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留;徐鑫荣;俞雷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简称HIE)为新生儿常见的疾病之一,其血气及电解质测定有一定的特点,现将我院近期收住的32例HIE患者的测定结果及处理原则报告如下.
作者:周招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1990~1999年本科采用急诊锥颅放血加大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与同期单纯大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相比,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作者:童凌云;时方甸;赵峰;吴昊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胰腺损伤病情危重,其处理较为困难,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我院自1985年1月至1999年12月手术治疗胰腺损伤2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海坤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脑出血是常见急症之一,本文通过对我院1997年1月~1999年10月收治的60例脑出血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就院前急救与死亡率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分析,以探讨脑出血院前急救的重要性.
作者:古旗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误食毒蕈而中毒,在儿科偶有发生,由于毒蕈种类不同,食入量各异,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容易误诊误治.我院1989~1998年共收治毒蕈中毒15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廖德安;王兴勇;范永萃;罗雁红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儿童轻微头外伤是外科急诊中较常见的损伤之一.近几年,我们发现有的儿童在轻微头外伤后表现以肢瘫为主,而CT示基底节区呈低密度改变.现就17例此类病例结合有关文献报道如下.
作者:程晓斌;姚元章;简华刚;邓志隆;张临汇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球囊成形术(PTCA)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电图抬高的ST段的变化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108例成功行直接PTCA的AMI患者,分析术后1h 12导联心电图抬高的ST段下移幅度,分为四组:A组:抬高ST段下移100%;B组:抬高ST段下移50%~100%;C组:抬高ST段下移0~50%;D组:ST段无下移.结果:四组梗死相关血管(IRA)开通时间相似,A组患者下壁和/或后壁、右室梗死占84.6%,与其余三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0.05).抬高ST段下降≥50%组比<50%组的CPK、CK-MB峰值,梗死延展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下降(分别为3266.1±2157.6比4364.0±2873.0,134.5±80.1比176.9±107.5,0比6.1%,1.3%比12.1%,P<0.05),LVEF明显升高(58.5±12.9比51.5±16.0,P<0.05).结论:AMI成功再灌流治疗后抬高ST段下移幅度可作为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迅速下降≥50%组梗死面积小,左室收缩功能好,近期心脏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低.
作者:林向敏;徐琳;崔亮;胡大一;魏妤;琐志敏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我院1980年4月~1998年8月应用ECPB抢救和治疗危重病人46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鲁英;姜冠华;张广福;李凡东;梁家立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弥漫性脑损伤的主要病理类型,约占重型脑损伤的28%~42%[1],诊断和治疗困难,预后极差.我院自1995年1月至1998年12月间,共收治重型脑损伤病人144人,其中诊断为DAI 42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蜀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实验性胎粪吸入(MAS)联合应用吸入一氧化氮(iNO)和高频通气(HFV)或常频通气(CMV)的治疗效果.方法:新西兰白兔气管切开插管常频机械通气,气道内滴入胎粪3~4ml/kg约30min后出现MAS模型,表现为肺顺应性(Cdyn)下降>30%,动脉血氧分压(PaO2)<10kPa,随机分为对照组(机械通气)和治疗组(机械通气+iNO),每组中先用CMV 3h后改HFV 3h(CMV-HFV),或先用HFV 3h后改CMV 3h(HFV-CMV).结果:在治疗开始的3h,对照组HFV-CMV和治疗组HFV-CMV以及CMV-HFV的氧合指数(OI)均有显著下降(P<0.05),在继续治疗的3h(6h),对照组CMV-HFV的OI无任何改善,对照组HFV-CMV的OI明显恶化(P>0.05),而治疗组CMV-HFV和HFV-CMV的OI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实验性胎粪吸入联合应用iNO和CMV或iNO和HFV对早期氧合的改善较单用CMV更为有效.
