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B840呼吸机常见故障及维修

陈湘林

关键词:PB840呼吸机, 工作原理, 常见故障, 维修
摘要:本文分析了PB840呼吸机结构与工作原理,结合笔者实际工作分析了呼吸机常见故障并做好故障排除工作,保障呼吸机在临床安全运用.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中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9月收治的7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常规治疗方案,实验组患者接受中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无明显差异(P>0.05);但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显效17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未94.29%,对照组治疗显效12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未74.26%,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效果满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控制患者血糖水平,这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舒秀梅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高龄孕产妇与适龄孕产妇围生期血液学检验指标变化及妊娠结局比较

    目的:研究分析高龄孕产妇与适龄孕产妇围生期血液学各项指标检验结果差异以及妊娠结局的差异.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4月间收治的70例高龄孕产妇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接诊的70例适龄孕产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血液检验结果以及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对比两组TC、TG、Glu、HDL-C水平在妊娠中后期以及产后72h内的检验结果,结果均显示观察组更高(P<0.05).对比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差异,结果提示各时期均有明显差异(P<0.05).比较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显示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高龄孕产妇妊娠风险较高,其血脂、血糖均会出现明显变化,及时发现并予以积极干预,改善高龄孕产妇妊娠结局十分重要.

    作者:陈德会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风险管理在高龄髋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析高龄髋部骨折护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7年8月到2018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2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护理风险管理,比较2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通过比较2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发现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相比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实施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且患者的满意度高,故值得推广.

    作者:李晓娟;孙亚婷;张博环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门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与有效应对

    目的 探讨门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与应对策略;方法 剖析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门急诊输液室出现的护理安全隐患事故原因,进行应对方法制定,将其应用于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门急诊输液室工作开展中,对两段时间护理安全事故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合理应对措施后门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低、患者满意度分值高,与实施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明确安全隐患发生原因,并对症处理更利于门急诊输液室护理质量的提升.

    作者:张志勤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CBL移动课堂在妇产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在妇产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CBL移动课堂的效果.方法:对妇产科60例实习生(2018年1月到2018年6月间)实施观察,按随机数表法将实习生分为传统组(n=30)和干预组(n=30),对传统组实习生进行传统教学,对干预组实习生实施CBL移动课堂教学,分析两种教学模式的效果.结果:干预组实习生实习后理论和实践考试成绩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干预组实习生对教学模式满意度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在妇产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CBL移动课堂可提升教学效果.

    作者:范艳华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口腔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

    目的:口腔科患者施以风险管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18年8月口腔科共计收治60例患者,将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施以风险管理,筛选往年同类别患者与之对比,对比护理效果.结果:风险管理在口腔护理中应用,护理质量明显提升,患者满意度较高.讨论:风险管理有利于控制口腔护理中的问题,保障护理工作效率,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王佳玲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急性心肌梗死不同抗栓治疗策略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不同抗栓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150例,出院后给予不同的抗栓治疗策略分为3组,A组50例: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75 mg/d),B组50例:华法林(国际标准化比值2.0-2.5),C组50例:阿司匹林(100 mg/d)/替格瑞洛(75 mg/d),对出血和主要心脏复合终点(死亡,再发心肌梗死、脑栓塞)随访1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B组、C组死亡率分别为10.00%、16.00%、12.00%.随着抗栓治疗方案的强化,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也出现下降趋势.三组终点事件发生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A、C组均有较低的终点事件发生的风险(HR=0.891、0.755,P=0.18、0.31).A组、B组、C组出血率分别为12.00%、38.00%、34.00%.三组出血事件发生风险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C组比较,A组均有较低的出血事件发生的风险(HR=0.835、0.816,P=0.12、0.19).结论:双联抗血小板方案对NSTEMI患者有更好的安全性,而阿司匹林联合氯毗格雷方案可能心血管、出血事件发生率更低.

    作者:李希波;徐会圃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探讨幽门后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呼吸病人医院获得性肺炎和病死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幽门后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呼吸病人医院获得性肺炎和病死率的影响.方法:抽取96位呼吸重症病人作为实验对象,归纳为两组,对其中48位进行幽门后肠内营养支持(幽门后喂养组,n=48),其余8位进行幽门前肠内营养支持(幽门前喂养组,n=48).重点监测纪录两组病人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概率、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不含VAP)发生概率和RICU住院病死率.结果:幽门后喂养组VAP统计概率为15.8%,而幽门前喂养组则为9.2%.幽门后喂养组RICU住院病死率为34.5%,另一组的幽门前喂养组则是42.2%.结论:经过同幽门前营养支持的比较,幽门后营养支持对呼吸病人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出现有抑制作用,对病死率的干预成效则不甚明显.

