机分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试验组实施Pender健康促进模式,对照组与传统出院健康指导,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执行能力.结果 试验组患者自我管理执行力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nder健康促进模式能显著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执行能力.
作者:邓凤;蒋晓黎;孟倩;张晓霞 刊期: 2018年第52期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对产科护理安全重视的加强,各种护理管理手段以及措施逐渐得到应用.在妇产科进行护理过程中,各种护理手段的使用直接关系到妇产科患者的护理效果.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现在妇科护理安全管理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本文将就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与人性化护理方面问题进行研究.
作者:杨艳华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围术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7年2月收治13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材料,根据围术期护理方式的差异分为两组,各66例患者.对照组给与传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相同时间的差异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主要体现在患者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全面性的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能够进一步控制并发症的产生,改善患者疾病愈后效果,值得予以临床应用和广泛推广.
作者:高翠娟;张便利;杨红梅;高月红;尤利果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研究个性化全程护理干预措施对于小儿麻疹合并重症肺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70例麻疹合并重症肺炎患儿,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患儿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全程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达到了94.3%,仅有2例患儿治疗无效,较对照组中的8例明显要少,组间差异经χ2检验得出P<0.05.观察组患儿发热、麻疹、咳嗽咳痰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麻疹合并重症肺炎实施个性化全程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黄蓉;李丽莎 刊期: 2018年第5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