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棘阿米巴角膜炎诊断的临床应用

靳雷;井上美智子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 棘阿米巴角膜炎, 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临床应用于棘阿米巴角膜炎诊断的可行胜及优越性.方法以一段特异性通用引物并配合热启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来检测临床标本中的棘阿米巴原虫.结果在门诊初诊为棘阿米巴角膜炎的13例13只患眼中,通过PCR检测法有11眼证实为棘阿米巴原虫感染,同时角膜刮片染色后镜检有5例发现了棘阿米巴包囊.结论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棘阿米巴角膜炎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相关文献
  • 谈免煎中药饮片的合理应用

    免煎中药饮片,是近来研制出来的新产品.它既不同于中药饮片,又不同于中成药.

    作者:赵文芬;肖金霞;梁晓霞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阴囊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阴囊疾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CDU)声像图特点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CDU对138例临床拟诊阴囊疾病患者进行检查,观察阴囊内容物回声及血流变化.结果检出病变者119例(阳性率86.2%),恶性肿瘤1例,良性病变118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阴囊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可作为诊断阴囊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白姣;杨波;何文;郑永才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风湿灵酒药物中毒的护理

    我院去年6月份成功抢救了一例口服风湿灵酒中毒的病人.

    作者:潘丽华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69例脐血流分析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是围产期主要并发症之一,也是新生儿窒息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寻找其病因并积极治疗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赵菊;樊秦娥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血站工作人员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

    血站工作人员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在一系列的工作中,如血液采集、成分制备、标本的检验、发血、送血每-个环节中都不可避免的与血液直接接触.

    作者:焦丹梅;张进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18例体会

    我院从2001年-2002年,用扩髓髓内钉治疗18例胫骨结节至踝上4cm胫骨骨折,经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国良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重视实习医师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本文对作者的临床教学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应重视实习医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并归纳出四种临床思维教学思路: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思维系统化;学会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关键问题;应用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法;发展批判性思维,树立创新意识.

    作者:章以娴;葛久禹;杨卫东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手术治疗附病例报告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在我国并不多见,于1937年首先由金显宅报告.

    作者:陈洪军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塞尿激酶静脉溶栓疗法的临床观察

    研究证明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早期恢复闭塞的冠状动脉血流,才能明显地缩小梗塞面积,降低病死率[1].

    作者:王伟力;冯琳琳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乳房神经的麻醉解剖学研究

    目的为乳房手术的局部麻醉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20例成年女性的40例标本胸部进行解剖,观测锁骨上神经的乳房支、第2-6肋间神经外侧皮支(LCIN)和第2-6肋间神经前皮支(ACIN)的分支分布.结果①第2-6LCIN和ACIN穿出点横径依次递减,LCINT2为(2.23±0.31)mm,LCINT6为(1.05±0.30)mm;ACINT2为(2.05±0.29)mm,ACINT6为(0.87±0.28)mmI;②LCIN穿出点至前正中线的距离逐渐增大,LCINT2为(8.89±0.52)cm,LCINT6为(10.28±0.78)cm;而第2-6ACIN在胸骨旁穿出点位置基本恒定;③肋间神经呈重叠性、节段性分布于乳房区的皮肤.结论乳房的神经支配主要有锁骨上神经分支和T2-6LCIN的乳房支及T2-6ACIN的乳房支.采用LCIN和ACIN阻滞麻醉或/和局部浸润麻醉完全可以满足手术镇痛要求.

    作者:姚柏春;邓兆宏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65例外伤脱位牙再植治疗的临床体会

    在口腔科的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因牙齿外伤而脱落的患者,如能及时实行再植术,则绝大多数患牙都能得到保留,从而解除病人因失牙而造成的痛苦.

    作者:张勇坚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股份制改造是国有大型医院可选之路

    1背景资料大同煤矿集团第一职工医院地处新平旺,濒临矿务局机关.

    作者:张瑞林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蝶脉灵治疗前部缺血性视乳头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蝶脉灵对前部缺血性视乳头病变(AION)的疗效.方法在传统西药基础上,静脉滴注蝶脉灵与单纯西药比较.结果加用蝶脉灵组治愈率达到38.78%,总有效率达到93.88%,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明显(p<0.05).结论蝶脉灵治疗AION疗效大为提高,无不良反映,对部分原发病亦有明显辅助治疗作用,安全可靠,值得提倡.

    作者:华远锋;郭桂兰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与类风湿因子

    我国是风湿病的发病大国,仅类风湿患者就高达2000万人,而且有十分之一是重症患者.

    作者:王在红;王在智;殷文英;王在鹏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Warthin-starry染色在猫抓病性淋巴结炎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猫抓病性淋巴结炎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每例均作HE染色和Warthin-starry染色.结果早期星形脓肿改变9例,肉芽肿改变29例.38例中29例Warthin-starry染色阳性.结论猫抓病性淋巴结炎的特征性病理形态为星形脓肿和肉芽肿形成.Warthin-starry染色有助于明确其病原体.

    作者:赵伦华;李久蕊;王珏;杜兴贵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棘阿米巴角膜炎诊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临床应用于棘阿米巴角膜炎诊断的可行胜及优越性.方法以一段特异性通用引物并配合热启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来检测临床标本中的棘阿米巴原虫.结果在门诊初诊为棘阿米巴角膜炎的13例13只患眼中,通过PCR检测法有11眼证实为棘阿米巴原虫感染,同时角膜刮片染色后镜检有5例发现了棘阿米巴包囊.结论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棘阿米巴角膜炎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靳雷;井上美智子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审美素养与护理艺术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美学与护理的联系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一个优秀的护士不仅需要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美学知识(起码是美学经验),护士优秀的审美素养在临床护理中会起到高品质艺术效应和意想不到的护理效果,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现实问题.

    作者:李建环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降温毯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2000年1月-2001年1月,我科使用降温毯对168例重型颅脑损伤高热的病人进行物理降温,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秀华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泪囊支架治疗慢性泪囊炎

    慢性泪囊炎由鼻泪管狭窄或阻塞,致使泪液滞留于泪囊之内,伴发细菌感染而引起.

    作者:喻磊;杨琳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局部注射和外用治疗寻常疣35例

    1996年至2001年,我们采用聚肌胞注射液从疣基底部注射和外涂5%的碘伏治疗寻常疣35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雷茂生;李源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

主管:中国文化教育出版社

主办:中华医学健康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