    作者:孔维炜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应用进展

    小儿支原体肺炎是儿童常见的肺炎感染类型,患儿在感染支原体后出现间质性的肺炎及毛细血管支气管炎样病变,是常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阿奇霉素是临床较为常用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较广的抗菌谱,对衣原体有杀灭作用,在考虑儿童抗生素使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的情况下,临床医生一致认为阿奇霉素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有较好的针对性作用.本文中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阿奇霉素药物性质及常用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作者:钟金亮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分析系统化护理对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系统化护理对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之间,随机选取60例我院收治的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均在我院进行骨外固定支架治疗,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系统化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3%)低于对照组(20.0%),且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率(93.3%)高于对照组(70.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同时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评分(85.6±5.6)分高于对照组(64.1±5.3)分,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系统化护理对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加林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运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中医正骨手法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6月 ~2016年6月收治的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100例为对象,按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传统牵引复位后石膏外固定法;观察组采用中医正骨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采取中医正骨法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中采用中医正骨法治疗,可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具体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杨承强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检验研究

    目的:对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检验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中心2018年1月到2018年3月接受治疗的200例患者的痰标本中收集到的结核分枝杆菌作为实验对象进行研究,分别对这些标本实行耐药性的检验,对其检验得到的结果进行观察.结果:对检验的结果观察得到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利福喷丁、利福布叮、丁胺卡那霉素等药物具有比较高的耐药性,应该选择可以进行替代的药物.结论:经过对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实施研究分析,可以按照研究得到的结果选取可以使用的抗结核类药物,对耐药结核菌株的产生进行控制.

    作者:陈天刚;万东勇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围术期护理干预在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泌尿结石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泌尿结石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7例择期行钬激光碎石取石术的泌尿结石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4例)与对照组(53例),期间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针对性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70%,显著低于对照组15.09% 的发生率(P<0.05).结论:对于泌尿系统结石患者,患者行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期间,给予围术期有效护理干预,可缩短手术时间及康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李芳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眼科病房工作中的实践与人文价值

    目的:研究并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眼科病房工作中的人文价值和实践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8年1月 ~2018年10月之间收治的230例患者,使用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服务,实验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95.65%(110/115)显著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在眼科病房工作中,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助于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张翠婷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先兆子宫破裂和子宫破裂的临床原因及护理方法探讨

    目的 研究探讨先兆子宫破裂和子宫破裂的临床原因和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我医院于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2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取妇产科常规护理,研究组针对先兆子宫破裂和子宫破裂开展预防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先兆子宫破裂和子宫破裂发生率以及家属满意程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先兆子宫破裂和子宫破裂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程度的比较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子宫破裂对母婴预后均有严重不利影响,采取预防性护理能够降低该病发生率,值得推广研究.

    作者:宁超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咳嗽性晕厥综合征致跌倒损伤的临床分析及预防护理对策

    目的:探究咳嗽性晕厥综合征对跌倒损伤的影响,分析预防跌倒的护理工作.方法:选取某院患有该病的患者共20人,查阅其病例记载并且对他们进行电话访问,回顾他们的护理过程,以此分析相关的安全预防方案,做好防晕厥的护理准备.结果:通过调查研究,改进医护人员的护理措施,有效避免患者坠床、跌倒和摔伤等意外事故的发生.结论:对患者进行准确的病情评测,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意外事故的发生,并且在护理过程中,采取安全防范措施也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彭云霞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腹腔积液常用生化指标在基层医院的诊断分析

    目的:探究腹腔积液常用生化指标在基层医院的诊断结果,并对此展开分析讨论.方法:筛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内我院接诊的80例有腹腔积液症的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腹腔积液影像学检查结果结合病理诊断结果作出疾病诊断,将其分为对照(良性)组和观察(恶性)组两组.在两组患者开始接受治疗前对患者的腹腔积液以腹腔穿刺的方法进行采集进行相应的检测[1].对两组患者腹腔积液检测的常用生化指标进行探究分析,对比总结.结果:经过对这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对照组(良性组)患者的腺苷脱氨酶的检出值与实验组(恶性组)的腺苷脱氨酶的检出值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此次算选取80例患者的腹腔积液进行生化检测结果对比可知,通过患者进行检验的相关生化数值进行观察,对于患者自身疾病的患病程度的判定具有重要作用,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杨昌芳;向阳;陈兴菊;马松涛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对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分析研究健康教育对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142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7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传统的教育方法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研究组采用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教育方法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健康教育后,研究组患者出现不良心理状况(抑郁、焦虑、恐惧、偏执)较少,情绪平稳;对照组出现不良心理状况较多,情绪起伏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健康教育前评分(2.12±0.51)分,教育后(0.89±0.12)分;对照组教育前(2.24±0.53)分,教育后(1.52±0.29)分;2组较教育前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降幅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癌前病变患者采用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健康教育方法,有助于患者心理健康发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省燕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老年脑卒中患者吸入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及康复护理构建

    目的:分析老年脑卒中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取综合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护理有效率是97.62%,较对照组的90.48% 具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因素、咳嗽无力、吞咽困难、意识障碍以及体位不当等,通过采取综合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并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刘红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个体跟进式护理方案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及预后影响价值体会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实行个体跟进式护理方案的效果以及对预后的影响价值.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的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60例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3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行个体跟进式护理方案,对护理前后生活能力评分、积极度评分、心理状况评分以及血糖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生活能力评分、积极度评分相对于对照组较高,心理状况评分以及血糖水平相对于对照组较低,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实行个体跟进式护理方案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以及积极度,改善其心理状况以及血糖水平.

    作者:王琛 刊期: 2019年第08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