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治疗重度哮喘的临床观察

周辉;裴复阳;刘贺

关键词:盂鲁司特, 治疗, 哮喘
摘要:目的 比较孟鲁司特与舒利迭联合治疗与单用舒利迭治疗重度哮喘的有效性.方法 将60例成人慢性重症哮喘病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使用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及单用舒利迭治疗12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观察肺功能和临床症状的改变.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改善率和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数均有显著提高(P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表达及其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HBVX蛋白表达对转染X基因HepG2细胞的影响.方法 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x,磷酸钙沉淀法转染到人肝癌细胞株HepG2;Western-blot检测X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MTT法测定细胞活力.结果 磷酸钙沉淀法能有效的导入x基因且Western-blot能检测到X蛋白表达;MTT法、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X蛋白表达组细胞活力受抑制(P≤0.01),凋亡率增加(P≤0.01).结论 HBV感染及其相关慢性肝病中,X蛋白的表达可能与肝细胞凋亡,炎症活性相关.

    作者:陈文贵;林琳;谢海涛;柳永和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经瞳孔温热疗法(tranpupillary thermotherapy,TTT)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RMD)的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fion,CNV)的疗效.方法 12例12眼AR/VID患者行TTT治疗,根据CNV的大小选择不同的光斑大小和能量,照射时间为1min.结果 12眼ARMD经TTT盯治疗后,视力无明显提高,但黄斑出血、渗出、水肿减轻或吸收,眼底血管荧光素造形(FFA)显示大多数CNV渗漏减少或停止,原CNV瘢痕化.结论 TTT 治疗ARMD的脉络膜新生血管有效,但还需要更多的病例来评价治疗效果.

    作者:胡蓉;高玲;唐罗生;朱小华;唐朝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骨癌痛模型大鼠患侧腰段脊髓STAT3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观察骨癌痛模型大鼠患侧腰段脊髓STAT3的表达,探讨其在骨癌痛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雌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2组(n=10):模型组,为左侧胫骨上段骨髓腔注入3μL MADB-106大鼠乳腺癌细胞(4.8×103/μL);对照组,为左侧胫骨上段骨髓腔注入3 μL Hank液.第14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荧光双标法观察两组大鼠患侧腰段脊髓STAT3和GFAP免疫反应阳性产物的变化和关系.结果 对照组大鼠对机械痛刺激的缩爪阈值在术后各时间点组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模型组大鼠在术后缩爪阈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左侧胫骨上段骨髓腔注入癌细胞后第14 d,骨癌痛模型大鼠患侧脊髓STAT3、GFAP免疫反应阳性产物表达明显增加(P<0.05);荧光双标免疫组化显示患侧脊髓STAT3与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GFAP有共表达.结论 脊髓背角STAT3参与了骨癌痛的发生和发展,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在骨癌痛中可能通过JAK/STAT3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作者:项红兵;肖建斌;招伟贤;董航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慢性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2的变化及其与白细胞介素6的关系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2(TLR2)的变化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正常对照者、3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3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TOLL样受体2的表达,ELISA法检测上述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结果 正常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外周血单核细胞TLR2的平均免疫荧光强度和外周血清IL-6水平分别为(21.5±2.7)、(39.0±4.1)、(47.7±21.4)MFI和(11.5±7.2)、(40.8±31.2)、(77.6±33.3)ng/L,自正常对照组到慢性乙型肝炎组及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外周血单核细胞TLR2表达强度和外周血清IL-6水平均依次升高,且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外周血单核细胞TLR2表达水平与血清IL-6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0.769,P<0.05.结论 TLR2可能与慢性乙型肝炎及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发病有关.

