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实施无偿献血机制前后我站工作模式的转变

朱志华;曹志刚

关键词:
摘要:2003年10月1日,<献血法>实施就五周年了,五年来我们严格执行<献血法>,深入贯彻落实<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办法>,五年的工作,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无偿献血机制的全面实行,使血站经历一次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相关文献
  • 重视护士仪表美提高护理效果

    本文从病人的心理需要、护理工作性质需要及社会交际的需要等,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注重护士仪表美的重要性;提出了仪表美的重点内容;分析了目前护士仪表的现状;以及通过自学或培训的措施来提高护士的仪表美.

    作者:王媛媛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可调钠透析减少心功能不稳定患者低血压的发生

    目的探讨可调钠透析与标准钠透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并发低血压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交叉对照研究,1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可调钠透析(VSD)和标准钠透析(SSD),观察血液透析过程中并发低血压的次数.结果VSD使心血管功能不稳定患者低血压的发生明显减少.结论心血管功能不稳定患者采用VSD,能减少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

    作者:饶惠;韩文忠;刘海英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戒酒硫样反应27例临床分析

    本文通过对我科自2002.3-2003.3期间收治的27例戒酒硫样反应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了戒酒硫样反应和急性酒中毒的区别,并结合相关文献总结了戒酒硫样反应的诊治经验.

    作者:陈志桥;许喜泳;余追;陈静;陈海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外科课堂教学中新课的导人

    导入技能是教师采用各种教学媒体和各种教学方式,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机、明确学习方向和建立知识联系的一类教学行为技能.这一意图性行动广泛地运用于上课之始,或运用于开设新学科、进入新单元的教学过程.在外科课堂教学中如何导入新课进行了探讨.

    作者:孙德俊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颈椎病术后并发呼吸抑制的护理体会

    呼吸抑制是颈椎病术后的并发症之一,颈椎手术死亡病例以术后并发呼吸抑制为多见.这是由于颈椎前路手术因术中牵拉食管与气管,造成食管和气管水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同时术中对脊椎的刺激,也可使脊椎和植骨块移动等原因.我科2003年1月-6月收治6位颈椎病患者,术后出现呼吸抑制1例,经积极抢救获得成功,现结合临床浅谈护理体会.

    作者:樊慧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43例产后出血分析摘要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方法收集本院1999年7月~2002年10月住院分娩的产后2小时内出血≥500ml的病例43例,对其出血原因、处理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产后2小时内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占62.79%,其余依次为子宫切口出血及胎盘粘连,分别为18.60%、13.95%、4.65%.结论阴道分娩或剖宫产产后出血与很多因素有关,主要的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子宫切口出血和胎盘粘连.分娩过程中加强子宫收缩、及时缝合切口、压迫止血等方法的应用可改善病人的预后.阴道分娩与剖宫产所发生的产后出血率相比有明显差异,社会因素造成的剖宫产率增加从而导致的产后出血应引起产科工作者的警惕.必要的子宫次全切除是挽救产妇生命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慧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肺气虚证大鼠血气分析与血液流变学变化及相关性探讨

    本文通过对肺气虚证动物模型的血气分析和血液流变学的测定,结果显示:病模组PH、PO2、SaO2%下降,PCO2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全血粘度(高切、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纤维蛋白原均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其中PO2与全血粘度呈负相关,PCO2与全血粘度呈正相关.上述结果表明:病模组存在着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血液存在着高粘、高浓、高聚的流变特性,PO2和PCO2的改变与全血粘度变化存在着相关性.

    作者:赵蜀军;蔡圣荣;方志斌;王元勋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手术室护士长在护理管理中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在临床手术护理工作中,常因护理人员思想重视程度低,不按技术操作规程,违章操作,而导致差错乃至纠纷的发生,作为手术室护理管理者,应着重抓住几个重要环节,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有序,正常运作.

    作者:郭春蕾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治疗

    心力衰竭患者可伴有频发、复杂型室性心律失常并可能与猝死危险有关,但几乎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试验,都显示这些药物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可有效抑制室性异位心律但并不降低猝死危险.

