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丽艳;耿玉;朱远丽
目的:研究CT引导钢针定位肺结节胸腔镜手术围术期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64例CT引导钢针定位肺结节胸腔镜手术患者,采用抽签法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分别行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将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 高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25%,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75% 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1.88%,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15.88±3.21)天长于观察组(9.16±2.10)天,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CT引导钢针定位肺结节胸腔镜手术围术期采用优质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护理质量,有助于保证手术效果,可以在临床上予以推广使用.
作者:潘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经跗骨窦HyProCure螺钉的距下关节制动术与足弓垫治疗儿童柔韧性平足症的短期临床疗效,进行疗效对比.[方法 ]采用经跗骨窦HyProCure螺钉的距下关节制动术治疗儿童柔韧性平足症15例(26足),定制足弓垫治疗儿童柔韧性平足14例(25足),对照比较治疗前后足负重正侧位X线片上的各角度变化,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功能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疗效评定.[结果]29例(51足)患儿均获随访,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及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位X线片上的距舟覆盖角;侧位X线上的距骨-第1跖骨角、跟骨倾斜角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结论]经跗骨窦HyProCure螺钉的距下关节制动术与足弓垫均是治疗儿童柔韧性平足的有效方法,但还需长期随访观察远期疗效.
作者:邵志翔;马文杰;唐述森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距腓韧带损伤的关节镜治疗和切开修复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更好的治疗距腓韧带损伤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成人距腓韧带损伤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所有的调查对象都要求行关节镜治疗,在一些无法关节镜治疗的病例中进行了切开修复治疗,其中关节镜治疗26例(关节镜组),切开修复34例(切开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术后12个月的美国足踝矫形协会踝关节功能评分(AOFAS)、Karlsson踝关节功能评分(KFAS)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在术后的随访中,没有任何一组的患者出现踝关节不稳的情况.在接受手术之后,两组患者的AOFAS(P<0.01)和KAFAS(P<0.01)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然而,在两组的AOFAS和KFAS的对比中没有显著差异(P>0.05);关节镜组术后12个月踝关节功能评分82.3±8.1分,切开组术后12个月踝关节功能评分81.9±7.3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镜组治疗后患者满意率为86.95%,明显高于切开组7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治疗距腓韧带损伤和切开修复距腓韧带损伤效果相近,但关节镜作为一种微创技术,创伤小,恢复快,更易被人们所接受.
作者:单贵霖;王剑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产程观察和异常产程早期发现的护理.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在我院待产的56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8例产妇,对56例产妇采取产程观察,在产程观察期间发现早期的异常产程情况,对研究组进行一般护理+药物护理,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药物护理.结果 根据两组调查数据的分析,研究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产妇的产程观察,对发生早期的异常产程的产妇采取一般护理+药物护理的方式,更好的纠正产妇出现的异常情况,保证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作者:王秀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对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急诊护理方法 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从来我院2016年至2017年1月进行抢救治疗的腹部创伤患者中,选取7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70例腹部创伤患者中,65例患者痊愈,5例患者死亡,救治成功率为92.9%.结论 腹部创伤者一般为钝性暴力所致,为了争取佳救治时间,应尽早诊断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钟子璇;马研;杨雪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探究个性化口腔护理干预在口腔颔面外科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口腔颔面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00例患者随机、无序的分为两组,每组50例患者,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口腔干预,实验组接受个性化口腔护理干预,后对疗效、满意程度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为96%,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为72%.同时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治疗的满意程度分别为98%,76%.相关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个性化口腔护理干预在在口腔颔面外科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十分显著,可以让患者对治疗的效果更加的满意,所以在临床上应被推广.
作者:施利霞;杨少玉;普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长期留置气囊导尿管漏尿的原因,采取相对应的护理对策,从而降低或者杜绝漏尿的发生.方法:收集我科近两年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资料,对其中出现漏尿患者资料分析,了解漏尿的原因及其采取的护理对策.结果:通过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其中32例漏尿得到控制,三例控制不佳.结论: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等选择合适的导尿管,规范操作,对患者及其家属做好导尿管护理指导,同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减少漏尿的发生,在处理漏尿中总结的经验,在我科学习后有利于提高我科的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杨舒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回顾总结儿童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就诊于我院门诊口腔科的50名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患儿,对其临床特点及治疗过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在所有50名研究对象中,多生牙均为单颗多生牙埋伏阻生;多生牙的形态多为锥形,共计46颗占92%,牙冠呈结节状的仅4颗占8%;多生牙的阻生方向:呈正位阻生有7颗占14.0%,倒置阻生10颗的占20.0%,水平和斜位阻生共33颗的占66.0%;手术入路选择:通过唇侧入路完成手术的有10名,占20.0%,通过腭侧入路完成手术的有35名,占70.0%;通过唇腭侧双向入路完成拔出的有5名,占10.0%;愈合过程:初期愈合共有48名,占96.0%,创口延期愈合的有2名,占4%.延期愈合原因是出现唇侧创口感染情况.结论对于儿童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的拔除,手术之前应完成精准的三维方向定位,设计手术入路,拔除整个过程做好心理辅导安慰,消除患儿紧张焦虑情绪,同时还应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和精准的手术切口.才能确保手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作者:周韬;毛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小儿哮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102例小儿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70.58%,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小儿哮喘疾病,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方式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应用和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观察老年肺部感染病人有效排痰的护理干预.方法:2017年1月--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老年肺部感染病人中随机选择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占31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综合护理,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①比较症状缓解时间,干预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数据显示,干预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肺部感染病人,实施综合护理,可有效排痰,建议在临床推广.