    作者:尉秀清;文卓夫;郑丰平;姚集鲁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Caspase-3与Caspase-6蛋白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Caspase-3、Caspase-6蛋白在肾透明细胞癌(RCCC)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75例RCCC及其癌旁组织、15例正常肾组织标本中的Caspase-3、 Caspase-6蛋白的表达进行研究,分析与RCCC临床病理特征及其术后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Caspase-3蛋白在RCCC中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病理分级中的阳性表达率G3低于G1;在临床分期中的阳性表达率Ⅲ~Ⅳ期低于Ⅰ期;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中阳性表达率低于阴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Caspase-6蛋白在RCCC中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不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中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在淋巴结转移阳性、阴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RCCC中,统计学显示Caspase-3与Caspase-6蛋白表达无相关性(C=0.0921,P0.05).在35例随访患者中,Caspase-3、Caspase-6蛋白表达阳性、阴性的术后3年死亡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Caspase-3蛋白在RCCC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和正常肾组织,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呈负相关,其低表达与淋巴转移有关.Caspase-6蛋白在RCCC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和正常肾组织,但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转移无关.在RCCC中,Caspase-3蛋白的表达与Caspase-6蛋白的表达无相关性.

    作者:陈湘;张阳德;于微微;张浩伟;赵明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管活性物质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正常妊娠妇女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外周血中舒血管活性物质与缩血管活性物质的含量并探讨它们的变化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87例)、正常妊娠妇女组(81例)和非孕妇女组(27例).外周血中CGRP、NPY及ET的含量运用放射免疫法、NO的含量运用镉柱比色法分别进行检测.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的血浆舒张因子NO的含量与正常妊娠组晚孕妇女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O.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患者血浆CGRP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晚孕妇女(P

    作者:李霞;陈建国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46例恶性胶质瘤三维适形放疗的疗效和预后分析

    目的 分析术后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适形放疗对神经胶质瘤的近期疗效和预后因素.方法 46例神经胶质瘤给予三维适形放疗或调强适形放疗.根据Kernohan分级,神经胶质瘤I、Ⅱ级32例,Ⅲ、Ⅳ级14例.显在肿瘤靶区(GTV)DT60-72Gy/25-30 f,临床肿瘤靶区(CTV)DT48.5-60Gy/25-30f,计划肿瘤靶区(PTV)DT46-55Gy/25-30fo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进行单因素分析,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有效率(CR+PR)37.0%(5+12/46),1、2年生存率93.0%和81.O%.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外科切除程度、放射剂量、病理分级是影响疗效的预后因素.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适形放疗是治疗神经胶质瘤的有效方法,外科切除程度、放射剂量、病理分级是影响疗效的预后因素,神经胶质瘤术后三雏适形和调强适形放疗的远期疗效仍有待于观察.

    作者:洪继东;廖遇平;王学伟;杨振;雷明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儿童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126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对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打鼾、鼻塞、听力下降的疗效.方法 分析126例腺样体和(或)扁桃体切除术患者术前与术后PSG、打鼾、鼻塞、听力情况.结果 38例患儿术前术后PSG监测指标,术后呼吸暂停指数(AI)、呼吸紊乱指数(AHI)、低血氧SaO2%和长呼吸暂停时间与术前比较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P

    作者:李多洛;郑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多波长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多波长激光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对307例(614眼)在该科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诊断为增殖前期或增殖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分别进行绿光、黄光或红光激光光凝,对黄斑部有囊样水肿的患者同时进行格栅样光凝,分3、4次进行光凝,顺序为颞下、鼻下、鼻上、颞上象限.光凝后观察患者的视力、眼部出血吸收及新生血管生长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3个月,其中543眼视力不同程度提高,46眼视力维持激光治疗前的水平,25眼因新生血管继续生长导致玻璃体积血视力下降.结论 多波长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能有效提高或保存患者的视功能.

    作者:游志鹏;汪昌运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Survivin与Rb蛋白在高发区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survivin、Rb蛋白在高发区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对85例高发区食管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survivin和Rb基因表达进行检测,分析survivin、Rb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点以及两者的相互关系.结果 survivin与Rb蛋白在食管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Survivin与患者的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与否有关(P<0.05),Rb与患者的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与否有关(P<0.05).Survivin与Rb表达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survivin可作为食管癌分子病理分期和患者预后的的一个指标;Rb可作为食管癌恶性程度以及预后的一个指标.

