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运动疗法结合关节松动技术治疗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黄欣

关键词:肩周炎, 运动疗法, 关节松动术,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运动疗法结合关节松动技术治疗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社区医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47例肩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运动疗法结合关节松动技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本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及C-M评分优于治疗前,肩关节前屈、外展以及后伸的ROM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经治后疼痛症状及肩功能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结论 运动疗法结合关节松动技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确切,对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肩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72例小儿肺炎患儿,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展开护理.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有助于优化治疗和护理的成效,也能提升家长护理满意度,后续临床工作中可予以推广.

    作者:唐凤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基础急救方法在溺水儿童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基础急救方法 在溺水儿童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2月 ~2017年12月间收治50例溺水儿童患者进行实验研究.结果:35例儿童在溺水现场接受呼吸顺畅的救治方式,还有15例溺水儿童接受不同程度的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的救治方式,在现场接受基本救治之后均进入我院接受治疗.其中死亡病例9例,留下不同程度后遗症的5例,重症监护室治疗3例,痊愈出院的33例.结论:利用基础急救方法可以提升溺水儿童的后续治疗效果,完善基础急救方法对溺水儿童的后续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李方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医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中医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医小儿推拿疗法治疗203例小儿厌食症患者,并观察疗效,进行分析.结果:203例患者中,189例治愈,10例有好转,4例无效.结论:中医小儿推拿法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有效手段.

    作者:赵舒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依伦平结合施慧达方案对高血压合并代谢异常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代谢异常应用依伦平+施慧达治疗的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代谢异常患者114例(研究自2017年5月开始,于2018年5月终止),将行依伦平治疗的57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行依伦平+施慧达治疗的57例患者纳入实验组,评估两组疗效,并观察药物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①实验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49%、84.21%,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实验组、对照组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79%、14.04%,二者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依伦平用药基础上,予以高血压合并代谢异常患者施慧达治疗,有助于控制病情,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李园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儿行炎琥宁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

    目的:研究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儿行炎琥宁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儿6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研究组(炎琥宁治疗)与对照组(利巴韦林治疗)各32例,评价两组临床实际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有效率.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临床症状改善显著,有效率高,P<0.05.结论: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实施炎琥宁治疗能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患儿病情早期恢复,改善预后,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刘银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整体系统护理干预在肩关节镜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整体系统护理干预在肩关节镜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实施肩关节镜手术患者9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整体系统护理方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功能评分,肩关节疼痛评分以及满意度方面相比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系统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帮助,进而使得病患所感受到的疼痛弱化.简而言之,针对肩关节镜围手术期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使得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提升.

    作者:陈吕添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运动疗法结合关节松动技术治疗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运动疗法结合关节松动技术治疗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社区医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47例肩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运动疗法结合关节松动技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本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及C-M评分优于治疗前,肩关节前屈、外展以及后伸的ROM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经治后疼痛症状及肩功能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结论 运动疗法结合关节松动技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确切,对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肩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尺骨茎突骨折同期、非同期处理方式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比较

    目的:探讨对于尺骨茎突骨折采取不同处理方式对于患者桡骨远端骨折手术后的腕关节功能恢复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诊治的尺骨茎突骨折并发骨远端骨折者共计80例作为研究样本,对照组的40例患者在其手术治疗过程中采取不同期运用尺骨茎突骨折的处理办法,而观察组的40例患者则在手术过程中采取同期运用尺骨茎突骨折的处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Ⅰ型骨折与Ⅱ型骨折的腕关节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显著(P<0.05).结论:针对桡骨远端骨折者在其手术过程中通过运用尺骨茎突骨折的同期处理方案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治疗效果优于非同期治疗方法.

    作者:潘学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探析针灸配合推拿对脾胃不和失眠症的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分析针灸配合推拿对脾胃不和失眠症的临床治疗.方法:随机选取某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200例脾胃不和失眠症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采用针灸治疗的对照组与采用针灸配合推拿综合疗法的观察组,各100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睡眠改善情况、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PSQI)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只采用针灸治疗的对照组治愈31例,显效20例,有效24例,无效25例,总有效率75.00%.采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的观察组,治疗后失眠治愈52例,显效22例,有效1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3.00%,观察组失眠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PSQI评分(5.39±0.51)分也显著优于对照组(7.71±1.19)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推拿对脾胃不和失眠的临床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对睡眠质量能有效进行改进,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吴昌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和谐社会构建角度看妇产科护理纠纷的防范

    目的:基于和谐社会构建角度防范妇产科护理纠纷,以缓和护患关系.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在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共收治的160例妇产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分析妇产科护理纠纷产生问题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及护患纠纷发生率分别为88.75%(142/160)、13.13%(21/160),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及护患纠纷发生率分别为98.13%(157/160)、1.88%(3/1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和谐社会构建的角度制定妇产科护理工作纠纷的防范对策,能够显著地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从而促进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

    作者:卢慧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神经外科介入治疗术后的护理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介入治疗术的术后护理.方法:将24例接受介入治疗术患者的术后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本组24例均能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出现并发症2例,其中颅内出血1例,皮下血肿1例,余病例无并发症发生,均于7-14天治愈出院.结论:做好术后护理可减轻痛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介入成功率.

