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源性胰高血糖样素肽-1治疗对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吴荔茗;那日苏;邱凌;丁新;郑旭磊;刘巧蕊;马聪;盛宏光;刘志文

关键词:糖尿病, 高血压, 血压变异, 胰高血糖样素肽-1
摘要:目的:探讨外源性胰高血糖样素肽-1治疗对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17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研究组89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利拉鲁肽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6个月后血压变异性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24 h 平均收缩压、24 h收缩压变异性、白昼收缩压变异性、夜间收缩压变异性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较对照组夜间收缩压下降百分率显著增加,非杓型血压患者比率显著降低( P ﹤0.05)。结论外源性胰高血糖样素肽-1可降低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与非杓型血压患者比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乌司他丁联合粉防己碱在大鼠肝缺血再灌注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析乌司他丁联合粉防己碱在大鼠肝缺血再灌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入选实验大鼠105只,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35只。观察组在缺血前、再灌注前静脉注射8 mg/ kg 粉防己碱,20000 U/ kg乌司他丁,对照1组在缺血前、再灌注前静脉注射8 mg/ kg 粉防己碱;对照2组缺血前、再灌注前静脉注射20000 U/ kg乌司他丁,动态观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比较肝组织中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变化;比较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肝细胞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结果观察组、对照1组、对照2组缺血前 AST、ALT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再灌注10 min、再灌注50 minAST、ALT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而对照1组、对照2组再灌注后各时段 AST、ALT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 MDA、NO 显著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而对照1、对照2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 TNF -α、[Ca2+]i 显著低于对照1、对照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而对照1组、对照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肝缺血再灌注应用乌司他丁联合粉防己碱可降低氧自由基释放,改善微循环,降低 TNF -α水平,抑制细胞内钙离子超载,对大鼠肝缺血和再灌注损伤有显著的防护功能。

    作者:钟毓杰;刘忠民;黄勇平;高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E-选择素在0~14岁小儿心肌损伤评分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心肌损伤患儿血浆 E -选择素(ES)的水平及在心肌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65例心肌损伤患儿(心肌损伤组)和65例健康儿童(对照组)的 ES 水平的表达,采用肌钙蛋白Ⅰ(cTnⅠ)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 - MB)作为对比,绘制 ROC 曲线,分析及评价 ES 在心肌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探讨性拟定0~14岁小儿心肌损伤评分法。结果心肌损伤组和对照组的 ES 水平分别为42.25±4.82 ng/ ml,12.46±3.29 ng/ ml;cTnⅠ分别为0.18±0.02μg/ L,0.02±0.01μg/ L;CK - MB 分别为27.66±4.22 IU/ L,9.46±4.77 IU/ L;心肌损伤组 ES、cTnI 及 CK - MB 测定水平均明显高于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均﹤0.001)。ROC 曲线分析显示 ES 诊断心肌损害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45,95% CI 为0.899~0.991,敏感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分别为0.801、1.000和0.801,诊断界值29.67 ng/ml,阳性似然比为72.5。结论 E -选择素对心肌损伤具有较大的诊断价值,可能是心肌损伤的重要生物学标志物,可作为小儿心肌损伤评分的重要指标。

    作者:邓明红;林春旺;孙艳娜;曾祥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外源性胰高血糖样素肽-1治疗对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外源性胰高血糖样素肽-1治疗对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17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研究组89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利拉鲁肽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6个月后血压变异性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24 h 平均收缩压、24 h收缩压变异性、白昼收缩压变异性、夜间收缩压变异性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较对照组夜间收缩压下降百分率显著增加,非杓型血压患者比率显著降低( P ﹤0.05)。结论外源性胰高血糖样素肽-1可降低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与非杓型血压患者比率。

