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扎来普隆、佐匹克隆和艾司唑仑对失眠症的疗效评价

刘亚静;谭成坤;刘玉茹;苏金明;宁佳;刘长江;玉兰

关键词:扎来普隆, 佐匹克隆和艾司唑仑, 失眠症
摘要:目的:比较扎来普隆、佐匹克隆和艾司唑仑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145例诊断为失眠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7)、观察组(n=48)和研究组(n=50),三组分别应用上述药物进行治疗,评价三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x2=0.132,P=0.716;对照组与研究组比较x2=0.006,P=0.938;观察组与研究组比较x2=0.201,P=0.654;三组有效率比较数据无差异,P均>0.05.结论:三种药物的治疗效果相当,对早期失眠患者减分明显,对于入睡困难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但扎来普隆、佐匹克隆与艾司唑仑比较,扎来普隆、佐匹克隆的用药不良反应明显较少,患者耐受性高,对于患者其他功能性影响还需进一步进行研究.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调剂中易混淆中药饮片鉴别方法评价

    目的:分析并探讨当前中药临床调剂当中的几种易混淆中药饮片鉴别方法.方法:对全县中药房工作人员的工作展开调查分析,结合查阅资料总结分析当前中药临床调剂发生混淆现象的因素,并分析主要混淆的几组中药饮片.结果:当前导致中药饮片混淆的原因主要包括药用部位相同、加工方法相同、炮制工艺相同以及品名相同.中药的用药部位相同导致混淆的中药主要为徐长卿与细辛、肉桂与阴香桂;加工方法相同导致混淆的中药主要为芦荟与儿茶;炮制工艺导致混淆的中药主要为小蓟炭与艾叶炭;药名相似导致混淆的中药主要为参叶与人参叶.结论:在临床调剂中,对于易混淆的部分中药饮片药房工作人员应当掌握有效鉴别方法,提升其鉴别水平,避免导致混淆事件.

    作者:张永胜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职业性铅中毒患者驱铅治疗中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职业性铅中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6年10月-2018年9月本院接诊且行驱铅治疗的职业性铅中毒病患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甲组和乙组(n=10).两组驱铅治疗都应用依地酸二钠钙,实验组治疗期间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分析两组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比较驱铅治疗效果等指标.结果:实验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实验组驱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0%,优于对照组的80.0%,P<0.05.结论:于职业性铅中毒病患驱铅治疗中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其进行施护,可显著提升疗效,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改善.

    作者:马晓丹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单位105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统计意外针刺发生情况.结果:在105名护理人员中有89例名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事件,发生率为84.76%.其中有81名为护理操作过程时发生针刺伤,有16名护理人员承认未主动上报针刺伤,有98名护理人员愿意主动参与医院组织的针刺伤知识培训和学习.结论:由于护理人员日常工作量比较大,自我保护意识不足,对于针刺伤危害无安全防护知识,操作不规范.所以医院需要注重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和技能操作培训.

    作者:刘丽琴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分析对幽闭恐惧症患者行MRI检查时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及价值

    目的:探讨对幽闭恐惧症患者实施MRI检查时的心理护理方法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MRI检查时发生幽闭恐惧症的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放松训练、提供特定物品(眼罩、耳塞等)等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MRI检查发生幽闭恐惧症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患者紧张、恐惧症状,有助于患者顺利完成检查.

    作者:江群芳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人性化护理对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分析人性化护理对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中,选取在2017年1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78例进行对照研究,按照患者入院后病床的单双号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39例观察者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给予另外3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认知能力、生理能力、心理状态、社会能力以及情感能力评分和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比对照组的评分高,P<0.05,差异较显著.结论:对肾功能衰竭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有利于提高患者自身的护理管理能力,护理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丽霞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老年脑梗塞患者应用个性化心理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老年脑梗塞患者治疗过程中个性化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5年6月到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脑梗塞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健康各项评分,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干预前心理健康各项评分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干预后两组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所改善,但干预后各项评分组间对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老年脑梗塞患者治疗过程中个性化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促使患者心理健康度提升,并让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效果得到提升,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朱艳;马娜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腰椎间盘突出与膨出的CT分型及鉴别诊断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与膨出的CT表现,并探讨腰椎间盘突出与膨出的相关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2016-2018年就诊患者CT影像表现,同时分析腰椎间盘突出与膨出的分型及相关CT图像鉴别诊断.结果:117例患者中椎间盘突出36例,椎间盘膨出39例,椎间盘非对称膨出17例,椎间盘突出合并各类型膨出25例.结论:当椎间盘膨出时,>50% 周径(>180°),超出椎体边缘>2mm.当椎间盘非对称膨出时,>25% 周径(>90°).当椎间盘突出时,<25% 周径(<90°),基底宽于突出的椎间盘组织.

    作者:谭速成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舒适护理在根管治疗四手操作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分析舒适护理在根管治疗四手操作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从2016年5月 ~2018年11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56例接受根管治疗的患者选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两组,给予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四手操作护理,而28例观察组在四手操作的基础上联合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在根管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相比对照组明显较低,P<0.05;通过护理治疗后对比得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根管治疗四手操作护理中联合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获得更高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吴成萍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程序教学法巩固心肺复苏培训效果的探讨

    目的:探讨程序教学法对急救中心现场急救护理人员心肺复苏培训效果的巩固作用.方法:将在我中心参加心肺复苏培训的急救中心护理人员共计54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7名.对照组采用情景教学法,其后自主复习巩固;实验组则在情景教学后,采用程序教学法来巩固.培训的前、中、后分别进行理论和操作技能两项测验共三次,对两项成绩的分数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后一次理论和操作技能的考核成绩,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巩固培训的效果是程序教学法显著高于自主复习.结论:程序教学法可显著提升心肺复苏的培训效果,据此认为程序教学法是一种可巩固心肺复苏培训效果的有用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龙兴霞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风险管理在医院行政管理中的运用

    本文结合医院行政管理现状,通过构建医院内部风险管理平台,针对医院行政管理存在的风险问题及成因,对其风险控制与解决方法进行研究,以促进风险管理在医院行政管理中的运用,提高医院行政管理水平.

