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和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应用在肝癌介入术后护理中所发挥的护理价值,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2月 ~2018年3月诊治的肝癌介入术治疗患者72例作为护理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试验组在术后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89%,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2.78%,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数据对比P<0.05,统计学差异成立.结论:在肝癌介入术的术后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可保证护理的规范性,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综合护理价值积极.
作者:陈婷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对急性白血病化疗中对患者护理方式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 从医院2014年到2018年接收并且接受化疗的患者中的50例作为干预组,进行强化护理.其中,强化护理除了日常的基础护理之外,还包括了口腔感染护理、呼吸道感染护理一系列的科学护理.除此之外,还抽取了之前医院中进行急性白血病化疗的患者共计50例,这50例患者做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接受一般护理.将这两组作为对此治疗,观察这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所选取的干预组的50名患者中,其中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达98%,并且口感染率为20%;另外一组对比组中,其中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0%,口腔感染率也高达80%.由对比可以看出,两组数据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结论 在急性白血病化疗中,强化护理可有效降低口腔感染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兰兰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 探索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介入检查对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对其采取DSA术进行检查,并针对形成急性动脉血栓的患者展开介入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指征改变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9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经过DSA检查后发现19例血管正常;45例患者血管异常,其中后交通动脉瘤6例,大脑动脉闭塞9例,脑动脉畸形10例,大脑动脉狭窄32例.对45例血管异常的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后,血管完全再通的患者20例,血管部分再通的患者27例,血管未通的患者6例.患者病变较治疗前改善情况显著,各个指标治疗后比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介入检查提高了疾病的检出率,对治疗提供了依据,具有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唐力明 刊期: 2019年第08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的医疗水平也在逐年提高.尤其在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后,信息化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同时对于医疗行业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医疗行业中医疗设施不断完善,治疗技术逐年提高,从而对于患者的病情缓解有很大的帮助.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完善先进的医疗设备之外,还需要优质的护理方法,从而放松患者紧张的心情,更加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好转.但是,目前在我国的医患关系不断紧张,为了进一步推动医疗行业更好的发展,需要我们进一步改进策略,提高护理水平.
作者:袁莉萍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急诊患者错误给药发生的原因及管理对策,以提高急诊用药安全.方法:对我院2011年至2017年急诊给药错误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针对事件发生的人员、地点、时间、类型等,绘制鱼骨图进行根源性分析,根据柏拉图分析法,制定管理对策,降低急诊患者给药错误发生率.结果 急诊患者给药错误与人员、环境、环境、物品有关.结论:通过修订相关制度,制作操作视频,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学习,加强核对制度的培训及监督工作,合理分配护理人力资源,降低急诊患者给药错误发生率,以提高护理质量安全.
作者:陈欣静;王惠;叶维雅;付婷婷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西药临床合理用药对于用药安全性的影响,探讨合理用药的具体对策.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3月—2018年5月本院西药临床合理用药前后123份处方,合理用药前为对照组,合理用药后为观察组,分析存在的问题,总结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结果 西药临床用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用药不合理、重复等,采取应对措施后,观察组合理用药率得到有效提升,各项指标相对对照组有着明显的优化(P<0.05).结论 合理用药可以增加安全性,行之有效的措施主要有完善药品管理制度、建立用药量统一标准、提高人员素质等.
作者:李建挺;白红敏;王保恒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评价LC(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胆结石期间配合护理干预的效果,为胆囊炎胆结石手术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手术治疗的120例胆囊炎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LC治疗的试验组以及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的参照组,并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用时、术后恢复用时均短于参照组,手术损伤小于参照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参照组,P<0.05.结论:LC治疗胆囊炎胆结石期间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术后恢复、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谭晓丽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全腹腔镜下三步法右半结肠癌根治术近期疗效.方法:选择近两年在我院进行腹腔镜右半结肠根治术的患者作为研究案例,随机分为1组和2组,分别给予的是辅助切口行体外回结肠吻合术方式和全腔镜下三步法回肠结肠吻合术方式治疗,治疗后对效果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进行分析,2组的各项指标趋于正常,对比差异明显.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进行分析,2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1组,对比差异突出.结论:对接受腹腔镜右半结肠根治术的患者给予全腔镜下三步法回肠结肠吻合术进行治疗,安全性比较高,快速方便,可行性高,值得推广和实施.
作者:胡代中;余素芳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鼻喷激素治疗伴鼻息肉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90例伴鼻息肉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鼻喷激素治疗,观察组则予以手术方法联合鼻喷激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半年后鼻腔通气情况;鼻息肉体积变化.结果: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鼻腔通气情况,鼻息肉体积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鼻腔通气情况,鼻息肉体积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鼻腔通气情况,鼻息肉体积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方法联合鼻喷激素治疗伴鼻息肉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支尧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社区高血压综合管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以便为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提供参考.方法:以2016年3-12月在社区经确诊的3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参加研究患者进行高血压综合性管理,分别综合运用药物治疗、心理干预、健康教育和其他综合管理措施.再比照患者干预前后的血压控制情况、血压知识掌握情况、生活质量改变.结果:干预后,患者的血压正常率明显提高.1级、2级和3级高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干预前,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对引发高血压的因素、控制体重、清淡饮食和遵照医嘱服药均要高于干预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综合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血压管理的效果,并终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卢灿楠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睑板腺按摩在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护理中所发挥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4月 ~2018年2月诊治的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患者70例进行护理分析,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睑板腺按摩,对照组仅给予常规人工泪液补充治疗,对比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和睑缘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采用睑板腺按摩辅助盒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可显著缓解干眼症状,改善睑板腺功能,安全可靠,综合护理价值高,值得应用.
