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居民健康档案动态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

韩景华

关键词:居民健康档案, 动态管理, 问题与对策
摘要: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居民的健康档案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对居民们进行健康档案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也在不断的改革.但是在实际的动态管理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应该针对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归整、存放以及使用等多个方面进行严格的处理,找到动态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应该开展各项活动来提高居民的健康档案意识、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不断地优化居民健康档案动态管理的制度,构建智能化的信息平台,终达到有效管理居民健康档案的目的 .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用于急性腹膜炎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急性腹膜炎患者的作用与影响.方法:资料显示,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5月共接诊治疗80例急性腹膜炎患者,经患者及患者家属同意后,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医护人员将两组患者得病情恢复情况、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详细记录并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早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7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急性腹膜炎患者在术后恢复的时间和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被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苏晓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风险评估护理管理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管理水平的关键性指标是护理质量,临床护理管理环节是否严谨是护理质量优劣的关键点.在风险发生前规避其发生风险是风险评估护理管理的主要内容,能够保证临床护理的安全水平.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具有病情复杂且发病急的特性,实施风险评估管理在提升护理质量的同时能够保证患者的安全

    作者:战枫;王雅倩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新生儿护理中运用优质护理管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新生儿护理中运用优质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将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喂养质量(9.1±1.0)分、抚触(9.6±0.1)分、鸟巢护理(9.4±0.5)分、皮肤护理(9.5±0.1)分、非营养性吸吮(9.2±0.3)分、新生儿哭闹次数(3.15±0.41)次/d、护理风险发生率2.56%、住院时间(4.51±1.00)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新生儿的护理质量,减少新生儿哭闹次数,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使新生儿的住院时间得以缩短.

    作者:张岚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舒适护理在小儿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小儿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9月期间我院的小儿哮喘患儿,共99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53例(采取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6.23%(51/53),对照组为80.43%(37/46),差异显著;护理后研究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跟对照组相比,较后者更高(P<0.05).结论 将舒适护理应用于小儿哮喘患儿中,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琳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急性短暂性精神病临床优质护理方法

    目的 探析对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患者施以优质护理的疗效.方法 调取2017年3月至2018年8月我科室70例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患者资料(均为女性),以数字法分成参照组与试验组,分别施以常规与优质护理;统计两组临床疗效总评状况.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SI改善较为显著(P<0.01),且GI与EI均较优(P<0.01).结论 对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患者施以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治疗疗效,加快患者身心康复速度,因此可以大力实践与推行.

    作者:黎茂杨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儿内科泌尿系统疾病临床诊断分析

    目的:对儿内科泌尿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3月一2018年9月收治的98例泌尿感染儿童,对患者的诊断、治疗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98例患儿中革兰阴性菌感染占37.7%,大肠埃希菌感染占29.5%,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占18.3%,多种细菌感染占14.2%.在药敏实验的基础上,应用相应的抗生素,其中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氏菌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8.7%、99.2%、98.8%、97.6%.98例患儿的治愈率为97.9%(96/98),治疗过程中有6例患儿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后经过治疗治愈出院.结论:儿内科泌尿系统疾病应明确诊断、制定规范治疗措施.

    作者:马丽霞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舒适护理模式对老年精神病患者治疗期间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析对老年精神病患者治疗期间施以舒适护理的疗效.方法:调取我科室40例老年精神病患者资料,均为女性.以数字法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分别以予常规与舒适护理;评估两组住院时长、症状缓解时间及生活质量评分状况.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长及症状缓解时间均较短(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较低(P<0.05).结论:对老年精神病患者治疗期间施以舒适护理,能够快速缓解其症状,稳定病情,减少住院时长,同时显著提升生活质量,因此可以大力实践与推行.

    作者:张丁宜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分析系统化护理对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系统化护理对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之间,随机选取60例我院收治的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均在我院进行骨外固定支架治疗,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系统化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3%)低于对照组(20.0%),且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率(93.3%)高于对照组(70.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同时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评分(85.6±5.6)分高于对照组(64.1±5.3)分,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系统化护理对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加林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探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

    目的:对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缺血性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118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9例患者给予美托洛尔,观察组59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之上再给予稳心颗粒,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心律失常改变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心律失常改变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66%,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缺血性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中,在给予患者美托洛尔的基础上结合稳心颗粒的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律失常情况,提高疾病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翠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方法:搜集于2015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诊治的56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重点对象,结合本次采用的不同的护理方式划分为对照组(传统护理)及实验组(综合护理),且每组均分为28例,对所有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及分析,并作出总结.结果:实验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对临床护理工作总满意度为96.43%(27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对临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67.86%(19例),差异有可比性,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体会针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选择带有针对性的治疗及护理对策获得的临床应用效果佳,值得推广.

    作者:曾开慧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临床影响血常规检测的相关因素分析及相应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影响血常规检测的相关因素分析及相应对策分析.方法:在本院选取门诊健康体检者118例,运用采集静脉血和末梢血,应用全自动细胞计数和配套稀释试剂进行检验.对比分析采血部位、室温、送检时间的结果差异.结果:血小板12h、5min时间点的检测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白细胞、红细胞各个时问点与血小板5min、2h、4h、6h、8h、12h各个时间点的检测值比较无明显差异;末梢血液标本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数值比用静脉血液标本要高,血小板数值比静脉血液标本要低,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血常规检测的因素多种多样,为了缩小检测的误差,医护人员在进行临床检测中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尽量缩小结果误差.

