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晋辉;李军涛
目的 通过测定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受试者经皮氧分压和呼出气中氧气浓度,比较改良面罩和传统面罩的密闭性.方法 选取10名健康志愿者行高压氧治疗,其中升降压时间分别为20 min、35 min,受试者吸入舱内空气.压力升至0.1 MPa后受试者佩戴传统面罩吸氧25 min,测定受试者经皮氧分压变化.用储气袋收集受试者呼出的气体,并用测氧仪测定受试者呼出气中氧浓度.一周后受试者佩戴改良面罩再次进行本实验.结果 未吸氧时,受试者佩戴传统面罩和改良面罩时经皮氧分压、呼出气中氧浓度无显著差异.吸氧过程中,受试者佩戴改良面罩时经皮氧分压高于佩戴传统面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佩戴改良面罩时,受试者呼出气中氧浓度高于佩戴传统面罩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中改良面罩的密闭性优于传统面罩.
作者:郁军超;刘影;薛连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基于智能手机的服药提醒应用对于改善肾移植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作用及效果.方法 选择规律复诊的肾脏移植术后患者进行分步问卷调查,了解其主动使用智能手机应用进行服药管理的情况,并依此将患者分为使用组(A组)和未使用组(B组).在B组中根据地域差异1∶1随机匹配23例患者组成C组,利用BAASIS量表对A、C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进行评估.结果 共回收94份有效问卷,其中23例患者(24.5%)使用智能手机应用进行术后服药管理(A组),其余71例患者入B组.A组患者较B组更为年轻(P=0.02),且受教育程度更高(P =0.026).对A、C两组患者进行服药依从性评估,提示A组服药依从性更好.不良服药依从性主要表现为推迟服药.绝大多数患者愿意尝试接受智能手机应用进行服药管理.结论 利用智能手机应用进行肾移植术后服药管理对于提高患者术后服药依从性可能存在积极意义且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其有效性需要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作者:朱一辰;张健;林俊;田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B细胞性霍奇金淋巴瘤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1(TRAF1)和CD30-TRAF1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 选取B细胞性霍奇金淋巴瘤细胞株L428进行培养,采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检测L428细胞TRAF1 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TRAF1蛋白表达水平,同时检测CD30配体对TRAF1的影响以及TRAF1对L428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L428细胞TRAF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64±1.03和0.97±0.22,明显高于对照细胞的0.72±0.21和0.21 ±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荧光实时定量RT-PCR检测,L428细胞TRAF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在CD30L作用前分别为3.62±0.34和2.29±0.27,CD30L作用8h后增加为6.54±0.28和4.12±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TRAF1 siRNA后,L428细胞凋亡率为(29.17±6.38)%,明显高于转染对照的(4.27±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对照TRAF1蛋白相对表达为2.44±0.94,明显高于转染TRAF1 siRNA LA28细胞的0.17 ±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细胞性霍奇金淋巴瘤细胞中TRAF1表达增加,可能参与了霍奇金淋巴瘤细胞的抗凋亡过程,受到CD30信号通路的调控.
作者:吴江;宋玉;陈飞;肖晖;左学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大黄素(Emodin,1,3,8-三羟基-6-甲基-9,10-蒽醌)是中草药大黄的有效成分,存在于大黄、虎杖、芦荟等蓼科药用植物中,是分布广泛的一种羟基蒽醌类化合物,也是药物合成的重要先导物.大黄素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能抗炎、抗氧化、护肝、扩张血管、导泻利尿、抗病毒、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等,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近年来大量实验研究证实大黄素可有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 acute pancreatitis,SAP),并对其在SA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本文针对大黄素治疗SAP的作用及机制综述如下.
