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进展

刘爱华

关键词:
摘要:近年来,对于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学的研究等方面有所进展,皮质类固醇、肿瘤坏死因子,α、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秋水仙碱等抗肝纤维化西药的研究和应用,使抗肝纤维化的研究得到了很大进展.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相关文献
  • 影响小儿穿刺成功的因素与对策

    儿科疾病具有病情发展的特点,因此,迅速建立静脉输液通道,保证用药的及时与通畅显得格外重要.

    作者:叶红霞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怎样做好医院女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女职工是医院的发展建设中一支庞大的主力军,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本文就怎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医院女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谈一点体会.

    作者:吴有琴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8例宫外孕术后异常情况的观察与处理

    2001年4月至2002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142例宫外孕患者,有8例术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的异常情况,现报告如下:

    作者:司尚芬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外科重危病人周围静脉营养支持98例疗效观察

    完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ron,TPN)是近20多年发展起来的治疗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者:梁永宝;魏其禄;王国强;莫吉宾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畸形特大超长阑尾炎1例

    齐凤鸣,女,已婚,汉族,务农,下腹部剧疼9小时,于9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及脐周疼痛,本村医生诊为胃肠炎,给予镇静止疼药,症状稍有缓解,2小时后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恶心呕吐、4小时后疼痛转移到右下腹部,呈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并查腹拒按,患者有短暂停经史47天左右,于2002年7月18日,来我卫生室就诊,经门诊检查,白细胞19.2×109/L,中性83%,淋巴17%,妇科检查未见异常,X光及B超检查未发现异常,门诊以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收住院治疗.

    作者:魏永刚;程双;魏小俭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孕足月羊水栓塞、DIC、失血性休克抢救成功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29岁,住院号:173178,于1996年7月1日10AM因孕4产1宫内妊娠39周单活胎头位临产入院.

    作者:杨菊芳;马利国;徐宏里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病人术后抗凝的健康教育

    换瓣术后抗凝是长期而又非常重要的治疗,由于人工瓣膜(生物瓣膜或机械瓣膜)不是人体本身的组织,血液容易在人造瓣膜及其周围发生凝固,造成血栓而影响瓣膜的功能.

    作者:刘金华;李炳;王传秀;王洪梅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87例上颌窦瘘修补治疗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以上颌窦穿孔病例为研究对象来研究发生原因及其预防.方法回顾性总结91年至2001年来我院就诊的上颌窦穿孔病例,对其进行分类研究.结果来源于个体医疗门诊(游医)病例约58.6%,实习进修生的病例约33.3%,执业医师病例8.1%,治疗成功率为94.2%.结论加强医疗监督,提高医疗队伍素质是必行的.

    作者:周永庆;陈洪军;喻学洲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神农心脑康胶囊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研究

    冠心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寻找有效而无毒副作用的药物治疗,是当前医务人员的迫切任务.

    作者:张振建;叶效兰;毛宗福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静脉注射技术操作体会

    笔者通过二十年的工作实践,摸索总结出了有效地解除静注射时带给病人疼痛的问题,陈述如下:

    作者:袁武英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11例骨髓炎抗生素无效中药治疗报告

    1 临床资料11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手指部3例,手腕1例,脚踝关节2例,足庶骨3例,跟骨2例.

    作者:李旭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食管或贲门癌术后早期心律失常高危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食管或贲门癌术后7天内发生的心律失常、探讨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分析1995年-2001年食管或贲门癌手术148例,术后发生心律失常22例,选择年龄,术前心电图、肺功能、其他慢性合并疾病、手术方式麻醉和手术造成缺氧及术后镇痛与否等因素作为分析依据.结果食管或贲门癌切除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年龄有关.年龄≥60岁食管癌病人术后发生心律失常比60岁以下发生率明显增高,术前心电图异常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比正常者明显增多,弓上吻合术比弓下吻合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增高.结论年龄≥60岁,术前心电图异常及其他慢性合并症,手术范围及创伤,胸腔引流管过长刺激心脏引起术后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

    作者:阿伊都·阿布都热伊木;帕孜来提·优努斯;王勤学;朱运池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混合痔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1例

    患者男,46岁.因肛门肿物脱出、便血5年,我院诊断为混合痔而入院.

    作者:吕天增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浅谈医学院校的体育改革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才的需要,高校教育的改革对医学院校的体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医学院校体育教育的改革作如下粗浅分析.

    作者:刘新如;陈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尿液干化学分析的临床评价

    尿液干化学分析是用尿液分析仪对含有多个试剂垫的干化学试带与尿液中相应成分反应后所发生的颜色变化(颜色的深浅和尿标本中各成份成正比关系)进行半定量测定,是临床工作中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

    作者:刘平语;万朝霞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348例胸部复合伤诊治体会

    1993年3月至2001年12月,我们收治胸部复合伤348例.

    作者:冯锡建;李国珍;孙培军;王学杰;周延喜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社区健康教育对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高血压病是老年多发病,若不予以有效控制,可导致冠心病、脑溢血等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

    作者:蔡琪;温海梅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前入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治疗椎体结核围手术期的护理

    脊柱结核在临床上常见,其发病率高,占全身骨与关节结核的50%左右,其中椎体结核与大多数,病变的椎体受压后,可发生病理生骨折及并发瘫痪,给患者工作、生活等方面带来了困难.

    作者:叶明;况丽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39例慢性重症肝炎并出血的防治

    目的分析慢性重症肝炎并出血的防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5-2000年收治的71例慢重肝,其中并出血者39例,对其临床特点、防治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71例慢重肝,并出血39例占55%,出血部位以消化道出血多见,治疗主要是在积极救治原发病的基础上加强预防出血及止血治疗.结论慢重肝并出血,特别是上消化道出血是影响重症肝炎预后的重要因素,一旦发现出血,应及时抢救治疗,并加强预防.

    作者:张桂芳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外伤性急性颅内血肿的治疗体会

    我院自1996年1月至2000年3月共收治56例外伤性急性颅内血肿病人,体会如下:

    作者:李广印;杨静;郭俊生;祁红波 刊期: 2002年第10期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

主管:中国文化教育出版社

主办:中华医学健康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