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干预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李文静

关键词:优质护理干预, 新生儿, 家属满意度, 肺炎
摘要:目的:观察新生儿肺炎护理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的价值.方法:根据奇偶数字分组法将2017年2月-2018年10月本院接诊的肺炎新生儿70例分成两组,实验组35例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35例接受常规护理.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家属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14%、家属满意度为97.14%,比对照组的74.29%、80.0% 高,P<0.05.结论: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肺炎新生儿进行施护,能够显著提高其疗效,促进病情恢复,且有助于改善临床护理质量.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多潘立酮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多潘立酮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中心综合门诊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14例作为资料,随机分组各57例,对照组为复方消化酶胶囊治疗,观察组为多潘立酮片治疗,评价两组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49%与对照组82.46%比较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早饱消退时间、烧心消退时间、嗳气消失时间等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多潘立酮治疗可加快症状尽快消退,减轻患者不适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治疗价值较高.

    作者:李万鹏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ICU机械通气患者适时安全吸痰护理分析

    目的:对ICU机械通气患者适时安全吸痰护理操作要点以及护理效果进行深入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住ICU机械通气患者共100例参与研究,根据吸痰操作时间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A、B、C、D共4组.对于A组患者,在听诊肺部出现痰鸣音时即可执行吸痰操作;对于B组患者,在听到呼吸机压力报警声时即可执行吸痰操作;对于C组患者,在发现患者咳嗽时执行吸痰操作;对于D组患者,在护理人员主观认为时执行吸痰操作.其他安全吸痰护理措施相同.对四组患者的通气效果进行详细记录并比较.结果:在对四组患者吸痰操作5min后,A组患者的通气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三组患者.结论:对于ICU机械通气患者,在不同实际执行吸痰操作会对患者的通气效果产生较大影响,建议在肺部听诊痰鸣音时,即可对患者执行吸痰操作,可获得佳通气效果.

    作者:田晓芳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体检中心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路径在体检中心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4月-2018年5月我院体检者100例,将受检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分别施以常规教育及健康教育路径,观察两组受检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受检者施以健康教育路径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前者护理有效率为96%,后者护理有效率为66%,两组受检者护理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受检者护理满意度为94%,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8%,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将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体检中心护理工作中,有利于改善护理效果,使护患关系改善,提升护理依从性.

    作者:张亮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碘伏湿敷治疗甲沟炎52例分析

    甲沟炎是指甲沟或其周围组织的感染,多因刺伤、挫伤、倒刺或剪指甲过深等损伤而引起,临床较为多见,表现为患处红、肿、疼痛、伴炎性渗出及肉芽组织增生,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如不及时治疗,可成为甲下脓肿,严重者可继发为骨髓炎.

    作者:孟飞燕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普外科护理中细节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普外科护理中细节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4月至2018年9月期间接收的80例普外科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细节护理干预,分析不同护理后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结果:在护理满意率方面,观察组为95%,明显多于对照组72.5%,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投诉、护理纠纷与意外事件发生率上,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外科护理中细节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护理纠纷、投诉与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护理水准.

    作者:鲁红弟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构建

    目的:探索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的敏感指标,同时构建适于手术室的指标,使其在优质护理持续改进中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让手术室护理更加标准、量化.方法:检索国内外相关护理文献,对入选的文选进行客观的评价,运用德尔菲法进行函询问卷的编制,通过1轮内部函询以及2轮专家函询去修正和确定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的敏感指标.结果:终构建了一套15项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体系.协调系数为0.206到0.298,专家权威系数为0.87和0.84,数据表明结果可靠.结论: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为手术室的应用提供了客观的科学依据,它是一套实用的、专科的、可靠的体系,可以在手术室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蔡振花;彭瑞芹;周家琳;张蕾;李晓静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64排螺旋CT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对64排螺旋CT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中的应用价值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间收治的32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为其实施64排螺旋CT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经皮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64排螺旋CT在左冠主干狭窄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能够达到100%,与冠脉造影结果相同;在左前降支狭窄诊断的特异度及灵敏度均为95%;在右冠狭窄及左回旋支狭窄中的诊断灵敏度低.结论:将64排螺旋CT应用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当中,在冠脉血管狭窄中的诊断准确率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孙善见;孙乔;孙悦;孙凤香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复发性流产病因和治疗进展

    复发性流产患者约占育龄期夫妇的3% 左右,患者连续发生3次及3次以上的自然流产被称之为复发性流产,该病对患者家庭、心理等多方面均造成严重影响.鉴于此,本研究针对当前相关学术成果予以综合分析,从复发性流产发生原因入手,简要介绍当前先进的治疗措施.

    作者:易亮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分析对幽闭恐惧症患者行MRI检查时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及价值

    目的:探讨对幽闭恐惧症患者实施MRI检查时的心理护理方法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MRI检查时发生幽闭恐惧症的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放松训练、提供特定物品(眼罩、耳塞等)等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MRI检查发生幽闭恐惧症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患者紧张、恐惧症状,有助于患者顺利完成检查.

    作者:江群芳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心包炎的心电诊断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对急性心包炎临床症状表现以及心电学特点进行研究.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3月在本院接受急性心包炎病人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以随机选择的方式抽选24位急性心包炎病人,对他们的临床症状、心肌酶谱以及心电学演变的特点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急性心包炎和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症状的表现、特点、心电图的表示以及心肌酶谱都有一定的差异.结论:急性心包炎病人可以按照临床症状的表现、心肌酶谱以及心电学等方面的演变来进行诊断,这种方式适合临床医学研究的判断.

