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微量泵对硬膜腔给药用于晚期癌症镇痛的临床观察

赵敏;毛仲霞;纪春梅

关键词:
摘要:晚期癌症多伴有难以忍受的疼痛.对癌痛的积极治疗,能保持病人对生活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使病人在无痛及较为舒适的条件下度过人生的后阶段,因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相关文献
  • CO2潴留所致精神障碍自杀未遂病例报道

    呼吸衰竭CO2潴留所致神经及精神症状常表现颜面潮红、睡眠颠倒、胡言乱语,而自杀病人较少见.本文就一例CO2潴留所致割碗自杀未遂病例予以报道,与大家共同探讨.

    作者:张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母婴同室产妇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与分析

    母乳明显优于牛奶及其它代乳品,为了达到优育的目的,我国要求母乳喂养率达到85%以上,而母婴同室是实行母乳喂养基本保证,只有母婴同室,才能做到按需哺乳,才能保证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作者:汤翠芳;罗明香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颌骨骨折患者的心理护理

    在口腔颌面部损伤中,颌骨骨折较常见,它有一般骨折的共性,但由于颌骨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特点,它的治疗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加强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况,减轻和消除不良心理因素,从而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作者:刘彩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浅谈整体护理工作中的陪检工作

    在日常诊疗工作中,辅助检查对疾病的诊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规范、合理的辅助检查即是提高疾病诊断符合率,确保医疗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防止误诊、误治、减少医疗差错事故的有效措施.

    作者:师利娥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浅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体会

    人工关节置换经历了30年的发展和改进,可长期保存病变关节的功能,明显提高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而正确的护理和康复训练是人工关节置换术成功的重要环节,要预防各类并发症,尽早恢复满意的肢体和全身机能,护理上有其特殊性,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关节置换术的适应症1.1 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理变化是关节软骨面破坏,关节囊挛缩,形成骨质增生,或关节呈骨性融合现象,导致病变关节疼痛,肿胀严重,造成关节僵直,活动受限,丧失劳动能力.

    作者:张恒赪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碘伏与云南白药在褥疮护理中的应用

    1998年12月-2001年12月我科对10例褥疮患者应用碘伏涂擦创面,外敷云南白药,辅以红外线照射治疗,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汤晓红;方盈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31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临床经验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的适应症和手术操作.方法回顾分析31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病例.结果成功地进行了30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结论准确可靠地解剖胆囊三角,正确处理胆囊管和胆囊动脉是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关键.

    作者:刘宏;王国华;张奇兵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更年期精神疾病的心理护理

    更年期精神疾病是指一组初次发病在更年期出现,临床表现为神经症状或以情绪抑郁、焦虑、紧张、疑病和猜疑为主要症状,并常伴有植物神经功能一内分泌功能障碍的一组精神疾病.

    作者:陈洁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弓形虫表面抗原DNA疫苗联合免疫小鼠后的免疫保护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弓形虫DNA疫苗pBK-P30与pBK-P22联合免疫小鼠诱导产生的细胞免疫应答及抗虫感染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肌肉注射免疫接种BALB/c鼠,5周后,取鼠脾细胞作ConA刺激淋转试验(MTT法)及T细胞亚群的测定.结果ConA刺激小鼠脾T淋巴细胞发生增殖反应,疫苗免疫组略高于二对照组,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CD4+T细胞在各组增殖不明显(P>0.05),而两免疫组CD8+数量均高于空质粒pBK-CMV对照组和NS对照组,CD4+/CD8+比值下降,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两对照组间的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免疫后10周,弓形虫速殖子腹腔攻击感染,联合免疫组平均存活时间较两对照组延长(P<0.05).但两免疫组间、pBK-P30免疫组与两对照组间均未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弓形虫DNA疫苗能诱导BALB/c鼠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及部分抗虫免疫保护作用,且此两DNA疫苗联合免疫较单疫苗效果好.

