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成英
Wnt信号通路是一条具有复杂性和高度保守性的通路,包括细胞外Wnt蛋白、细胞膜上受体及受体蛋白以及细胞内复杂的级联蛋白多种细胞外因子和核内的转录调控部分构成.Wnt蛋白不仅可以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并且对骨细胞也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经典的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的活性取决于活性β-catenin的含量.β-catenin 在胞浆内稳定积累和精确的转运至细胞核内是 Wnt/β-catenin 通路持续活化的前体条件.
作者:董晓坤;郑艳;陈金艳;胡凡英;盛舰瑶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探究和讨论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吸入治疗运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搜集在我院诊治并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患者进行资料回收,时间范围大致选取在2017年11月10日至2018年8月10日期间,共计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然后依照我院支气管哮喘患者入院诊治的先后时间大体划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同时两组支气管哮喘患者实行我院常规医疗后,给予对照组支气管哮喘患者基本药物治疗护理,对于试验组予以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吸入治疗进行研究,治疗期间进行观察和统计,每组患者记为50例.后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经由两组支气管哮喘患者施行不同药物治疗方式后,其治疗效果存在明显差别,试验组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和气道阻力及气道传导率均比对照组支气管哮喘患者更有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通过采取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吸入治疗效果显著,对改善患者的气道功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曾慧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 分析选择采用利培酮和阿立哌唑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方法 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6年10月到2018年6月所收治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本文选择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利培酮组和阿立哌唑组,分别为患者选择利培酮和阿立哌唑进行连续8周的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 评价本研究两组患者的阴性和阳性量表评分(PANSS),本研究利培酮组为(45.2±14.5)分,而阿立哌唑组为(45.8±15.8)分,两组比较,P>0.05,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评价和比较,本研究利培酮组为95.24%(40/42),本研究阿立哌唑组为92.86%(39/42),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评价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本研究利培酮组为14.29%(6/42),而阿立哌唑组为11.90%(5/42),两组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对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为患者选择利培酮和阿立哌唑进行治疗均可以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所以可在临床上合理的根据患者实际状况选择用药.
作者:刘才林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干预模式对早产儿喂养水平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4月期间出生的76例早产儿作为护理服务对象,以随机数字分组法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2组,对照组38例早产儿均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38例早产儿均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模式,对比2组早产儿的喂养情况及耐受度情况差异.结果 经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观察组38例早产儿出生4周后的体重、全天摄奶量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38例早产儿,且组内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率也明显较低,P<0.05,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早产儿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降低患儿喂养不耐受情况,促进患儿的预后生长发育,值得临床综合推广应用.
作者:吴娟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探究接受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获取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在我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阑尾炎患者中共计选择60例为研究对象,并在随机数字表法作用下均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的临床护理方案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经过护理后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发现,对照组低于观察组,而观察组术后排气、排便以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阑尾炎手术患者接受舒适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有效缩短术后恢复及住院时间.
作者:刘根云;龙淑英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分析男护士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优势及职业发展.方法:抽取我院于2017年2月-2018年4月收治的122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手术室护理工作是否有男护士参与为分组依据,将其分成对照组(无男护士参与,56例)和观察组(有男护士参与,66例).入室后,两组手术患者均接受手术室护理.对照组患者均由女护士护理,观察组患者由男、女护士配合护理.结果:观察组体位摆放(t=7.08)、精密仪器使用(t=7.95)、突发事件应对(t=9.12)、护理工作连续性评分(t=9.84)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4.96,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男护士优势突出,职业发展前景广阔.
作者:梁士伟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整体护理措施用于消化不良症患儿护理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消化不良患儿60例,根据护理模式不同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进行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恶心、腹胀、早饱、食欲不振各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较对照组患儿低,组间差异经t检验得出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3.3%,仅有2例患儿的家属对护理工作吃不满意态度,较对照组的10例明显要少,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整体护理应用于消化不良患儿护理中可以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凤仙;夏鸿琳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研究手术室患者中无缝隙护理配合模式的应用成效.方法:选取于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患者共106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全程无缝隙护理配合模式.从患者心理状况、满意度以及并发症三个方面比较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实施无缝隙护理后,患者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分值均低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7.3%;观察组患者总体满意度为92.5%,观察组仅出现1例并发症,而对照组出现6例.结论:手术室患者中无缝隙护理配合模式的应用能降低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实现较好的医疗效果.
作者:邵洁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分析PDCA循环与层次管理联合对危重症医学科 (ICU) 临床护理的护理效果及护理质量影响.方法:本次研究所选病例均为我院收治的患者,共90例,病例选取的时间是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施予常规层次管理的护理方法,研究组施予PDCA循环与层次管理联合的护理方法,分析对比两组ICU的护理效果及护理质量.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之后,研究组的住院时间、护理缺陷情况、ICU物品完好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且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与层次管理联合对提高ICU的护理效果、护理质量起到明显作用,实效显著,值得在ICU临床护理中切实推广及应用.
