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潇潇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方案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100例在2017年1月-2018年2月期间与我院接受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对患者随机平均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包括患者50例,分别给予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以及常规西医单独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各自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在治疗结束后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本次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方案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有较好应用效果,是改善患者神经缺损症状,提升患者疗效的有效途径,推荐使用.
作者:凌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系统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7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均匀分成参照组与分析组,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分析组患者则需接受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分析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后存在明显意义(P<0.05).结论:针对患有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护理,系统性护理的应用价值较高,该护理方案值得推广.
作者:孙俭萍;董彩凤;米芳;危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了解辖区内妇女的基本情况,掌握妇女健康需求,提高孕产妇管理覆盖率,减少高危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提高辖区内优生优育率.结果:累计孕产妇就诊463人,无一产妇死亡,新生儿死亡1人,占0.21%.妇科就诊459人结论:通过我们努力工作,汇总,我辖区妇女管理覆盖率提高,广大女妇树立了自我健康管理理念,对妇女健康素质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冯吉燕;马丙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对于尺骨茎突骨折采取不同处理方式对于患者桡骨远端骨折手术后的腕关节功能恢复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诊治的尺骨茎突骨折并发骨远端骨折者共计80例作为研究样本,对照组的40例患者在其手术治疗过程中采取不同期运用尺骨茎突骨折的处理办法,而观察组的40例患者则在手术过程中采取同期运用尺骨茎突骨折的处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Ⅰ型骨折与Ⅱ型骨折的腕关节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显著(P<0.05).结论:针对桡骨远端骨折者在其手术过程中通过运用尺骨茎突骨折的同期处理方案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治疗效果优于非同期治疗方法.
作者:潘学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16排螺旋CT技术检查骨关节创伤病人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骨关节创伤病人共90例,采用16排螺旋CT技术,经曲面重建、多平面重建、表面遮盖、容积再现、大密度投影法等图像重建方法,对骨关节创伤进行检查.结果:90例骨关节创伤病人中,肋骨骨折10例(11.1%),脊柱骨折12例(13.3%),四肢骨折15例(16.7%),盆骨骨折18例(20.0%),肩关节骨折35例(38.9%).结论:采用16排螺旋CT技术检查骨关节创伤的效果直观、准确,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马臻雏;蒋兆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产科心理护理在孕产妇妊娠结局和产后抑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 ~2017年12月间收治50例孕产妇进行实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产科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产妇的剖宫产率、自然分娩率、焦虑自量表评分(SAS)和抑郁自量表评分(SDS)评分.结果:实验组孕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孕产妇产后SAS、SDS评分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产妇采用心理护理可以有效降低负面情绪,提升自然分娩率,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锐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HID-1α 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5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5例喉癌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采用组织芯片技术研究HIF-1α 蛋白在喉癌组和癌旁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45例喉癌组织中有30例发现有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66.7%;有15例喉癌组织中未见表达,阴性表达率为33.3%.且喉癌组织中HIF-1α 蛋白表达显著高于癌旁黏膜组织(P<0.05).HIF-1α 蛋白表达与临床分期、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有显著相关性.结论:WAVE2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多种临床病理特征相关.
作者:要兆旭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血糖控制在ICU重症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5月到2018年3月我院收治ICU重症患者共3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基于对照组上加用血糖控制护理.分别观察两组患者SOF评分、APACHE评分、总满意度.结果:观察组SOF评分、APACHE评分优于对照组(5.32±1.65vs8.27±1.21;3.22±1.22vs6.38±1.28);总满意率大于对照组(100.00%>73.33%),P<0.05.结论:血糖控护理干预可有效减低患者器官衰竭的进展,提高患者对本院医疗服务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文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微创小切口在单纯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就医的患者66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3人,实验组患者采用微创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小切口在单纯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要显著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马春晖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人文关怀在麻醉医生围术期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方法:选择医院在2018年3月至2018年8月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不采用人文关怀,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人文关怀治疗.对比治疗组和观察组满意度和负面情绪出现的情况.结果:采用常规治疗的观察组满意度为60%,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人文关怀治疗观察组满意度为92%.观察组满意度远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负面情绪出现的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人文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让病人的负面情绪特别少,大大提高了满意度,效果特别突出,非常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夏添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小梁切除、不同切口超声乳化在白内障、青光眼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取2016.9-2018.1期间医院收治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对照组(43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观察组术式为双切口超声乳化、小梁切除术,对照组术式为单切口超声乳化、小梁切除术,观察患者眼内压、视力治疗前后变化差异,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术后随访半年观察术后滤过泡形成情况.结果 观察组眼内压低于对照组,视力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功能型滤过泡形成率比较,观察组为95.1% 高于对照组74.4%,P<0.05.结论 白内障、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双切口超声乳化,功能型滤过泡形成率高,患者症状显著得到改善.
