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六西格玛法在提高卒中患者CT检查时效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

许苏萍;吴媛婷

关键词:卒中, 影像学检查, 绿色通道, 六西格玛法, 诊治效率
摘要:目的:分析六西格玛法在提高卒中患者CT检查时效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抽取我院ICU于2017年7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疑似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59例作参照组,采取一般CT检查流程;再抽取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间实施改进对策后收治的疑似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59例做研究组,实施六西格玛管理体系5步法优化CT检查环节.对比两组从诊断到CT检查各个环节所需时间.结果:研究组的目标停留时间、CT检查环节时间、CT结束-CT报告时间均短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卒中患者CT检查时效中的应用六西格玛法,能够有效缩短患者影像学检查绿色通道时间,促进了诊断效率的提高,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122例在2014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以抽签法分为观察组(61例,预见性护理干预)与对照组(61例,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具体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心绞痛发作率39.34%高于观察组13.11%,血糖、血压和胆固醇均高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观察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取得显著的护理效果,能够在临床护理上予以推广.

    作者:何素华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老年高血压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间赴医院就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病例建立的先后顺序作为分组依据,前43例为对照组,后43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压水平显著降低,生活质量有效提高,进行比较的相关数据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血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临床应用价值十分显著.

    作者:李丽萍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利培酮与阿立派唑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目的 分析选择采用利培酮和阿立哌唑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方法 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6年10月到2018年6月所收治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本文选择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利培酮组和阿立哌唑组,分别为患者选择利培酮和阿立哌唑进行连续8周的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 评价本研究两组患者的阴性和阳性量表评分(PANSS),本研究利培酮组为(45.2±14.5)分,而阿立哌唑组为(45.8±15.8)分,两组比较,P>0.05,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评价和比较,本研究利培酮组为95.24%(40/42),本研究阿立哌唑组为92.86%(39/42),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评价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本研究利培酮组为14.29%(6/42),而阿立哌唑组为11.90%(5/42),两组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对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为患者选择利培酮和阿立哌唑进行治疗均可以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所以可在临床上合理的根据患者实际状况选择用药.

    作者:刘才林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细菌性结膜炎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细菌性结膜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以2017年7月-2018年1月我科门诊30例细菌性结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入选病例均分成两组,每组各15例患者.对照组用药氧氟沙星滴眼液,实验组用药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连续治疗7天后,患者门诊复查,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成效.统计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显效9例,有效5例,显效率60.0%,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7例,显效率40.0%,总有效率86.67%.组间显效率、总有效率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氟沙星滴眼液和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均可安全治疗细菌性结膜炎,但后者抑菌效果成为显著,疗效更为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燕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护士分层级使用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实践

    目的:分析护士分层使用在儿科护理管理的有效实践操作.方法:选取护士分层使用方法,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分析前后医院的有效运营管理办法,分析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认识.结果:选取入院2016年-2017年的儿科护理数据,统计分析显示,2018年的护理满意度相比2017年增加11%,2018年的护患纠纷人数相比2017年人数减少55人次.采用护士分层级的使用可以有效的提升儿科护理管理水平,但在工作调节缓解,奖惩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结论:护士分层级的使用管理可以有效的提升儿科护理管理水平,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水平,减少护患的纠纷,符合护理分层级管理模式的建设,提高护理质量综合水平.

    作者:张鸿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行为护理干预对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行为护理干预对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根据不同的护理模式将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80例脑梗死运动障碍患者分作A组与B组,每组40例.A组实施一般护理模式,B组实施行为行为干预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B组护理后FMA评分高于A组,且B组护理满意率是95.00%,高于A组的75.00%, 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行为护理干预对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有着显著的效果,在临床实验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彭婕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效果

    目的 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效果.方法 纳入2017.1月-2018.1月间在我院收治的98例危急重症疾病的新生儿,均行机械通气治疗,按照出生时间先后顺序将新生儿划分为2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为观察组患儿提供集束化护理干预,为对照组新生儿提供一般疾病护理,评估两组患儿VAP发生率及疾病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用时、机械通气用时、住院花费均低于对照组,(t=5.204、5.200、12.630,P<0.05).结论 护士为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提供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儿VAP发生率,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赵照;杜春菊;罗静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品管圈健康教育对血透患者饮食管理认知水平的影响

    目的:研究品管圈健康教育对血透患者在饮食管理认知水平中带来的影响.方法:在某家医院内选取100名血透患者,然后对100名患者进行品管圈健康教育,从而提高患者的饮食质量以及减少过度饮食的现象,后定期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观察身体状况的改善程度.结果:在经过定期的对患者的身体进行检查,发现目标达标率高达125%,进步率达到93%.结论:对血透患者来说,品管圈健康教育可以通过提高患者在饮食管理认知水平,同时提高患者的饮食质量,从而对患者的健康带来巨大的好处,促进了患者身体健康的恢复,因此需要向血透患者推广品管圈健康教育,并且多元化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

