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凤;蒋晓黎;孟倩;张晓霞
目的 探索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取36例青少年l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出院后电话回访为主要干预手段;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微信平台法健康干预.观察 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焦虑情绪的变化及血糖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都有所提高,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显著;两组患者干预后空腹血糖和餐2 h血糖都有明显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加用客户微信法对青少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可促使他们更好地接受糖尿病健康知识,有效控制血糖,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徐昊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分析外科伤口治疗中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体会.方法:抽取我院外科门诊于2018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86例单纯性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法差异,分成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5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心理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焦虑(t=7.06)、抑郁评分(t=7.59)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t=7.33)、疼痛评分(t=6.95)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用于外科伤口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促进伤口愈合.
作者:刘瑾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方式及预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急性阑尾炎患者10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通过传统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通过腹腔镜手术的方式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对照组的出血量35.71±10.29;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为10.29±14.45;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为62.40±11.3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35.72±10.31;对照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30.03±11.58,观察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12.51±5.62;对照组的下床活动时间为45.44±19.64;观察组的下床活动时间为28.15±13.05.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阑尾炎临床治疗中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提升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各种不良影响,有效恢复身体机能,值得在治疗中推广与应用.
作者:康文玉;王翔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 分析选择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钙片对于稳定型心绞痛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进行治疗时的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方法 本研究所选择的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在2016年8月到2017年6月,所有患者均为我院收治的稳定型心绞痛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本研究选择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每组患者均为41例.大剂量组口服我钙片的剂量为20mg/d,小剂量组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的剂量为10mg/d,对两组患者治疗六个月以后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评价并比较本研究两组患者治疗结束以后的临床治疗效果,大剂量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小剂量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两组患者进行差异性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评价本研究两组患者治疗过程当中的不良反应情况,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对于稳定型心绞痛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为患者选择采用大剂量瑞舒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而且这种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华美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探究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与药学监护.方法:选择于2017年8月—2018年7月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小儿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开展药学监护分为2组,对照组42例(2017年8月-2018年1月)未开展药学监护,观察组42例(2018年2月-7月)开展药学监护,患儿均口服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探讨药学监护的价值.结果: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7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0%,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阿奇霉素用于儿科临床治疗中存在不良反应的发生,医护人员在使用药物时,应根据患儿实际情况予以严格监护,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防止出现严重后果.
作者:李晓燕;刘晓丽;朱廷锋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优质护理在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7.5—2017.12月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实施护理方式的不同将之分为观察组(优质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方式以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也要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意义十分显著(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临床护理中进行应用,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推广价值显著.
作者:曾祥会 刊期: 2018年第52期
本文主要针对医院医务科管理工作的难度分析和对策展开深入研究,重点阐述了要借助提高对医疗安全的高度重视、加大医院制度执行力度、加强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提高医务科管理人员综合素养等,以此来促进医院医务科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作者:宋艺斌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浅析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1500例中晚期孕妇,对其全部采用二维超声诊断方式,对疑似有胎儿畸形的中晚期孕妇进一步联合采用四维超声诊断方式,对其诊断结果对比探讨.结果:采用二维超声诊断联合四维超声诊断方式的胎儿畸形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6.00%,采用二维超声诊断方式的胎儿畸形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4.00%,两组指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
作者:唐兰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本篇文章将详细描述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的临床分析;方法:将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120例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通过两组的数据结果的对比进行本课题的研究;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远远好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的临床效果非常的好,服用后没有什么副作用,值得医学临床推广.
作者:赵红霞;王权帝;谢秀丽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 研究天然抗氧化剂藏红花素(Crocin)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肺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80只实验用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空白组)、失血性休克组(模型组)、失血性休克+生理盐水(对照组)、失血性休克+藏红花素(实验组),各20只,采用颈动脉放血的方法制备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开始复苏时静脉注射给药.称量并计算肺组织湿/干比重(W/D),HE染色后测定肺组织定量评估指数(IQA);测定肺组织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 给药24h后,肺组织W/D显著降低(P<0.05)、IQA显著降低(P<0.01);肺组织MDA含量显著降低且GSH含量显著升高(P<0.05);肺脏组织中MPO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 藏红花素对失血性休克所致肺组织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杨龙;董秀娟;金福强;张炜;崔杰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早期强化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以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组(n=37例)和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组(n=35例)的形式将72例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进行分组,进而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实际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组经过治疗后TG(1.41±0.85) mmol/L和TC(3.98±0.49)mmol/L均明显优于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组经过治疗后TG(1.87±1.26)mmol/L和TC(4.52±0.86)mmol/L(P<0.05).结论:医护人员在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进行疾病的治疗期间,为了帮助患者改善血脂水平,促使患者的身体健康,就需要将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运用其中进行早期强化治疗.
