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敏;李亚如;闫海朋
目的:研究观察口腔溃疡患者运用口腔护理结合饮食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从我院在2018年1月到3月期间收治的口腔溃疡治疗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然后根据患者就诊时间分为两个组,每个组30例,一个组为实验组,一个组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采取不同的措施,对照组患者采取基础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工作的基础上给予口腔护理结合饮食干预措施.结果:两组进食时间为实验组平均进食时间为(0.92±0.34)天,对照组平均进食时间为(1.34±0.94)天;两组患者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结果为实验组平均愈合时间为(2.43±0.87)天,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为(3.12±0.92)天;对护理工作满意情况结果为实验组中满意率为100%,对照组中满意率为60%,我们可以看到实验组患者恢复正常进食的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的时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溃疡患者运用口腔护理结合饮食干预的治疗可以减少患者恢复正常进食和口腔溃疡愈合的时间,提高患者自身抵抗能力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孙改宁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观察研究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具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来我院治疗120例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参照患者的入院治疗的次序,按1:1比例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较优,术中出血量明显较少,且具有明显较短的手术时间,积极因素与对照护理组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采取循证护理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整体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提高手术效果.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缑丽芳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研究手术室患者中无缝隙护理配合模式的应用成效.方法:选取于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患者共106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全程无缝隙护理配合模式.从患者心理状况、满意度以及并发症三个方面比较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实施无缝隙护理后,患者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分值均低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7.3%;观察组患者总体满意度为92.5%,观察组仅出现1例并发症,而对照组出现6例.结论:手术室患者中无缝隙护理配合模式的应用能降低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实现较好的医疗效果.
作者:邵洁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探究CT在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6月我院收治的312例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病患者,对其进行CT检查,分析CT图像特征.结果:根据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患者的CT图像,基底节区是外伤性脑梗塞的高发部位,同时呈现出小片状腔隙性的低密度影.结论:在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患者的诊断中,CT平扫具有特异性表现,对于其早期诊断具有很大的价值,但是需要和其它疾病导致的脑梗塞进行辨别.
作者:买买提吾买尔江·麦麦提艾力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探讨保温护理对胃癌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苏醒状况的.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开腹胃癌手术患者38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保温护理干预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苏醒恢复时间、血压、心率波动变化和躁动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血压和心率波动情况弱于对照组,且躁动发生的比率更小,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温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胃癌手术患者的麻醉苏醒时间,减少躁动情况的发生.
作者:许敏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对卒中相关性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50例卒中未发生肺炎患者,将其设为参照组,同期的50例卒中发生肺炎患者设为实验组,两组患者均检测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水平,观察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实验组在入院当天与发病第7天,其体内的C反应蛋白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可以作为诊断卒中相关性肺炎的诊断指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胡敏;曾国利;李瑜珩 刊期: 2018年第52期
乳酸(Lactate/lactic acid,Lac)是糖无氧代谢的特异性产物,可反映机体组织灌注情况,组织灌注不足导致的代谢紊乱常先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变.俯卧位是脊柱后路手术常规的手术体位,胸部和腹部的压力变化增加了脊椎血管的压力,导致脊柱手术出血增多,临床上常常要求术中采取控制性降压以保证术野清晰及减少术中出血.然而,越来越多的系统性回顾及循证指南表明,俯卧位在生理上的变化会增加机体前结构的压力,使机体器官静脉性充血与动脉低血压合并,导致机体器官血流灌注不良.因此在俯卧位脊柱手术中动态监测患者血乳酸浓度,对评估老年患者围术期器官灌注及组织氧供情况,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洪俊鹏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探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临床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从我院2017年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80例,采取双盲筛选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及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我们应学习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方式,以此来促使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正玉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观察ICU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ICU于2017年收治200例患者为对照组未开展护理风险管理,仅做常规护理管理,自2017年我院对ICU收治的200例患者为观察组开展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不同护理管理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风险事件、护理投诉发生率少于对照组,服务态度、业务熟练程度、沟通能力、责任心以及应急能力等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护理管理中加强风险管理,可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谐护患关系,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杜敏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分析总结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小儿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从2015年1月~2017年12月科室收治的100例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儿均为5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儿接受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效果的对比,发现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患儿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升临床护理效果,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作者:王文娟;刘静;李亚如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 探讨严重创伤性骨折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急诊科出诊的135例严重创伤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并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有效的处理.