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轻度子痫前期观察及护理

黄新秀

关键词:子痫, 观察, 综合护理
摘要:目的:对轻度子痫患者的前期观察和护理方案以及效果进行深入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0例足月分娩轻度子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观察和护理方案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例.对于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产科观察及护理干预,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轻度子痫前期观察以及综合护理方案.对两组患者对于本次观察护理干预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14/15)9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11/15)73.3%.结论:对于轻度子痫患者,需要加强观察,了解患者病情发展,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戊酸雌二醇联合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戊酸雌二醇联合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在治疗稽留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实验研究中的研究对象有84例,均来源于我院在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稽留流产的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实验组(戊酸雌二醇联合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治疗)与对比组(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每组各有患者42例.结果:实验组患者完全流产率、急诊清宫、人工流产综合征以及清宫术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二次清宫率均明显优于对比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戊酸雌二醇联合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为稽留流产患者提供治疗,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妊娠组织物排除率和宫颈扩张满意度,减少了清宫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降低了二次清宫发生概率,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杨帅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层级管理模式在健康管理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层级管理模式在健康管理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健康管理中心护理人员共90人,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模式,研究组采取层级管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管理模式护理管理满意度和护理人员护理技能.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满意度为86.7%.研究组护理管理人员专业理论知识成绩、实践操作技能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层级管理模式对护理管理具有积极作用,提高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降低工作错误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志强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新生儿护理中运用优质护理管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新生儿护理中运用优质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将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喂养质量(9.1±1.0)分、抚触(9.6±0.1)分、鸟巢护理(9.4±0.5)分、皮肤护理(9.5±0.1)分、非营养性吸吮(9.2±0.3)分、新生儿哭闹次数(3.15±0.41)次/d、护理风险发生率2.56%、住院时间(4.51±1.00)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新生儿的护理质量,减少新生儿哭闹次数,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使新生儿的住院时间得以缩短.

    作者:张岚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螺旋CT与MRI对于原发性肝癌病灶诊断效果的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螺旋CT与MRI对原发性肝癌的针对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9月至我院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40名,对所有研究对象分别接受CT和MRI两项检查,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MRI的肝内、肝外病灶检出数和肝内与肝外病灶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CT,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病灶 ≤3cm,MRI病灶检出率明显高于CT,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3cm的MRI病灶检出率与CT病灶检出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发现,针对原发性肝癌MRI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且针对在直径 ≤3cm的肝癌的具有更高的检出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杨秀伟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宁嗽1号灌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宁嗽1号通过直肠推入保留灌肠给药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儿双盲、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常规吸入布地奈德后予宁嗽1号直肠推入保留灌肠,对照组予常规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对比.结果:在治愈率方面,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宁嗽1号直肠推入保留灌肠给药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能有效控制临床症状,且副作用低,患儿依从性高,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芳;洪丽军;魏广州;殷齐辉;王丛礼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肠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肠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8月在本院胃肠外科实施手术的2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11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具有积极意义,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叶菲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胰高血糖素样肽-1减轻脑老化的机制研究

    衰老是生命不可避免的结果,其特征是组织和器官功能的逐渐衰退和死亡风险的增加.当人体衰老之后会出现极度缩短寿命,认知障碍,海马神经退化,脱发,皮肤和肌肉萎缩,异位钙化等变化,其中脑老化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并且会对人们的生命和生活产生很严重的危害.近年来,衰老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特别是发现衰老的速度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进化过程中保守的遗传途径和生化过程的控制.现如今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胰高血糖素样肽-1对衰老是有利的.这些研究为治疗与年龄相关的衰老和疾病提供了很有前途的途径.在这篇综述中,我们提供了从胰高血糖素样肽-1与衰老的关系,以及相关因子胰岛素对衰老的影响,还有胰高血糖素样肽-1能够减轻衰老的机制研究的进行了全面概述.

    作者:陈禹冰;郑敏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基于供应链环境下医药企业药品质量控制的现状分析

    医药行业是一个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的行业,其中药品质量能够对患者的病情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药品的质量必须得到相应的保障,也就决定了医药企业必须对药品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管.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供应链管理理念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将其应用于药品质量管理体系中,有利于促使药品质量在医药企业中得到有效的管理.

    作者:丛楠楠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香砂六君子加减方治疗胃癌前病变患者前后的VEGF和P53表达变化与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探讨香砂六君子加减方对胃癌前病变患者VEGF和P53的表达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在2016年10月 ~2018年6月92例癌前病变患者资料,根据用药方案分成实验组(香砂六君子加减方治疗)与对照组(胃富春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VEGF和P53变化.结果:治疗3月后后实验组VEGF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5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香砂六君子加减方对胃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及VEGF,P53的表达情况明显优于胃复春片,为胃癌前病变的治疗提供有力的临床证据.