    作者:李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脑卒中的护理体会

    作者:丁国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方法: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来自于我院在2017年8月份到2018年8月份之间收治的80例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按照患儿入院时间先后进行分组,所有患儿被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实施单独的泼尼松治疗,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基础上辅以低分子肝素治疗,持续观察两组患儿,通过调查问卷方式记录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积极因素与对照组相比,占据明显优势,P<0.05.结论:在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的过程中,充分应用低分子肝素与泼尼松联合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控制并发症产生,安全可靠,值得大力推荐.

    作者:张钰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不同年龄段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实践思考

    目的:探析不同年龄段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择取我院收治的35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年龄将所选患者分成中青年组(135例)、老年组(215例),对不同年龄段患者临床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吸烟、饮酒、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性别构成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Cr、FIB、PT、TG、PLT、GGT、Hcy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冠心病患者在性别构成与实验室指标上有显著差异,应予以重视.

    作者:宋建斌;田绍巍;袁柏欣;董彩凤;危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延续性护理在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自护能力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 ~2018年2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在支气管哮喘患者出院后,对照组给予出院常规随访护理,试验组则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干预6个月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干预前的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健康知识认知、自我护理能力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四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延续性护理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可显著提高患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控制其病情复发,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万亚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腹部创伤的临床特点及急诊护理方法

    目的 对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急诊护理方法 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从来我院2016年至2017年1月进行抢救治疗的腹部创伤患者中,选取7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70例腹部创伤患者中,65例患者痊愈,5例患者死亡,救治成功率为92.9%.结论 腹部创伤者一般为钝性暴力所致,为了争取佳救治时间,应尽早诊断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钟子璇;马研;杨雪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循证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预防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8年3月22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双盲法纳入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模式,对比2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09%)低于对照组(54.55%),组间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循证护理模式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月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小儿疼痛的处理方法讨论

    疼痛作为人体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临床十分重视.临床上疼痛的定义是指人体对有害刺激的一种保护性防御反应,具有保护及防御功能.众所周知,儿童神经系统是先开始发育的,出生时大脑的重量约是 370 克,新生儿大脑的形态与结构与成人基本相似,有主要的沟回,但脑回较宽沟,脑勾较浅,皮层较薄.在皮肤感知觉的发育中,痛觉对新生儿而言:眼、口周、手掌及足底的等部位的触觉已很灵敏,新生儿前壁、大腿、躯干触觉较迟,新生儿对痛觉的反应迟钝,两个月后对刺激才表示出痛苦.从出生开始至青春期以前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成.而且个体对疼痛的敏感程度因年龄的不同而不同,婴幼儿对疼痛的敏感程度低于成年人,疼痛的敏感程度会随着年龄增长,且婴幼儿不能表达疼痛,所以应充分观察他们的疼痛反应.

    作者:尹艳;郭艳;依光叫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儿童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儿童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170例疫苗接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7年03月至2018年07月,按照抽签方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给予强化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各85例.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儿童疫苗接种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有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王婷;于彦玢;齐中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妇女产后抑郁心理的社会危险性因素研究

    目的 :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究妇女产后抑郁心理的社会危险性因素.方法 :有针对性的选择在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个事情范围内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有着比较明显的产后抑郁心理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有100例患者,针对所有患者切实有效的采用我们医院自行设计的个性问卷、产后抑郁量表以及生活事件量表针对所有患者进行相应的调查分析,以探究其产后抑郁心理的社会危险性因素.结果:从相关的研究和调查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妇女出现产后抑郁的发生几率为30%,其中出现妇女产后抑郁心理的社会危险性因素主要包括,高危性的妊娠、丈夫在很大程度上期待生男孩、对于社会和人际关系比较敏感甚至偏执、产前有比较明显的情绪抑郁焦虑状况、由丈夫的家人来照顾产妇的产褥期、有比较严重的向婴儿发泄情绪冲动,以及对消极的情绪用比较不当的方法进行宣泄等一系列相关的因素.从根本上有效体会社会的支持和丈夫的照顾,确保产褥期的质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产后抑郁的保护性因素.结论:针对妇女产后的抑郁心理来说,要有针对性的观察其是否出现高危妊娠、情感比较敏感偏执、对社会的支持理解能力比较低、应对方式十分消极、丈夫对妻子的月子照顾质量较差,以及患者在产前就出现了相当程度的情绪抑郁情况,分析这些因素对于妇女的产后抑郁情况都有很大程度的预测作用.对妇女的产后抑郁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不仅要着重关注产妇的身心健康状况和相关的家庭因素等一系列方面,同时要考虑到地域的风土习俗以及传统陋习等一系列相关方面.

    作者:魏金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