作者:黄绮薇;孙波;张宇鸣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本研究利用羊实验模型自身对照,观察膜肺(ECMO)治疗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实验羊在ECMO条件下体外循环3~4h,实验结束后结扎右颈总动脉和右颈静脉.ECMO实验前及实验后两周观察以下指标:动物的一般表现及体征,脑电图,羊脑大体及病理检查.结果:ECMO治疗后动物的一般表现及体征无明显异常;ECMO前、后脑电图均以广泛的θ、δ波为主,双侧对称;实验羊脑大体两侧无明显异常,左右脑的重量分别为44.3±2.6g和46.6±2.2g(P>0.05).显微镜下发现部分动物脑组织局部有微小软化灶,但病变部位及颈部血管结扎无一定关系.结论:ECMO治疗及一侧颈总动脉结扎对中枢神经系统无明显影响.
作者:徐光芝;宋国维;甘小庄;黄伟雄;张丹;张桂臻;李杰;马广松;孙丽萍;李惠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经颅多谱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是一种无创伤性的、了解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的重要手段.我科自1994年12月~1998年12月对110例中重度颅脑损伤病人(GCS<12分)伤后7天内行TCD检查,并与6个月后病人恢复程度进行相关性检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李法;叶红星;邵雪英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肢体缺血再灌流损伤对肠粘膜形态学结构的影响.方法:11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三个组:缺血2h,缺血3h和对照组.缺血、再灌注1、2、3和24h取材行光镜观察和组织学评估.结果:肢体缺血和再灌流期间,大肠和小肠粘膜固有层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多核白细胞浸润,粘膜厚度和隐窝深度明显减少(P<0.01).小肠绒毛高度相对增加,隐窝细胞变性、坏死.结论:肢体缺血再灌流可引起肠结构和功能改变.
作者:陈建常;王乐农;史振满;卢开柏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和白细胞介素-5(IL-5)与哮喘发病的关系,并评价诱导痰在哮喘研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高渗盐水雾化诱导痰液,以荧光免疫法和酶联免疫法对哮喘组,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组,健康组血清和诱导痰中ECP、IL-5水平进行同步检测并测定肺功能(FEV1/FVC).结果:大部分患者(96%)能耐受诱导痰检查.哮喘组急性期血清和诱导痰中不仅ECP及IL-5水平较其他各组明显升高,而且ECP与IL-5水平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ECP或IL-5与FEV1/FVC呈显著负相关性.结论:ECP和IL-5在哮喘发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诱导痰检查具有安全、简便、结果重复性强的优点,用于哮喘的研究具有较大价值.
作者:徐辉;王建东;罗炎杰;程德云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迟发性脾破裂(delayed rupture of spleen,DRS)系指腹部外伤48h后才表现脾破裂症状者.约占脾破裂的1%~15%[1],其死亡率却显著高于一般的脾破裂.但随着先进检查手段的应用,本病的发生率逐渐下降.真正的迟发性脾破裂已经少见.我院从1978~1999年共收治脾破裂886例,其中迟发性脾破裂24例占2.7%,报道如下.
作者:刘峰;刘颖斌;陈自力;王良复;毛洪涛;李修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柯萨奇病毒感染暴发流行由于其临床经过凶险,病死率高而备受关注.本院产科婴儿室1993年3~4月间曾发生一起新生儿柯萨奇B组病毒急性感染暴发流行.现根据14例发病新生儿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脏器损害特点.
作者:王德志;方元勋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3期
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SCCI)后早期癫( )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ES)是一种严重且较为常见的并发症,病死率高,达51.6%~61.0%[1].及时正确的外科处理固然重要,而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术后监护是帮助病人度过难关,并促其顺利恢复的有效保障.我科自1989年1月~1999年1月收治SCCI并发早期ES患者23例,现将观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慎建玉;祝鸣兰;缪建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房颤伴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是内科急症之一,若不及时正确治疗,将会造成截肢的严重后果.两年来我们用尿激酶溶栓成功抢救了4例房颤伴下肢动脉栓塞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宝珠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因血管畸变所致消化道出血,虽属少见,但近年来发病率已呈上升趋势[1,2,3].其临床表现多为无痛性、反复发作性消化道大出血,诊断颇为困难、易延误病情、反复就诊而不治.本院自1995~1999年共收治这类病例9人,经临床剖析其反复误诊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指出提高内镜阳检率的实用方法及合理的手术治疗.
作者:姜静 刊期: 200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