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腰椎间盘突出与膨出的CT分型及鉴别诊断

谭速成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 膨出, CT, 鉴别
摘要: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与膨出的CT表现,并探讨腰椎间盘突出与膨出的相关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2016-2018年就诊患者CT影像表现,同时分析腰椎间盘突出与膨出的分型及相关CT图像鉴别诊断.结果:117例患者中椎间盘突出36例,椎间盘膨出39例,椎间盘非对称膨出17例,椎间盘突出合并各类型膨出25例.结论:当椎间盘膨出时,>50% 周径(>180°),超出椎体边缘>2mm.当椎间盘非对称膨出时,>25% 周径(>90°).当椎间盘突出时,<25% 周径(<90°),基底宽于突出的椎间盘组织.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 研究对行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患者实施系统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80例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相关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意义上的护理,实验组则采取系统护理,将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结果 针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及术后相关情况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行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患者实施系统护理能够显著地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在后续的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王璐;何孙云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人性化护理在心内科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目标探究并分析在心内科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国心内科于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且回顾性的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将患者分成两组,其中将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48例患者当作对照组,另将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的48例患者当作观察组,比较两中护理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77.08%,(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内科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理,能够在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同时,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被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作者:任晓菁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选取来我院就医的71例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研究,分为研究组(n=35例)和参照组(n=36例),研究组患者给予泮托拉唑进行治疗,参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7.14%显著优于参照组80.56%,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明显低于参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7.78%,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给予泮托拉唑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冯永寿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涡轮钻法和常规法拔除在下颌低位近中阻生齿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在拔除下颌低位近中阻生齿患者的过程中应用内涡轮钻法和常规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时间为2016年8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下颌低位近中阻生齿患者153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研究组77例,采用内涡轮钻法进行牙齿拔除,参照组76例,采用常规法进行牙齿拔除,比较两组的牙齿拔除时间,治疗后VAS疼痛评分以及两组的并发症和张口受限的程度.结果:研究组牙齿拔除时间短于参照组,疼痛VAS评分和并发症率低于参照组,张口受限的程度也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拔除下颌低位近中阻生齿患者的过程中应用内涡轮钻法,减少患者手术时间和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改善张口受限,因此可在治疗下颌低位近中阻生齿中广泛应用.

    作者:张柳叶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在我院实施择期手术治疗的患者11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有患者55例,期间对照组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细节护理可有效的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保证手术安全,并可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宗莉萍;雷华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全髋与半髋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效果对比体会

    目的:对比分析全髋与半髋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收治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共74例作为实验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设定观察组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设定对照组接受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手术过程指标、Harris评分变化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观察组下地行走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两组无数据显著差异(P>0.05).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P<0.05).结论:临床对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治疗中,可根据患者的综合条件,优先考虑全髋关节置换术,但对于身体条件较差,活动需求不强的患者,可选择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

    作者:么之鹏;贾少鹏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分析结肠镜肠道准备中进食低渣饮食的效果

    目的:探讨结肠镜肠道准备中进食低渣饮食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60例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在本院接受健康检查者的资料,根据进食方式不同分组,对照组进食流质饮食,观察组在结肠镜检查前24h晚餐进食低渣饮食.分析对比两组的肠道清洁度、低血糖发生率和睡眠-舒适度.结果:观察组肠道清洁度和睡眠-舒适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结肠镜肠道准备过程中,可进食低渣饮食,不仅可以保证患者睡眠质量和舒适度,还能够有效防止低血糖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粟玲;张琴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对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的护理要点以及效果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案.对两组患者出血量、止血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在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案后,观察组患者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同时止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于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需要对患者日常生活、心理状态等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改善疗效,促进患者预后.

    作者:蔡庆英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分析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研究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8月 ~2018年3月期间接诊的101宫颈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01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50例,研究组患者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以及术后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术后自护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各项癌症康复评价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明显,体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宫颈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能够提高患者自护能力,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江燕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探究光固化复合树脂应用于牙体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评估光固化复合树脂应用于45例牙体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筛选该院2015年6月—2017年4月接收的牙体缺损修复患者45例(98颗患牙)作为研究对象,以不同修复方法对45例牙体缺损修复病例展开分组:实验组(n=23例,展开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参照组(n=22例,展开嵌体修复),同时观察、比对两组牙体缺损患者修复成功率.结果 以不同方法修复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1~2年的追踪随访,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23例:20例(86.96%)修复成功,3例(13.04%)修复失败;参照组22例:16例(72.73%)修复成功,6例(27.27%)修复失败,组间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牙体缺损修复患者开展各项修复工作时,建议选择光固化复合树脂进行修复,此种修复方式可大大提升患者修复治疗成功率的同时,修复方法也较为简单及美观,临床效果较显著.

    作者:王雪艳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对急性脑梗死中的抢救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对急性脑梗死中的抢救效果.方法 选择从2016年8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本研究,依据入院单双号的原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设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分别实施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总有效率.结果 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97.06%)显著高于参照组(73.53%),P<0.05.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开展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可将抢救效果显著提升.

