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虹;李洪梅
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在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在我院治疗的胃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将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对比两组心理状态评分.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降低,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胃病患者中的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提升其治疗依从性,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黄素芬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将优质护理服务运用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可以改善患者症状,控制患者病情,从而提高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曲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联合用药对胃肠道功能紊乱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存在胃肠道动功能紊乱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研究组行联合用药治疗方法,对对照组行普通用药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有效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进行胃肠道功能紊乱患者治疗方面,联合用药能够有效治疗胃肠道功能紊乱,见效快,不良反应少,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李佰成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延续性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9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常规门诊随访,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SCHFI评分、HPLP评分显著提升,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后,自我护理能力显著提升,健康行为改善,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谭小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Benex微创技术在前牙不翻瓣即刻种植过程中的应用操作要点和临床价值.方法:2013年2月-2017年1月,将29例上前牙残根患者选做研究对象,针对所有患者均实施Benex微创拔牙不翻瓣即刻种植治疗处置,观察测算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指标测算值为100.00%(29/29).结论:为上前牙残根患者实施Benex微创拔牙不翻瓣即刻种植治疗处置,能够获取较好结果,值得临床关注推广.
作者:郭红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士自我效能干预对提高老年人静脉穿刺成功率的研究.方法:医务人员可以使用注入的自我效能感和相对积极的心理暗示,在对老年人的静脉穿刺成功方面进行经验积累,提高护士的自我效能感.其中随机选取静脉输液的门诊的300例老年患者,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自为150例,其中实验组采用常规静脉输液方法,而对照组采用专业的护理的方法,然后比较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的方法.结果:实验组的静脉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我效能干预的结果可提高实验组静脉穿刺成功率.而临床护士自我效能感的干预有助于提高护士的自信心,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同时提高老年人静脉穿刺成功率.
作者:倪尔琼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早期护理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于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进入我院妇产科治疗的12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为研究主体对象,利用双盲法将所有产妇划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60例;对照组产妇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实行早期护理,对比2组产妇的血压指标.结果:经护理,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前后舒张压及收缩压各项指标变化幅度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实行早期护理的效果良好,能有效控制血压指标处于正常范围,值得应用.
作者:何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析不同年龄段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择取我院收治的35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年龄将所选患者分成中青年组(135例)、老年组(215例),对不同年龄段患者临床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吸烟、饮酒、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性别构成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Cr、FIB、PT、TG、PLT、GGT、Hcy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冠心病患者在性别构成与实验室指标上有显著差异,应予以重视.
作者:宋建斌;田绍巍;袁柏欣;董彩凤;危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了解辖区内妇女的基本情况,掌握妇女健康需求,提高孕产妇管理覆盖率,减少高危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提高辖区内优生优育率.结果:累计孕产妇就诊463人,无一产妇死亡,新生儿死亡1人,占0.21%.妇科就诊459人结论:通过我们努力工作,汇总,我辖区妇女管理覆盖率提高,广大女妇树立了自我健康管理理念,对妇女健康素质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冯吉燕;马丙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术后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5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划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7例.对照组运用传统的护理模式实施护理,实验组运用延续性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在此基础上,对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实施全面对比.结果:实验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模式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它能使患者的生理、心理功能获得变化,在生活中具有较大的自信,同时,护理过程将会较为顺利,整个护理过程会呈现积极性的特点.因此,病人在运用延续性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治疗时间将逐渐缩短,生活质量会显著提高,对医护人员会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从而便能减少医患矛盾的出现.此种方法对临床医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应在临床中被广泛推广.
