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春香
目的:探讨对血液透析患者行个性化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接收的行血液透析治疗的83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0例,在治疗期间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对患者随访3个月,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精神健康、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等项目评分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临床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给予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梅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探究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5月~2018年5月两年期间内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以及参照组,其中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依据两组患者所采用的护理干预方法不同,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数据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明显好于参照组患者,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中辅助治疗效果好,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同时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得到显著提高,值得临床医学中的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刘丽琼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探讨支持(support)、技巧(skill)、自信(self-confidence)即3S理念教育模式在预防涤纶套双腔导管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留置涤纶套双腔导管患者按字数表法为研究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健康教育;研究组应用3S理念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干预;干预后比较2组疾病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对疾病知识与导管维护技能的掌握优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好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3S理念健康教育模式能提高患者疾病知识与技能水平,增强信心,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色丹;王洁;何美娟;黄丽娟;邓飘阳 刊期: 2018年第52期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后得到持续的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质量,回归社会角色是世界各国急需解决的卫生课题,本文将从脑卒中康复服务形式等方面就脑卒中康复进行综述.
作者:廖艳芳;付雪莲;肖理红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分析系统化整体护理在系统性硬皮病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基础数据为2016年2月-2018年10月30例系统性硬皮病患者,分组采用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两组采用相同例数进行分组,每组均为15例,对照组在患者治疗过程中配合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疾病治疗过程中进行系统化整体护理,对比两组不良反应概率以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经过护理干预后整体的关节功能得到恢复,皮肤硬度和吞咽功能得到改善,皮肤硬度得到恢复,P<0.05.结论:系统性硬皮病治疗的过程中配合系统化整体护理各项措施,可对患者的治疗进行配合,显著提升治疗效果,维持治疗整体过程的稳定性.
作者:李赛银 刊期: 2018年第52期
切口深部感染是采取脊柱内固定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因此要对采取脊柱内固定手术后深部感染进行分类,了解手术切口深度感染的致病菌、相关因素、治疗方法以及预防切口感染的措施等.要了解切口深部感染的早期诊断因素,从而可以尽早的确诊后采取积极的手段进行治疗,尽早的诊断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深部感染的几率,降低临床致残率,通过考虑围手术期的相关因素,制定合理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的几率,因此对脊柱内固定手术后深部感染的及时诊断和治疗对降低临床致残率具有种农药意义.
作者:喻永华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 探究急诊科胃癌术后肠内营养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100例急诊科胃癌患者,通过随机数表的方式随机平均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术后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肠内营养护理,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护理7天后的营养指标水平前白蛋白水平、总蛋白水平、白蛋白水平等水平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下床活动、胃管拔除以及尿管拔除等康复指标时间均小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科胃癌术后采用肠内营养护理后可以明显减少康复时间并且提高营养指标水平.
作者:邹娇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分析计划生育门诊开展健康教育咨询技巧.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计划生育门诊接受治疗的200例患者视为调查对象,以任意编号的形式,将其纳入实验组与常规组(n=100).常规组实施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解答患者提问,实验组则在学习健康教育咨询技巧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及患者的咨询服务满意度.结果:与常规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自我认知、治疗环境、病情控制感及自信心评分均相对较高,组间差值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咨询服务满意率为98%,常规组患者的咨询服务满意率为84%,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计划生育门诊开展健康教育咨询技巧的分析,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健康指导服务,有助于创设良好的医疗服务形象.
作者:詹绍菊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探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两年中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取患者分为实验组以及参照组,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肺部感染出现情况明显少于参照组患者,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现肺部感染中护理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医学中的进一步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杨超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社会支持和心理状况与其进行康复运动依从性的相关性,以期为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康复运动依从性以及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积极有效的康复方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康复运动治疗后,选出康复运动依从性良好的患者75例为观察组,康复运动依从性较差的43例患者为对照组.选取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RS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进行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和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社会支持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社会支持以及心理状况与康复运动依从性呈正相关,患者受到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越高,心理状态越积极乐观,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康复运动依从性越好.因此护理人员在进行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工作时应鼓励患者积极利用社会支持度,保持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从而提高患者对康复运动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作者:辛晓山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对PDCA循环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经过对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时所收治的100例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以PDCA循环应用前作为对照组,以PDCA循环应用后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0%)高于对照组(90.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各项护理质量,而且还可以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加以推广.
作者:彭艳;宋莉丽;邓小玲 刊期: 2018年第52期
数字减影血管成像系统(DSA)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并于80年代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X线检查技术,在相关血管疾患的临床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随着DSA的兴起,关于DSA的日常维护和保养等问题也成了诸多学者关注的热点,故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对DSA的维修和保养经验,从工作间维护、设备维护两方面对DSA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提出一些见解.
作者:阳晚吟;王娇;赵晓伟;周鑫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分析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122例在2014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以抽签法分为观察组(61例,预见性护理干预)与对照组(61例,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具体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心绞痛发作率39.34%高于观察组13.11%,血糖、血压和胆固醇均高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观察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取得显著的护理效果,能够在临床护理上予以推广.
作者:何素华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恶性肿瘤老年患者治疗过程中添加心理护理途径,对其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深入探究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参与者是我院接受恶性肿瘤的老年患者中选出103例病人,2016年7月-2017年7月为103为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段,依据病例单双号进行分组,其中52位患者的小组称为对照组,接受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其余51位病人自动组成观察组,此组患者接受治疗期间除接受常规护理之外,还给予心理护理路径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干预.生活质量和功能状态评分是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数据的对比项.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功能状态评分,得出观察组患者数据相对理想的结果,P<0.05.结论: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在基础护理基础上添加心理护理路径干预治疗,可取得十分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邓尚容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探讨保温护理对胃癌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苏醒状况的.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开腹胃癌手术患者38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保温护理干预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苏醒恢复时间、血压、心率波动变化和躁动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血压和心率波动情况弱于对照组,且躁动发生的比率更小,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温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胃癌手术患者的麻醉苏醒时间,减少躁动情况的发生.
作者:许敏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挑选70例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被本院所收治患有支气管哮喘的病患展开研究,将他们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A组与B组),B组的35例病患单独给予西医治疗法,A组的35例病患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法,比较所有病患的整体治疗情况.结果:对比两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其中A组病患显效有15例,B组有12例,A组有效19例,B组6例,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B组为82.86%,统计学有对比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显著,可帮助病患改善其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有效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罗雅莉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研究安全文化在呼吸内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6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给子安全又化护理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病房管理、基础护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的评分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2.5%、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5%,对照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5.0% 、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2.5%,观察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以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全又化在呼吸内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冯志芳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讨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我院的76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并将其以患者接受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与护理,研究组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评判标准:各项临床症状、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总有效率指标明显低于常规组,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可明显的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值得我院进行推广.
作者:张靖 刊期: 2018年第52期
中药足浴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为原则.使用中药煎煮取汁泡脚的一种保健治疗方法,是我国传统外治法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此疗法操作简单,费用低廉,具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之功效,且对人体无不良作用.用中药活血通络方足浴疗法,有缓解病人肢体麻木、灼热、刺痛、发冷等症状,颇为患者接受,中药足浴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
作者:林成华;王翠英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探讨缬沙坦、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高血压患者选择单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研究组高血压患者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缬沙坦联合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SBP、DBP测量值对比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SBP、DBP测量值较治疗前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高血压用药期间药物相关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P均>0.05.结论:利用缬沙坦、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并具有较为理想的用药安全性.
作者:蔡建 刊期: 2018年第5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