作者:刘瑞霞;齐文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比较抗生素灌洗与碘伏灌洗疗法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 选取从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接受治疗的72例慢性骨髓炎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抗生素灌洗疗法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碘伏灌洗疗法进行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各项指标,治疗后引流冲洗液中出现细菌的例数,以及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围手术期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C反应蛋白变化率、术中出血量和伤口愈合时间等指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2d、4d、6d的有菌患者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碘伏灌洗疗法治疗慢性骨髓炎杀菌效果迅速,有效率高,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安明;韩晓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采用固定义齿对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咬合重建的效果.方法 入选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接收的50例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患者,根据咬合重建的方式不同将50例患者分为两组,采用固定义齿修复设为A组(22例),采用(牙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设为B组(28例),比较两组疗前疗后咀嚼效率变化,观察两组修复后主观感觉及效果、颞下颌关节功能的改善.结果 修复后,两组咀嚼效率均明显改善,而A组咀嚼效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在美观满意度、咀嚼有力、舒适度上均优于B组(P<0.05),牙齿敏感率明显低于B组(P<0.05),食物嵌塞发生率稍高于B组(P>0.05);治疗后,两组颞下颌关节功能均明显改善,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采用固定义齿对齿严重磨耗牙伴牙缺损进行咬合重建更具美观性、舒适性,且不易发生基牙继发龋,可显著改善牙齿咀嚼效能,恢复牙列完整,改善颞下颌关节病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于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外伤性视神经损伤(TON)术后效果,分析视力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3年1~12月手术治疗的TON患者126例,观察术后视力改善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①纳入观察的132眼,术后71眼视力改善,61眼视力无改善,有效率为53.79%.②就诊时间>12 h、术前无光感、有眶内出血、有眶骨骨折、有筛窦/蝶窦出血、意识障碍的TON患者术后视力改善有效率显著低于就诊时间≤12 h、术前有光感、无眶内出血、无眶骨骨折、无筛窦/蝶窦出血、无意识障碍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就诊时间、术前光感、眶内出血、眶骨骨折、筛窦/蝶窦出血、意识障碍是影响TON术后视力的关键因素(OR1=0.929,OR2=1.048,OR3=0.879,OR4=0.798,OR5=0.816,OR6=1.045,P<0.05).结论 TON患者术后视力改善有效率较低,就诊时间、术前光感、眶内出血、眶骨骨折、筛窦/蝶窦出血及意识障碍对TON视力预后具有关键性影响.
作者:寇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肝癌细胞MHCC97-H和MHCC97-L侵袭能力和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培养肝癌细胞MHCC97-H和MHCC97-L株,分为两组,对照组用不舍FBS的DMEM培养基处理,处理组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处理,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采用划痕试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采用实时荧光PCR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mRNA含量.结果 ①增殖能力:处理组MHCC97-H、MHCC97-L细胞MTt值明显高于对照组(219.5土23.4 vs.100±15.2,224.4±32.2 vs.100±16.8);②侵袭能力:处理组MHCC97-H、MHCC97-L细胞(A0-A24)/A0明显低于对照组(33.48±4.95 vs.100±16.82,27.62±3.45 vs.100±16.20);③VEGF、MMP的mRNA含量:处理组VEGF的mR-N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232.5±24.5 vs.100±14.5,234.8±31.9 vs.100±15.5) pg/ml,MMP2、MMP9的mRN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29.1±3.3 vs.100±15.8,32.7±3.8 vs.100±16.8;34.4±4.1 vs.100±16.4,28.4±4.1 vs.100±16.0) ng/ml.结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增强肝癌细胞MHCC97-H和MHCC97-L的增殖能力、上调VEGF的表达,但是却能降低细胞的侵袭能力、下调MMP2和MMP9的表达.
作者:文政伟;余洁梅;晏洁影;陈创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不同血糖指标异常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确诊的妊娠期糖尿病者120例入研究组,空腹血糖异常、服用葡萄糖后血糖正常者为研究Ⅰ组,42例;空腹血糖异常、服用葡萄糖后1h和2h的两种血糖值只有一种异常作为研究Ⅱ组,46例;空腹血糖异常、服用葡萄糖后1小时后血糖值异常、服用葡萄糖后2h后血糖值异常作为研究Ⅲ组,32例.选取同期体检妊娠期无血糖异常者120例入对照组.对各组早产、大于胎龄儿、剖宫产等情况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早产率(11.7%)、大于胎龄儿分娩率(6.7%)和剖宫产率为(51.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0%,1.7%,3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巨大儿分娩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早产儿、大于胎龄儿、巨大儿、剖宫产儿在研究Ⅰ组中的比率分别为2.4%、2.4%、0%、28.6%,在研究Ⅱ组中的比率分别为21.7%、15.2%、15.2%、69.6%,在研究Ⅲ组中的比率分别为9.4%、0%、3.1%、56.3%;研究Ⅰ、Ⅱ、Ⅲ组早产率、大于胎龄儿分娩率、巨大儿分娩率和剖宫产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两两比较,各项妊娠结局研究Ⅱ组均显著高于研究Ⅰ组(P<0.05),大于胎龄儿分娩率研究Ⅱ组显著高于研究Ⅲ组(P<0.05),早产率、巨大儿分娩率和剖宫产率研究Ⅱ、Ⅲ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Ⅲ组与研究Ⅰ组的妊娠结局各相关数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较正常健康孕妇差,不同血糖指标异常发生的项目数量对妊娠结局有影响,随着研究组各自的血糖异常项目数量的增加,研究Ⅲ组比Ⅰ组的妊娠结局较差,而研究组Ⅱ比其它两组更差.临床应对该类患者提高警惕,早期预防妊娠期糖尿病并发症,以改善孕产妇预后.
