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义凡;陈梦娜;黄筱婷;施远;卢笛;陈英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频度、心电图疗效以及综合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频度等较对照组显著减少,且P<0.05.观察组心电图疗效93.33%(28/30)较对照组73.33%(22/30)显著较高,且P<0.05.观察组综合疗效96.67%(29/30)较对照组80.0%(24/30)显著较高,且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非常显著,即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李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胎儿首先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疑似胎儿生长受限的46例孕妇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经临床诊断,其中胎儿生长受限的21例孕妇为观察组,其中胎儿生长正常的25例孕妇为对照组,所有孕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检测两组胎儿脐动脉、大脑中动脉和主动脉弓峡部血流参数,探讨各项参数诊断胎儿生长受限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胎儿脐动脉的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和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末流速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胎儿大脑中动脉的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和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末流速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胎儿主动脉弓峡部的收缩末期反流流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胎儿胎儿脐动脉(UA)、大脑中动脉(MCA)和主动脉弓峡部(AoI)血流参数,可有效对胎儿生长受限进行诊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在心内科患者的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服务的实际应用效果分析.方法:将在我院心内科就诊,近期(2017年01月01日-2017年06月30日时期)收治119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为对照组,2017年07月01日我科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应用于(2017年07月01日-2017年12月31日时期)另121例患者为实验组.对照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纠纷率、投诉率,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满意率为100%,纠纷率为0%,投诉率为0%,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5.8%,纠纷率率为7.56%,投诉率为94.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其中实验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心内科患者的护理中,采取人性化服务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降低纠纷率与投诉率,提高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效果理想.
作者:陈敏儿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CT肺动脉造影与MR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疑诊为肺动脉栓塞的患者共80例,均采用MR和CT肺动脉造影进行诊断,并结合病理检查分析CT肺动脉造影与MR的诊断情况.结果:CT肺动脉造影诊断肺动脉栓塞的阳性率为85.0%,MR诊断肺动脉栓塞的阳性率为65.0%,二者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T肺动脉造影诊断肺动脉栓塞的效果优于MR诊断.
作者:蒋兆杰;马臻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基础急救方法 在溺水儿童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2月 ~2017年12月间收治50例溺水儿童患者进行实验研究.结果:35例儿童在溺水现场接受呼吸顺畅的救治方式,还有15例溺水儿童接受不同程度的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的救治方式,在现场接受基本救治之后均进入我院接受治疗.其中死亡病例9例,留下不同程度后遗症的5例,重症监护室治疗3例,痊愈出院的33例.结论:利用基础急救方法可以提升溺水儿童的后续治疗效果,完善基础急救方法对溺水儿童的后续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李方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溺水儿童急救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医院2015年12月 ~2017年12月间收治50例溺水儿童.结果:50例溺水儿童中,40例儿童溺水发生在夏季,溺水时间为10s-15min,其中20例在进行呼吸道清理,30例进行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其中35例儿童痊愈出院,14例儿童深入接受治疗,1例儿童抢救无效死亡,治愈率为70%.结论:增强对儿童及其家长的预防溺水知识普及和急救手段再教育,建立科学的转运机制有利于提升溺水儿童的救治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邓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分析新形势下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眼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及提升.方法:选取我院眼科收纳治疗的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2016年3月-2017年3月为常规模式设为对照组(患者37例),2017年3月-2018年3月为新形势下持续质量改进模式设为观察组(患者38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下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性;观察组模式下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眼科患者实施了新形势下持续质量改进模式之后取得显著成效,可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危晓青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去大骨瓣减压颞肌贴敷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及死亡率.方法:研究中采用常规内科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去大骨瓣减压颞肌贴敷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功能恢复良好率56.00% 比对照组16.00% 高,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0.00% 比对照组20.00% 低,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接受去大骨瓣减压颞肌贴敷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佳,也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李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透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以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43例维持性血透发生并发症患者为例,分析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维持性血透患者容易发生出血、感染、心力衰竭以及内瘘等并发症.结论:针对其并发症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则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提高患者护理效果,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焦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炎运用氨溴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100例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氨溴索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住院、罗音消失、气促消失以及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同时,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支气管肺炎患儿氨溴索治疗可以提高疗效.
作者:罗永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中度吞咽障碍患者饮食护理干预的方法 和临床效果.方法:对60例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人数均为30例,所接受的护理措施分别为饮食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吞咽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结果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卒中后中度吞咽障碍患者实施饮食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保证患者的治疗护理安全性,治疗后患者预后更好.
作者:安晓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营养保健专科是所有妇幼保健院都有的业务,他们有着广泛的服务需求,但是作为保健专科建设,却存在着很大差距,例如大多只能满足常规营养素监测及终营养结局的评价(身高和体重达标衡量),这种疾病模式的营养保健远远不能满足健康促进模式的保健需求,对此,根据多年的营养理论到实践探索特提出以下专科建设构想.
作者:陆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60例重型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相关指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指标和护理满意度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对重型脑损伤患者采用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改善了患者手术治疗后的相关指标,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婷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肛肠外科手术后的患者的排便影响,以减少术后患者排便困难,使护理质量得以提高.方法:通过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对比,利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科学统计.在实验后对患者进行护士一对一咨询,收集患者的真实意见和想法.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对护士护理的满意程度更是大大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护理干预是有利于进行肛肠外科手术患者的恢复.
作者:闻玉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延续性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9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常规门诊随访,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SCHFI评分、HPLP评分显著提升,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后,自我护理能力显著提升,健康行为改善,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谭小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育龄妇女宫内放置节育器的不良反应.方法: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365例宫内放置节育器的育龄妇女进行研究,根据不同类型,分为药环组、钢环组、T环组,各131例、129例、105例,分别使用165活性金属节育器Ⅱ、不锈钢圆形金属、T形带铜节育器.观察三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不良反应方面,以钢环组数据高,为27.91%,其次为T环组,P<0.05.结论:节育器的使用可能会引发诸多不良反应,如经量增多、不规则出血等,相比而言,165活性金属节育器Ⅱ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较低.
作者:陈振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优质护理方案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方式以及护理效果进行深入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至2018年收治的5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将5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时,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在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时,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SAS评分结果以及对于本次护理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本次护理干预总有效率为(23/25)92.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本次护理干预总有效率(15/25)60.0%;观察组患者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对于本次护理干预的满意度为(25/25)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于本次护理干预的满意度(21/25)84.0%,组间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在对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进行护理时,可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升护理效果以及患者对于护理干预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脑动脉瘤术后颅内感染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将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脑动脉瘤术后颅内感染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目标,将其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病例均30例,对照组护理措施:常规,实验组护理措施:针对性护理,分析两组治疗效果、临床观察指标.结果: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P<0.05);临床观察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较低(P<0.05).结论:在脑动脉瘤术后颅内感染患者行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中,给予针对性护理,既可提高治疗效果,又可改善临床观察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严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鼻内糖皮质激素在过敏性鼻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式和疗效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期间,至本院门诊就诊的4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20例以及观察组2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对于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在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后,观察组患者本次治疗总有效率为(19/20)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本次治疗总有效率(15/20)75.0%,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患者本次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5.0%,对照组患者本次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0)10.0%,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可比性.结论: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可采用鼻内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同时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任建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在桡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6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均行桡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80例,以常规方式进行干预,观察组80例,行系统围术期护理,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但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系统围术期护理方式对行桡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干预可更好的促进患者预后,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作者:樊俊粉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