    作者:顾兰兰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8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2.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ICU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心理,提升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丁尤娜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个性化护理措施在甲状腺手术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施予个性化护理措施的价值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88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资料,将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44例作为A组,另外接受个性化护理措施的44例作为B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B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总分、抑郁自评量表(SDS)总分、总体满意率标好于A组患者,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措施在运用到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后,能够辅助清除患者产生的各类负性心理,促使其尽早获得恢复,值得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作者:李慧;杜娟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急诊科胃癌术后肠内营养护理措施及效果研究

    目的 探究急诊科胃癌术后肠内营养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100例急诊科胃癌患者,通过随机数表的方式随机平均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术后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肠内营养护理,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护理7天后的营养指标水平前白蛋白水平、总蛋白水平、白蛋白水平等水平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下床活动、胃管拔除以及尿管拔除等康复指标时间均小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科胃癌术后采用肠内营养护理后可以明显减少康复时间并且提高营养指标水平.

    作者:邹娇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在社区儿童保健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在社区儿童保健中应用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并研究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本院社区接待的120例儿童,将儿童分为两组.对照组儿童60例,给予常规儿童保健,观察组儿童60例,给予早期综合发展干预.12个月后,对比两组儿童的发育商.结果:观察组儿童的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适应性及个人社交情况等发育商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社区儿童保健中应用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干预对儿童身心健康发育具有重要意义,应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何进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效果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ICU重症患者给予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所收治的ICU重症患者76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该7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各38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与参照组患者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与参照组患者心理状态变化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各项评分均低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针对ICU患者给予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全面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该种护理干预可全面推广运用.

    作者:王艳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小儿静脉推注地塞米松所致不良反应的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小儿静脉推注地塞米松所致不良反应的护理对策.方法: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静脉推注地塞米松出现不良反应的患儿数量为58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应用针对性的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采用的护理方法显效更明显,患儿的不良反应症状缓解时间与住院时间,都明显得到了缩短,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方法对小儿静脉推注地塞米松导致不良反应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孙敏;李亚如;闫海朋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观察宫腔镜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宫腔镜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8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治疗方式纳入宫腔镜组与常规组(n=40).常规组实施传统清宫术,宫腔镜组实施宫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β-HCG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宫腔镜组患者的治疗时间、β-HCG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相对较短,与常规组患者数据比较存在显著区别(p<0.05).宫腔镜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常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0%,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宫腔镜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能够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患者症状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避免并发症的产生.

    作者:邓大梅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围术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7年2月收治13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材料,根据围术期护理方式的差异分为两组,各66例患者.对照组给与传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相同时间的差异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主要体现在患者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全面性的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能够进一步控制并发症的产生,改善患者疾病愈后效果,值得予以临床应用和广泛推广.

    作者:高翠娟;张便利;杨红梅;高月红;尤利果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护理干预在减轻眼科手术患者应激反应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护理干预在减轻眼科手术患者应激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眼科2016年8月~2018年8月接收的92例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与干预组(给予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二组的应激反应及心理健康.结果: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各项应激反应差值均小于对照组,提示干预组患者的应激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二组患者的心理健康指标均显著改善,且干预组心理健康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眼科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时给予全面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其应激反应,改善心理状态,值得推荐.

    作者:卢霞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愈风宁心滴丸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愈风宁心滴丸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90例2017年1月-2018年1月神经性头痛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则予以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愈风宁心滴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性头痛消失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神经性头痛的水平、睡眠状况、生活质量状况;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神经性头痛消失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性头痛的水平、睡眠状况、生活质量状况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性头痛的水平、睡眠状况、生活质量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愈风宁心滴丸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更好改善神经性头痛的水平、睡眠状况、生活质量状况,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付小玉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新生儿脐部护理的研究进展

    为掌握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方法,本文结合各学者的研究成果,及本人的临床经验,对脐部护理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总结.首先阐述了新生儿的断脐时间以及断脐方法.强调了脐部护理的重要性,分析了常见的并发症.并从断脐消毒、残端护理、感染预防方法、家庭护理等方面,总结了脐带脱落前、脱落时的护理内容.终证实了加强脐部护理对新生儿健康的重要性.

    作者:张鑫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小儿急性肠套叠水压灌肠复位的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肠套叠水压灌肠复位的效果及护理.方法:对106例急性肠套叠患儿行水压灌肠复位及精心护理.结果:92例急性肠套叠患儿复位成功,十四例需要手术治疗.结论:了解此类患儿的病情特点,加强临床观察,积极防治感冒,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做好复位及术后宣教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谭俊琦 刊期: 2018年第52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