作者:柳伟伟;丁科亮;罗海霞;李丽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FOLFOX46与XELOX方案在进展期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学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1月到2014年5月接诊的200例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50例患者,采用FOLFOX46方案辅助化学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XELOX方案辅助化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3年的无病生存(DFS)率及总生存(OS)率、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完成率均为76.0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未完成率(过敏原因、病情变化、经济原因、其他)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Ⅱ期患者中,观察组3年的DFS率为87.23%,对照组为为83.33%,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年的OS率(91.49%)高于对照组(88.89%),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Ⅲ期患者中,观察组3年的DFS率为81.11%,对照组为为77.78%,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年的OS率(87.78%)高于对照组(86.67%),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OLFOX46与XELOX方案在进展期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学治疗的疗效相近.
作者:石国辉;杨益枫;黄永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对比分析手辅助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切除手术治疗直肠癌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 根据术式将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286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105例,接受手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181例,接受开腹手术治疗.术后所有患者均接受至少3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术中指标、术后并发症及生存情况.结果 ①观察组术中失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切除个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切口感染、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吻合口出血、吻合口漏、乳糜漏、肺部感染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复发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与开腹手术相比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远期疗效与开腹手术相当,手辅助腹腔镜手术是治疗直肠癌理想术式.
作者:袁建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替莫唑胺耐药脑胶质瘤细胞中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PKB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活化情况,并对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在替莫唑胺诱导脑胶质瘤细胞耐药中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耐药脑胶质瘤细胞(U251/TMZ)和非耐药脑胶质瘤细胞中PI3 K/Ak信号传导通路的活化情况.采用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特异性阻断剂LY294002阻断U251/TMZ中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检测替莫唑胺对U251/TMZ细胞活性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LY294002作用后,U251/TMZ细胞中Bcl-2、MDR1、Topo Ⅱ、ARF和p53等蛋白表达变化情况.结果 耐药脑胶质瘤细胞中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活化情况显著增强(P<0.01).阻断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后,替莫唑胺对U251/TMZ耐药脑胶质瘤细胞的抑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阻断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后,耐药相关基因Bcl-2和MDR1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Topo Ⅱ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同时抑癌基因ARF和p53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 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参与替莫唑胺耐药脑胶质瘤细胞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对耐药相关基因Bcl-2、MDR1和Topo Ⅱ及抑癌基因ARF和p53的表达调控有关.
作者:秦晋辉;李军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三维可视化平台下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经病理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A组和B组.所有患者均先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于治疗后3~14d内,A组28例患者在三维可视化平台下进行射频消融治疗,B组28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治疗后随访2 ~18个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射频消融治疗,在肝癌肿瘤坏死方面,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6、12个月时间点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18个月A组患者生存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基础上,三维可视化平台下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肝癌复发率.
作者:李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咳嗽是人类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机体的自我保护反应.在慢性咳嗽中,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非常常见的病因,但国内外诊断标准并不统一,进而对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诊治策略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1 各国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标准世界各国普遍认同,CVA的病理生理过程与典型哮喘并无本质区别,是支气管哮喘的一个亚型;一部分CVA可进展为典型哮喘.CVA在没有确诊之前属于无发热、无啰音、胸部X线片无明显异常的非特异性“三无咳嗽”,有其自身独特之处,但在诊断标准方面却存在一些不同.