作者:李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化疗的饮食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均分为常规组和综合组,对所有均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在此基础上对综合组患者施加饮食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常规组患者各消化系统不良反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便秘、口腔溃疡)发生率均要高于综合组患者(P<0.05),常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3.33%,综合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饮食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能有效改善患者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症状,降低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黄惠琳;王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初产妇术后早期泌乳的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 ~2017年7月收治的140例剖宫产初产妇,根据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各7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泌乳初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乳量充足的产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剖宫产初产妇中,可促进产妇泌乳,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讨.
作者:刘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的并发症原因及总结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6年6月 ~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08例肿瘤化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干预组(54例)和常规组(54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并发症发生原因实施对应护理,并比较不同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7%,常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4.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和常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5.2±3.0)分和(89.9±8.8)分,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肿瘤化疗PICC置管并发症原因实施对应护理,不仅能有效减少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还能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杜英堂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提高护理学员在心内科学教学中的教学效果,培养护理学生循证护理能力的途径.方法 2016年,84名护理专业学生进入心内科,开展循证护理并结合情境教学方法.在实习期前后,他们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来调查护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效果.结果 循证护理结合情景教学法,护理学生循证护理知识自我评价得分从(7.49±3.68)分提高到(15.67±3.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生对见习模式的满意度显着高于2015年同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结合情景教学法在心内科护理实习生培训中的应用,有利于护生掌握学习要点,调动学习主动性,提高护患沟通能力和循证护理的意识,为下一步的临床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汪慧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探讨在颅脑创伤的患者之中护理干预的方法 和效果,并观察对于患者的颅内压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2016年3月-2018年3月于我院接受诊治的颅脑创伤的患者,依据随机的原则将这12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均为患者60例.对照组的患者60例进行常规性方案的护理,研究组的患者60例进行综合性方案的护理.对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对比两组的患者颅内压的变化、发生并发症的情况以及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经过分析对比可以发现,研究组的患者颅内压的改善和对照组相比显著要更好(P<0.05),研究组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相较于对照组明显要更好(P<0.05),并且研究组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也显著要更好(P<0.05).结论:在颅脑创伤的患者的护理之中运用综合性方案的护理对于患者的颅内压的改善有较大的帮助,降低了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并且患者对于护理工作普遍更为满意,促进了患者的尽早恢复,在临床之上值得推荐广泛使用.
作者:杨华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清创缝合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选出我院急诊清创缝合术患者1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后均实施护理干预,并记录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经护理后,10例患者仅有2例患者发生并发生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结论 予以清创缝合术后患者护理,在预防并发症发生方面上可取得佳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探讨护理程序管理模式、围术期访视联用对影响手术配合、术后负面情绪改善程度的具体价值.方法:本实验于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以此时段内收治的8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各40例,以常规护理为对照组,以护理程序管理模式、围术期访视为观察组,分析护理程序管理模式、围术期访视的价值,并对比两组的配合情况、情绪评分.结果:观察组配合度97.5%,较对照组87.5% 高,观察组配合度较对照组高,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手术患者进行护理程序管理模式、围术期访视干预,可以增强手术配合度,消除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改善预后,值得在今后的治疗中应用.
作者:韩鸿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体位护理应用于新生儿肺炎中对疗效造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4月至2018年2月间收入的所有新生儿肺炎患者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34例患儿纳入本次研究开展实验,采用红蓝双色球分组法将所有患儿均分两组,红色球为对照组,蓝色球为实验组,每组中录入17例患儿.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体位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心率以及呼吸状况和血氧饱和度,评价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在两组患儿完成治疗后,其均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实验组患儿的心率以及呼吸状况和血养饱和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新生儿肺炎患者进行治疗时,配合体位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儿的治疗痛苦,提高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对于患儿的治疗效果改善来说有积极意义,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蔡金治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在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在我院治疗的胃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将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对比两组心理状态评分.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降低,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胃病患者中的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提升其治疗依从性,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黄素芬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