    作者:谭家驹;张阳德;杨胜利;徐致祥;杨劼;茹婷巧;司建华;陈少湖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运动心肌灌注显像评估万爽力治疗稳定劳累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

    目的 评价曲美他嗪(TMZ)对稳定劳累型心绞痛患者抗心绞痛的疗效及从细胞水平评估对心肌灌注显像的影响.方法 68例心绞痛患者TMZ20mg,每天3次,联合β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或长效的硝酸脂类治疗2个月.用药前1周和用药2个月后分别行运动试验和负荷心肌灌注显像,然后对运动心电图和心肌灌注显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用药前相比,运动时间和代谢当量明显提高(P<0.01),RPP没有明显变化,心肌灌注显像心肌灌注缺损明显减少(P<0.01),TMZ应用2个月后,患者运动耐量明显提高,心肌灌注明显改善.结论 TMZ20mg每天3次,和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治疗稳定劳累型心绞痛患者能明显增加运动耐量,改善心肌供血.

    作者:孙志军;盖鲁粤;王禹;卢喜烈;石亚军;田嘉禾;张书文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纳米羟基磷灰石单壁碳纳米管复合骨材料细胞毒性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单壁碳纳米管复合人工骨材料的细胞毒性研究.方法 MTT法检测正常对照组、HA/SWNT组、及阳性对照组(含0.64%苯酚的培养液)的细胞活性.结果 复合材料各浓度浸提液与阴性对照组在同一时间比较,结果显示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HA/SWNT复合材料细胞毒性均在Ⅰ级以下,符合国家医用生物材料的细胞毒性要求.

    作者:李钧;李晓莉;张浩伟;王苏阳;赵明钢;张阳德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一氧化氮水平的实验研究

    目的 本实验通过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以进一步探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方法 将雄性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即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每组均观察手术后6h、12h、24h 3个时间点的改变.采用线栓法制成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测定手术后不同时点缺血脑组织一氧化氮的水平.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各时点一氧化氮水平与假手术组相应时点比较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大鼠脑组织内的一氧化氮水平升高,说明一氧化氮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作者:谭华;何晓英;李小刚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小脑幕、大脑镰出血的CT诊断分析

    目的 研究和分析小脑幕、大脑镰(简称幕镰)出血的CT表现和诊断方法,减少误诊和漏诊.方法 对59例单纯性幕镰出血及6例误诊病例,共计65例进行CT及临床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 59例幕镰出血患者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34例,外伤性出血15例,高血压性出血9例,不明原因出血1例;小脑幕出血25例,大脑镰出血20例,两者联合出血者14例;CT表现为条带状影25例,扇形或不规则片状影20例,两者同时合并1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42例,硬膜下出血17例.6例误诊病例中幕镰生理性钙化1例,扫描时位置不正导致误诊2例,早产儿和新生儿幕镰相对性高密度3例.结论 CT平扫诊断幕镰出血可引起误诊,结合临床复查、薄层加冠状扫描及后处理多平面重建(MPR)有助于确诊.

    作者:罗学锋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复发腹股沟疝中的疗效

    目的 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复发腹股沟疝中的疗效,评价手术方式对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40例复发性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治疗和随访资料.结果 40例无张力疝修补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经随访1~4a无再复发.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常规手术后复发的腹股沟疝,明显降低再次复发率.

    作者:李进展;吴俊伟;方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RNA干扰PLK1基因诱导人前列腺癌细胞PC-3的凋亡研究

