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征
目的以IL-1 β所致胃溃疡复发大鼠为模型,观察健胃愈疡颗粒(Jianweiyuyang Granules,JWYY)对大鼠胃溃疡复发的影响及抗复发机制.方法Okabe乙酸涂抹法制作大鼠胃溃疡模型,腹腔注射IL-1 β制作复发模型.观察JWYY对溃疡指数和溃疡组织病理学的影响.结果健胃愈疡颗粒能明显降低溃疡复发率和溃疡指数,增加黏膜厚度,改善纤维排列状况.结论健胃愈疡颗粒能提高溃疡愈合质量,降低IL-1 β所致的大鼠胃溃疡复发.
作者:戴幸平;李家邦;廖书胜;周兵;王勇华;康承君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目的评估右旋布洛芬治疗骨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随机对照分组,71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右旋布洛芬0.4~0.6 g/次,每日2次,对照组给予布洛芬0.4~0.6 g/次,每日2次,疗程4周.结果右旋布洛芬组总改善率为58.4%,有效率为85%;布洛芬组总改善率为41.6%,有效率为74.2%.不良反应发生率,右旋布洛芬组为11.4%,布洛芬组为13.1%.结论右旋布洛芬疗效优于布洛芬,不良反应未增加,用药安全.
作者:游运辉;吴彩玲;罗卉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胸腺肽对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活性的影响.方法正常对照组23例,CKD组为肾功能正常的患者34例,用胸腺肽5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4周.分别测定正常对照组及CKD组治疗前后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和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补体(C3,C4)及免疫球蛋白(IgG)等指标并进行t检验及相关分析.结果CKD组外周血CD4与CD4/CD8(P<0.01),NK(P<0.05)呈正相关,CD8与CD4/CD8呈明显负相关(P<0.01);IgG与TP,Al(均P<0.01),NK活性(P<0.05)呈正相关;补体C3与C4(P<0 01),CD4/CD8(P<0.05)呈正相关.CKD组治疗前CD4/CD8,IgG,TP,Al和C3(均P<0.01)、NK活性(P<0.05)均低于正常对照组,CD8(P<0.01)高于正常对照组,且二组之间均差异有显著性.而CD4虽低于正常对照组,但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使用胸腺肽静滴治疗4周后,患者CD4、NK活性、Al(均P<0.01),TP(P<0.05)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二者差异有显著性,而CD4/CD8,CD8,C3和C4及IgG虽较治疗前有升高,但二者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结论CKD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紊乱.胸腺肽通过调节患者外周血CD4和NK活性及TP,Al的水平,从而有效地调节患者免疫紊乱,对肾脏病的治疗起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成小苗;周巧玲;胡杨清;梁日初;金燕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目的评价外科治疗肝门部胆管癌(hilar bile duct cancer,HBD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自1989年11月~1999年8月共收治HBDC 31例.其中,行单纯胆肠内引流术共18例(组1),行支撑内引流加内外放疗共9例(组2),行网络化切除加支撑内引流与网络化切除加支撑内引流加内外放疗共4例(组3).结果随访的结果表明:术后生存期为1周~10.5个月(组1),在组2中,除外2例无法完成放疗,其他7例术后生存期平均为21.2个月,在组3中,由于病例太少无法做相对可靠的分析,但疗效显著.(其中1例患者术后存活达8年零7个月).3组病例中,严重的并发症包括胃肠道出血2例,肝肾综合征1例,肺炎1例(76岁),发热6例.结论肝门部胆管癌(HBDC)由于其部位特殊和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切除率低而预后较差.在无法行手术切除的病例中,单纯胆肠内引流术能有效地缓解病情,对于合适的病例,内引流联合内外放疗是安全的,有效缓解病情且能取得显著疗效.
作者:李威;陈广灿;曾永明;陈君填;郭毓文;章斐然;吴宝安;王懿儒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目的研究表达幽门螺杆菌((H.pylori)尿素酶B亚单位(UreB)的减毒鼠伤寒杆菌活菌重组疫苗口服免疫Balb/c小鼠后的黏膜免疫应答状况.方法将已构建成功的表达UreB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杆菌SL3261/pTC01-UreB口服免疫Balb/c小鼠,12周后检测肠液和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反应.结果疫苗组小鼠的肠液和血清中可分别检测到针对UreB的特异性抗体IgA和IgG,病理学检查显示疫苗组小鼠较对照组小鼠胃黏膜炎症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表达H.pylori UreB的减毒鼠伤寒杆菌SL3261/pTC01-UreB能够诱导小鼠产生抗H.pylori的黏膜免疫,可用作抗H.pylori感染的口服疫苗.