作者:张敏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通过探究肾内科危重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提供科学有效的管理对策.方法:针对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接收的肾内科患者,从中选取100例,对于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存在的护理安全因素,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安全管理和应对措施,观察护理安全管理干预前后患者对于护理以及生活质量的满意程度.结果:100例肾内科危重患者中均没有发生因护理不当造成医疗事故,患者对于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大幅度提高.结论:对肾内科危重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安全管理与对策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在临床上值得大范围推广.
作者:吴丹雅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分析观察优质护理对于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者患儿均接受针对性的小儿腹泻治疗.与此同时,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则在此基础上接受优质化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一段时间后,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2.00%,同时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对腹泻患儿实施优质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有效率,在促进患儿康复过程中,有效提升患儿家属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王玉兰;闫海朋;张令晖 刊期: 2018年第52期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病变只要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但可向近端扩展,以至遍及整个结肠,溃疡性结肠炎病程长,常有发作期及缓解期交替.循证护理的应用为更好的护理溃疡性结肠炎病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使护理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洁 刊期: 2018年第52期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医学领域也得到了良好发展空间,更多的人开始加大对医院后勤管理的重视.本文将以PDCA循环法的应用理念为基础,结合具体应用案例,从PDCA循环法应用方案、过程、检查与处理等多方面进行探究,论述该方法在后勤管理中应用的现实意义.
作者:孙剑彬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8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2.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ICU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心理,提升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丁尤娜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分析六西格玛法在提高卒中患者CT检查时效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抽取我院ICU于2017年7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疑似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59例作参照组,采取一般CT检查流程;再抽取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间实施改进对策后收治的疑似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59例做研究组,实施六西格玛管理体系5步法优化CT检查环节.对比两组从诊断到CT检查各个环节所需时间.结果:研究组的目标停留时间、CT检查环节时间、CT结束-CT报告时间均短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卒中患者CT检查时效中的应用六西格玛法,能够有效缩短患者影像学检查绿色通道时间,促进了诊断效率的提高,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许苏萍;吴媛婷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分析结核患者肝功能检测结果分析.方法:选取我中心2016年8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结核患者500例进行肝功能监测,分析不同类型肝炎的标志物.结果:研究发现,肝损伤的发病率为14.8%,相比有基础肝炎或者无肝炎的患者来说,肝损伤的发病率明显较高,但是相比之下,肝细胞损伤程度无较大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同时,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化疗治疗后的肝损伤程度明显也要高于60岁以下的患者,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肺结核患者在实施化疗治疗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肝损伤情况,因此需要为患者采取肝功能检查,预防出现更加严重的肝损伤疾病,分析结核患者肝功能的检查结果,研究肝功能监测对结核患者化疗治疗的意义.
作者:李霞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讨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我院的76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并将其以患者接受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与护理,研究组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评判标准:各项临床症状、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总有效率指标明显低于常规组,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可明显的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值得我院进行推广.
作者:张靖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探讨CBL、PBL联合TBL教学法在肾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校2015级临床医学专科生64名,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为和观察组,各32名.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方法教学,观察组接受CBL、PBL联合TBL教学法教学,比较其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学生的基础理论和病例分析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教学法在激发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临床思维、扩大知识面、开阔思路、活跃课堂气氛等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方法(P<0.05).结论:在肾内科学教学中应用CBL、PBL联合TBL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其综合能力,提高肾内科学教学质量.
作者:王莹 刊期: 2018年第52期
乳酸(Lactate/lactic acid,Lac)是糖无氧代谢的特异性产物,可反映机体组织灌注情况,组织灌注不足导致的代谢紊乱常先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变.俯卧位是脊柱后路手术常规的手术体位,胸部和腹部的压力变化增加了脊椎血管的压力,导致脊柱手术出血增多,临床上常常要求术中采取控制性降压以保证术野清晰及减少术中出血.然而,越来越多的系统性回顾及循证指南表明,俯卧位在生理上的变化会增加机体前结构的压力,使机体器官静脉性充血与动脉低血压合并,导致机体器官血流灌注不良.因此在俯卧位脊柱手术中动态监测患者血乳酸浓度,对评估老年患者围术期器官灌注及组织氧供情况,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洪俊鹏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分析妇产科护理中感染问题的分析.方法:在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开展本次研究,研究期间在我院妇产科随机选择12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以及随机数字法的原则划分到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采用常规管理方式.实验组根据妇产科护理感染感染提出针对性控制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总共1例患者发生感染,常规组总共8例(其中3例患者发生2次)感染,感染发生率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护理中感染问题比较严重,感染因素较多,需要根据不同因素做好全面性预防感染护理措施,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临床医护效益.
作者:王琼霞 刊期: 2018年第5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