作者:布热比古丽.艾尼;王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分析新形势下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眼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及提升.方法:选取我院眼科收纳治疗的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2016年3月-2017年3月为常规模式设为对照组(患者37例),2017年3月-2018年3月为新形势下持续质量改进模式设为观察组(患者38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下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性;观察组模式下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眼科患者实施了新形势下持续质量改进模式之后取得显著成效,可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危晓青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在介入治疗术后的护理工作中使用胰岛素泵的具体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内科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并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100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后护理阶段运用常规降糖治疗的方式干预,实验组患者在术后护理阶段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增加胰岛素泵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后血糖值、心功能、血清cTnI、NT-pro BNP水平变化进行记录,随后用统计学分析,当结果显示为P<0.05时则认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在血糖值、心功能、血清cTnI、CKMB上都有着显著的差异,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血清cTnI、CKMB水平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低,实验组患者心功能多集中在I级、II级,对照组患者心功能多集中在III级、IV级.结论: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而言,在实施了介入治疗之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并降低血糖,为提升患者的预后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作者:孟昭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102例呼吸系统重症患者的血气指标,并探讨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14日 ~2018年3月15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02例呼吸系统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重症支气管哮喘31例、重症呼吸衰竭42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19例、中晚期肺癌10例,所有患者全部进行血气指标检查,统计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血气特点.结果:重症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与中晚期肺癌患者的血氧分压(PaO2)显著低于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P<0.05);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中晚期肺癌患者的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碳酸氢根离子(HCO3)明显低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与重症呼吸衰竭患者(P<0.05);四种呼吸系统重症患者的氢离子浓度(PH)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血气分析,能够观察到各种呼吸系统重症患者的呼吸功能特点,从而为临床诊断、治疗、评估预后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
作者:韩世杰;凌耿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ICU后过渡期护理模式应用效果.方法 分别选取2016年6月 ~2018年9月期间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经ICU治疗后转入普通病房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为162例为观察组和160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实施过渡期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两组病人各项评价指标比较,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过渡期间采取过渡期护理模式,可以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消除患者心理影响,提高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
作者:张琳;何先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运用.方法:对医院血液净化科2016年1-12月期间实行常规护理质量控制,并记录为对照组,2017年1-12月之间实行严格、全面护理质量管理,记录为观察组,对两组的护理质量管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环境卫生采样监测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热原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开展血液净化护理工作中,严格实行质量控制措施,有利于医院整体护理水平的提升,让患者得到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获得更高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安可;王丝丝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40例口腔种植体植入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 :选取本口腔医院所收治需接受口腔内部种植体的植入术治疗病患40例作为本次临床观察基本研究对象,以实际就诊的顺序为主,将病患平均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均20例病患.仅观察组接受手术配合干预护理服务,常规组则为常规护理服务.分析两组效果.结果:与常规组相比,观察组病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于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指标评分等,均略占据一定临床应用优势,组间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的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接受接受口腔内部种植体的植入术治疗病患,实施手术配合干预护理服务,能手术配合护理效果及护理服务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为明显.
作者:缪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围产期,作为孕妇在怀孕期间的重要时期,如果保健方式不当或者对于一些问题的重视程度不足就会造成孕妇临产过程中产生较短、产后出血情况较多、产褥期出现感染等情况的发生.同时在一些情况下会出现婴儿窒息等情况.这些情况的发生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孕妇及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因此,对才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对孕妇进行围产期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就此进行研究.
作者:何钦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功能康复与心理护理.方法:以近两年在我院接受者诊治的98例脑血管后遗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9).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除采用对照组护理方式外结合功能康复与心理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治疗.结果:观察组精力指标为(58.93±9.75)明显优于(52.37±7.75)的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8.93±4.52)明显优于(13.63±8.67)的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精神健康、生理机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一般健康状况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讨论:采用功能康复与心理护理结合的护理方式对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护理治疗,可以很好的缓解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的康复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作者:魏长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乳晕切口乳腺手术的相关护理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和探讨.方法:2017年8月到2018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的患者中,按照统计学原理,随机选择符合乳晕切口以及进行乳腺手术的病患共44人.给他们编号后依照随机数字法将他们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实验组和参照组各22人).护理人员对实验组的病患采取围术期护理的措施,对参照组用普通的传统模式进行护理,在一定时间后,对护理的效果进行比对剖昕.结果:采用围术期护理的实验组病患在乳腺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18%.在对病患及其家眷的问卷调查中,实验组满意度达到90.10%,参照组满意度77.27%.两组之间在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满意度上都具有明晰的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在手术后所采用的围术期护理干预的方法对乳晕切口乳腺手术的病人来说治愈性更高,降低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病人有较高的满意度.
作者:黎晓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健康教育在社区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12月的60例妇产科病人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的病人一般护理方法,给予观察组的患者在一般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护理方法,然后分析和判断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相比较于对照组的患者,接受了一般护理方法加健康教育护理后,观察组的患者的身体和精神状态更好,诊疗所需的时间和花费的医疗费用更短更少,对社区工作具有更高的满意度.结论:社区卫生服务的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如果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合理融入健康教育,可以使护理的质量和效果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同时更加满意医院的护理服务,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任忠粉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