作者:刘晓峰;胡家露;权启镇;孙自勤;王要军;樊代明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目的了解该院抗生素的应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随机抽查门诊处方3143张,住院病历400份.结果不合理应用抗生素情况严重.结论合理应用抗生素,以达到好的临床效果,提高治疗水平,已是刻不容缓.
作者:陈姮婷;姚快安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辅助生育技术受孕与自然受孕两种不同方法受孕双胎妊娠围产期的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辅助生育技术受孕双胎孕妇(助孕组)和175例自然受孕双胎孕妇(自然受孕组)病例.结果助孕组平均年龄(33.2±2.6)岁、早产73例(66.4%),明显高于自然受孕组年龄(28.1±3.1)岁、早产77例(44.0%),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助孕组妊高征40例(36.4%)、剖宫产82例(74.5%),与自然受孕组妊高征86例(49.1%)、剖宫产105例(60.0%)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围产儿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P>0.05),自然受孕组双胎之一胎儿宫内死亡明显高于助孕组(p<0.01).结论助孕双胎孕妇年龄较大,早产率发生率高,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自然受孕组易发生双胎之一胎儿宫内死亡,两组国产儿结局相似.
作者:何平;张广兰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目的总结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的经验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临床特征、手术方法及疗效.结果30例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行巩膜环扎、玻璃体切割、剥膜、重水、激光光凝、重水硅油交换,其中5例联合晶体粉碎治疗,术后视网膜完全复位28例,部分复位2例,术后视力均有提高.手术并发症包括:术中重水进入视网膜下、脉络膜上腔硅油,术后硅油乳化、PVR复发、白内障.结论重水硅油交换联合激光光凝治疗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可获满意疗效,硅油-重水交换具有阻止巨大裂孔后缘下滑作用,从而提高视网膜完全复位率.
作者:郭小健;朱晓华;唐罗生;姜德咏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目的构建利于宿主细胞重建的组织工程生物瓣材料.方法Ⅰ组新鲜牛心包片经(Courtuman法脱细胞后用戊二醛(GA)固定;Ⅱ组脱细胞及固定方法同Ⅰ组,随后用2,3丁二醇改性.肌成纤维细胞(MFC)和内皮细胞(EC)分别取自猪颈动脉,分别培养,分层种植.通过台盼蓝染色、光镜、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观察细胞生长效果.结果Courtuman法基本脱去了牛心包细胞成分,使其成为富含空隙的纤维支架.Ⅰ组试片无细胞生长,Ⅱ组细胞处于增殖状态,第17天Ⅱ组组试片内部有MFC生长;第27天,Ⅱ组试片一侧有2~3层细胞生长,外层EC完整融合,部分EC拉长成梭形,内层MFC已迁移入纤维支架内.结论生物材料牛心包脱细胞、鞣制、改性处理后形成的牛心包纤维支架利于细胞生长.分别提取、分别培养、分层种植MFC和EC是一种实用的再细胞化组织工程技术,可在体外实现牛心包纤维支架的完全内皮化及部分间质细胞化.
作者:龙小毛;龚光甫;胡建国;林辉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目的研究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脂、载脂蛋白、血糖等多因素的关系.方法对96例脑梗死患者及88例健康人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同时检测血脂、血糖、载脂蛋A-I(Apo AI)、载脂蛋白B100(Apo B100)等项目.结果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68.7%,对照组为20.8%(P<0.01).颈动脉斑块与脑梗死部位存在同侧相关性.颈动脉有斑块的病例其高血压发生率、血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较无斑块的病例显著增高.脑梗死组HDL-C明显降低,ApoAI也明显降低,且与HDL-C的降低水平具有一致性;而Apo B100显著增高.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附壁血栓形成脱落或小斑块脱落,可以成为大片脑梗死或腔隙性脑梗死的病因.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与高血压病史、血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的指标增高有关;HDL-C明显降低、Apo AI降低;血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Apo B100升高是估价脑梗死危险因子的良好指标.