作者:张燕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二氧化碳配合艾拉光动力治疗肛内尖锐湿疣的疗效,阐述治疗期间的护理方法,观察护理效果.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二氧化碳配合艾拉光动力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心理方面护理满意度为(91.47±1.26)分、疼痛方面为(95.62±1.77)分、生活方面为(93.66±0.48)分、环境方面为(94.19±0.88)分、疼痛(3.15±0.10)分、2m复发率2.33%、不良反应发生率6.98%.对照组心理方面护理满意度为(80.68±1.45)分、疼痛方面为(81.52±2.20)分、生活方面为(82.30±1.47)分、环境方面为(84.16±1.50)分、疼痛(6.77±0.73)分、2m复发率20.93%、不良反应发生率23.26%,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二氧化碳配合艾拉光动力治疗肛内尖锐湿疣期间,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轻疼痛,减少不良反应,降低复发率,改善预后.
作者:熊小翠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新生儿护理中运用优质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将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喂养质量(9.1±1.0)分、抚触(9.6±0.1)分、鸟巢护理(9.4±0.5)分、皮肤护理(9.5±0.1)分、非营养性吸吮(9.2±0.3)分、新生儿哭闹次数(3.15±0.41)次/d、护理风险发生率2.56%、住院时间(4.51±1.00)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新生儿的护理质量,减少新生儿哭闹次数,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使新生儿的住院时间得以缩短.
作者:张岚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高危因素.方法:择取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5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对所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高危因素.结果:GCS评分、脑疝形成、颅底骨折、并发或继发感染、低血压、高血糖、消化道出血、低氧血症、高钠高氯血症均为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高危因素.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容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临床中应引起重视.
作者:陈太董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泌尿结石患者实施整体优质护理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泌尿结石患者100例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采取整体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情感满意度、服务满意度和环境满意度,实验组均好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将整体优质护理用于泌尿结石患者,可以提升治疗效果和护理效率,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孙菊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中医针灸在脑梗死恢复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和优越性.方法 以2016年1月 ~2017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92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征求患者及其家属意见后,随机抽签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则采用中医针灸治疗,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和FMA评分.结果 经治疗,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FMA评分均显著增加,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相关评分的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医针灸进行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治疗,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李嫚玲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肠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8月在本院胃肠外科实施手术的2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11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具有积极意义,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叶菲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急性内科门诊中胸痛病人的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一段时间内本院急诊内科门诊中接受胸痛治疗的病人163例,对这些病人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病人的诊断结果 、病因、检查结果 、体征、症状等内容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在163名胸痛病人中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气胸、大叶性肺炎、胃食管反流病、稳定性心绞痛、结核性胸膜炎、病毒性心肌炎、带状疱疹等,大多数病人经过治疗之后痊愈,其中有癌症病人死亡.163名胸痛病人当中有3名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病情逐渐恶化,转化为心肌梗死.结论:会有多种原因导致病人出现胸痛,病人的临床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本项研究中选取了163名急诊内科门诊的胸痛病人,医生应该对病人的病情进行严格筛查,并进行详细的诊断,为病人的治疗奠定基础.
作者:张华;王萌;高华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对于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应用小针刀治疗方法在医学临床上的效果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首先,先选择在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这一年期间,在我医院接受治疗的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80位.再根据医院给予病人的不同的治疗方式,将这些病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常规治疗组,有40位病人.另一组是康复治疗组,也有40位病人.对于常规治疗组的40位病人,施行穴位注射作为治疗手段,对于康复治疗组的40位病人,在穴位注射的基础上应用小针刀治疗方法.对常规治疗组和康复治理组的病人的治疗效果以及相关疼痛评分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康复治疗组的病人治疗有效率是95.0%,常规治疗组的病人治疗有效率是80.0%,康复治疗组的病人治疗有效率要比常规治疗组的病人高,相关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小于0.05.在治疗之后,常规治疗组和康复治疗组的病人相关疼痛评分要显著比治疗之前高,相关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小于0.05.康复治疗组的病人相关疼痛评分要比常规治疗组的病人好,相关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小于0.05.结论:针对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应用小针刀治疗方法的效果更好,能够改善病人的疼痛情况,和仅应用穴位注射的治疗方法相比更优,值得医学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传明;金浩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手术治疗及术后抗感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100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7月到2017年8月,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先进行药敏试验再进行抗感染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出血量、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和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和高敏感抗感染治疗,不仅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感染的概率,还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作者:徐建和 刊期: 201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