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CU患者CT检查中便携式呼吸机的应用及护理

岳小静

关键词:ICU, CT检查, 便携式呼吸机, 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ICU患者CT检查中便携式呼吸机的应用及护理.认为检查前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作好充分准备;在搬动或转运过程中不间断使用呼吸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证呼吸机运转正常,及时处理异常状况;检查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方法:我院20例ICU机械通气患者使用便携式呼吸机外出进行CT检查,总结、分析转运过程中的护理措施和经验.结果:20例患者的成功转运率达100%,均安全返回病房,1例出现呼吸急促,1例出现人机拮抗,对症处理后得到缓解.结论:细致观察、周密安排,安全使用便携式呼吸机对外出进行CT检查的ICU患者进行转运,是顺利完成检查工作、确保转运成功的关键.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对比两种抗菌药物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的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 研究头孢他定、头孢替安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抽取76例2016年5月~2017年10月期间前往我院治疗细菌性肠炎的患儿,以双色球的方式进行分组,每组各38例,红球为观察组,使用头孢他定进行治疗;蓝球为对照组,使用头孢替安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疗效、缓解时间、以及不良发应发生的几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74%>78.95%);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为(2.78±0.75)d,对照组症状缓解时间为(5.42±1.24)d;观察组不良发应发生几率为低于对照组(2.63%<44.74%).(P<0.05)结论 头孢他定在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上疗效更佳,安全性更高.

    作者:曹莹;董晓曦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集体心理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集体心理治疗的价值.方法:将52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均为女性)以计算机随机化法分组,对照组实施单纯药物治疗,实验组则同时实施集体心理治疗.结果:实验组社会功能评分、幸福感评分高于对照组,其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集体心理治疗,能够有效促进其社会功能、幸福感、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冉娇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治疗的关键问题与优势对策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明显的优势和鲜明的特点.本文从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出发,综述了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关键问题和优势,以期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药物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张小红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血透患者股静脉置管意外拔管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引起血液透析患者临时性股静脉导管意外拔管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12例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临时性股静脉导管意外拔管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感染(33.2%)、导管阻塞(33.2%)、血流不足(17%)、穿刺口渗血(8.3%)、导管脱落(8.3%)结论:通过对导管意外拔管的原因进行分析,及时准确采取有针对性、预防性的护理干预,可降低导管意外拔管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透析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作者:杜雪梅;曾佳;潘虹;蒲君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伴左心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伴左心衰竭患者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其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伴左心衰竭患者60例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30例行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治疗,对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伴左心衰竭患者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付首科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目的:分析探讨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一步对有效预防医院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2015年 ~2017年间于我院施行住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随机选择70例进行研究.结果:70例患者,有6例患者发生了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高达8.57%;3例下呼吸道感染(50.00%)、2例手术切口感染(33.33%)、1例泌尿道感染(16.67%);感染风险因素结果显示,造成医院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合并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使用呼吸机、抗菌药物的长期使用、住院时长五种(P<0.05).结论: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极易发生医院感染,且感染率较高,必须增强监测,针对危险因素施行有效防控措施.

    作者:韩峰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胸痛中心建设对STEMI患者救治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建设对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参照中国胸痛中心要求建立标准版的胸痛中心,选取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行急诊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143例作为对照组,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行急诊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272例作为观察组,在胸痛中心成立之前,按常规流程进行救治,观察组按照胸痛中心流程进行救治.采用回顾性非同期队列研究方法,观察两组STEMI患者的一般情况,记录救治时间指标(首份心电图时间、入门至球囊扩张时间D-B),住院期间心衰发生率、死亡率,住院天数以及出院后6个月左室射血分数,BNP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入院后完成首份心电图的平均时间缩短(P=0.001),入门时间至球囊扩张时间(D-B),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及在院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后实验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而BNP及心脏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痛中心的建立与推广不仅有效地缩短了STEMI患者的救治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改善治疗效果及疾病预后.

    作者:苑晓宇;刘新;田祥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探究Orem自理模式在糖尿病合并肝硬化护理中的运用

    目的:对糖尿病合并肝硬化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奥瑞姆(Orem)自理模式的效果进行探析.方法:将2017年2月 ~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84例糖尿病合并肝硬化患者纳入研究中,通过数字表法随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2组均给予积极对症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专科护理,研究组同时开展Orem自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球蛋白(ALB)均有改善,但研究组更优于对照组(P<0.05);通过评测,研究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合并肝硬化护理中开展Orem自理,有助于提升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病情,且可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水平.

    作者:祝梦佳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人事代理在医院人事管理中的运用效果研究

    作为一项新的人事管理制度,人事代理在医院人事管理中的有效运用,不仅能够促进内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让聘用主体形成新的人事关系,还能提升人才服务工作的社会化程度,挖掘工作潜能,从而提高医院的工作与运营效率.本文主要研究人事代理在医院人事管理中的运用效果,以供参考完善.