作者:李小平;张蓓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小鼠肺组织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3(SOCS-3)mRNA和粘蛋白基因Muc5ac蛋白的表达及其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制作小鼠哮喘模型,应用RT-PCR法测定哮喘组及对照组肺组织SOCS-3 mRNA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两组气道粘蛋白基因Muc5ac蛋白的表达.结果小鼠哮喘组肺组织SOCS-3 mRNA的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升高,两组分别为(0.9045±0.01444和(0.5010±0.0206),差异显著(P<0.01);小鼠哮喘组气道粘蛋白基因Muc5ac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两组分别为(0.1930±0.0047)和(0.1186±0.0061),差异显著(P<0.01);哮喘组小鼠肺组织SOCS-3 mRNA与气道Muc5ac蛋白呈显著的直线正相关(p<0.01).结论哮喘时肺组织SOCS-3 mRNA表达升高可能与气道Muc5ac蛋白的表达升高有关,从而促进了气道黏液过度分泌.
作者:刘剑波;张珍祥;徐永健;邢丽华;张惠兰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目的该科合成芳香酯酶(Arylester hydrolase EC 3.1.1.2,ArE)底物4-已酰氧基-3-甲氧基-ω-硝基乙烯;建立手工的和自动生化仪检测方法;评价在常见肝病中的应用.方法底物合成:香草醛加冰乙酸、乙酸铵.在乙醇溶液中用硝基四烷进行硝基化,滤取结晶.用乙酸酐进行酯化,滤取结晶,重结晶.方法建立.程序:取pH8.6Tris-HCL缓冲液2.5 ml,加血清30 ul,再加3mmol/l底物液0.4 ml,37℃10 min,加5 ml/dl正丁醇3 ml.混匀,在520nm,读取吸光度.摩尔消光系数(20345±280)A.计算:ArE U/L=971.3×A.结果反应条件:底物溶剂以甲醇13.65%为佳.产物光吸收峰498nm,选用520 nm,吸光度达93.20%.择取pH8.6缓冲液,加0.51 mmol/L Ca2+和68.3 mmol/L Na+可提酶活力14.00%.批间CV为3.21%~4.52%.溶血、黄疸和脂血标本对ArE结果无干扰.临床应用:90例健康人ArE(470.6±49.7)U/L,参考值:<421U/L.肝硬化、肝癌、肝炎3组ArE结果x±S,U/L分别是(266±77),(35±84)和(366±111);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979,0.910和0.807.面积愈大诊断价值愈高,ArE愈低,肝功能愈差.尤其对肝硬化、肝癌.肝硬化组<421 U/L阳性率为92.30%;肝癌ArE(Y)与脂碱脂酶CHE相关系数为0.909,Y=0.045X+190.53.结论ArE简便可靠.在肝硬化、肝癌、肝炎中阳性率性高,特异性好.有望成为重要常规肝功指标.
作者:胡望平;周长邵;胡盈莹;黄兢姚;王海林;孙艳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噻吩甲酰布洛芬直肠给药治疗肾绞痛的疗效.方法110例肾绞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噻吩甲酰布洛芬混悬液10ml,经直肠内灌入(A组)50例,盐酸曲马多肌注(B组)30例,口服噻吩甲酰布洛芬30例.比较3组疗效.结果A组显效32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0%.B组显效8例,有效11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63.3%.C组显效5例,有效7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40.0%.3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噻吩甲酰布洛芬直肠给药治疗肾绞痛疗效显著.
作者:李红辉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挫伤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对42例(42只眼)挫伤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42只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不同类型的挫伤性白内障,手术切口小,组织损伤轻,负压吸引可大限度清除晶状体上皮细胞,手术疗效显著,尤其对伴有玻璃体脱出、悬韧带断裂的挫伤性白内障的治疗显示明显的优越性.
作者:蒋宏苏;贾松柏;王宇;王华;伍卫华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目的克隆人成骨肉瘤细胞CD147基因编码区并进行序列测定.方法以人成骨肉瘤细胞系MG63的mRNA为模板,采用RT-PCR方法得到人CD147的编码区cDNA,克隆至载体pcDNA3.1(+)中,酶切鉴定后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获得人CD147编码区基因和重组质粒pcDNA3.1(+)/asCD147,DNA序列分析证实获得了CD147基因,其序列和文献报道一致.结论采用基因克隆的方法得到人CD147基因,证明了CD147在成骨肉瘤细胞中也有表达,为进一步进行其结构和功能研究打下了基础.