    作者:吴荔茗;那日苏;邱凌;丁新;郑旭磊;刘巧蕊;马聪;盛宏光;刘志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七氟醚及丙泊酚对控制性降压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比较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及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术中行控制性降压的髋关节置换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标准Ⅰ或Ⅱ级、年龄65~81岁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2例,随机分成 S、P 两组(每组26例)。麻醉维持 S 组采用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而 P 组采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切皮后以1.0~3.0μg/(kg· min)的速度静脉泵注硝酸甘油行控制性降压,维持平均动脉压(MAP)70~80 mmHg,严格控制不低于60 mmHg。应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分别于术前24 h 及术后1 h、6 h、12 h、24 h、72 h 评价患者认知功能的变化,记录术后恢复自主呼吸、呼之睁眼、按指令简单动作、握手有力等麻醉恢复指标及拔管的时间,分别在切皮前及手术结束时采患者颈静脉球部血检测血清 S100β值,采集以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MMSE 评分两组术前比较无差异,术后1 h、6 h、12 h 显著低于术前( P ﹤0.05)且 S 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 P 组( P ﹤0.05);S 组拔管及术后麻醉恢复指标的时间显著长于 P 组( P ﹤0.05);两组术后血清S100β蛋白值均高于术前( P ﹤0.05),且 S 组显著高于 P 组( P ﹤0.05)。结论七氟醚及丙泊酚均可引起行控制性降压下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短时间内下降,而使用丙泊酚麻醉者认知功能影响程度较小,恢复较早。

    作者:陈冠文;陈伟志;梁金华;梁万益;陆光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研究

    目的:对比观察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骨科住院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患者4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采取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23例,设为A组;半髋人工关节置换术23例,设为B组。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的相关手术指标,术后6月、12月的髋关节活动评分(Harris评分)、假体髋臼外展角与前倾角、髋臼完好率、髋臼磨损与增生的发生率等。结果①A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引流量、拔管时间方面均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6月、12月随访,A组Harris评分、假体髋臼外展角、假体髋臼前倾角情况均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A组髋臼完好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髋臼磨损、增生的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假体松动情况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予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效果优于半髋关节置换术,可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詹世安;丁晟;宋国全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前列腺素 E1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肺动脉压和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 E1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肺动脉压和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共收治的84例经诊断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观察组给予静脉滴注前列腺素 E1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静脉滴注静脉滴注前列腺素 E1进行治疗,共1周。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肺动脉压、血浆神经递质内皮素(ET)、血栓素 B2(TXB2)、6-酮-前列腺素 Flα(6- K - PGFLα)、总胆红质、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尿素氮的含量。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肺动脉平均压(MPAP)、肺动脉收缩压(PASP)及肺动脉舒张压(PADP)与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6- K - PGFLα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 P ﹥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浆 ET、TXB2、总胆红质、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尿素氮含量均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前列腺素 E1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肺动脉压,对血浆内 ET、TXB2、总胆红质、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尿素氮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

    作者:倪挺;刘奇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临床分离河流弧菌毒力及药敏表型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河流弧菌的毒力及耐药特征。方法收集2015年北京友谊医院4~10月肠道门诊分离到的河流弧菌及河流弧菌感染相关资料。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河流弧菌对1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PCR 检测河流弧菌的毒力基因 vfh、hupO、vfp 与及种属特异基因 toxR。结果河流弧菌在细菌性腹泻中所占比率为5.3%(9/169)。河流弧菌除了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11.1%(1/9)外,其他15种抗生素均100%敏感。菌株携带率 toxR 及 vfh 为100%;而 hopO 的携带率为77.8%(7/9);vfp 的携带率为44.4%(4/9)。结论研究中的河流弧菌对多种抗生素敏感,未发现多耐药株;导致腹泻的河流弧菌主要携带 vfh 和 hopO。加强北京地区河流弧菌的耐药和毒力监测,有利于防控河流弧菌的感染和暴发流行。

    作者:周妍妍;闫东辉;苏建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阿霉素联合顺铂对人胃癌组织增殖和凋亡影响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阿霉素联合顺铂对人胃癌组织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作用,初步探讨阿霉素联合顺铂治疗胃癌的可能机制。方法常规培养人胃癌细胞株 SGC -7907,用不同浓度的阿霉素、顺铂分别单独及联合用药作用于细胞。采用 MTT 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凋亡的变化;Western blot 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阿霉素和顺铂能抑制 SGC -7907细胞的增殖,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时抑制率远远高于单药组( P ﹤0.01)。流式细胞测定仪显示单用阿霉素、单用顺铂以及联合用药在24 h 内对 SGC -7907细胞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1.89±1.25)%、(19.51±1.33)%、(30.02±2.49)%,联合用药组明显高于单独用药组( P ﹤0.01)。Western blot 检测显示,联合用药组 Bax 增加和 Bcl -2减小更为明显,caspase -3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强,与单药组相比差异显著( P ﹤0.01)。结论阿霉素与顺铂联合用药效果明显,可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促进胃癌细胞凋亡,其作用可能与激活 Bax、抑制 Bcl -2和活化 caspase -3有关。