    作者:闫珩;郭宏;乔玉红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多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行肺动脉血管造影的诊断效果.方法:对接受多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的24例肺动脉栓塞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探讨.结果:24例病人在螺旋CT图像中提示1321支肺动脉,在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叶肺动脉以及段肺动脉和亚段肺动脉等均提示有不同程度栓塞,共计282支(21.35%);中心型充盈缺损56例、偏心型充盈缺损132例、附壁血栓14例、完全阻塞型充盈缺损80例.结论:在肺动脉拴塞临床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行肺动脉血管造影具有操作便捷、安全性高、无创和可靠性高等优点,对于肺动脉栓塞病人的及时明确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朱帅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两种微创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两种微创手术方式(LC+LCBDE和ERCP/EST+LC)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在2010年2月到2018年10月所收治的1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本文的A组,为所有患者均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LC+LCBDE)进行治疗;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1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本文的B组,为所有患者选择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RCP/EST+LC)进行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做比较.结果 治疗以后本文A组患者的一次取石成功率为93.33%(14/15),B组患者为93.33%(14/15),P>0.05,两组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评价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A组患者为6.67%(1/15),B组患者为6.67%(1/15),两组患者无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评价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本文A组患者相对B组患者更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进行治疗时,为患者选择LC+LCBDE和ERCP/EST+LC两种手术方案均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但从经济效益和住院时间角度而言,LC+LCBDE手术方案相对更为理想,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和更少的费用中取得更理想的效果,因此可推荐为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张孝良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分析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肾结石患者,根据其手术治疗方法纳入开放组与实验组(n=45).开放组实施开放手术治疗,实验组实施经皮肾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开放组患者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相对较短,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开放组患者并发症发生7例,实验组患者术后出现1例并发症,差值存在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的效果较好,能够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适合于临床推广.

    作者:贺享军;龚亚军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无缝隙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控制及预后的效果

    目的:探索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无缝隙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调2018年7月 ~10月我院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档案,以数字均衡法为基准,分别实验组与参照组,分别施以无缝隙护理与单一护理,评估2组SAQ评分结果 、预后状况、护理满意状况.结果:2组相较而言,实验组SAQ评分结果更高(p<0.05),、;实验组预后状况更好(p 0.05);实验组护理满意状况更高(100.00%vs.86.67%)(p<0.05).结论: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工作中,实施无缝隙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大幅提升患者预后及护理满意状况,临床应用效果颇为明显,因此,可以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黄素梅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耳穴压籽联合穴位贴敷法在缓解全膝置换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耳穴压籽联合穴位贴敷疗法对于缓解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10--2018.10我院骨科病区收治的需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分配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30例以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术后常规使用静脉镇痛泵,持续少剂量麻醉药物泵入用行术后镇痛;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运用耳穴压籽联合穴位贴敷疗法.两组病人对比疼痛及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疼痛、肌力、稳定性等方面的指标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存在不仅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有很大的影响,同时,在患者的生活、心理等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目前多模式镇痛尚存在一系列不良反应,耳穴压籽联合穴位贴敷疗法对于疼痛的临床观察具有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陈静;张春玲;王岚;秦小君;刘珊;石加菊;吉丽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急救护理干预在颅脑损伤并发脑疝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究急救护理干预在颅脑损伤并发脑疝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在我院急诊科抢救的颅脑损伤并发脑疝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号单双数,将之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急救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急救情况.结果 在抢救时间、住院时间上,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颅脑损伤并发脑疝中实施急救护理干预,可提升急救效率,改善预后,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刘映云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红心火龙果果酒发酵特性的研究

    火龙果是我国种植十分广泛,也有着较高的药用和保健价值,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同时红心火龙果酒也有着一定的市场潜力,基于此,本文论述了红心火龙果酒的发酵特性.

    作者:罗建斌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疑似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复极综合征1例

    早期复极综合征是发生于青壮年男性的一种良性病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正常变异心电图,其中较低的R波振幅、较高的ST段抬高都是支持急性心肌梗死的理由,在临床上极易漏诊和误诊,常伴有胸痛、心前区部分不适、心悸、胸闷等症状.早期复极综合征心电图常以J点(在QRS复合体与ST段交界处)、ST段呈凹面向上或上斜型抬高为特征.在急诊室常有12%的胸痛患者在心电图上的表现为早期复极综合征,这便常常成为医生的挑战[1].本文报道了急诊患者疑似心肌梗死但实际诊断为早期复极综合征1例,便于使得临床医生对于早期复极综合征有更深刻的了解.

    作者:王誉旋;杨光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联合居家自我护理对脑出血病人生活自理能力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联合居家自我护理对脑出血病人生活自理能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到2018年7月80例脑出血保守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患者,应用临床护理)和观察组(4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居家自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QOL评分和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居家自我护理对脑出血病人生活自理能力提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张义雁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对急性脑梗死中的抢救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对急性脑梗死中的抢救效果.方法 选择从2016年8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本研究,依据入院单双号的原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设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分别实施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总有效率.结果 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97.06%)显著高于参照组(73.53%),P<0.05.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开展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可将抢救效果显著提升.

    作者:张红莉 刊期: 2019年第12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