    作者:张红莉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腹腔镜结合快速康复外科在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黏连性肠梗阻患者通过腹腔镜与快速康复外科进行联合治疗,对患者获得的手术指标、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将联合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治疗依据.方法:本次研究,笔者从我院在2017年3月至2018年3年,两年时间内收治的黏连性肠梗阻患者中随机抽取出100例患者,进行试验研究,将其当成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化方法分成两组,每组由50例患者组成,一组患者通过腹腔镜与快速康复外科进行联合治疗,叫做观察组,一组患者通过开腹手术方法进行医治,叫做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研究比较,从而将腹腔镜与快速康复外科对于黏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以期为临床中治疗黏连性肠梗阻患者提供有效依据.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住院时间(d)分别为:(55.92±6.8)、(20.6±7.3)、(5.5±0.9),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住院时间(d)分别为:(130.25±18.2)、(150.9±21.5)、(11.8±2.0),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显著优良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为:1例发生肺部感染,2例患者病情复发,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为:3例发生肺部感染,1例发生泌尿感染,1例发生切口感染,6例患者的病情出现复发情况,两组间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黏连性肠梗阻患者通过腹腔镜与快速康复外科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手术指标得到显著改善,术后并发症概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张洪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中药熏洗坐浴改善肛肠科常规术后疼痛水肿的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坐浴改善肛肠科常规术后疼痛水肿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我院肛肠科行常规术后出现疼痛水肿患者82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术后给予温水熏洗坐浴,观察组给予中药熏洗坐浴,3天为一疗程,比较第一疗程和第二疗程的疼痛评分和水肿评分.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第一疗程和第二疗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水肿评分第一疗程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水肿评分第二疗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熏洗坐浴用于改善肛肠科常规术后疼痛水肿,效果较好,可快速减轻患者局部疼痛,有效提高肛肠科常规术后疼痛水肿治疗效果,对于肛肠科手术治疗术后恢复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寒青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中药苦参汤坐浴用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苦参汤坐浴用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我院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患者96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给予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观察组给予中药苦参汤坐浴,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1.67% 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平均疼痛评分、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苦参汤坐浴用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疗效确切,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切口水肿、渗血等并发症,减轻术后疼痛,促进创面愈合,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须荣宗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CT引导下腹腔神经丛注射亚甲蓝治疗癌性疼痛一例

    癌性疼痛,或称晚期癌痛是造成癌症晚期患者痛苦的主要原因之一,癌痛有多种治疗方法,其中药物治疗是主要、常用的措施,但对于晚期顽固性癌痛患者,单纯使用药物已经不能很理想的控制疼痛,目前有许多报道称CT引导下腹腔神经丛毁损术治疗以胰腺癌为首的顽固性腹痛效果较理想,此次我们汇报一例CT引导下腹腔神经丛注射亚甲蓝治疗肾癌晚期引起的顽固性腹痛.

    作者:孟琦;李仁淑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临床不良反应回顾

    目的:探析药物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临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各类炎症患者(60例)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头孢他啶治疗,观察组采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抗炎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疾病痛楚,但在治疗过程中需注意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作者:赵东琴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护理

    目的 研究整体化护理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7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B组采用整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率,护理前后血糖和生活质量变化情况,护理投诉事件.结果 B组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率高于A组(P<0.05).两组护理后血糖和生活质量均显著改善,且B组改善幅度较A组高(P<0.05).B组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 给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整体化护理干预方式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血糖水平,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水平的提升,提高护理满意率,减少投诉事件,值得推广.

    作者:张鲁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扎来普隆、佐匹克隆和艾司唑仑对失眠症的疗效评价

    目的:比较扎来普隆、佐匹克隆和艾司唑仑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145例诊断为失眠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7)、观察组(n=48)和研究组(n=50),三组分别应用上述药物进行治疗,评价三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x2=0.132,P=0.716;对照组与研究组比较x2=0.006,P=0.938;观察组与研究组比较x2=0.201,P=0.654;三组有效率比较数据无差异,P均>0.05.结论:三种药物的治疗效果相当,对早期失眠患者减分明显,对于入睡困难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但扎来普隆、佐匹克隆与艾司唑仑比较,扎来普隆、佐匹克隆的用药不良反应明显较少,患者耐受性高,对于患者其他功能性影响还需进一步进行研究.

    作者:刘亚静;谭成坤;刘玉茹;苏金明;宁佳;刘长江;玉兰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高压氧结合针灸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运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高压氧结合针灸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运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85例进行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将患者分为单一组(n=42)和联合组(n=43),在常规药物治疗,吞咽训练等基础上,分别采取针灸治疗和高压氧结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单一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35%、80.95%,差异显著(P<0.05);经过治疗后,联合组患者VFC评分、SWAL-QOL评分均优于单一组患者(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取高压氧结合针灸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田焱林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抗糖尿病药物的临床用药探究

    目的: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究抗糖尿病药物的临床用药情况,希望能够在大程度上为临床用药提供切实有效的参考依据.方法:有针对性的选择在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有100例患者,针对抗糖尿病药物的临床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特别针对其重要数据,其中包括其药物的种类、用药的频度以及销售金额等一系列相应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从相关的调查研究,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抗糖尿病药物的销售金额从整体上来说,有持续增加的显著趋势,特别是胰岛素类药物的销售所占的比例是高的.结论:从医学的角度来讲,导致糖尿病产生的诱发因素是比较多的,特别是与胰岛素的分泌情况有着十分直接的内在关联,对于这种情况来说,抗糖尿病药物具备十分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市场空间,在价格方面趋向于比较适中,并且质量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安全性能更稳定、更可靠.

    作者:李静 刊期: 2019年第12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