    作者:张高宽;王漠;李平;韩志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晶体、胶体体液复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探究并分析晶体、胶体体液复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6%羟乙基淀粉130/0.4溶液+0.9%氯化钠溶液复苏,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复苏。观察并记录下两组患者复苏前、复苏24 h、复苏48 h 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氧合指数(PaO2/ FiO2)、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中心静脉压(CVP)以及所用液体量。结果经重复方差分析,两组患者 MAP、HR、PaO2/ FiO2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明显,随着治疗的进行,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 MAP、HR、PaO2/ FiO2组间、组间不同时间点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05)。两组患者 PVPI、EVLWI、CVP 多时间点比较差异明显,随着治疗的进行,两组患者 PVPI、EVLWI、CVP 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PVPI、CVP 组间、组间多时间点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05),两组患者 EVLWI 组间、组间多时间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两组患者液体使用量差异明显( P ﹤0.05),观察组复苏48 h 时液体使用总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而言,无论是使用晶体液进行复苏还是胶体液进行复苏,均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且效果无显著差异。但液体中加入胶体后能有效减少患者输液总量,降低患者容量负荷。

    作者:李晓;高伟芳;桑荣霞;张纪元;胡静;刘润;韩占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气钡双重造影和256排 CT 对胃癌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气钡双重造影和256排 CT 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2012年2月到2015年2月进行诊治的胃癌患者120例与胃炎患者120例,均进行气钡双重造影和256排 CT 检查与诊断,观察影像学特征与诊断效果。结果气钡双重造影诊断胃癌符合114例,胃炎符合108例,诊断符合率为92.5%;而256排 CT 诊断胃癌符合119例,胃炎符合118例,诊断符合率为98.8%;256排 CT 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气钡双重造影( P ﹤0.05)。气钡双重造影均能清楚显示胃癌大小、形态与病变范围;胃炎患者多表现为病灶部位息肉状,圆形或椭圆形。CT 表现为胃壁均质不规则增厚,强化后扫描病灶呈均质或者层状强;而胃炎患者表现为胃腔与胃壁正常,胃体不明显隆起。胃胃癌患者的血流量和血容量明显高于胃炎患者,而达峰时间明显低于胃炎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气钡双重造影和256排 CT 对胃癌的诊断均有很好的影像学特征,其中256排 CT 的诊断符合率更高,而 CT 灌注的应用能通过血供状况判定胃癌情况。

    作者:李德秀;付汉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经期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附件炎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经期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附件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10例慢性附件炎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在经期第1天开始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用药4天;对照组在经期结束后第4天开始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用药10天。两组均以3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 - C30)评分和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 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2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 P ﹤0.05)。观察组治疗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总体生活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复发率为7.2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18%( P ﹤0.05)。结论与经期结束后静脉注射阿奇霉素相比,经期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附件炎,疗效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能降低疾病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玮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锥形束 CT 对根管治疗前后病变区域变化的评估作用

    目的:分析锥形束 CT(CBCT)对患牙根管治疗前后病变区域变化的评估作用。方法选择接受根管治疗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采取 CBCT 扫描和数字化根尖片诊断,分析根管填充效果,比较治疗前后病变区域变化。结果两种方法评价中,42根根管意见不统一,X 线片和 CBCT 对根管充填长度评价存在显著差异( P ﹤0.05),X 线片和 CBCT 对根管充填密实度评价也存在显著差异( P ﹤0.05)。治疗前70颗牙髓炎,52颗根尖周病,其中根尖周病患牙采用 X 线片诊断24颗有根尖阴影,CBCT 诊断52颗有根尖阴影,回访后 X 线片诊断和CBCT 诊断根管治疗后疾病存在显著差异( P ﹤0.05)。CBCT 检测结果显示12例新增根管周病变,36颗未愈合。结论CBCT 能够准确评估根管治疗程度和效果,对治疗后疾病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杨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ATP 生物荧光法在监测器械清洗效果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 ATP 生物荧光法在监测器械清洗质量中的作用。方法采用 ATP 生物荧光法、微生物培养法、肉眼观察法和放大镜观察法进行监测器械清洗质量,比较不同方法合格率;并比较采用 ATP 生物荧光法监测器械清洗各个环节的清洗质量和监测培训前后器械清洗质量变化。结果采用不同方式检查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分别为,放大镜观察组(92.50%)、肉眼观察组(97.50%)、微生物培养法(82.50%)和 ATP 生物荧光法(67.50%);ATP 生物荧光法动态监测清洗质量显示,各个环节后器械清洗质量的合格(RLU≤2000)率为:初步冲洗后(10.00%),酶液浸泡刷洗后(45.00%),超声清洁后(57.50%)和干燥后(67.50%);经过培训后,ATP 生物荧光法监测显示,器械清洗质量总合格率由培训前的65.71%提升到培训后的86.30%( P ﹤0.05)。结论 ATP 生物荧光法可监测并提高器械各个环节清洗质量,是对肉眼观察法的重要补充。

