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刘寓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且受到患者欢迎.我科采用此方法终止剖宫产术后早期妊娠,也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石兰英;余昌娥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α-细辛脑静脉滴注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10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4例,对照组52例.治疗组给予α-细辛脑lmg.kg-1每日一次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氨茶碱4mgkg-1每日一次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5.93%,总有效率98.15%,对照组显效率53.85%,总有效率84.62%,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α-细辛脑静脉滴注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明显优于氨茶碱,不良反应少而轻微,可作为治疗本病的首选平喘药物.
作者:易桃源;李建木;刘代祥;杨凡;程金姣;姜毅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脑血管疾病是因各种原因使脑部血管发生病变引起的脑部疾病的总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脑血管疾病现与心血管疾病一起成为我国人口中主要致死和致残的原因.
作者:唐荷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妇科门诊手术大多是计划生育类.手术虽小,时间短,但由于手术是在病人完全清醒状态下进行,而大部分病人因经济条件受限未用麻药止痛.
作者:许琴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第二产程未产妇往往由于阵痛,焦虑或要求尽快结束分娩而度秒如分;然而,在产后探视婴儿时;又久久不肯离去似度分如秒.我们请106名产妇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各对一分钟的时间估计其长短,结果是第二产程平均为163秒,探视婴儿时平均估计为125秒,经T检验P<0.01.
作者:唐岚;焦玉丽;谷祖善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微量元素锌、镁、钙、铁都是磷是少年儿童体内代谢所不可缺少的物质.而铅则是有毒元素.铅毒可以影响到其它微量元素的代谢并使其降低.锌的减少则使少儿产生多动症,厌食症,营养不良和免疫力低下.
作者:王佳娴 刊期: 2003年第10期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和医学技术快速发展,高龄病人手术治疗的比例不断增加,我院自1998年来共施行70岁以上病人进行椎管内麻醉196例,在麻醉处理方面体会如下:
作者:崔清伟;贺静;贾文胜;张丙建;张秀翠;李庆明;李香爱;王凤琦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由于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学心理学研究的日益深入,安慰剂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安慰剂是指某些无毒无副作用的药物,对病人起安慰作用,相当于或胜于实际治疗意义的药物,安慰剂的应用主要是对病人进行一些心理上的抚慰,但有时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疗效,使药物产生积极的心理效果,同时通过和患者的交流,使患者对治疗者充满信任,对所患疾病给予科学的解释,并对口才进行指导或暗示.
作者:吕晓敏;蔡新霞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比较全麻术中使用芬太尼或小剂量氯胺酮(ketamine),对术后镇痛效应的影响.方法60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无明显心肺、中枢神经等系统疾病,随机分为氯胺酮组(K组,n=30例)和芬太尼组(F组,n=30例),分别接受异氟烷吸入联合静脉麻醉.K组:联合小剂量氯胺酮(0.5mg@kg-1@h-1),F组:联合芬太尼(1μg@kg-1@h-1).术后采用病人自控静脉芬太尼镇痛.于术后4、8、12、24、36h观察拔管时间、视觉疼痛评分(VAS,0-10)、芬太尼用量、镇静评分(0-5)、BP、HR、恶心、呕吐及精神状态的反应.结果K组拔管时间长于F组(23.6±7.4 min vs 14.8±6.3 min,p<0.01).K组术后4小时内疼痛VAS分值明显低于芬太尼组(p<0.01).术后36小时内芬太尼累积消耗量K组低于F组(p<0.01),芬太尼分时段消耗差别主要集中在术后24小时内.术后8小时K组镇静程度显著高于F组(p<0.01),过度镇静K组3例、F组10例(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全麻术中使用小剂量氯胺酮,能提供更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减少术后芬太尼用量.
作者:赵文辉;刘芬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又名优普罗康.本品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其特点是:对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肠道感染,败血症以及皮肤软组织,感染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冷正琴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前国际流行的光子祛斑主要是利用光和热的综合效应,通过发射特定谱段的强脉冲光穿透表皮,被皮肤中异常色素团吸收,光能迅速转化为热能,色素团受热膨胀破碎,然后被人体吞噬细胞清除体外.
作者:李莉;胡玮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我院外科1993年至2001年共收治重症急性坏死型胰腺炎35例,手术治疗30例,年龄小20岁,大62岁,平均年龄40岁,术后经严密观察,积极治疗,精心护理,无一例死亡,均痊愈出院.
