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晓燕
目的 研究对行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患者实施系统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80例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相关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意义上的护理,实验组则采取系统护理,将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结果 针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及术后相关情况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行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患者实施系统护理能够显著地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在后续的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王璐;何孙云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脑炎患儿临床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11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被选入本次研究,将入组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55例,分别设为常规护理组、护理路径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临床护理路径.结果:组间比较显示两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护理路径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短于、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脑炎患儿临床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实施效果.
作者:俞一芳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自2017年7月到2018年7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64例内科患者,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有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总护理满意度(96.3%)远远大于对照组的总护理满意度(85.4%);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8.8%,比对照组护理有效率89.0% 高,且这两种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医院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有效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姚静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药品实库存管理模式在门诊药房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医院信息系统(HIS),在实施药品实库存管理模式后,将实施前后门诊药房管理工作中的药品账物相符率、领药效率、盘点效率、药品盘点误差率及药品周转率等各项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在门诊药房管理中实行实库存管理模式后,工作效率、账物相符率、药品盘点误差率、药品周转率等均有明显的提高.结论: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IS),实施药品实库存管理模式在门诊药房管理中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药品管理水平.
作者:戴亦娴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导致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总结相关改善措施.方法:于2016年11月起 ~2018年11月毕,在我院选取220例检验不合格的血液标本,整理归纳不合格的原因以及各个原因所占的比例,从而给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选取的220例检验不合格血液标本中导致检验不合格的原因主要可分为溶血、凝血、标本量较少等,所占比例分别为12.72%、37.27%、21.81%.结论:导致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可分为多种,不仅要求医院对相关管理制度予以完善,而且应强化医务人员在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的工作和操作规范,从而促使血液标本经验工作具有有效性.
作者:吴婷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入选此次研究中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选自我院2017年6月-2018年7月期间,60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方法平均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患者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流程,观察组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比两种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①观察组患者急诊时间、救治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通过对比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②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对比形成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减少抢救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提升抢救成功率.
作者:叶桂英 刊期: 2019年第12期
恶性肿瘤是致死率非常高的一类疾病,常见的有肺癌、乳腺癌、肝癌、胃癌等.疼痛是这类患者的典型症状,很多患者在疼痛难忍的情况下不得不服用止痛药以缓解疼痛感.在针对疼痛症状给药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患者担心药物成瘾,对止痛药有抵触心理;医务人员未主动评估疼痛程度,未及时给予患者止痛药物,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非常重要.本文就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用药的护理研究进行综述,详情如下.
作者:肖岩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在阴道顺娩产妇产后2小时内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6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200例产妇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100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100例接受快速康复护理.两组均统计在产妇产后出血量、产后疼痛情况、乳汁分泌始动时间、疲劳程度、产妇满意度等指标上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12.00% 显著优于对照组23.00%,p<0.05.观察组产妇VAS评分(3.24±1.15)、FSAS评分(4.12±1.08)、乳汁分泌开始时间(5.34±1.28)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5.35±1.42)、(6.55±1.16)、(8.59±2.07)h,p<0.05.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97.00% 显著高于对照组90.00%,p<0.05.结论:通过对顺产产妇产后2h行快速康复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减轻产后疼痛,促进乳汁分泌,提高产妇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琼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初产妇自然分娩应用有效沟通护理法的价值.方法:2016年8月-2018年9月本院接诊且行自然分娩的初产妇120例,采用数字抽签法分成实验和对照两组(n=60).对两组都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加用有效沟通护理法.分析两组产后出血的发生情况,比较剖宫产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67%、剖宫产率为1.67%,比对照组的11.67%、13.33% 低,P<0.05.实验组分娩期间的VAS评分为(2.47±0.96)分,优于对照组的(4.24±0.53)分,P<0.05.结论:利用有效沟通护理法对接受自然分娩的初产妇进行干预,可显著将其其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剖宫产术,并有助于减轻其分娩期间的疼痛感,建议采纳.
作者:林莉 刊期: 2019年第12期
我国实行新医改政策的目的 主要是为了进一步促进以及完善当下医疗事业,新医改政策明确指明和规划了未来医疗体制的发展方向.而对于医疗事业的主体医院来说,在新医改这样的大背景下,内部执行工作重要的莫过于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为了在激烈的市场上立稳脚跟,医院在服务期间,科学合理的进行财务管理以及会计核算工作就成为了重中之重.本文主要从多个角度阐述了当下医院财务管理以及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应对措施.