    作者:王丽琼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急救护理干预在颅脑损伤并发脑疝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究急救护理干预在颅脑损伤并发脑疝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在我院急诊科抢救的颅脑损伤并发脑疝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号单双数,将之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急救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急救情况.结果 在抢救时间、住院时间上,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颅脑损伤并发脑疝中实施急救护理干预,可提升急救效率,改善预后,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刘映云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CT引导下腹腔神经丛注射亚甲蓝治疗癌性疼痛一例

    癌性疼痛,或称晚期癌痛是造成癌症晚期患者痛苦的主要原因之一,癌痛有多种治疗方法,其中药物治疗是主要、常用的措施,但对于晚期顽固性癌痛患者,单纯使用药物已经不能很理想的控制疼痛,目前有许多报道称CT引导下腹腔神经丛毁损术治疗以胰腺癌为首的顽固性腹痛效果较理想,此次我们汇报一例CT引导下腹腔神经丛注射亚甲蓝治疗肾癌晚期引起的顽固性腹痛.

    作者:孟琦;李仁淑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护理方式比较研究

    目的:探究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护理方式与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感染科接受治疗的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患者共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型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方法后临床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都优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实施后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的常规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构建一个较为健康的心理状态,有助于病情的有效康复,因此,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春花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非洛地平与硝苯地平临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非洛地平与硝苯地平在原发性高血压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7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非洛地平组与硝苯地平组,每组患者37例,对比两组患者实施不同药物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非本地平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硝苯地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洛地平组治疗后的舒张压、收缩压指标情况均优于硝苯地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洛地平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与硝苯地平相比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因此,具有极高的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作者:徐晶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大学生群体睡眠质量分析

    良好充足的睡眠是保证我们一天精力充沛的前提条件,我们一生当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因此睡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睡眠质量方面又是个容易被人忽视的群体,大学生面临着走向社会工作、人际交往等各方面问题很容易导致睡眠问题.本文对大学生群体睡眠现状进行分析,综述当前大学生群体睡眠质量,影响大学生睡眠的相关因素:体质健康、生活方式、心理健康、生活环境等,并提出相关对策来提高大学生群体的睡眠质量,预防和减少失眠症的发生.

    作者:黄思福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应用产前瑜伽训练改善初产妇分娩方式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并分析产前瑜伽训练对改善初产妇分娩方式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6年2月~2018年8月之间收治的175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参照组(88例)和训练组(87例).参照组产妇予以常规产前护理,训练组产妇予以产前瑜伽训练,对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和分娩产程的时间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训练组产妇选择阴道自然分娩的百分比显著高于参照组产妇,选择剖宫产分娩方式的产妇百分比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在自然分娩方式中,训练组长度的分娩产程时间除第三产程外均显著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初产妇在分娩之前进瑜伽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其自然分娩的比例,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凤春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糖尿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

    目的:分析糖尿病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糖尿病治疗的患者中进行随机抽取,本研究共计纳入患者347例,对所选研究对象临床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包括患者性别、年龄等.结果:共计79例患者出现医院感染,占22.77%,共检出3株真菌,占3.80%,29株革兰阳性菌,占36.71%,47株革兰阴性菌,占59.49%.糖尿病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侵入性操作、应用抗菌药物、糖尿病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结论:糖尿病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风险较高,必须根据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免加重患者痛苦以及经济负担.

    作者:邢姝霞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临床护理干预疗效分析

    目的:本次通过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病患进行一系列的护理干预,分析和探讨终的临床医治效果,旨在可以选出适合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医院内接受治疗和护理干预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病患共60名为此次的主要研究对象,分别在服药、心理、饮食和运动方面给予60名病患不同的护理干预工作.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工作后,病患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处于正常范围值.结论:此次发现在服药、心理、饮食和运动等方面给予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不同的护理方式可以明显缓解病患的病情严重程度.因此值得相关领域内的大力研究和广泛应用.

    作者:吕凤玉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急性期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急性期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回顾2017年1月~2018年3月脑卒中后抑郁急性期患者90例以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临床治疗方法,观察组则给予急性期康复治疗.比较两组脑卒中后抑郁急性期康复效果;抑郁症状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脑卒中后抑郁急性期康复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抑郁症状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期康复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急性期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显著减轻患者抑郁情绪,使其急性期得到更好的恢复,改善神经功能和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提升生活质量,缩短康复的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褚世滨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ICU机械通气患者适时安全吸痰护理分析

    目的:对ICU机械通气患者适时安全吸痰护理操作要点以及护理效果进行深入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住ICU机械通气患者共100例参与研究,根据吸痰操作时间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A、B、C、D共4组.对于A组患者,在听诊肺部出现痰鸣音时即可执行吸痰操作;对于B组患者,在听到呼吸机压力报警声时即可执行吸痰操作;对于C组患者,在发现患者咳嗽时执行吸痰操作;对于D组患者,在护理人员主观认为时执行吸痰操作.其他安全吸痰护理措施相同.对四组患者的通气效果进行详细记录并比较.结果:在对四组患者吸痰操作5min后,A组患者的通气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三组患者.结论:对于ICU机械通气患者,在不同实际执行吸痰操作会对患者的通气效果产生较大影响,建议在肺部听诊痰鸣音时,即可对患者执行吸痰操作,可获得佳通气效果.

    作者:田晓芳 刊期: 2019年第12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