作者:胡欣;杨晶英;李好香;胡湘燕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传统的阅览室,仅为读者提供一个阅读书刊文献的场所,人与书的交流是单一的,容易使人疲劳;但自本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高密度存贮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的有机结合和迅猛发展,社会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一个网络化、数字化的信息环境正在加速形成.
作者:祝捷 刊期: 2003年第10期
2003年5月29日至7月3日,田家坝镇部分学校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疾病流行,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证实,本次疫情系流感爆发.
作者:陈士强;曾爱红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了解苦参素胶囊治疗慢性乙肝患者疗效如何及应用前景等;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50例患者分为苦参素胶囊组(50例)和凯茜莱组(100例),在治疗前、期间和治疗后观察记录临床表现、肝功能、血清标志物和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苦参素胶囊组:凯茜莱组1疗程时乏力的消失率和随访6月纳差的消失率均低于苦参素组(P<0.05),随访6月时乏力的消失率显著低于苦参素组(P<0.01);苦参素组治疗3月时ALT复常率高于治疗2月时ALT复常率(P<0.05),治疗3个月时苦参素组与凯茜莱组无明显差异,提示苦参素胶囊与凯茜莱相似,可使ALT复常,且随着疗程的延长,ALT复常率逐渐升高;TBIL复常率亦与ALT复常率的变化相似;苦参素组治疗3月时HBeAg转阴率高于2月时HBeAg转阴率(P<0.05),苦参素组治疗3月时抗-HBe转阳率高于2月时抗-HBe转阳率(P<0.05);苦参素组治疗3月时HBV-DNA转阴率高于2月时HBV-DNA转阴率(P<0.05),治疗3个月时苦参素组HBV-DNA转阴率上升为36%,优于凯茜莱组(P<0.05);苦参素组治疗3月时显效率高于2月时显效率(P<0.05),苦参素组治疗3月时有效率高于2月时有效率(P<0.05);药物的安全性评价:苦参素组和凯茜莱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苦参素胶囊与凯茜莱片相似,具有明显改善乙肝患者临床症状(如乏力、纳差、腹胀、肝区疼痛)和改善肝功能(如血清ALT和TBIL复常)的作用,苦参素胶囊有抗HBV的作用;苦参素组其消除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和抗HBV的疗效,随着疗程的延长也相应提高;因此我们认为,苦参素胶囊如适当延长疗程,将能进一步提高对慢性乙肝的疗效,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而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志想;付红刚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胃脘又称胃痛,现代医学中急、慢性胃炎、溃疡病等疾病表现以胃痛为主,多因感受寒邪、饮食不节、肝气犯胃、过劳致脾胃虚弱所致,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经常疼痛,常伴嗳气、泛酸、呕吐等症状为主要临床症状,近几年我科收治的胃病病人经中医治疗和护理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余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阑尾周围脓肿是急性阑尾炎的一种类型.对阑尾周围脓肿的处理方法有多种多样[1].我院近5年来收治阑尾炎脓肿29例,均行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文军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变性,而导致的一系列退行性病变,引起脊髓、脊神经、椎动脉或交感神经丛压迫和刺激的复杂综合征.X线平片可以确定颈椎退行性病变的部位程度、范围,还可以排除类似颈椎病症状的其他颈椎疾患.而检查方便且经济实用也是一大优点.但是X线平片不能确认哪些是与症状有关的病灶所在,和椎管内及椎间孔内的各种软组织成分.而采用脊髓造影、CT和MR则可做出明确诊断.本文在此赘述旨在对X线平片诊断颈椎病的价值和局限性,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作者:黄亚平;纪淑兰;王国兴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和评价微创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临床效果.方法8例OPCAB患者中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8例,3支8例,均经胸骨正中切口行OPCAB,每例移植血管2-4支,平均移植血管3.1支.应用左乳内动脉7支,大隐静脉18支.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8例顺利完成手术,8例均在手术后2-12小时,平均5小时顺利拔除气管内插管.全组均顺利康复.结论对有适应证的患者,OPCAB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术式.
作者:杨皓;李炳;陈豫民;况军;江海 刊期: 2003年第10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护理事业的发展,如今的护理观念已经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转变.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使护士从思维方法到工作方法都有了科学的、主动的和创造性的变化.
作者:刘晓媛 刊期: 200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