    作者:尹小华;文世全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充分发挥人性化护理的作用提升内科护理工作水平

    方法:随机选择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内科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把其分成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有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了人性化护理.然后进一步调查研究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且两组数据具有显著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白玲燕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发生重症放射性肺炎(SRP)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发生重症放射性肺炎(SRP)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例数100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2月1日到2017年2月10日,对患者均进行放射治疗,分析治疗后重症放射性肺炎(SRP)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在100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发生重症放射性肺炎患者有11例,重症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11.00%;根据表2研究显示,重症放射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MLD、PH值、FEVl/fvc以及年龄.结论:MLD、PH值、FEVl/fvc以及年龄和放射治疗后重症放射性肺炎发生密切相关,通过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采取有效措施,能降低重症放射性肺炎(SRP)发生.

    作者:王秦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风险管理在高龄产妇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观察风险管理在高龄产妇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加强风险管理.结果:观察组第一至第三产程时间分别为(5.00±0.15)h、(0.79±0.15)h及(0.04±0.02)h、剖宫产率30.56%、心理风险发生率5.56%、分娩风险发生率2.78%、并发症发生率2.7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成立风险管理小组的基础上加强对高龄产妇的风险管理,有助于缩短各产程时间,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护理风险.

    作者:高靖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外科伤口处理换药原则及护理探讨

    对外科伤口处理换药的原则和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进行外科伤口处理的患者100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以相同的换药原则为基础,对照组患者不作其他处理,观察组患者进行伤口护理,根据患者伤口愈合情况,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伤口总愈合率为98%,远大于对照组的76%,组间差异明显,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无菌处理原则对外科伤口进行有效护理,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对减少伤口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艳霞;徐红英;张继芳;杨学芹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复方丹参滴丸不良反应分析

    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国外相关数据库文献,研究前人的相关成果,对复方丹参滴丸不良反应的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其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轻微的胃肠道不适,其次是休克、头痛、血尿,胃炎等等.临床应用中丹参滴丸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较高,其不良反应也较为常见,应对复方丹参滴丸的不良反应产生重视,控制用药量、掌握用药人群,坚持合理用药,从而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玉川;张蕾;赏宇月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对老年胸外科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对老年胸外科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行胸外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麻醉,观察组添加盐酸右美托咪定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与苏醒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比对两组患者的苏醒情况,观察组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与拔管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结果证实后差异呈P<0.05.比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结果证实后差异呈P<0.05.结论 对老年胸外科手术患者使用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有助于缩短麻醉苏醒时间,降低不良反应.

    作者:郑伟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风险管理在高龄髋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析高龄髋部骨折护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7年8月到2018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2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护理风险管理,比较2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通过比较2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发现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相比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实施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且患者的满意度高,故值得推广.

    作者:李晓娟;孙亚婷;张博环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泮托拉唑联合西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疗效评价

    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开展临床治疗,其主要措施是泮托拉唑联合西沙必利的方式,探究有效性.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入选的患者共76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以单双数的形式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西沙比利的方案,观察组在使用联合治疗,在此基础上采用半托拉唑,并对比血清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分别为94.74% 和78.95%,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临床症状的积分上,如胃灼热、反流等方面,观察组的表现更佳.但是,在血清学指标上,两组患者并未表现出明显差异.后,在不良情况的对比上,观察组发生率了3例,对照组则有7例,故安全性以观察组表现更好,更放心.结论:采用泮托拉唑联合西沙必利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康复治疗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改善,提升治疗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候雪云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体外冲击波治疗肢体疼痛中系统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究系统护理干预应用于体外冲击波治疗肢体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自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接收的15例体外冲击波治疗肢体疼痛患者,在治疗期间予以患者系统护理干预,将护理前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NRS评分、BCS评分和SF-36评分上,治疗后全部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例患者中总治疗有效率为100.00%,总护理满意度为93.33%.结论 系统护理干预应用于体外冲击波治疗肢体疼痛患者,取得了显著临床效果,不仅能够提高患者舒适度,还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感,并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并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葛亚平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观察中西医多途径联合治疗慢性肾衰竭早、中期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并评价中西医多途径联合治疗慢性肾衰的疗效.方法:研究筛选本院收治患者68例,随机入组接受为期一个月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增加中药内服及保留灌肠合并治疗,观察治疗结果并比较肾功能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6%,组间差异P<0.05;肾功能指标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差异P<0.05;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差异P<0.01.结论:本法可通过改善肾小球滤过能力,延缓早、中期患者肾功能恶化.

    作者:张立华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慢性糖尿病社区预防干预与价值评定

    目的:探究慢性糖尿病社区预防干预与价值评定.方法:选取1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社区预防干预,考察患者的护理效果和血糖水平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33%)显著高于对照组(82.67%),观察组的FBG、PBG、HbA1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糖尿病患者采取社区预防干预的效果良好.

    作者:冯振余 刊期: 2019年第08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