作者:李存孝;杨彤涛;廖博;范清宇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目的本实验通过维甲酸对乳腺癌细胞的钠碘转运体(NIS)基因及蛋白表达和摄碘功能的影响,探讨乳腺癌细胞NIS的表达特点和调控因素.方法我们采用乳腺癌细胞MDA-MB453进行培养,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维甲酸(RA)进行刺激72 h.采用RT-PCR方法检测细胞中NIS的mRNA表达;用WesternBloot方法检测NIS蛋白水平;采用125I测定乳腺癌细胞摄碘功能的变化.结果乳腺癌细胞MDA-MB453在经过RA刺激后,细胞中NIS的mRNA表达比对照组有明显增加,并且与RA浓度成正比.细胞中NIS的蛋白表达比对照组也有明显增加,并且与RA浓度相关.经过RA刺激的乳腺癌细胞摄碘能力明显增加.结论维甲酸对乳腺癌细胞MDA-MB453的NIS基因和蛋白表达均有促进作用,而且促进乳腺癌细胞的摄碘,这提示维甲酸可能通过调节乳腺癌NIS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从而影响乳腺癌细胞对放射性碘治疗的敏感性.
作者:贾悦;刘超;覃又文;刘翠萍;唐伟;袁庆欣;狄福松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Fas,FasL和TRAIL介导的细胞凋亡在尖锐湿疣发病中的可能作用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尖锐湿疣皮损中Fas,FasL,TRAIL的表达.结果所有尖锐湿疣标本中(100%)均有Fas阳性,23例(76.7%)FasL阳性,21例(70%)TRAIL阳性,三者分布基本一致,正常表皮基本不表达.且FasL和TRAIL分子与真皮单一核细胞浸润呈显著负相关(r=-0.506和r=-0.450,P<0.05).结论尖锐湿疣组织中细胞凋亡相关分子Fas,FasL和TRAIL表达异常,且FasL,TRAIL分子表达影响局部免疫反应,考虑凋亡失控可能参与尖锐湿疣发病,引起复发.
作者:冯浩;谢红付;范学工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隐匿阴茎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总结28例儿童隐匿阴茎的临床资料.其中5例合并肥胖症.结果术后随访6月~1年,手术效果满意.结论手术是治疗隐匿阴茎的主要手段,对此类患者忌行单纯包皮环切术.
作者:谭秉盛;赵玉玮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目的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大量获得重组MPT64蛋白,分析其生物学、免疫学特性,并初步评估其在结核病血清学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从结核分支杆菌H37Rv中获得了MPT64基因,并构建大肠杆菌表达株;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重组蛋白;Western印迹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分析重组蛋白免疫原性,并检测血清的抗结核抗体.结果构建了能表达重组MPT64的大肠杆菌工程菌,表达的重组蛋白蛋白为可溶性形式,表达量占细胞总蛋白的30%,分子量约23kD.经离子交换柱纯化后,重组蛋白纯度达90%以上.Western印迹结果证实该重组蛋白能与抗结核分支杆菌多克隆抗体发生特异免疫结合反应.ELISA分析表明该纯化的重组抗原能区别抗结核抗体阳性患者血清及正常人血清.结论该实验获得了能高效表达MPT64蛋白抗原的大肠杆菌工程菌.纯化的该重组蛋白具有特异的免疫原性,有一定的诊断运用价值.
作者:熊志红;庄玉辉;张晓刚;何秀云;董恩军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目的观察慢性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和血J板活化的异常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量17例风湿性瓣膜病伴Af患者,12例非瓣膜病伴Af患者和13例窦性心律对照组血清NO水平、血浆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纤维蛋白原(Fg)浓度.结果与窦性心律相比,Af患者血清NO浓度极显著下降(78.30±37.06 VS 110.24±55.36umol/L,P<0.01)而血浆MPV则明显升高(12.13±1.68 VS 10.03±1.21 f1,P<0.05),Fg轻度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3.03±0.90 VS 3.41±1.40g/L,P>0.05).瓣膜病伴Af组与非瓣膜病伴Af组二者之间NO,MPV和Fg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房颤动患者外周血存在血小板活化和一氧化氮水平降低,这可能与房颤易于形成血栓有关.
作者:牟殷正;万薇;刘应才 刊期: 2004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