作者:兰星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析把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脑出血患者的急诊急救过程之中的临床意义与价值.方法:把本医院从2017年7月到2018年5月收治的74例脑出血病患作为此次研究的探析对象.分组方法是随机数字表法,把74例病患分成了试验组、参照组各37例病患.参照组37例病患的护理模式是常规模式,试验组37例病患的护理模式是预见性护理.把这两个组病患的并发症发生状况与神经功能状况当做此次研究的观察指标.结果:试验组37例病患的并发症明显比参照组病患的少,NIHSS量表评分明显比参照组病患低,二者比较得出P小于0.05的统计学结局,有进一步探析的重要价值.结论:把预见性护理应用在脑出血病患急诊急救过程之中能够减少并发症发生概率,提高预后.
作者:龚文玲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究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护理方式与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感染科接受治疗的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患者共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型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方法后临床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都优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实施后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的常规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构建一个较为健康的心理状态,有助于病情的有效康复,因此,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春花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究超声诊断乳腺肿块的影像特点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84例乳腺肿块患者,对其实施超声诊断.结果:84例患者中,良性肿瘤67例,恶性肿瘤17例.良性肿瘤:肿块形状规则,边缘光滑,界面清晰,内部有弱回声或者无回声,无钙化,侧方有阴性,弹性成像多为绿色,纵横比超过1;恶性肿瘤:肿块形状不规则,边缘粗糙,界面回声不清晰,内部有不均质低回声,有微小钙化情况,后步回声明显,弹性成像多为蓝色,纵横比超过1;良性肿瘤患者的血流丰富情况优于恶性肿瘤患者(P<0.05).良性肿瘤患者的RI低于恶性肿瘤患者,良性肿瘤患者的Vs与Vd指标高于恶性肿瘤(P<0.05).结论:对乳腺肿块患者应用超声诊断临床价值高,可根据影像特点对肿块性质进行区分,操作安全性高,对机体无创伤,操作简单,医疗费用低,漏诊率低,符合临床需求.
作者:唐彦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胃肠外科老年患者空肠输注肠内营养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本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94例胃肠外科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实验组(综合护理干预),每组患者47例,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护理指标.结果:实验组的TFN、ALB、24hUP、PA四项空肠输注肠内营养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肠内营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胃肠外科老年患者的实际情况,在予以空肠输注肠内营养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胃肠功能,增加肠内营养含量,获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因此,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沈婷婷 刊期: 2019年第12期
儿童眼科护理是一项高风险特性的工作,在护理中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任一缓解出现失误都可能给护理带来风险,因此,在对儿童眼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寻找合理的护理对策尤为重要.
作者:刘洁;王敏;马蓉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分功感染科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出现职业暴露的几种常见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制定科学的防护措施.方法 分析我院感染科护士在日常工作中面临的危险因素,包含物理以及生物领域的危险因素,思考护士在职业工作中因为自身原因或者是不可预知因素导致的危险.结果 针对感染科而言,职业暴露通常是发生在临床治疗操作中,出现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是护理人员不具备较高的风险意识,也不具备风险因素的洞察和预见能力,同时也受到医院防护措施的影响.结论 应该对感染科护理人员开展职业暴露的教育,科室应该制定科学且全面的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制度,让护理人员可以正视职业暴露的同时也能树立安全意识,将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控制在低范围.
作者:张颖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3月 ~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30例;参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运用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经护理后,其焦虑与抑郁评分显著下降,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与参照组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护理干预用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护理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侯敏;孙鑫;张宁宁;侯欣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在宫腔镜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采用宫腔镜治疗的60例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宫腔镜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的围术期实施针对性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刘亚群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行肺动脉血管造影的诊断效果.方法:对接受多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的24例肺动脉栓塞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探讨.结果:24例病人在螺旋CT图像中提示1321支肺动脉,在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叶肺动脉以及段肺动脉和亚段肺动脉等均提示有不同程度栓塞,共计282支(21.35%);中心型充盈缺损56例、偏心型充盈缺损132例、附壁血栓14例、完全阻塞型充盈缺损80例.结论:在肺动脉拴塞临床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行肺动脉血管造影具有操作便捷、安全性高、无创和可靠性高等优点,对于肺动脉栓塞病人的及时明确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朱帅 刊期: 2019年第12期
前言近年来 ,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和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 , 临床上对于血液的需求量越来越多 , 而随之而来的血液安全问题也就越来越突出 , 值得重视.血站检验科作为检测献血者血液传染指标的主要部门 , 保证血液质量 , 提高血液检测水平 , 保障血液安全是血站检验科的重要使命.血液是保持机体环境平衡、促进新陈代谢的重要组织.若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出现生理变化,会进一步影响全身组织及器官发生严重后果;反之,机体组织或器官发生病变 , 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也会有所改变 [1].
作者:张富华 刊期: 201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