    目的 探讨质粒表达载体介导的RNA干扰抑制PLK1基因表达对人前列腺癌细胞PC-3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构建靶向人PLK1基因的RNA干扰表达质粒(psh-PLK1),将该干扰质粒转染到人前列腺癌细胞PC-3中,应用RT-PCR技术分析RNA干扰后各组细胞PLK1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采用MTT法和细胞形态学分析检测PLK1基因表达受到抑制后PC-3细胞的增殖情况的变化,通过流式细胞分析技术以及PI染色技术进行对各组细胞进行细胞凋亡检测.结果 RT-PCK结果显示,转染RNA干扰表达质粒(psh-PLK1)24h和48h后,实验组PC-3细胞较对照组的PLK1基因mRNA表达分别降低了74.6%和91.2%;转染了psh-PLK的PC-3细胞与对照组相比生长受到明显抑制(P<0.05),而各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转染了psh-PLK1的PC-3细胞较对照组细胞产生了更强的细胞凋亡(39.2%),PI荧光染色可见实验组细胞呈现出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结论 RNA干扰PLK1基因能够有效地抑制PC-3细胞中PLK1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PC-3细胞的生长与增殖,并诱导PC-3细胞产生凋亡.

    作者:邓洪新;赵建;曹玫;王中瑜;魏于全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铀矿粉对支气管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分析术

    目的 观察铀矿粉对体外培养的支气管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以进一步了解其引起肺癌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铀矿粉与体外培养的支气管上皮细胞进行长时间接触,分为对照组、染毒组、纳米铀矿粉组和二甲亚砜保护组,通过血清抗性实验、锚着独立生长实验等,观察不同组间细胞受损的情况.结果 随着铀矿粉浓度的增高,支气管上皮细胞受损明显加重,加入二甲亚砜的支气管上皮细胞受损情况好于未加入者.但纳米级铀矿粉对支气管上皮细胞的损伤且介于二者之间.结论 铀矿粉对支气管上皮细胞有明显的恶性转化作用,可能是铀矿粉对肺损伤的主要机制,二甲亚砜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纳米级的铀矿粉作用机制可能有别于普通铀矿粉,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世珍;黄波;黄锐;贺性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CT对腹部创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8例腹部创伤病例的CT表现,125例作平扫后增强扫描,扫描范围自膈顶至肾下极,对重点观察肠道及腹膜后腔者,作全腹扫描.105例手术治疗,53例保守治疗,治疗结果与CT诊断进行对照.结果 手术105例与CT诊断对照,98例相符,CT诊断准确率为93.33%,7例CT诊断不全的原因为多发伤,尤其是血管的损伤.结论 CT检查是腹部创伤的重要影像学检查之一.应合理应用各种扫描技术,强调作平扫+增强的组合.

    作者:郑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真菌性肾盂肾炎致双侧上尿路急性梗阻

    目的 探讨真菌性肾盂肾炎发生双侧上尿路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报告2例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 2例患者均急诊手术.笫1例解除梗阻后仅留置双猪尾管,术后3周后复发,再次手术并留置肾造瘘管.第2例手术解除梗阻并肾造瘘.2例患者均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物,联合抗真菌药物冲洗肾盂.结论 改善全身情况后,真菌性肾盂肾炎致双侧上尿路急性梗阻应急诊手术解除梗阻,术中应留置肾造瘘管.术后除长时间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物外,应用抗真菌药物冲洗肾盂十分重要.

    作者:李晓东;孙光;李铁强;杜信毅;朱朝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住院医师对规范化培训的需求调查分析

    目的 通过对招募的2届住院医师开展调查,了解规范化培训人员对毕业后医学教育阶段----住院医师培训的认识和需求.方法 对进入培训的199名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提高临床技能、进一步攻读学位是临床医学毕业生参加毕业后培训的主要原因,分别占入训人数的99.0%(197/199)和61.8%(123/199);不同学历的毕业生对培训年限看法差异有显著性(P=0.000);受训期间,学员的主要需求为通过各级考核、顺利拿到学位、增加福利选择,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1.7%、28.6%和25.1%,不同学历和年龄段学员的需求差异有显著性(P<0.01);完成培训的主要期望为:学到技能(51.8%)、留在华西医院(25.1%)、拿到学位(9.5%),不同年龄段、不同学历学员在完成培训后目标期望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毕业后医学教育阶段要以受训者医疗技术的培养为核心,同时兼顾在职学位培养的问题,在培训过程中应该适当考虑受训者的学历、年龄等因素,在培训年限等方面予以区分.

    作者:王星月;朱方;刘战培;舒明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