作者:刘彦辉;秦洁;刘晓芳;曹炯;李强 刊期: 2018年第52期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是由于维生素B12缺乏而引起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以脊髓后索、侧索损害出现深感觉缺失、感觉性共济失调及痉挛性瘫痪为主,常伴有周围神经损害从而出现周围性感觉障碍.该病在我国散发,临床表现多样,若临床表现不典型,无法准确诊断该病.因此某些有针对性的检查就显得尤为必要,血清中维生素B12的测定对诊断该病有较为明显的意义,因此在临床上遇到此种临床表现的患者应考虑到该病,并且详细咨询问病史,明确有无导致维生素B12缺乏的基础疾病病史(由有无胃部手术史等)及个人生活饮食习惯(有无长期素食等),并且检查血清中维生素B12及叶酸的含量,以及进行脊髓MRI的影像学检查,都对SCD诊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作者:许紫雯;张媛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优质化护理的效果.方法:我院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这一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取优质护理,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优质护理,能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临床借鉴和推广意义.
作者:刘翠兰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 研究超声诊断技术对早期乳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进入我院进行乳腺检查的患者中随机抽取30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诊断出乳腺癌的患者视为研究组.同时拣选30例经钼靶X线诊断出乳腺癌的患者视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采取多普勒彩色超声诊断后组内27例患者符合诊断标准,其概率为90%,相比于对照组(钼靶X线技术)的正确诊断率66.7%高,P<0.05.结论 超声诊断技术诊断早期乳腺癌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在众多检查仪器中具有较高的效益.
作者:薛春兰 刊期: 2018年第52期
作为孕妇在分娩之后的较为特殊的时期,产褥期对于孕妇健康具有较大影响.孕妇在分娩之后由于身体虚弱以及抵抗力下降,生殖道极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因此容易造成发炎等各种症状.因此,加强妇产护理过程中产妇感染处理策略的研究对孕妇分娩之后的健康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就此进行研究.
作者:罗靖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 探究急诊科胃癌术后肠内营养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100例急诊科胃癌患者,通过随机数表的方式随机平均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术后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肠内营养护理,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护理7天后的营养指标水平前白蛋白水平、总蛋白水平、白蛋白水平等水平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下床活动、胃管拔除以及尿管拔除等康复指标时间均小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科胃癌术后采用肠内营养护理后可以明显减少康复时间并且提高营养指标水平.
作者:邹娇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评价预见性护理在腰椎骨折疼痛中的应用价值及患者满意度.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腰椎骨折患者,按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将其中30例患者定为观察组,另外30例患者定为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轻,两组评分结果经计算存在可比性(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也较高(P<0.05).结论:针对腰椎骨折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奕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研究观察口腔溃疡患者运用口腔护理结合饮食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从我院在2018年1月到3月期间收治的口腔溃疡治疗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然后根据患者就诊时间分为两个组,每个组30例,一个组为实验组,一个组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采取不同的措施,对照组患者采取基础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工作的基础上给予口腔护理结合饮食干预措施.结果:两组进食时间为实验组平均进食时间为(0.92±0.34)天,对照组平均进食时间为(1.34±0.94)天;两组患者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结果为实验组平均愈合时间为(2.43±0.87)天,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为(3.12±0.92)天;对护理工作满意情况结果为实验组中满意率为100%,对照组中满意率为60%,我们可以看到实验组患者恢复正常进食的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的时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溃疡患者运用口腔护理结合饮食干预的治疗可以减少患者恢复正常进食和口腔溃疡愈合的时间,提高患者自身抵抗能力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孙改宁 刊期: 2018年第52期
对胰腺炎的患者配合积极科学的循证护理措施,包括:急性期给予心理支持,防治休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恢复期给予饮食指导及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娟 刊期: 2018年第52期
急危重症,具有着发病急、危险系数较大等临床症状特征,临床护理风险性相对较大.倘若护理不当,不仅会增加致命几率,还会错失佳地救治时机.为能够降低患有急危重症病患的护理操作风险,本文综合分析了急危重症,并深度了解急危重症病患护理风险因素,构思出了急危重症病患护理风险若干防范措施.从而能够通过这些护理防范措施的科学应用,尽可能地降低急危重症病患护理期间的风险系数,提高护理质量,为临床治疗赢得更多的时间,让病患的各项生命体征可尽早恢复至正常状态.
作者:邹志胜;谢艳梅 刊期: 2018年第5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