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研究进展

孙妙玲

关键词:针灸, 面瘫, 研究进展
摘要:目前,针灸治疗面瘫的手法在中医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我国中医学理论的不断完善,人体经络学在针灸治疗中具有更加明显的临床价值.近几年,在祖国医学大力发展的背景下,中医针灸治疗手法独具优势,对临床周围性面瘫的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在本文综述中,通过查阅近几年针灸治疗面瘫的科学文献资料,通过个人总结,将中医针灸治疗面瘫的综述报道如下.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肾病患者饮食护理干预对患者饮食依从性的效果观察

    目的 通过实施饮食护理干预,观察此护理措施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饮食依从性产生的影响.方法 在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所有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中抽取94名患者组成参与研究的对象群体,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即接受糖尿病肾病常规护理流程的患者分入普通护理组,组内人数47例,在接手常规护理流程的基础上加入了饮食护理干预的患者分入饮食护理组,组内人数,47例.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依从性上的差异.结果 观察可知,加入了饮食护理干预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组,患者的饮食依从性获得了显著的改善,且与普通护理组相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可见专项的饮食护理干预对于改善糖尿病与肾病患者的饮食依从性有明显的效果,可在临床护理中重点应用于优化患者的饮食习惯.

    作者:李传玉;魏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自拟方疏肝健脾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自拟方疏肝健脾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3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临床治疗用药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西药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自拟方疏肝健脾方治疗,两组对比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过实验分析表明,自拟方疏肝健脾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显著,治疗副作用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米非司酮和米素前列醇联合用药终止瘢痕子宫患者早孕的处理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联合用药终止瘢痕子宫患者早孕的处理.方法:选取2013年至2017年我院收治自愿终止早孕的瘢痕子宫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无痛人流术,观察组联合使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比较两组出血情况、流产效果以及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均显著较少,且P<0.05.观察组流产效果较对照组显著较好,且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10.0% 较对照组26.67% 显著较低,且P<0.05.结论:终止瘢痕子宫患者早孕的处理中联合使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的效果非常显著,即具有流产效果好、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等优势,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杨娅芬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产科心理护理干预用于孕产妇妊娠结局及产后抑郁情况的效果研究

    目的:对产科心理护理干预用于孕产妇妊娠结局及产后抑郁情况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以2017年5月到2018年5月期间前来我院就诊的80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对80例孕产妇平均分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40例.其中,两组孕产妇均采用基础性护理模式,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孕产妇的妊娠结局与产后抑郁情况.结果:根据两组孕产妇临床护理效果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实验组妊娠结局与产后抑郁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心理护理干预用于孕产妇妊娠结局及产后抑郁情况的效果显著,能够使孕产妇妊娠结局得以改善,优化孕产妇的自然分娩效果,且产后抑郁情况明显改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作者:米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共情护理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应用共情护理对自我感受负担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40例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作为样本研究资料,依照计算机表法处理为应用共情护理的试验组(n=20例),以及应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2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和主观幸福感.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主观幸福感以及自我感受负担各项指标评分均远远优于对照组,终结局P小于0.05,具有探讨研究价值.结论: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进行共情护理干预的应用,可改善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提升主观幸福感.

    作者:管文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72例小儿肺炎患儿,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展开护理.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有助于优化治疗和护理的成效,也能提升家长护理满意度,后续临床工作中可予以推广.

    作者:唐凤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心理干预在降低肠造口患者病耻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降低肠造口患者病耻感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 ~2018年6月,我院胃肠外科收治并行肠造口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采用社会影响量表(social impact scale,SIS)分别在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的病耻感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实施肠造口后病耻感评分均处于较高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试验组患者在接受心理干预后,病耻感评分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肠造口患者的病耻感,缓解其心理压力,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其身心健康.

    作者:陈姝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配合阿卡波糖对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甘精胰岛素配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院内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65例实施治疗对比观察(2018年1月至2018年4月),电脑随机分成两组后给予单一组3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阿卡波糖治疗,给予联合组33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病例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联合组病例治疗后的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优于单一组病例(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开展甘精胰岛素配合阿卡波糖治疗的效果明显,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较为明显的降糖作用.

