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杰;邵志翔;唐述森
总结了1例老年重症肺炎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救治和护理方法.
作者:黄佳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 ~2018年2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在支气管哮喘患者出院后,对照组给予出院常规随访护理,试验组则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干预6个月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干预前的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健康知识认知、自我护理能力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四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延续性护理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可显著提高患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控制其病情复发,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万亚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分析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护理配合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8月 ~2018年8月内接诊的72例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将之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手术配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中加强手术护理配合,能有效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董淑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代谢异常应用依伦平+施慧达治疗的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代谢异常患者114例(研究自2017年5月开始,于2018年5月终止),将行依伦平治疗的57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行依伦平+施慧达治疗的57例患者纳入实验组,评估两组疗效,并观察药物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①实验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49%、84.21%,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实验组、对照组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79%、14.04%,二者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依伦平用药基础上,予以高血压合并代谢异常患者施慧达治疗,有助于控制病情,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李园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心肌酶及cTnⅠ检测诊断重症肺炎心肌损伤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6月之间在我院收治的120例肺炎患者按照疾病轻重分为重症肺炎导致心肌损伤的设为研究组,共60例患儿,轻度肺炎60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的心肌酶及cTnⅠ检测结果水平.结果:研究组患儿的心肌酶及cTnⅠ检测数据均高于轻度肺炎组,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差异明显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酶及cTnⅠ检测在诊断重症肺炎心肌损伤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使用.
作者:胡慧颖;刘亚坤;赵午生;陈国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肝脏外科护理主要应用在肝脏外科手术中.一般肝脏外科手术造成的手术创口较大,所以对应的外科护理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一些重症病人,术后存在极高的感染风险,因此外科护理安全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都必须放在首位.护理人员应在护理过程中针对患者的恢复情况做出适当的评价,为患者提供适合的护理方案,大限度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宋志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产科心理护理在孕产妇妊娠结局和产后抑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 ~2017年12月间收治50例孕产妇进行实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产科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产妇的剖宫产率、自然分娩率、焦虑自量表评分(SAS)和抑郁自量表评分(SDS)评分.结果:实验组孕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孕产妇产后SAS、SDS评分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产妇采用心理护理可以有效降低负面情绪,提升自然分娩率,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锐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某医院中选择符合标准的150名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将这15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研究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每组75例患者,进行研究.研究组在高压氧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进行共同治疗,对照组只给进行高压氧等常规的治疗方法.认真观察并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脑电图变化和MMSE评分.结果:研究组MMSE评分和变化脑电图与对照组相比较有较大差异,也就是说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研究组的患者中的表现可以看出研究组的联合治疗能非常显著的改善MMSE评分,并且脑电图的异常率相比于对照组来说偏低;同时研究组在总有效率和痊愈率方面明显比对照组高,也就是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联合治疗方法可以显著提高生存质量以及治疗疗效,实践证明这样的联合治疗方法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东杰;许庆梅;韩淑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疼痛作为人体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临床十分重视.临床上疼痛的定义是指人体对有害刺激的一种保护性防御反应,具有保护及防御功能.众所周知,儿童神经系统是先开始发育的,出生时大脑的重量约是 370 克,新生儿大脑的形态与结构与成人基本相似,有主要的沟回,但脑回较宽沟,脑勾较浅,皮层较薄.在皮肤感知觉的发育中,痛觉对新生儿而言:眼、口周、手掌及足底的等部位的触觉已很灵敏,新生儿前壁、大腿、躯干触觉较迟,新生儿对痛觉的反应迟钝,两个月后对刺激才表示出痛苦.从出生开始至青春期以前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成.而且个体对疼痛的敏感程度因年龄的不同而不同,婴幼儿对疼痛的敏感程度低于成年人,疼痛的敏感程度会随着年龄增长,且婴幼儿不能表达疼痛,所以应充分观察他们的疼痛反应.
作者:尹艳;郭艳;依光叫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随着我国基层卫生防疫服务工作的逐步开展,社区儿童保健与计划免疫日益成为当下热点议题.本文通过对提高基层社区儿童保健和计划免疫服务的做法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为其日后的工作开展奠定重要基础.
