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素抗凝血浆和血清标本对5种血脂指标测定结果的比较

黄新次;王威

关键词:血脂指标, 标本分析, 血浆和血清
摘要:目的探讨肝素抗凝血浆和血清标本对脂类5项指标检测的差异以明确能否用肝素抗凝血浆作为脂类检测的标本.材料和方法选用本院门诊和住院病人合计35例,采集的标本同时注入肝素抗凝管和无添加剂管以供分离血浆和血清,T-Chol采用胆固醇氧化酶法;TG采用GPO-PAP法;HDL-Ch采用直接一步法;apoA1、apoB采用免疫比浊法,使用岛津CL-7200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结果肝素抗凝血浆和血清对脂类检测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不能用肝素抗凝血浆代替血清标本作为脂类检测的标本.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一氧化氮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近年来,有关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新生儿缺氧性脑病关系的研究,已成为新生儿疾病研究热点之一,并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作者:李斌;严琴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薄层色谱法鉴别止咳平喘口服液

    目的和方法对止咳平喘口服液以苦杏仁苷和盐酸麻黄碱为对照品进行薄层色谱法(TLC)鉴别.结果苦杏仁苷TLC展开剂为氯仿-醋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5-10℃放置12h的下层溶液,显色剂为磷钼酸硫酸溶液.盐酸麻黄碱TLC展开剂为正丁醇-冰醋酸-水(8:2:1),显色剂为0.25%.

    作者:张书宁;李小娜;孙志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B超对先天性肾脏畸形的诊断价值

    先天性肾脏畸形临床并非少见,且种类较多,包括数目、位置、形状及结构和血管的畸形.有些早期即出现症状,有些则终生不被发现或偶然被发现.

    作者:马海燕;张红志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ITP的外周血血小板分析4项参数的改变

    目的探讨外周血血小板分析4项参数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0例ITP组、10例血小板减少的其他类型的疾病组、1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外周血血小板4项参数检测.结果ITP组与其他类型疾病组、正常对照组比较,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测定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诊断ITP时,综合考虑外周血血小板分析4项参数,有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程方雄;申文竹;陈桂兰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黄龙镇朱庄村菌痢爆发流行情况的调查报告

    十堰市朱庄村2000年7月19日至8月16日发生一起菌痢爆发流行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系典型的菌痢水型爆发,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刘现梁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子宫Ca阴道出血的介入治疗

    近年来介入治疗在临床中越来越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及患者所接受,目前在妇产科也被广泛的运用,如子宫肌瘤、产后大出血、前置胎盘及子宫Ca等通过介入治疗,其疗效赢得了很多学者的认可,在临床中取得了手术所达不到的效果,特别是子宫Ca阴道出血介入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张茂春;周心惠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自拟养血祛风汤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的临床体会

    老年性皮肤瘙痒主要以阵发性皮肤瘙痒为主要症状,以年迈之人多见,寒冷冬季多发,夜间尤甚.我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运用自拟养血祛风汤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四十例,收效较佳.

    作者:王开文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班主任在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基础作用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完成素质教育和成才教育必备的内在要求.为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笔者对大学生做了以下4个方面的工作,使学生基本能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维护、自我防御,对环境的客观评价和尽快地适应校园生活.为新生实现教育目标做了必要的健康的心理准备.

    作者:姚建华;刘俐敏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医院环境肠杆菌科菌检测及药敏试验探讨

    目的探讨医院环境携带肠杆菌科菌现状及药敏谱,为临床诊断治疗防止院内感染预防给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按照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处理送检的标本,以无菌手续定量涂布接种平板培养基,肠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进行.结果1259份医院环境监测标本,检验阳性25份占2.0%,25株肠杆菌科菌主要是枸橼酸杆菌、变形杆菌、肠杆菌和大肠艾希氏菌.阳性菌依次分布在医护人员手、物体、出入水及使用消毒液中,药敏谱与临床感染分离株基本相同,其中氨苄青霉素、复方新诺明、头孢唑啉、庆大霉素、头孢噻肟、环丙沙星耐药率分别占96.0%、84.0%、76.0%、44.0%、36.0%、8.0%.未检出亚胺培南耐药株.结论本院医疗环境中携带肠杆菌科菌的分布及药敏谱与引起院内感染存在潜在威胁,加强环境卫生学监测,追踪传染源,研究机会病原体及药敏谱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娟;刘寓;王崇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196例70岁以上患者行椎管内麻醉体会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和医学技术快速发展,高龄病人手术治疗的比例不断增加,我院自1998年来共施行70岁以上病人进行椎管内麻醉196例,在麻醉处理方面体会如下:

