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鹏华
病毒唑是广谱抗病毒药,在病毒感性疾病中应用很广.现将我院近年在门诊输注病毒唑过程中2例引起消化道症状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玲;蔡新霞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血红蛋白含量在疾病诊断上,指示贫血的程度,在检验工作中,临床上常遇到由于外伤或手术引起的急性贫血患者,但临床医生却常为化验室检验测得的血红蛋白含量产生怀疑、发生争执.
作者:王秀云;邱方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变性,而导致的一系列退行性病变,引起脊髓、脊神经、椎动脉或交感神经丛压迫和刺激的复杂综合征.X线平片可以确定颈椎退行性病变的部位程度、范围,还可以排除类似颈椎病症状的其他颈椎疾患.而检查方便且经济实用也是一大优点.但是X线平片不能确认哪些是与症状有关的病灶所在,和椎管内及椎间孔内的各种软组织成分.而采用脊髓造影、CT和MR则可做出明确诊断.本文在此赘述旨在对X线平片诊断颈椎病的价值和局限性,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作者:黄亚平;纪淑兰;王国兴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了解我市婚前医学检查人群中乙肝患病情况,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ELSSA法.结果在3700名检测对象中HBsAg阳性399人,患病率为10.8%,其中,男性229人,占12.39%,女性170人,占9.18%.HBsAg阳性者加做乙肝两对半检查,大三阳和小三阳共占75.5%,HBsAg阳性病例与性别、文化程度有显著关系,与各年龄段之间无显著关系.结论我市乙肝患病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近.
作者:陈秀兰;赵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老年性皮肤瘙痒主要以阵发性皮肤瘙痒为主要症状,以年迈之人多见,寒冷冬季多发,夜间尤甚.我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运用自拟养血祛风汤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四十例,收效较佳.
作者:王开文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近年来,结核性腹膜炎的发生呈增加趋势,患者经正规抗痨治疗,虽然多能治愈,但有不少结核性渗出型腹膜炎患者因腹水不易吸收合并腹膜粘连,从而容易发生粘连性肠梗阻,影响生活质量,甚至需手术治疗.
作者:杨艳果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乳腺良恶性肿块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 mvd)的关系.方法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和人工计数方法检测乳腺病、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癌(淋巴结阴性和淋巴结阳性)的病理切片中微血管丰富的区域在200倍视野下同时计数微血管,计3次,取均值.数据全部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判断组间差异显著性.结果乳腺腺病与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的MVD分别是11.25±2.49,12.7±2.77,两者无统计学意义,乳腺癌淋巴结阴性和阳性的患者MVD分别是19.8±5.68,25.0±10.07,P<0.05,良恶性肿块MVD分别是11.97±2.88,22.4±8.49,P<0.05.结论MVD可作为判断乳腺疾病良恶性、转治潜能复发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褚岚;张湘荣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骨髓增殖性疾病其病因尚不明确,治疗上各地方方法各有不同.本文对本院以羟基脲为主要治疗方法的12例骨髓增殖性疾病的治疗过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显效10例,进步1例,总有效率占91.6%,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以羟基脲为主的治疗方法作为骨髓增殖性疾病的一种选择方案,治疗效果好.
作者:王少云;张露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和方法对止咳平喘口服液以苦杏仁苷和盐酸麻黄碱为对照品进行薄层色谱法(TLC)鉴别.结果苦杏仁苷TLC展开剂为氯仿-醋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5-10℃放置12h的下层溶液,显色剂为磷钼酸硫酸溶液.盐酸麻黄碱TLC展开剂为正丁醇-冰醋酸-水(8:2:1),显色剂为0.25%.
作者:张书宁;李小娜;孙志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α-细辛脑静脉滴注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10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4例,对照组52例.治疗组给予α-细辛脑lmg.kg-1每日一次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氨茶碱4mgkg-1每日一次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5.93%,总有效率98.15%,对照组显效率53.85%,总有效率84.62%,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α-细辛脑静脉滴注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明显优于氨茶碱,不良反应少而轻微,可作为治疗本病的首选平喘药物.
作者:易桃源;李建木;刘代祥;杨凡;程金姣;姜毅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我社区于2001年9月至2002年9月用清热解毒针剂与青霉素联用治疗成人上呼吸道感染40例,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兴枝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翼腭管翼腭窝上颌神经阻滞麻醉在临床上应用的疗效.材料和方法选择280例临床病例分别进行翼腭管翼腭窝上颌神经阻滞麻醉(A组,150例)和上颌结节阻滞麻醉(B组,130例),并对麻醉效果和并发症等要素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A组一次麻醉成功率为99%,B组为88%,两组间存在明显差异.结论翼腭管翼腭窝上颌神经阻滞麻醉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局麻方法.