    作者:徐晓红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187例

    1996年3月-2003年3月,6年间,我科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乳腺增生症187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吉祥;王增林;冯丽娟;杜燕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四肢大血管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讨四肢血管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1)根据受伤部位、伤肢温度、末梢循环及动脉搏动情况,判断血管有无损伤.(2)局部切开前,先控制远、近端出血,再探查伤处血管.(3)缺血时间长者,吻合血管后,行筋膜间隙切开.结果我们处理25例,21例保肢成功;3例因缺血时间太长而截肢;1例因吻合血管过少而部分足趾及足跟皮肤坏死.结论(1)四肢血管损伤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模棱两可时,应尽早探查,勿失之于观察.(2)探查伤处血管前,先控制远、近端出血,可使术野清晰、减少失血量.(3)勿轻易结扎知名血管.(4)筋膜间隙切开可有效防止筋膜间隙综合症的发生.

    作者:张杏泉;王少东;范清宇;马保安;周勇;王成琪;李钊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尿微量蛋白判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价值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指示作用.方法应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正常人和2型糖尿病人尿中微量蛋白的含量.结果2型糖尿病组尿微量蛋白含量和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联合检测尿微量蛋白有助于提高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阳性率,亦有助于判断肾功能损害的部位和程度.

    作者:朱承松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痹康灵对骨关节炎动物模型中白细胞介素-1β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痹康灵对兔骨关节炎(OA)模型中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24只中国白兔采用Hulth出法建立兔OA模型,随机分成3组:正常组、造模组、痹康灵组.分别于术后3天给予正常组和造模组生理盐水,痹康灵组中药痹康灵,灌胃给药;并于术后1周予以每日驱赶动物2次,共30分钟,驱赶动物4周后,取右侧胫骨平台关节软骨和滑膜,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L-1β的水平.结果痹康灵能够明显降低动物模型中的IL-1β的升高水平.结论痹康灵通过抑制OA时的关节软骨和滑膜中的IL-1β水平的异常升高发挥对骨关节炎的防治作用.

    作者:胡阿威;张磊;张功礼;禹志宏;邓长康;何文芝;施永彦;张昊;黄永章;王家宁;余永桂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洞穴式胆囊切除术的术中护理体会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手术在以能暴露病变为基础的前提下越来越提倡微创、美观;拉钩式微创器械是一种新型微创手术器械,该器械能在3-4cm的小切口内行胆囊切除术.

    作者:张晓妹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浅谈全口义齿修复的健康教育

    全口义齿是修复牙列缺失的修复方法之一.随着我国人口进入老龄化,牙体、牙列缺失病人比例增多,口腔修复面临艰巨的任务.

    作者:魏玉荣;彭志玉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肋骨骨折病人的护理对策

    1临床资料本组共40例(2002年3月--2003年3月),其中男36例,女4例,年龄38--80岁,平均年龄57岁,住院时间10--23天,平均16天,均有明显外伤史.

    作者:施小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CT诊断急性胰腺炎44例分析

    目的研究CT对急性胰腺炎诊断价值.方法对44例急性胰腺炎CT平扫和增强扫描表现分析.结果CT扫描可以发现从单纯胰腺肿大到胰腺内多个脓腔、积液,腹腔内脓肿等并发症.结论CT诊断急性胰腺炎对临床治疗有指导价值.

    作者:罗超;李海丰;董宇均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高级护理大专人才培养目标调查及分析

    为了探讨现阶段普大高护大专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我系对今年我校普大高护大专100名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我系现行的15项业务培养目标之中12项目标及定位得到绝大多数学生的支持.本文对有关特色的培养目标进行了讨论.

    作者:刘海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康特速生物流体敷料膜治疗褥疮的效果观察

    褥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持续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细胞缺血缺氧,营养代谢障碍,从而导致的组织坏死和压力性溃疡.多发生于长期卧床的病人.我科自2001年1月-2003年6月应用康特速生物流体敷料膜治疗褥疮,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洪娅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甲亢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甲状腺是所有内分泌器官中常接受手术治疗的器官,甲状腺功能亢进是普外科常见内分泌疾病,多数病人需手术治疗,并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我院1998年5月-2001年5月30例甲亢病人住院期间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卢天珍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

主管:中国文化教育出版社

主办:中华医学健康学会