    作者:安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急诊抢救护理用于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运用急诊抢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8月接受治疗的72例创伤失血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通过抽签法成为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使用外科急救常规的护理方案,实验组则使用急诊抢救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的病情好转率显著优于对照组,而病亡率小于参照组,因此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急诊抢救护理方案运用于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能够明显提升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

    作者:钟喜仙;郑其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预见性护理在口腔颌面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初探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口腔颌面外科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我科于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均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预防性护理方法,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82.0%,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8%,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结论:预见性护理模式在口腔颌面外科护理过程中,有重要意义,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避免医患之间出现医疗纠纷,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郭艳;尹艳;刘伟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超声在肝胆脾胰肾疾病普查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运用超声检查对体检人员进行肝胆脾胰肾疾病普查,并判断其效果与价值.方法:选择于我院接受体检的人员,检查时间为2016年5月-2017年2月,共计人数382人.对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5名体检人员呈现阳性,阳性率为37.9%.讨论:超声检查对肝脏、胆囊、胆总管、胰腺、肾脏、脾脏等脏器占位性病变和管腔内结石均可清晰显示,可以及时发现脂肪肝、肝肾囊肿、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常见疾病,在疾病普查中有其临床价值.

    作者:徐春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研究进展

    目前,针灸治疗面瘫的手法在中医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我国中医学理论的不断完善,人体经络学在针灸治疗中具有更加明显的临床价值.近几年,在祖国医学大力发展的背景下,中医针灸治疗手法独具优势,对临床周围性面瘫的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在本文综述中,通过查阅近几年针灸治疗面瘫的科学文献资料,通过个人总结,将中医针灸治疗面瘫的综述报道如下.

    作者:孙妙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效果

    目的:分析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6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110例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55例患者行以常规护理,研究组55例患者行以人性化护理,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总护理满意度为96.36%,对照组总护理满意度为76.36%,研究组总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管理的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作者:郑惠银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尺骨茎突骨折同期、非同期处理方式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比较

    目的:探讨对于尺骨茎突骨折采取不同处理方式对于患者桡骨远端骨折手术后的腕关节功能恢复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诊治的尺骨茎突骨折并发骨远端骨折者共计80例作为研究样本,对照组的40例患者在其手术治疗过程中采取不同期运用尺骨茎突骨折的处理办法,而观察组的40例患者则在手术过程中采取同期运用尺骨茎突骨折的处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Ⅰ型骨折与Ⅱ型骨折的腕关节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显著(P<0.05).结论:针对桡骨远端骨折者在其手术过程中通过运用尺骨茎突骨折的同期处理方案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治疗效果优于非同期治疗方法.

    作者:潘学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评价

    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初产妇6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基点分实验组、常规组各34例,常规组采用日常护理,实验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两组产妇产后乳汁分泌情况及母乳喂养成功率对比.结果:与常规组比,实验组产后泌乳始动时间短,并且产后2.3天泌乳量多,母乳喂养成功率也高,P<0.05.结论:对初产妇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强化其自身母乳喂养信心,促进产妇产后乳汁分泌,显著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为新生儿生长发育及身体健康提供可靠性保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陶施嫄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运动疗法结合关节松动技术治疗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运动疗法结合关节松动技术治疗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社区医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47例肩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运动疗法结合关节松动技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本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及C-M评分优于治疗前,肩关节前屈、外展以及后伸的ROM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经治后疼痛症状及肩功能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结论 运动疗法结合关节松动技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确切,对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肩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护理及临床观察

    作者:曹玉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育龄妇女宫内放置节育器不良反应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育龄妇女宫内放置节育器的不良反应.方法: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365例宫内放置节育器的育龄妇女进行研究,根据不同类型,分为药环组、钢环组、T环组,各131例、129例、105例,分别使用165活性金属节育器Ⅱ、不锈钢圆形金属、T形带铜节育器.观察三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不良反应方面,以钢环组数据高,为27.91%,其次为T环组,P<0.05.结论:节育器的使用可能会引发诸多不良反应,如经量增多、不规则出血等,相比而言,165活性金属节育器Ⅱ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较低.

    作者:陈振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五步康复操联合外展支具在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快速康复中的应用

    肱骨近端骨折是骨科常见疾病,属肩关节周围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5%,在所有的肱骨骨折中占一半左右[1].在人体的大关节中,以肩关节创伤后出现关节僵硬的发生率高[2],并且该类骨折病人的所有并发症中肩关节僵硬的发生率高,因肩关节活动障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早期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鉴于此,为了帮助这类患者取得更好地治疗效果,我院在行肱骨近端骨折术后部分患者予以外展支具固定和功能锻炼,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蕴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髌骨横断骨折髌骨爪内固定与空心拉力螺钉张力带内固定效果的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髌骨横断骨折患者分别采用髌骨爪固定术及空心拉力螺钉张力带固定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关节外二科在2016年12月—2018年06月收治的30例髌骨横断骨折患者均以随机抽签模式抽选,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试验组(15例,采用髌骨爪固定术治疗)和对照组(15例,采用空心拉力螺钉张力带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骨横断骨折患者采用髌骨爪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空心拉力螺钉张力带内固定术,有利于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更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文杰;邵志翔;唐述森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