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抢救护理用于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临床分析

钟喜仙;郑其萍

关键词:创伤失血性休克, 急诊抢救护理, 病情好转率
摘要:目的:观察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运用急诊抢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8月接受治疗的72例创伤失血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通过抽签法成为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使用外科急救常规的护理方案,实验组则使用急诊抢救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的病情好转率显著优于对照组,而病亡率小于参照组,因此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急诊抢救护理方案运用于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能够明显提升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咳喘病痰热壅肺证疗效观察

    目的:在小儿咳喘病痰热壅肺证治疗中应用中药保留灌肠临床治疗价值分析.方法:我院以随机的方式选取参与本次调查的患儿共84例,均为小儿咳喘病痰热壅肺证患儿,本次调查选取时间为2017年.以随机的方式将参与本次调查的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患儿.对照组给予患儿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患儿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3.33% 低于实验组的97.6,差异为P<0.05.结论:在小儿咳喘病痰热壅肺证治疗中,可采取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韩金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抽取我院于2017年6月-2018年8月收治的87例接受雾化吸入治疗的小儿哮喘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护理方法的差异分成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52例).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全程护理.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χ2=7.47)、依从性(χ2=5.29)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小儿哮喘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做好各阶段的护理,运用全程护理改善患儿的临床疗效.

    作者:舒弋骄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疗养院饮食保障社会化的问题与对策

    通过对本单位饮食保障社会化的探索实践和回顾性分析,总结了饮食社会化保障的问题与对策.结合疗养院实际,切实做好疗养院饮食保障社会化工作,需要强化监管机制和教育培训机制,做好新形势下卫生监督管理.

    作者:王淑梅;王清妹;王雅珍;连夏茵;梁亚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脑卒中后中度吞咽障碍患者饮食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中度吞咽障碍患者饮食护理干预的方法 和临床效果.方法:对60例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人数均为30例,所接受的护理措施分别为饮食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吞咽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结果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卒中后中度吞咽障碍患者实施饮食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保证患者的治疗护理安全性,治疗后患者预后更好.

    作者:安晓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在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给予罗哌卡因术后患者舒适度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作为日间手术给予罗哌卡因患者术后的舒适度.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7月日间手术患者294例做临床资料,在术中给予患者胆囊床和切口周围皮下组织注射罗哌卡因,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时段的舒适度.结果:组患者术后3个时段舒适度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作为日间手术,在术中给予罗哌卡因注射,能有效提高患者舒适度,减轻患者疼痛,有效促进患者愈合,提升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向华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护理及临床观察

    作者:曹玉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疼痛教育对泌尿外科术后疼痛护理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疼痛教育对泌尿外科术后疼痛护理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泌尿外科术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开展疼痛教育,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其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的77.50%,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泌尿外科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应用疼痛教育的方法能够明显降低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有较高使用价值.

    作者:龚婷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口腔外科患者实施信息化健康教育方法及体会

    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的核心之一.本文作者介绍了在口腔颌面外科推行的一种新型护理健康教育方法 ——信息化健康教育.此方法调动了护理人员学习、探索的主动性,提高了其整体素质,同时也帮助患者了解相关知识、减少了术后并发症.该方法的实施体现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对促进护患双方相互理解、尊重、信任、支持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赵长娟;糟丽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CT肺动脉造影与MR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CT肺动脉造影与MR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疑诊为肺动脉栓塞的患者共80例,均采用MR和CT肺动脉造影进行诊断,并结合病理检查分析CT肺动脉造影与MR的诊断情况.结果:CT肺动脉造影诊断肺动脉栓塞的阳性率为85.0%,MR诊断肺动脉栓塞的阳性率为65.0%,二者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T肺动脉造影诊断肺动脉栓塞的效果优于MR诊断.

    作者:蒋兆杰;马臻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的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的并发症原因及总结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6年6月 ~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08例肿瘤化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干预组(54例)和常规组(54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并发症发生原因实施对应护理,并比较不同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7%,常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4.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和常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5.2±3.0)分和(89.9±8.8)分,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肿瘤化疗PICC置管并发症原因实施对应护理,不仅能有效减少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还能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杜英堂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探究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中出血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

    目的:研究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中出血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医院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妇和首次剖宫产产妇各84例,分别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剖宫产术中出血率和出血量,总结出血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观察组产妇术中出血发生率为19.05%,低于对照组产妇的4.76%(P<0.05).出血原因主要包括胎盘因素、宫缩乏力、切口撕裂.观察组产妇术中出血量为(854.26±152.28)ml,少于对照组产妇的(533.81±104.39)ml(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中,有较高的机率发生术中出血,应根据相关因素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术中出血的发生,保护母婴健康.