作者:侯安存;沙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木犀草素对骨肉瘤的抑制效应及其机制.方法 以5 g/L、10 g/L的木犀草素溶液对骨肉瘤MG-63细胞行划痕实验、侵袭实验、免疫印迹实验,并观察经不同浓度木犀草素溶液培养后骨肉瘤MG-63细胞形态.结果 木犀草素对于骨肉瘤MG-63细胞的生长、增殖、运动迁移能力、穿膜细胞数量、白介素6(IL-6)蛋白表达水平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其抑制作用随着木犀草素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结论 一定浓度的木犀草素对于骨肉瘤MG-63细胞具有极强的抑制作用,值得应用于临床骨肉瘤的治疗.
作者:王永宏;龚海洋;董小雄;戴守达;王鑫玮;韩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采用不同监测方法评估医院中心透析室环境清洁质量是否达标,找寻直观有说服力的一种监测手段来教育和督促清洁人员彻底清洁,以控制耐药菌和各类杆菌引起的感染.方法 采用直观法、ATP生物荧光法、传统菌落计数法(简称传统法)对中心透析室物体表面清洁效果分别进行评价.结果 监测物体表面11件,直观法均无灰尘,ATP生物荧光法7件不合格,传统法0件不合格;对7件不合格的物体表面,选取相对光单位(RLU)值>1000的3个点行ATP荧光法、传统法与平板种植法再次评价,其结果ATP荧光法与平板种植法不合格数对等.结论 不同监测方法合格或不合格所占比率不同,ATP生物荧光法不合格率远高于传统法,不合格意味着存在感染风险,应深度清洁.
作者:周翠云;朱明月;闫东辉;陈惠清;周春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76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7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均康复出院,复位满意患者的术后疗效优良率为89.89%,显著高于不良复位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6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共有19例患有切口感染及坏死等明显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对影响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表明,致伤原因、手术时机、术后并发症、骨折类型、复位质量是手术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影响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主要因素有骨折类型、复位质量、手术时机、致伤原因等,提高关节面复位质量及内固定牢靠程度有助于获得更加满意的手术效果.
作者:凡祥军;韩宜印;朱楠;孙夫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以大量具有免疫活性的单核细胞侵入到动脉壁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而这样的单核细胞能够双向调节免疫平衡和促炎与抗炎反应.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白细胞募集受功能特异的炎症趋化因子调控[1].近年来在人及动物实验研究显示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与慢性炎症存在明确的相关性和因果关系,尤其是在白色脂肪组织中.例如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作为血液中全身炎症反应的标志物,与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明显相关,同时对于进展为2型糖尿病均有很高的预测价值[2].
作者:高翔宇;李虹伟;王萍;陈晖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血液透析患者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抵抗情况,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促进患者贫血治疗达标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北京友谊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307例规律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记录患者基本情况、相关实验室检测指标以及透析参数,计算促红细胞生成素抵抗指数(ERI),应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相关性分析显示女性患者ERI(13.51 ±9.41)高于男性(9.18±7.10)(P<0.05).原发疾病为狼疮性肾炎和慢性间质性肾炎的患者的ERI分别为21.91±17.40和15.69±22.50,高于慢性肾小球肾炎(11.01±8.64)(P<0.05),而其他原发疾病与慢性肾小球肾炎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可变因素包括血清铁、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叶酸、血清维生素B12与促红细胞生成素抵抗指数相关(P<0.05).患者的年龄、透析龄、KT/V、iPTH与ERI不存在相关性.结论 性别、原发性疾病、血清铁、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叶酸、维生素B12含量与透析患者的ERI存在相关性,提示更早更积极地给予血液透析患者补充造血原料可能具有临床益处.
作者:刘旭;刁宗礼;郭王;刘文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对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73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观察抗菌药物治疗后患者的ET和CGRP含量变化.结果 经抗菌药物治疗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浆ET水平比治疗前显著降低,CGRP比治疗前明显升高.结论 ET及CGRP参与了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病理过程,合理使用抗生素不但及时消除患者肺部感染,也纠正了患者ET和CGRP水平的异常,有利于病情整体控制.
作者:张锐;张彦文;张杰;高迎;陈巧逢;吴京凤;曹北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