    作者:占国清;邓文钦;李金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临终关怀服务

    临终关怀(Hospice)一词原意为旅途者途中疲惫时提供歇息的地方,医用此词系描述当临终病人的生命受到生理,情感上的痛苦时,得到关怀,控制症状,减轻痛苦,使病人获得人生的满足,使其在生命的后一段过程中,得以平静,并有尊严地死去,既为临终关怀,笔者在护理第一例晚期卵巢癌患者时,还没有临终关怀服务,只是凭着满腔地热忱、单纯地同情,努力去满足病人的需要,但还是自认为留下许多护理缺陷,随着临终关怀服务的出现,加上各种经验的积累,对晚期卵巢癌患者实行临终关怀服务有了一定的认识.

    作者:曾丹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对1200例药物疗法中的病人心理调查及护理

    病人在接受药物治疗中,由于年龄、性别、疾病、文化程度等不同,医护人员的工作态度的不同,病人会有不同的心理表现.

    作者:戚传菊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浅谈老年性痴呆

    中国有着巨大的老年人口基数,而近的调查表明,我国老年性痴呆(即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发病率已直逼西方发达国家.

    作者:华友媛;邓爱玲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的麻醉体会

    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具有时间短,创伤小,手术刺激部位局限的特点.对麻醉的要求是在手术时维持足够的麻醉深度,确保声带不动,术后尽快恢复自主呼吸和意识,拔除气管导管.

    作者:赵鸿雁;徐建军;周春晶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肝病与心理护理的探讨

    肝病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其中,某些类型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肝病患者在急性治疗上处于主动地位,但恢复期治疗上认识不足,以至到后期发展呈慢生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等.

    作者:雷晓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寻求加强医学生素质教育佳切入点

    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讲强调的是质,而不是量,是里而不是表,是本而不是末,它始终把着眼点放在学生内在身心品质的养成与发展上,放在知、情、行、意等内在因素的和谐发展上.

    作者:王保郧;刘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肛门塞置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产后出血是造成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为预防产后出血,多年来临床采用催产素或麦角新碱加强子宫收缩,取得了较好效果,但由于对催产素敏感性的个体差异较大,麦角新碱具有升压作用,使这两种药物对一些产妇的子宫收缩效果不显著或应用受限,我们寻找一种防治产后出血安全、简单、高效的方法,在胎儿娩出后给予一次性肛门内置入米索前列醇400ug,通过增强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收到满意效果,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观察对象:2001年2月-7月在本院分娩的产妇,随机抽取足月分娩250例,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近期内未用过米索前列醇抑制剂,均为自然分娩,分试验组150例,对照组100例,两组产妇年龄、孕周、孕次、产次、新生儿体重无明显差别.

    作者:周萍;许琴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胆囊息肉的CT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静脉法胆囊造影CT扫描与胆囊CT仿真内窥镜(CTVEGB)对胆囊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息肉患者,采用静脉注射胆影葡胺20ml后,60-90分钟行上腹部容积扫描,胆囊CT仿真内窥镜成像与B型超声的结果相对比.结果23例胆囊息肉患者中,B超确诊胆囊息肉为18例,怀疑2例,漏诊3例;CT确诊19例,有2例显示欠清,误诊1例,1例无异常显示,手术后均为胆囊息肉.其中1cm×1cm的为4例,1-2cm为13例,2cm以上的为6例.所有的病灶的检出率为94.4%,定性诊断的正确率为82.6%结论螺旋CT,特别是CTVEGB,作为一种准确无创性的检查方法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何萍霞;孙建男;张玉花;赵巍;孙淑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884例高血压、脑梗塞、慢性支气管炎住院病人分析

    高血压、脑梗塞、慢性支气管炎是我院内科收治病人中较多的三个病种,也是现在老年人较为常见的病种,现就我院2000年收治的884例三种疾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供防治部门和专家们参考.

    作者:周永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糖尿病性白内障伴多系统疾病患者手术的护理

    白内障是主要的致盲眼病,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其发病率逐渐上升,由于手术方法的日趋成熟和护理水平的提高,大部分患者都可恢复视力.白内障也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由于糖尿病患者的白内障手术伤口愈合能力差,易发生出血、感染和视网膜病变恶化等并发症,因此,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就需要我们医护人员给予高度重视,通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手术成功率.

    作者:王琴;杜尚娥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对山区中医药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改革开放二十年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鄂西北山区十堰的中医药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发展中医药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作者:朱名宸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

主管:中国文化教育出版社

主办:中华医学健康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