作者:李秀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口腔颌面外科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我科于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均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预防性护理方法,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82.0%,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8%,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结论:预见性护理模式在口腔颌面外科护理过程中,有重要意义,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避免医患之间出现医疗纠纷,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郭艳;尹艳;刘伟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利奈唑胺对于重症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120例重症肺炎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静滴万古霉素进行治疗,连续用药1~2周;治疗组采用静滴利奈唑胺进行治疗,连续用药1~2周.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药物起效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血培养细菌阴性率.结果:由数据统计结果得知,观察组的整体有效率(88.6%)略高于对照组(86.9%),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培养阴性率(87.4%)略高于对照组(83.6%),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1%)明显低于对照组(14.6%).结论:经上述研究得知,利奈唑胺对于G+菌感染为主导的重症肺炎的治疗效果明确,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传统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凌耿飞;曹聪聪;韩世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壁横切口与纵切口对瘢痕子宫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8月住院的57例行剖宫产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8例患者,采取腹壁横切口;观察组29例患者,采取腹壁纵切口.所有患者均按原腹壁旧切口手术,两组均观察到盆腔粘连和总手术时间,胎儿分娩时间,术中出血和新生儿窒息.结果:观察组的粘附附着率远低于对照组,并且操作时间短.差异在统计上(P<0.05).结论:对瘢痕子宫剖宫产术进行腹壁纵切口术有利于提高手术效果,降低子宫粘连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量,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故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蒙万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护理中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80例血液透析低血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护理干预)各40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低血压发生率、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分别是7.5%、(40.2±1.1)分、(39.3±1.7)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将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在老年血液透析低血压患者中,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护理效果良好.
作者:张婷;王蕾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进行医治的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40例,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参照组(n=20),以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研究组(n=20),比较两组各项生命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结果: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后,研究组呈现结果更优,且终检验结局P<0.05,具有探讨分析价值.结论: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有效降低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发生率,同时能够改善患者各项生命指标,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萍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医院作为当前社会极为特殊的企业,其工作环境以及安全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其中感染性疾病科工作环境是医疗结构为需要注意的部门之一,由于其特殊的环境以及职业需求,工作人员长时间处在高感染以及高损伤的危险中,且护理人员需要面对来自生活以及社会的压力,容易产生消极的心理情绪.为了更加全面对感染性疾病科护理人员进行保护,对于可能产生的危害降到低,本文阐述了感染性疾病科护理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对感染性疾病科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及其防范策略进行了简要分析.
作者:潘莉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1000例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贫血老年患者发生贫血的发病机制,为后期临床医生分析诊治贫血提供依据.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笔者收集在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贫血老年患者病例进行分析,自2010年10月至2016年10月六年中共1000例患者病例,对患有引起贫血相关疾病的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讨论.结果:1.249例肾性贫血患者,Hb与BUN、CREA呈负相关关系;2.120例恶性肿瘤患者,Hb与ALB呈直线正相关;Hb与Fg无相关关系.3.103例肝病引起贫血患者,Hb与Fg、LDH、DBIL均无相关关系.4.132例感染引起的贫血患者中,Hb与LDH、Fg均无相关性.5.109例血液系统疾病引起贫血,MA、Leukemia、AA、MDS、HA引起贫血5组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均大于100fl;结论:对于贫血病症的确诊还没有确切诊断机制.目前普遍认为血液系统疾病贫血是环境因素与细胞的遗传物质相互作用引起的.肾性贫血、肿瘤患者发生贫血、感染因素导致贫血、肝病引起贫血等非血液系统贫血发病机制相对较多.
作者:浦贽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比分析在胃穿孔患者治疗中采取腹腔镜修补手术或开腹修补手术对于患者胃肠动力恢复的影响作用.方法:对照组患者均行开腹修补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均行腹腔镜修补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住院天数、VAS疼痛评分以及术后排气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或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血、感染及吻合口梗阻等并发症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胃穿孔患者的治疗中行腹腔镜下修补手术治疗效果优于开腹修补手术,腹腔镜修补术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动力恢复并且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风险,该手术治疗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刘志一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在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在我院治疗的胃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将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对比两组心理状态评分.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降低,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胃病患者中的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提升其治疗依从性,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黄素芬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儿童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170例疫苗接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7年03月至2018年07月,按照抽签方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给予强化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各85例.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儿童疫苗接种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有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王婷;于彦玢;齐中伟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