作者:林燕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溺水儿童急救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医院2015年12月 ~2017年12月间收治50例溺水儿童.结果:50例溺水儿童中,40例儿童溺水发生在夏季,溺水时间为10s-15min,其中20例在进行呼吸道清理,30例进行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其中35例儿童痊愈出院,14例儿童深入接受治疗,1例儿童抢救无效死亡,治愈率为70%.结论:增强对儿童及其家长的预防溺水知识普及和急救手段再教育,建立科学的转运机制有利于提升溺水儿童的救治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邓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针对脑梗死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对于其心理社会适应情况的影响作用.方法: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均采取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情况比较中,除了精神病性之外,观察患者在抑郁焦虑、敌对恐怖、敏感性、躯体化、偏执以及强迫症状等方面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脑梗死病人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社会适应情况,因此综合性护理干预值得在脑梗死病人的临床治疗中加以应用并推广.
作者:王崇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营养保健专科是所有妇幼保健院都有的业务,他们有着广泛的服务需求,但是作为保健专科建设,却存在着很大差距,例如大多只能满足常规营养素监测及终营养结局的评价(身高和体重达标衡量),这种疾病模式的营养保健远远不能满足健康促进模式的保健需求,对此,根据多年的营养理论到实践探索特提出以下专科建设构想.
作者:陆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基础急救方法 在溺水儿童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2月 ~2017年12月间收治50例溺水儿童患者进行实验研究.结果:35例儿童在溺水现场接受呼吸顺畅的救治方式,还有15例溺水儿童接受不同程度的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的救治方式,在现场接受基本救治之后均进入我院接受治疗.其中死亡病例9例,留下不同程度后遗症的5例,重症监护室治疗3例,痊愈出院的33例.结论:利用基础急救方法可以提升溺水儿童的后续治疗效果,完善基础急救方法对溺水儿童的后续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李方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当眼睛的疾病时,人的情绪会变得十分不稳定,进而影响病情.所以科学合理的对眼科病人进行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充志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重症监护病房是医院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收治的患者病情相对较为危重,且患者病情存在复杂性与明显进展,对于重症患者而言,除了需要让其接受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科学的护理工作也不可缺少.重症患者只有接受有效的护理干预,临床治疗效果才会得到较好保证.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存在不同问题,对于护理工作开展有不利影响,本文将对重症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科学的解决对策.
作者:王茹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探讨摄食指导以及功能训练对伴有吞咽障碍的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病患吞咽功能的相关影响效果.方法:从2017.5月 ~2018.5月我院收治的伴有吞咽障碍的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病患中根据盲选的方法从中选择80例进行研究,根据护理的方法以及平均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研究对象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而观察组研究对象则采用摄食指导以及功能训练进行干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研究对象吞咽功能的评分变化要优于对照组研究对象吞咽功能的评分变化情况;观察组研究对象吸入性肺炎的发生例数要少于对照组研究对象吸入性肺炎的发生例数(P小于0.05).结论:摄食指导以及功能训练能有效提高伴有吞咽障碍的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病患的吞咽功能,并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李晓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运用急诊抢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8月接受治疗的72例创伤失血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通过抽签法成为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使用外科急救常规的护理方案,实验组则使用急诊抢救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的病情好转率显著优于对照组,而病亡率小于参照组,因此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急诊抢救护理方案运用于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能够明显提升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
作者:钟喜仙;郑其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对于尺骨茎突骨折采取不同处理方式对于患者桡骨远端骨折手术后的腕关节功能恢复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诊治的尺骨茎突骨折并发骨远端骨折者共计80例作为研究样本,对照组的40例患者在其手术治疗过程中采取不同期运用尺骨茎突骨折的处理办法,而观察组的40例患者则在手术过程中采取同期运用尺骨茎突骨折的处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Ⅰ型骨折与Ⅱ型骨折的腕关节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显著(P<0.05).结论:针对桡骨远端骨折者在其手术过程中通过运用尺骨茎突骨折的同期处理方案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治疗效果优于非同期治疗方法.
作者:潘学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精细化管理在心内科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2017年1月至12月,医院心内科从人,机,材,法,环,测等方面实施精细化管理,2017年精细化管理前未实施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与2016年比较.结果经过精心管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得到提高,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可以提高心内科护理管理的质量,值得进一步实施和推广.
作者:唐琳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