    作者:张丹凤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神经外科介入手术围术期的护理措施研究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介入手术围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脑血管疾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观察组45例实施常规护理疗法,对照组45例实施神经外科介入手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痊愈数量多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数量少于对照组,两组疗效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的护理是介入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神经外科介入手术围术期的整体护理可以降低患者病痛,可以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再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胆结石的护理比较讨论

    目的:评价LC(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胆结石期间配合护理干预的效果,为胆囊炎胆结石手术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手术治疗的120例胆囊炎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LC治疗的试验组以及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的参照组,并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用时、术后恢复用时均短于参照组,手术损伤小于参照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参照组,P<0.05.结论:LC治疗胆囊炎胆结石期间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术后恢复、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谭晓丽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连续护理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康复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连续护理在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4例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纳入时间为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均行手术治疗.随机分成2组:常规护理27例作为对照组,连续护理27例作为试验组,评定护理效果.结果:在下床活动和住院时间上,试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术后2周患者ASIA评分均明显提高,其中试验组评分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实施连续护理能缩短术后康复时间、增强脊柱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甄真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厄贝沙坦片联合立普妥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作用探讨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片联合立普妥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作用效果.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治疗组口服厄贝沙坦片,一次75-150mg,一日1次;给于立普妥(阿托伐他汀钙片),每日一次,每次10mg,对照组单纯服用依苏,服用方法:每次5-10mg,每日1次.两组患者在服药期间避免使用其他降压药物或相关药物,4周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测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比较均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TC、TG、LDL-C均较对照组低(P<0.05或P<0.01).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为91.25%;对照组降压总有效率为78.7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厄贝沙坦片联合立普妥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作用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马玉恩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发生重症放射性肺炎(SRP)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发生重症放射性肺炎(SRP)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例数100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2月1日到2017年2月10日,对患者均进行放射治疗,分析治疗后重症放射性肺炎(SRP)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在100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发生重症放射性肺炎患者有11例,重症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11.00%;根据表2研究显示,重症放射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MLD、PH值、FEVl/fvc以及年龄.结论:MLD、PH值、FEVl/fvc以及年龄和放射治疗后重症放射性肺炎发生密切相关,通过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采取有效措施,能降低重症放射性肺炎(SRP)发生.

    作者:王秦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出院计划模式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出院计划模式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选择某三甲医院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出院计划模式.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和出院后6个月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膝关节功能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和膝关节功能评分在出院时无统计学差异,而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出院计划模式可提高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魏薇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对比两种抗菌药物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的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 研究头孢他定、头孢替安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抽取76例2016年5月~2017年10月期间前往我院治疗细菌性肠炎的患儿,以双色球的方式进行分组,每组各38例,红球为观察组,使用头孢他定进行治疗;蓝球为对照组,使用头孢替安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疗效、缓解时间、以及不良发应发生的几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74%>78.95%);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为(2.78±0.75)d,对照组症状缓解时间为(5.42±1.24)d;观察组不良发应发生几率为低于对照组(2.63%<44.74%).(P<0.05)结论 头孢他定在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上疗效更佳,安全性更高.

    作者:曹莹;董晓曦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关于小针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研究

    目的:对于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应用小针刀治疗方法在医学临床上的效果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首先,先选择在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这一年期间,在我医院接受治疗的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80位.再根据医院给予病人的不同的治疗方式,将这些病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常规治疗组,有40位病人.另一组是康复治疗组,也有40位病人.对于常规治疗组的40位病人,施行穴位注射作为治疗手段,对于康复治疗组的40位病人,在穴位注射的基础上应用小针刀治疗方法.对常规治疗组和康复治理组的病人的治疗效果以及相关疼痛评分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康复治疗组的病人治疗有效率是95.0%,常规治疗组的病人治疗有效率是80.0%,康复治疗组的病人治疗有效率要比常规治疗组的病人高,相关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小于0.05.在治疗之后,常规治疗组和康复治疗组的病人相关疼痛评分要显著比治疗之前高,相关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小于0.05.康复治疗组的病人相关疼痛评分要比常规治疗组的病人好,相关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小于0.05.结论:针对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应用小针刀治疗方法的效果更好,能够改善病人的疼痛情况,和仅应用穴位注射的治疗方法相比更优,值得医学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传明;金浩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印片细胞方法在乳腺肿瘤术中快速病理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印片细胞方法在乳腺肿瘤术中快速病理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30例乳腺肿瘤术中冷冻标本进行术中组织印片细胞方法(观察组)及冷冻切片(对照组)诊断,每组各65例,对比两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确诊率高于对照组,且延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误诊率比较无意义(P>0.05).结论:印片细胞方法在乳腺肿瘤术中快速病理诊断中的价值显著,可提升确诊率,减少延迟现象.

    作者:张倩丽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护士分层分组管理模式应用于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实际价值

    目的:探讨在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应用护士分层分组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8年1月传统护理模式管理期间的42名护士作为对照组,2018年3月在分层分组管理模式下开展病区内护理工作的42名护士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的护理质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护士护理质量评估指标明显更优(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患者以及医师对观察组护士的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结论 在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应用护士分层分组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外科病房护士的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作者:侯美玲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电脑红外光乳腺诊断仪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中国乳腺疾病的发病率正在上升,占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的第五至第六位.乳腺疾病筛查是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手段.对中国妇女生殖健康的维护具有积极意义.计算机红外乳腺诊断仪已广泛应用于乳腺疾病的诊断,尤其是乳腺癌的早期诊断.自2002年引进LX-H767E1乳腺诊断仪以来,它一方面已用于乳腺疾病的临床诊断,另一方面已用于妇女体检中乳腺癌的一般筛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讨论了如何诊断工具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

    作者:朱娇娇 刊期: 2019年第08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