作者:邓岚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荚膜组织胞浆菌是一种双相性真菌,可引起一种原发于呼吸系统真菌病.临床表现无特殊性可由轻微呼吸道症状,发展成为播散性疾病,亦可表现为类似慢性进行性肺结核.家禽和鸟类粪便中含有菌丝型孢子易经肺门侵犯肺、肝、脾、骨髓等器官.
作者:朱杰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常见的原因,是疼痛门诊腰痛患者常见病之一,占住院腰腿痛患者的25~40%[1],椎间盘突出患者中,约40-50%是由L5、S1椎间盘突出引起[2].
作者:乔瑞国;杜芙萍 刊期: 2003年第10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护理专业的新业务、新技术不断应用于临床.功能制护理模式已远远满足不了病人的需求,应转向系统化心身护理.
作者:聂炜娟;王治瑜;杨淑华;赵继先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了解苦参素胶囊治疗慢性乙肝患者疗效如何及应用前景等;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50例患者分为苦参素胶囊组(50例)和凯茜莱组(100例),在治疗前、期间和治疗后观察记录临床表现、肝功能、血清标志物和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苦参素胶囊组:凯茜莱组1疗程时乏力的消失率和随访6月纳差的消失率均低于苦参素组(P<0.05),随访6月时乏力的消失率显著低于苦参素组(P<0.01);苦参素组治疗3月时ALT复常率高于治疗2月时ALT复常率(P<0.05),治疗3个月时苦参素组与凯茜莱组无明显差异,提示苦参素胶囊与凯茜莱相似,可使ALT复常,且随着疗程的延长,ALT复常率逐渐升高;TBIL复常率亦与ALT复常率的变化相似;苦参素组治疗3月时HBeAg转阴率高于2月时HBeAg转阴率(P<0.05),苦参素组治疗3月时抗-HBe转阳率高于2月时抗-HBe转阳率(P<0.05);苦参素组治疗3月时HBV-DNA转阴率高于2月时HBV-DNA转阴率(P<0.05),治疗3个月时苦参素组HBV-DNA转阴率上升为36%,优于凯茜莱组(P<0.05);苦参素组治疗3月时显效率高于2月时显效率(P<0.05),苦参素组治疗3月时有效率高于2月时有效率(P<0.05);药物的安全性评价:苦参素组和凯茜莱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苦参素胶囊与凯茜莱片相似,具有明显改善乙肝患者临床症状(如乏力、纳差、腹胀、肝区疼痛)和改善肝功能(如血清ALT和TBIL复常)的作用,苦参素胶囊有抗HBV的作用;苦参素组其消除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和抗HBV的疗效,随着疗程的延长也相应提高;因此我们认为,苦参素胶囊如适当延长疗程,将能进一步提高对慢性乙肝的疗效,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而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志想;付红刚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草酸钙结晶对于UF-100分析仪进行红细胞测定时所产生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对策.方法用UF-100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随机检测900份住院及门诊患者清洁中段尿,充分混匀后,分成二管,一管用于UF-100分析,另一管用于镜检,严格按照卫生部<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及UF-100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的操作说明书进行检测.结果UF-100尿沉渣分析仪检出的135例尿RBC阳性样本中通过镜检复查与之符合的92例,符合率为68%,不符合为43份,不符合率为32%.而尿分析仪和镜检复查不符合的43份中,经镜检确认由草酸钙结晶引起的RBC计数增高的有30份,占尿分析仪和镜检复查不符合样本数的70%.结论当尿样中出现草酸钙结晶而提示RBC计数结果不正常时,即应当进行尿沉渣镜检复查.
作者:王娟;刘寓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近年来介入治疗在临床中越来越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及患者所接受,目前在妇产科也被广泛的运用,如子宫肌瘤、产后大出血、前置胎盘及子宫Ca等通过介入治疗,其疗效赢得了很多学者的认可,在临床中取得了手术所达不到的效果,特别是子宫Ca阴道出血介入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张茂春;周心惠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提高对重症狼疮临床特点的认识,为其治疗决策提供线索.方法重症SLE符合1982年ARA的分类标准,同时满足Gladman提出的SLE活动积分≥6.将此76例重症SLE患者与58例非重症患者做对照,比较其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的资料.结果重症组在血液系统受累、癫痫、肾病综合征、口腔溃疡以及2个以上重要脏器受累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重症组(P<0.05);重症组血沉和抗ds-DNA抗体滴度亦显著增高(P<0.05).结论重症SLE患者病情活动性大,更容易累及血液、肾脏及神经系统等重要器官系统,需要更积极的治疗.血沉增快和抗ds-DNA抗体滴度增高可能是病情严重的危险信号.
作者:李胜光;黄烽;刘湘源;林俊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单元教学是一种将不同章节的教学内容以其内在联系为线索进行优化重组形成知识序列后所开展的教学活动.单元教学科学安排了理论精讲、实践训练及双向讨论的时间,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效率;强化了知识运用和能力培养,提高了教学效果;促进了教学相长,提高了教学效益.
作者:蒋绍祖;谢新华;黄玉珊 刊期: 200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