结果 135例患者中,102例患者康复出院,19例患者截肢,14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对严重创伤性骨折患者实施有效的院前抢救措施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抢救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熊苗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对胃—十二肠溃疡急性出血护理干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将选择2015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急诊科为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急救护理干预,对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经急救护理后呈现出良好的干预效果,其中49例患者治愈,仅1例患者死亡,临床治愈率为98%.结论:将急救护理干预应用到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可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芳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 观察应用中医临床护理及其干预措施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 方法 选取78例符合诊断标准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应用中医临床护理及其干预措施,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分别作为观察对象.结果 观察组病情全部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患者在心理、体重、血糖、血脂、血压以及自我保护意识等方面逐步增强.结论 中医临床护理及其干预措施能够帮助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加快身体恢复的速度,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可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作者:孙瑾 刊期: 2018年第52期
妇科恶性肿瘤常见疾病有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其主要术式是子宫切除术.本文将重点对妇科肿瘤术后尿潴留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方法,提出膀胱功能训练、正确选择尿管留置与拔除时机、诱导排尿、心理护理、家庭护理、针灸有助于预防妇科肿瘤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做一综述.
作者:赵真真 刊期: 2018年第52期
在项目学原理的指引下,合成生物学可以对当前所具有的各种自然生物体系进行总体筹划和整改设计,尽力合成出具有某种特殊生物功能的新生物部件和体系并使之应用于医药领域以改善人体的生物学特质,保护生命体的健康.合成生物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对于工业、生物、医药与材料领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借助于生物基因工程的作用,合成生物学在医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本文针对合成生物学在医药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作者:段浩然;朱娜;邢宝来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研究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10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5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实验组生活质量较护理前有显著的效果,其护理满意度(96.00%)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82.00%),比参照组方法更具有优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将综合护理干预用于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何宝珍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探究接受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获取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在我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阑尾炎患者中共计选择60例为研究对象,并在随机数字表法作用下均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的临床护理方案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经过护理后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发现,对照组低于观察组,而观察组术后排气、排便以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阑尾炎手术患者接受舒适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有效缩短术后恢复及住院时间.
作者:刘根云;龙淑英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对饮食、运动、平衡、促健康服务模式在高血压患者血压病中的健康管理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我院选择了2016年8月-2017年8月接收的52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6例.其中,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高血压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饮食、运动、平衡、促健康服务模式的护理干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观察.结果:通过采用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实验组中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血压和心率指标都要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值<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实验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5%,而对照组仅为80%,差异显著,P值<0.05.结论:在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中采用饮食、运动、平衡、促健康服务模式,能够对患者血压情况进行有效控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因而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简敏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 研究中医针灸用于脑卒中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一个时期内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0例作为研究样本,按照随机的方法平均分成对照与观察两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康复疗法,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辅以针灸治疗的方法,针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针灸法治疗方案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医针灸治疗的方法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发挥出了良好的效果,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神经、运动功能等,提高了处理的能力,减轻了病痛给患者造成的折磨,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王智娟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探讨在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中联用乌司他丁与大剂量氨溴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重症肺炎的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大剂量氨溴索与乌司他丁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之前血氧分压与氧合指数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氧分压与氧合指数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是97.67%,对照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是86.05%,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联用乌司他丁与大剂量的氨溴索对于重症肺炎患者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氧合情况,该联合用药治疗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杨飞飞 刊期: 2018年第5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