    作者:张媛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常规泪道植管术后复发性泪囊炎

    目的:观察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常规泪道植管术后复发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32眼慢性泪囊炎已行泪道植管术但仍有溢泪或拨管后短期内复发患者行泪囊鼻腔吻合术并在术中取出硅胶管治疗,随访1年观察疗效.结果:接受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患者,3例3眼术后3月泪道冲洗不通,手术无效;其余27例,29眼泪囊鼻腔吻合术后1周至1年泪道冲洗通畅,治疗有效,有效率90%.结论: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常规泪道植管术后复发性泪囊炎效果确切,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秋秘;田欢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超声特征及其与内分泌指标的相关性

    目的:分析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超声特征及其与内分泌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抽取我院于2016年7月-2018年2月收治的105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肥胖(以体质量指数25kg/m2为分组依据,高于该指标为肥胖,低于则正常),将其分成正常组(71例)和肥胖组(34例).给予患者超声检查及内分泌指标检测.结果:肥胖组患者的卵泡数、卵巢体积、子宫动脉RI均高于正常组(P<0.05);肥胖组卵巢间质动脉RI低于正常组(P<0.05);两组促卵泡生成素、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指标组间差异显著,其他内分泌指标差异不显著.肥胖型PCOS患者的卵巢体积与餐后2h指标、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及空腹血糖呈正相关.结论:肥胖型PCOS患者的超声参数典型,且与内分泌指标之间存在关联.

    作者:陈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护士自我效能干预提高老年人静脉穿刺成功率的研究

    目的:探讨护士自我效能干预对提高老年人静脉穿刺成功率的研究.方法:医务人员可以使用注入的自我效能感和相对积极的心理暗示,在对老年人的静脉穿刺成功方面进行经验积累,提高护士的自我效能感.其中随机选取静脉输液的门诊的300例老年患者,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自为150例,其中实验组采用常规静脉输液方法,而对照组采用专业的护理的方法,然后比较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的方法.结果:实验组的静脉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我效能干预的结果可提高实验组静脉穿刺成功率.而临床护士自我效能感的干预有助于提高护士的自信心,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同时提高老年人静脉穿刺成功率.

    作者:倪尔琼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肿瘤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对肿瘤化疗患者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尽心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分别施以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肿瘤化疗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骆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凝胶体位垫联合水胶体敷料在预防俯卧位通气患者压疮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凝胶体位垫联合水胶体敷料在预防俯卧位通气患者压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8年1月,我院ICU收治的50例ARDS患者,行俯卧位通气治疗时间>8h,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行俯卧位通气前在皮肤受压骨突出采用凝胶体位垫联合水胶体敷料,对照组仅采用凝胶体位垫.俯卧位通气结束后给予仰卧位时观察皮肤受压部位是否出现红斑和破溃.结果:观察组发生I期压疮10例(40%)、II期压疮2例(8%),对照组发生I期压疮25例(100%)、II期压疮8例(32%),两组I期压疮、II期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胶体位垫联合水胶体敷料能更有效预防俯卧位通气患者压疮的发生.

    作者:孙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儿科门诊患者青毒素过敏反应的急救及护理体会

    目的:在临床上,儿科门诊患者出现青霉素过敏反应后,采取相应急救措施和护理方式后,会有怎样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青霉素过敏反应患者100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7月到2016年8月,在100例患儿出现青霉素过敏反应后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和护理方式,记录治疗后的临床结果.结果:100例青霉素过敏患儿中,74例患儿的青霉素过敏被及时发现并得到了有效治疗,在0.5小时后彻底控制了过敏反应;26例患儿的过敏症状较为严重,但在经过1到3小时的急救和护理之后,过敏症状得到有效缓解,病情得到了控制.结论:当患儿出现青霉素过敏反应时,停止使用药物并及时为患儿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和护理干预,对患儿的病情能够有效的控制,缓解过敏症状.

    作者:蒋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初产妇术后早期泌乳的的影响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初产妇术后早期泌乳的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 ~2017年7月收治的140例剖宫产初产妇,根据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各7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泌乳初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乳量充足的产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剖宫产初产妇中,可促进产妇泌乳,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讨.

    作者:刘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旨在探究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病人9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4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静脉滴注丹参多酚酸盐综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综合评判其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44例)95.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0例)65.2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在胸闷、头晕、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丹参多酚酸盐综合治疗冠心病不仅能够减少发病次数,而且对于心绞痛、胸闷气短等临床症状得到了极大改善,不良反应少,安全系数高,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和参考.

    作者:陶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妇产科护理中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总结并归纳妇产科护理中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8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计算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干预,护理后以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并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体现为P<0.05的终检验定论,探析价值突出显著;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为9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1%,组间体现为P<0.05的终检验定论,探析价值突出显著.结论:对妇产科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的情绪,提高护理效果与患者的满意度,对患者的治疗与康复均具有积极作用,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潇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