    作者:何建云;何小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TSNⅡA 对大鼠 IRI 肾脏 TLR4/NF -κB 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SNⅡA)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肾脏 Toll 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 -κB)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下调作用,并分析其对肾脏 IRI 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选取雄性 Wistar 大鼠建立大鼠肾 IRI 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表法随机分为五组,每组12只,其中 A 组大鼠为假手术组;B 组为IRI 模型组;C 组为 ST2825干预组,注射 ST2825(100 mg/ kg);D 组为 Bay -7082干预组,注射 Bay -7082(50μg/ kg);E组为 TSNⅡA 干预组:实验前3 d 开始 TSNⅡA 干预组股静脉注射丹参酮ⅡA 注射液(5 mg/ kg),每天1次。18 h 后,取大鼠下腔静脉血液2 ml,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 -α)、白细胞介素1(IL -1)、白细胞介素6(IL -6)浓度,并处死大鼠,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 TLR4和 NF -κB 阳性表达率。结果 B、C、D 和 E 组 TLR4和 NF -κB 阳性率均高于 A组,C、D 和 E 组 TLR4和 NF -κB 阳性率均低于 B 组,E 组 TLR4和 NF -κB 阳性率分别为(38.27±2.87)%和(40.76±4.20)%,均高于 C 和 D 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B、C、D 和 E 组血清 TNF -α、IL -1和 IL -6水平均高于 A 组,C、D 和 E 组血清 TNF -α、IL -1和 IL -6水平均低于 B 组,E 组血清 TNF -α、IL -1和 IL -6水平分别为(76.02±4.28)pg/ L、(86.41±6.32)ng/ L 和(80.28±5.60)ng/ L,均高于 C 和 D 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TSNⅡA 能够下调大鼠肾脏 TLR4和 NF -κB 水平,抑制 TLR4/ NF -κB 信号通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实现对肾脏IRI 的改善与保护作用。

    作者:梅俪凡;欧银娟;林飞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临床特点分析与研究

    目的:研究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临床表现特点,并对相关特点进行比较与分析。方法58例确诊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按照血钾水平分组,正常组16例为正常血钾;低钾组42例为低血钾或存在低血钾病史。比较与分析两组临床生化检测指标和合并症及肾上腺 CT 检查等。结果两组患者年龄、血压、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低钾组男性患者比率、肌酐(Cr)水平均大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肾素活性(PRA)、餐后2 h 血糖、肾小球滤过率(GFR)、空腹血糖和 LDL - C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低钾组立位血醛固酮、联合降压药物使用量、24 h 尿蛋白、尿 K +、三酰甘油和24 h 尿醛固酮高于正常组,血 K +水平均低于正常组( P ﹤0.05)。两组患者心脑血管和糖脂代谢疾病发生率及颈动脉内膜厚度( IMT)、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颈动脉粥样斑块、左心室肥厚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经肾上腺 CT 检查,低钾组腺瘤发生率高于正常组,皮质增生发生率低于正常组( P ﹤0.05)。结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男性患者易发生低血钾,低血钾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较正常血钾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血压、血脂、血糖均升高,而低血钾患者主要以肾上腺瘤样为主,正常血钾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以肾上腺皮质增生为主,低血钾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并不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