    作者:许海明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探讨疼痛管理在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疼痛管理在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7年1月 ~2018年6月,我科收治的晚期癌症患者80例,随机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仅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疼痛管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7d的疼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住院7d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平均分为99.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平均分9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管理应用于晚期癌症患者中,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周豆妹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 本研究主要分析的是在进行胆总管结石治疗过程中的治疗方法,包括取石一期缝合以及T管引流等.方法 通过对2017年至2018年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全部胆总管结石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划分观察组(40人)与对照组(40人),其中对照组采取T管引流方式,观察组则在引流基础上给与一期缝合.结果 两组病患在手术时长以及出血量情况对比,并无差异性.其中,观察组病患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效果对比结果具有明显优势.结论 术后采取一期缝合方式可以明显改善病患回复效果,缩短住院时间,从而在临床当中值得推广.

    作者:左竹梅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合并抑郁患者负性情绪、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脑梗死合并抑郁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负性情绪、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神经外科60例脑梗死合并抑郁患者(2016年1月到2018年6月间收治)实施观察,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30,常规护理)和心理组(n=30,心理护理干预),总结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心理组护理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MMSE、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脑梗死合并抑郁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负性情绪、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

    作者:张龙艳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对40例妇科手术出院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寻妇科手术出院患者护理干预的有效方法,以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为例.方法:以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健康档案库中抽取80例妇科手术出院患者作为对象,按照抽签方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接受常规出院指导与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自我效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强化患者健康行为,值得临床广泛推广运用.

    作者:彭瑶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外科伤口处理换药原则及护理探讨

    对外科伤口处理换药的原则和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进行外科伤口处理的患者100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以相同的换药原则为基础,对照组患者不作其他处理,观察组患者进行伤口护理,根据患者伤口愈合情况,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伤口总愈合率为98%,远大于对照组的76%,组间差异明显,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无菌处理原则对外科伤口进行有效护理,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对减少伤口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艳霞;徐红英;张继芳;杨学芹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常规肝功能检测在大肝癌切除术肝储备功能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受限于环境污染及食品药品安全的影响,癌症发病率越来越高,而肝癌是常见癌症之一,死亡率较高,对人们的健康构成巨大威胁,本论文对大肝癌切除术中,常规肝功能检测在肝储备功能评估中发挥的意义和临床价值进行评估和验证.以期为肝癌手术治疗提供更有效的围手术期支持.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实施大肝癌切除术的肝癌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其中50例接受肝癌切除术后肝脏储备功能恢复良好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取同时期在我院进行相同手术后肝功储备能恢复不良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均接受肝功能检测,通过对比检查结,评估常规肝功能检测在大肝癌切除术肝储备功能评估中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82%,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59%,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常规肝功能检测在对肝癌切除术后肝储备功能评估中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能够及时观察发现患者术后肝储备功能的恢复状态,从而及时对不良症状进行发现治疗,提高患者的术后恢复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兴菊;马松涛;杨昌芳;向阳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浅谈中药饮片的采购验收与养护技术

    通过对中药材的采购验收与贮存养护方法的论述,旨在引起药学工作者对中药材的采购验收与贮存保管的重视,要把好药材质量关必须注重每一个环节,规范流程.因为无论在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直接对药物质量产生影响,进而关系到临床用药的安全与有效,决不可等闲视之.

    作者:高蕾;矫玉成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卵巢透明细胞癌与肿瘤标志物、影像学关系病例报告1例

    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和子宫体癌.卵巢恶性肿瘤中以上皮癌多见,其次是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其中卵巢上皮癌死亡率占各类妇科肿瘤的首位.卵巢透明细胞癌(ovarian clear cell carcinoma,OCCC)是一种起源于苗勒氏管的恶性肿瘤,以往称为中肾肿瘤或中肾样肿瘤.类属于卵巢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其发生率占卵巢上皮类肿瘤的 5% ~10% ,恶性度高,容易复发,是卵巢上皮性肿瘤预后差的一个亚型.[1-2] 常用卵巢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 153(CA153)、CA125、癌胚抗原 CEA、恶性肿瘤生长因子(TSGF)、AFP、HE4.影像学检查包括彩超、CT 等.

    作者:刘楠;金昌浩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支撑喉镜下CO2激光切除声带息肉与声带白斑的疗效研究

    目的 对支撑喉镜下CO2激光切除声带息肉与声带白斑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声带息肉组患者和声带白斑组患者各49例,均实施支撑喉镜下CO2激光切除术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带息肉组患者与声带白斑组患者术后一周的GRBAS评估、VHI评分与术前相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一个月、三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明显(P<0.05);带息肉组患者与声带白斑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复发情况.结论 支撑喉镜下CO2激光切除声带息肉与声带白斑的治疗效果显著,且术后进行GRBAS评估和VHI评分,能反应其术后噪音恢复情况,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刘舟 刊期: 2019年第08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