    作者:崔清伟;贺静;贾文胜;张丙建;张秀翠;李庆明;李香爱;王凤琦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钴机的剂量测试与数据采信

    我科1998年底购入中国核动力院潜力牌钴机一台,屏蔽前活度5000居里,当年投入使用.剂量率由省相关单位检测后提供用至1999年2月.

    作者:张润华;王贤和;吴幼芳;雷家芝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外科护理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外科护理学是一门重要的临床护理学科,在临床护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提高外科护理学的教学质量,是各级医学院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作者通过对外科护理学教学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认为制定 教学目标、革新教学手段、改革考核方法以及加强同实践基地的联系,对提高教学效果、改善教学质量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向志钢;陈正英;张业军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280例少儿微量元素(Zn、Mg、Ca、Fe、P、Pb)的结果分析

    目的微量元素锌、镁、钙、铁都是磷是少年儿童体内代谢所不可缺少的物质.而铅则是有毒元素.铅毒可以影响到其它微量元素的代谢并使其降低.锌的减少则使少儿产生多动症,厌食症,营养不良和免疫力低下.

    作者:王佳娴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切除劣眉成靓眉12例体会

    天生的劣眉很少见,主要是八字眉.因年老后的额部皮肤、肌肉松驰下垂并以外毗为重的劣眉-八字眉也不多见.真正的劣眉主要来源于上世纪90年代前后数年间人为的纹眉所造成;眉形普遍不佳,过宽、过直或颜色过深、泛蓝等,很象爬上了一条毛毛虫.

    作者:黄安荣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乌头碱致心律失常1例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46岁,因服药后感心悸胸闷入院.患者晨起煎服中草药后20分钟感心悸,胸闷,随后出现恶心、呕吐,短暂意识丧失,持续2-3分钟,四肢抽搐,并伴大小便失禁,被人急送入院,既往有关节炎病史,否认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病史.

    作者:周斌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阑尾周围脓肿29例治疗体会

    阑尾周围脓肿是急性阑尾炎的一种类型.对阑尾周围脓肿的处理方法有多种多样[1].我院近5年来收治阑尾炎脓肿29例,均行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文军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食管平滑肌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食管平滑肌瘤是食管内常见的良性肿瘤,约占70%[1].我院自1985年3月至2002年10月共收治食管平滑肌瘤11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侯殿臣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光子祛斑129例疗效观察

    目前国际流行的光子祛斑主要是利用光和热的综合效应,通过发射特定谱段的强脉冲光穿透表皮,被皮肤中异常色素团吸收,光能迅速转化为热能,色素团受热膨胀破碎,然后被人体吞噬细胞清除体外.

    作者:李莉;胡玮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辛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

    目的比较应用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时对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反临床意义.方法选择UAP患者78例,随机分为辛伐他汀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48例),服药前及服药后30天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血小板活化率的变化.结果应用辛伐他汀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UAP患者应用辛伐他汀治疗能明显改善血小板活化功能.

    作者:赵继先;袁良俊;聂炜娟;张宏考;赵金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乳腺疾病与微血管密度的研究

    目的探讨乳腺良恶性肿块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 mvd)的关系.方法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和人工计数方法检测乳腺病、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癌(淋巴结阴性和淋巴结阳性)的病理切片中微血管丰富的区域在200倍视野下同时计数微血管,计3次,取均值.数据全部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判断组间差异显著性.结果乳腺腺病与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的MVD分别是11.25±2.49,12.7±2.77,两者无统计学意义,乳腺癌淋巴结阴性和阳性的患者MVD分别是19.8±5.68,25.0±10.07,P<0.05,良恶性肿块MVD分别是11.97±2.88,22.4±8.49,P<0.05.结论MVD可作为判断乳腺疾病良恶性、转治潜能复发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褚岚;张湘荣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

主管:中国文化教育出版社

主办:中华医学健康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