    作者:钱丽雅;钱科威;李红;戴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DSA 机引导下射频热凝术治疗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数字血管减影机(DSA)引导下射频热凝术治疗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IT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2例老年 ITN 患者随机分为 A、B 两组,各31例。A 组采用 DSA 机引导下射频热凝术治疗,B 组采用伽玛刀治疗。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术后1周,3、6、12个月)的缓解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 组术后1周、3个月累计缓解率显著高于 B 组( P ﹤0.05),而两组术后6个月、12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A 组术后12个月复发率显著低于 B 组( P ﹤0.05)。两组并发症主要为面部感觉减退或麻木、局部皮下血肿、咬颌无力、张口受限,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DSA 引导下射频热凝术治疗老年 ITN 患者,定位准确,可提高疼痛缓解率,减少复发。

    作者:王文华;张佂宇;尹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无浆膜层侵犯的进展期胃癌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 D2根治术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究无浆膜层侵犯的进展期胃癌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 D2根治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在接受手术治疗80例无浆膜层侵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所采用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腹腔镜辅助手术)和对照组(开腹手术),每组4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指标,并发症以及生存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手术用时较对照组长,而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确较对照组具有优势( P ﹤0.05);在淋巴结清扫数量、并发症发生率和无瘤生存率上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05)。结论无浆膜层侵犯展期胃癌采用腹腔镜辅助 D2根治术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切口相对美观、恢复快等优势,在淋巴结清扫上与开腹手术具有相同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刘秋华;张伯;涂建成;周萃阶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妇科门诊 HPV 阳性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 Zung 氏焦虑自评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妇科门诊60例 HPV 阳性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选取60例 HPV 阴性的患者为对照组。结果HPV 阳性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显著高于 HPV 阴性患者。结论 HPV 阳性患者可能存在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问题,与其发病有关,临床医生应引起重视。

    作者:韩肖燕;杨桦;蒋国庆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心肌细胞中核因子-κB 信号通路在雷米普利治疗心肌梗死大鼠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心肌细胞中核因子-κB(NF -κB)信号通路在雷米普利治疗心肌梗死大鼠中的作用。方法利用 Olivette 方法进行试验分析,选取40只雄性 Wistar 大鼠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将大鼠分为模型组和雷米普利治疗组以及假手术组。术后给予大鼠雷米普利药物灌胃治疗,灌药治疗30 d 后处死大鼠,取大鼠心肌组织,然后检测大鼠的 NF -κB P50、NF -κB P65、核因子κB 抑制蛋白α(P - IκBα)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的NF -κB P50、NF -κB P65蛋白水平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大鼠,模型组 P - IκBα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雷米普利组 NF -κB P50、NF -κB P65、P - IκBα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梗死模型组大鼠血浆 ET 及 AngⅡ含量明显增高( P ﹤0.05);与梗死模型组比较,雷米普利可使大鼠血浆 ET 及 AngⅡ含量均明显降低( P ﹤0.05)。结论心肌细胞中 NF -κB 信号通路在雷米普利治疗心肌梗死大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NF -κB P50表达水平与心肌梗死进展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吴怡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不同剂量氟伐他汀强化治疗对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运重建后血浆 BNP 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剂量的氟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心衰患者脑钠肽( BNP)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从2013年4月到2014年1月,选取96例老年心衰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三组,接受氟伐他汀40 mg/ d(40 mg 他汀组)32例,氟伐他汀80 mg/ d(80 mg 他汀组)34例,对照组30例进行常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用药6个月、用药12个月后检测患者 BNP、N 末端心房利钠肽(NT - proBNP)、6 min 步行试验及心脏彩超测左室相关分数,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期末径(LVEDD)以及超敏 C 反应蛋白(hs - CRP)水平。结果40 mg 他汀组以及80 mg 他汀组显效和有效比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而40 mg 他汀组1以及80 mg 他汀组显效和有效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三组血清 NT - proBNP、血清 BNP、血清 hs - CRP 水平以及 LVEDD 均较治疗前降低,LVEF、6 min 步行距离较治疗前增加( P ﹤0.05),其中80 mg 他汀组较之对照组及40 mg 他汀治疗组降低幅度更明显( P ﹤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心衰患者在基础治疗上加用氟伐他汀,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清 BNP、hs - CRP水平,增加6 min 步行距离,改善患者心功能,且80 mg 氟伐他汀疗效优于40 mg 氟伐他汀,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师志芳;李立鹏;代婧;韩建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